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内沁河而得名。春秋名少水,西汉始名沁水,也称洎水,近代称沁河。1945年,属沁源县第一区。1956年,分属县城关乡、阎寨乡、河西乡。1958年,属沁县城关人民公社。1959年,属沁源县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辖城东、城南、城西、城北、阎寨、四元、南石、北石、三友、北元、韩洪沟、四维、琴泉、河西、麻巷、李家庄、长乐、垣上、孔家坡、南石渠、北石渠、有义22个生产大队。1962年,增设北石、赵寨、……。 |
为纪念抗日战争中在霍登村牺牲的张法中烈士,将霍登村命名为法中村,乡依村名。1945年,属沁源县第一区。1953年至1955年属沁源县第一区分法中、支角、马西友仁四个乡。1956年,合并县撤销区级建制,重新划乡,分属法中乡、支角乡。1958年,属沁县法中人民公社。1959年,属沁源县法中人民公社。1961年辖友仁、支角、马西、桑凹、董家村、上湾、法中冯村、周家沟、柳湾、麻坪11个生产大队。1962年……。 |
沁源县辖镇。1958年设郭道镇公社,1984年建镇。距县府30公里。面积172平方公里,人口1.7万。汾屯公路过境。辖郭道、前兴稍、后兴稍、朱鹤沟、新集、西阳城、东阳城、永和、秦家庄、东村、西村、棉上、段家庄、苏家庄、高家山、伏贵、龙门口、兴盛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炼铁、炼焦为主。农业主产玉米、谷子。.……。 |
沁源县王和镇位于长治市西北部,汾屯公路和沁介公路穿梭而过,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介于平遥、介休、沁源交汇处,辖有23个行政村,农业总人口1.4万余人。全镇国土总面积161平方公里,耕地18863亩,林地5.2万亩,煤炭、铝矾土和铁矿等矿产资源丰富,龙凤十八景、北魏石窟、大栅、古堡等人文和旅游资源丰富,辖区内建有煤炭企业12个、建材企业2个、铝矾土加工企业2个,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生态环境……。 |
沁源县辖乡。1958年设官滩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70公里。面积154平方公里,人口0.4万。辖官滩、紫红、吉庆、陈家峪、活凤、崖头、争胜、贾庄、琵琶园、永盛、琴峪、红源12个村委会。农业主产玉米、马铃薯。.……。 |
灵空山镇位于县城西部, 国土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 耕地11000余亩, 固定人口9355人, 流动人口 3000余人。辖19个行政村,26个自然村, 10个镇级机关单位, 一所中学, 15所小学。境内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超过63%,森林面积11万亩。境内灵空山风景区誉满华夏, 素有“五岳归来不看山, 灵空归来不看松”之誉。全镇现有10座煤矿,其中基建矿井3个, 改扩建矿井3个, 生产矿井4个……。 |
相传,明朝洪犯年间,沁源遭冰雹袭击,冰雹其大如牛,小如人头,人畜被打死无数,后国家从陕西移民来此定居,当时县官名韩白龙,为纪念此县官,定村名为韩洪。1945年,属沁源县第三区。1956年,属韩洪乡。1958年,属沁县韩洪人民公社。1959年,属沁源县韩洪人民公社。1961年,辖韩洪、王壁、程壁、定湖、上务头、下务头、杭村、石台、旭河、上舍、泽山、奠基12个生产大队。1962年,增设定安、下窑、富村……。 |
因位于沁河各支流的交汇处而得名。1945年属沁源县第二区。1956年属交口乡。1958年,属沁县交口人民公社。1959年,属沁源县交口人民公社。1961年,辖交口、官军张壁、龙泉、信义、仁义、尚义、南洪林、北洪林、自强、侯壁、长征.中义、正中14个生产大队。1982年,增设石壑生产大队,辖15个生产大队。1984年4月,撤销交口人民公社,设立交口乡,改辖15个村民委员会。2001年3月,将白狐窑乡……。 |
沁源县辖乡。1958设王陶乡公社。1984年改王陶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65公里。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0.9万。辖王陶、下壁、任家庄、沙坪、百草、松罗、葫芦沟、豆壁、牛郎沟、马凤沟、城艾庄、下城艾、上城艾、益泽沟、义和、阳凤、王头、黄段、北道庄、大峪村2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产品有焦炭、铁。农业主产莜麦、马铃薯。.……。 |
赤石桥三面环水,村东、村南皆有一条大河,村西有一条小溪叫沿河沟水,自古就影响着农民劳作和出行。两大河河面宽阔,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桥梁。村西沿河沟水虽小,但一到雨季,河水漫淹,毁坏农田。直到清嘉庆十四年(1809),村人合力才用红金石修建了一座石桥。因构建桥的红金石呈赤色,为纪念建桥一事,人们就把村子叫赤石桥村。1945年,属于沁源县第四区。1953年,划为赤石桥、姚壁、倪庄乡3个乡,仍属于第四区。1……。 |
景凤乡位于沁源县城东北部,辖6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810户,3200口人,区域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天然林14.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8%。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素有沁源“生态园” 美称。景凤乡是沁源林牧大乡之一,景凤之长是生态、是畜牧、是环境、是精神。景凤境内林木茂盛,牧草丰厚,水源充足,空气清新,是绿色小杂粮和品位较高的肉、禽培植生产基地,林业和畜牧业是该乡的优势产业……。 |
中峪位于沁源县西南部,总面积120.43平方公里。东临沁河镇,南连安泽县。全镇有:蔚村,北峪,中峪,南峪,东王勇,西王勇,白家滩,渣滩,龙头,上庄,等十一个行政村.境内属土石山区,地势北高南低,全乡平均海拔高度为1200米左右,最低处为全县最低海拔939米,主要河流有中峪河。中