> 重点推荐 > 内黄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内黄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1、繁阳街道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 因是内黄政府所在地得名。
  城关镇位于县境偏北东部,东邻清丰县韩村乡,西邻东庄镇,南与后河镇、亳城乡接壤,北与张龙、马上乡为邻。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8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1%。是国家级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006年,辖45个行政村,13个社区居委会,239个村(居)民小组,21437户,830万人,其中非农业30196人,耕地5.3万亩,全部为有效灌溉面积,农业人口人均耕地……[详细]
  西汉高帝九年(前198)始置内黄县,县治曾设在今旧县村,东庄位于县城(今旧县村)东,故名东庄。 [详细]
  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井店”。传隋唐时期,有一井姓人家在此开店,名井家老店,后简称井店。 [详细]
  据碑文及梁氏家谱记载:隋末建村,因梁姓聚居,以姓氏得名梁庄,沿用至今。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梁庄”。 [详细]
  据传,该村系明初由山西洪洞迁民建村,因地处黄河故道北侧(俗称南为前,北为后)故以方位取名北后河,日久演变为后河。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北后河。 [详细]
  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楚怀王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裨将救赵,义不急进,羽谏不听,羽即斩之,后遂为羽立庙于此,名楚王。后以商业发达改名楚旺。 [详细]
  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后安化城。据村内墓碑载:原名夜王城。传清咸丰十一年(1861),农民起义黑旗军首领宋景诗路过此地,百姓安然无恙,故将村名改为安化城,前安化城、后安化城是以方位得名,后简称前安、后安。1960年原公社驻地由前安迁址于前、后安之间,称为二安。 [详细]
  《内黄县志》载:田氏之名由古“天乙”(商汤王之名)演化而来。传商汤王天乙曾在此修养生息,为民谋利,故有“天乙村”(今汤王庙)。明初迁民仰慕这一古地名,所建村落多以“天乙”命名,故有“西天乙”、“南天乙”、“东天乙”。后演化为今西田氏、南田氏、东田氏。 [详细]
  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亳城集”。“亳”是商王的都邑所在,它与“京”同义,在商民族的心目中,“亳”就是圣地。由于商王朝数百年来多次迁都,商王河亶(dǎn)甲在位时建立都城于亳城,历经殷代商中宗、河亶甲、祖乙三代,作为都城达到一百多年,故名亳城。 [详细]
  明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有“窦公集”。相传因隋唐之交时,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窦建德曾在此屯兵,有惠于民而得名窦公,后以谐音演为豆公。 [详细]
  因乡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张龙村得名。 [详细]
  明清为官府牧马之地,称马场,后改马生。清末演为马上,分为东、西马上村。 [详细]
  因域内有鲧堤(“高一丈六尺,厚二丈五尺”,鲧堤相传是大禹的父亲鲧治水时所筑)故称高堤。因在高堤北侧,亦名北寨。明代嘉靖十六年(1537)《内黄县志》载:“高堤镇”。 [详细]
  明初穆姓居民自山西洪洞迁来后,与其一起迁来的其他五姓分居周围相邻6个村庄,关系较为密切,便以六村命名,以姓氏及方位区分为穆六村、焦六村、戴六村、陈六村、袁六村、北六村。 [详细]
  该地有“五虎四照出天子”之传说,“五虎”即“东虎(呼)、西虎(呼)、南虎(呼)、北虎(呼)、”;“四照”即“北照(召)、南照(召)、东照(召)、西照(召)”。中召曾称东召,后因位于南召、北召中间,改称中召。清同治六年(1867)《滑县志》载有“中召”。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