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七里坪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七里坪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明洪武二年(1369)江西黄姓人迁入此地。

明初属施州。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属湖广都司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雍正六年(1728)改土归流后属施南府恩施县,同治七年(1868)属恩施县市郭里二甲。

民国初沿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核桃坝设第六保,属第一区鸭子溪联保;瓦庙子设第一保,汪家村设第五保,均属恩施县第一区七里坪联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核桃坝设第六保,属第一北乡区燕子乡;瓦庙子设第一保,汪家村设第五保,均属恩施县第一北乡区七里镇;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设乡镇,核桃坝设第六保,属燕子乡;三角堰、向家台子、构家坪、青树子、鹰子岩、西边坪设第一保,黑石头、姚家坪、周家槽、瓦庙子、汪家村设第五保,均属恩施县七里镇;1949年11月核桃坝为第六村,三角堰、向家台子、构家坪、青树子、鹰子岩、西边坪为第一村,黑石头、姚家坪、周家槽、瓦庙子、汪家村为第五村,均属龙凤区;1950年核桃坝为第六村,三角堰、向家台子、构家坪、青树子、鹰子岩、西边坪为第一村,黑石头、姚家坪、周家槽、瓦庙子、汪家村为第五村,均属茅坝区;1951年至1953年核桃坝隶核桃乡,向家台子、西边坪、构家坪隶活龙乡;姚家坪、周家槽、瓦庙子、汪家村隶汪家乡、龙洞乡,均属第一区(七里);1954年核桃坝设第一社,属第一区(龙凤)核桃乡;瓦庙子设高兴社,隶属第一区(龙凤)七里乡;1958年核桃坝设第一中队,属龙凤公社核桃管理区;瓦庙子设高兴中队,属灯塔公社七里管理区;1961年核桃坝设第一大队,属龙凤区核桃公社;瓦庙子设高兴大队,属灯塔区七里公社;1968年核桃坝为第一大队革命委员会,属龙凤区核桃公社革命委员会;瓦庙子为高兴大队革命委员会,属灯塔区七里公社革命委员会;1975年阳鹊坝并入核桃大队,属七里公社核桃管理区,瓦庙子设高兴大队隶属七里公社七里管理区;1982年核桃大队更名为核桃坝大队,高兴大队更名为瓦庙子大队;1984年核桃坝大队更名为核桃坝村,属七里区核桃坝乡;瓦庙大队更名为瓦庙子村,属七里区周家河乡。

1997年区改乡,核桃坝村、瓦庙子村均属七里乡核桃管理区。

2001年乡镇合并,核桃坝村、瓦庙子村均属舞阳坝街道。

2002年村组合并,瓦庙子村并入核桃坝村,下辖核桃坝、黑石头、姚家坪、向家台子、汪家村、瓦庙子、梅子水七个村民小组,属舞阳坝街道管辖。

2021年4月,核桃坝村,实施村改社区。

2021年7月,舞阳坝街道管辖范围和行政区域界线变更,设立七里坪街道,核桃坝社区属七里坪街道管辖。

明洪武二年(1369)湖北荆州府周姓、许姓和贵州石门坎杨姓人因避水灾,逃荒至此地。

属湖广都司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朝晚期属施南府恩施县市郭里一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

民国十六年(1927)七里坪为第四保,猫儿槽为第八保,均属属恩施县第一区七里坪联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七里坪为第四保,猫儿槽为第八保,属第一北乡区七里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设乡镇,七里坪为第四保,猫儿槽为第八保,属七里镇。

1949年11月七里坪为第四村,猫儿槽为第八村,均属龙凤区;1950年,七里坪为第四村,猫儿槽为第八村,均属茅坝区;1951年至1953年七里坪设七里乡,猫儿槽为猫儿乡,均属第一区(七里);1953年6月至1958年8月七里坪集镇为第八街,属城关镇;1954年七里坪为七里社,龙洞乡的桑树淌、大木梓树、毛狗洞、周家大淌并入七里社,猫儿槽为红旗社,均属第一区(龙凤)七里乡;1956年至1958年8月,七里社、红旗社均属通天农庄。

1958年七里坪为新光中队,猫儿槽为红旗中队,均属灯塔人民公社(五峰山)七里管理区;1961年新光中队更名为新光大队,红旗中队更名为红旗大队,属龙凤区七里人民公社;1975年原齐心大队部分生产队和周河第六、七、八生产队并入新光大队。

新光大队、红旗大队均属七里公社七里管理区;1968年为七里人民公社新光大队、红旗大队革命委员会,属龙凤区革命委员会七里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1979年新光大队的三字垛和高兴大队的茅草街两个队组建农科站(大队),属七里公社七里管理区;1981年新光大队更名为七里坪大队、农科站更名为大塆大队、红旗大队更名为猫儿槽大队,属七里公社七里管理区;1982年市县分设,七里坪大队、猫儿槽大队属恩施市红庙公社七里管理区。

1984年县市合并,七里坪大队更名为七里区七里坪村,大塆大队更名为大塆村,均属七里区七里镇;猫儿槽大队更名为猫儿槽村,属七里区鸭子塘乡;1992年大塆村并入七里坪村。

1997年撤七里区建七里坪乡,七里坪村属七里坪乡核桃管理区,猫儿槽村属七里坪乡鸭子塘管理区;2001年乡镇合并,七里坪村、猫儿槽村均属舞阳坝街道。

2002年村组合并,猫儿槽村并入七里坪村,属舞阳坝街道管辖。

2021年4月,七里坪村实施村改社区。

2021年7月,舞阳坝街道管辖范围和行政区域界线变更,设立七里坪街道,七里坪社区属七里坪街道管辖。

南宋庆元二年(1196),山东秦姓人因躲避战乱迁入此地。

宋属清江县,元代属清江县,明属湖广都司施州卫军民指挥司,晚清属恩施县市郭里二甲。

民国初沿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阳鹊坝属恩施县第一区燕子溪联保第六保,仙女洞为第四保,老岩为第五保,均属恩施县第一区燕子溪联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阳鹊坝属第一北乡区燕子乡第六保,仙女洞为第四保,老岩为第五保,均属恩施县第一北乡区燕子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裁区设乡镇,阳鹊坝属燕子乡第六保,仙女洞为第四保,老岩为第五保,均属恩施县燕子乡。

1949年11月阳鹊坝为龙凤区第六村;仙女洞为第四村,老岩为第五村,均属龙凤区;1950年阳鹊坝为茅坝区第六村,仙女洞为第四村,老岩为第五村,均属龙凤区;1951年至1953年,阳鹊坝属核桃乡,仙女洞为仙女乡,老岩为老岩乡,均属第一区(七里区);1954年阳鹊坝为第二社、仙女洞为第三社、老岩为第四社,均属第一区(龙凤)。

1958年阳鹊坝为第二中队、仙女洞为第三中队、老岩为第四中队,均属龙凤公社核桃管理区;1961年阳鹊坝为第二大队、仙女洞为第三大队、老岩为第四大队,均属龙凤区核桃公社;1968年属龙凤区核桃公社革命委员会,第二大队、三大队、四大队革命委员会;1975年拆区并社,阳鹊坝、鲌甲沟与核桃坝合为核桃大队,仙女洞与老岩合为同裕大队,属七里公社核桃管理区。

1984年阳鹊坝为阳鹊坝村,鲌甲沟为鲌甲沟村,仙女洞为仙女洞村,老岩为老岩村,均属七里区核桃坝乡。

1997年为阳鹊坝村,鲌甲沟村,仙女洞村,老岩村,均属七里乡核桃管理区管辖;2001年撤七里乡,为阳鹊坝村,鲌甲沟村,仙女洞村,老岩村,属舞阳坝街道。

2002年,阳鹊坝村、鲌甲沟村、仙女洞、老岩村合并为阳鹊坝村,属舞阳坝街道管辖。

2021年,舞阳坝街道管辖范围和行政区域界线变更,设立七里坪街道,阳鹊坝村属七里坪街道管辖。

晋属沙渠县。

隋代、唐代、宋代、元代属清江县。

明朝属湖广都司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晚清属施南府恩施县市郭里一甲。

民国初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周家河设第一保、柳州城设第三保,均属恩施县第一区七里坪联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周家河设第一保、柳州城设三保均属恩施县第一北乡区七里镇;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设乡镇,周家河设第一保,柳州城设第三保,均隶属七里镇。

1949年11月,周家河设第一村,柳州城设第三村,均属龙凤区;1950年周家河设第一村,柳州城设第三村,均隶属茅坝区;1951年周家河村属第一区(七里)活龙乡,柳州城属第一区(七里)磨刀乡;1954年柳州城置州城社,周家河置周河社,隶属第三区(三岔);七堰沟置齐兴社,属第一区(龙凤)七里乡。

1958年齐兴社并入高兴中队,周河、州城合并为州城中队,均属灯塔公社七里管理区;1961年5月七堰沟建齐心大队,周家河设周河大队,柳州城设州城大队,均属灯塔区七里公社;1968年齐心大队、周河大队、州城大队均设革命委员会,属灯塔区七里公社革命委员会;1975年撤销齐心大队,原齐心大队大部分区域并入周河大队,周河、州城大队均属七里公社七里管理区;1981年,周河大队更名为周家河大队,州城大队更名为柳州城大队。

1984年撤社建区,柳州城大队更名为柳州城村,周家河大队更名为周家河村,均属七里区周家河乡;1992年撤周家河乡,周家河村、柳州城村属七里区七里坪镇。

1997年周家河村、柳州城村隶属七里坪乡核桃管理区;2001年乡镇合并,周家河、柳州城村属舞阳坝街道。

2002年村组合并,柳州城村并入周家河村,属舞阳坝街道管辖。

(原两个村的20个村民小组合并为桂花树、丫呼墓、石灰窑、七堰沟、周家河5个村民小组和柳州城风景区。

)2021年,舞阳坝街道管辖范围和行政区域界线变更,设立七里坪街道,周家河村属七里坪街道管辖。

明洪武二年(1369),根据朝廷移民诏令,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杨万青、杨万和、杨万林三兄弟迁入此地,繁衍生息。

明属湖广都司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雍正十三年(1735)属恩施县市郭里;同治七年(1868)属恩施县市郭里一甲。

民国初沿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鸭溪渡为第十保,鸭子塘设十一保,粑粑店为第十二保,均属恩施县第一区七里坪联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鸭溪渡为第十保,鸭子塘为第十一保,粑粑店为第十二保,均属恩施县第一北乡区七里镇;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设乡镇,鸭溪渡为第十保,鸭子塘为第十一保,粑粑店为第十二保,均属七里镇。

1949年11月,鸭溪渡为第十村,鸭子塘为第十一村,粑粑店为第十二村,均属龙凤区;1950年鸭溪渡为第十村,鸭子塘为第十一村,粑粑店为第十二村,均属茅坝区;1951年至1953年鸭子塘设鸭子乡,鸭溪渡设鸭渡乡,出水洞设出水乡,均属第一区(七里);1954年鸭子塘设民主社,鸭溪渡设红旗社,横断山设红耀社,均属第一区(龙凤)鸭子乡;粑粑店设照耀社,属第一区(龙凤)五峰乡。

1958年民主社改为民主中队,红旗社改为红旗中队,红耀社改为红耀中队,均属灯塔公社鸭子管理区;照耀社改为照耀中队,属灯塔公社五峰管理区;1961年民主中队更名为民主大队,红旗中队更名为红旗大队,红耀中队改为红耀大队,铁厂置铁厂大队,均属灯塔区鸭子人民公社;照耀中队更名为照耀大队,属灯塔区五峰人民公社;1968年,鸭子塘设民主大队革命委员会,鸭溪渡设红旗大队革命委员会,横断山设红耀大队革命委员会,铁场设铁厂大队革命委员会,均属灯塔区鸭子公社革命委员会;粑粑店设照耀大队革命委员会,属灯塔区五峰公社革命委员会;1975年红旗大队、红耀大队、铁厂大队合并称东风大队,照耀大队从五峰山划出并入民主大队,均属七里公社鸭子塘管理区;1981年民主大队更名为鸭子塘大队,东风大队更名为鸭溪渡大队;1982年鸭溪渡大队属七里公社长堰管理区管辖,民主大队属红庙人民公社七里管理区。

1984年鸭子塘大队更名为鸭子塘村,鸭溪渡大队更名为鸭溪渡村,均属七里区鸭子塘乡。

1997年10月鸭子塘村、鸭溪渡村均属七里乡鸭子塘管理区。

2001年鸭子塘村、鸭溪渡村均属舞阳坝街道办事处。

2002年村组合并,鸭溪渡村并入鸭子塘村,属舞阳坝街道管辖。

2021年7月,舞阳坝街道管辖范围和行政区域界线变更,设立七里坪街道,鸭子塘村属七里坪街道管辖。

长堰塘境内大脉龙一带,商周时期(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256年)即有古代巴人居住;春秋时期属巴国疆域;战国时期属楚国巫郡;秦代属黔中郡;汉代属南郡;三国、两晋时期属沙渠县;隋、唐、宋、元代属清江县;明属湖广都司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

清同治七年(1868),属恩施县市郭里一甲。

民国初沿袭里甲制;民国十六年(1927)属恩施县第一区七里坪联保六保;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第一北乡区七里镇六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裁区设乡镇,属恩施县七里镇六保。

1949年11月长堰塘设六村,映马驰设七村,大垭、小脉龙隶属十村,均属龙凤区;1950年长堰塘设六村,映马驰设七村,大垭、小脉龙属十村,均属茅坝区;1951年至1953年长堰塘设长堰乡,映马池设映马乡,小脉龙、大垭隶鸭渡乡,均属一区(七里);1954年长堰塘设桃花社,映马池设英雄社,后山沟设丰富社,属三岔区长堰乡,大垭、小脉龙设小龙社,属鸭渡乡。

1958长堰塘设桃花中队,映马设英雄中队,后山沟设丰富中队,均属三岔公社长堰管理区;小脉龙、大垭设小龙中队,属灯塔公社鸭子管理区;1961年桃花中队更为桃花大队,英雄中队更为英雄大队,丰富中队更为丰富大队,属灯塔区长堰公社;小龙中队更为小龙大队,属灯塔区鸭子公社;1966年小龙大队并入桃花大队,属灯塔区长堰公社;1968年设桃花大队革命委员会,英雄大队革命委员会,丰富中队革命委员会,均属灯塔区革命委员会长堰公社革命委员会;1975年桃花大队、英雄大队、丰富大队合并,设长堰大队,属七里公社长堰管理区。

1984年长堰设长堰塘村,映马设映马池村,后山设后山沟村,均属七里区长堰塘乡。

1997年长堰塘村、映马池村、后山沟村属七里乡鸭子管理区;2001年长堰塘村,映马池村、后山沟村属舞阳坝街道。

2002年映马池村、后山沟村并入长堰塘村,属舞阳坝街道。

2021年,舞阳坝街道管辖范围和行政区域界线变更,设立七里坪街道,长堰塘村属七里坪街道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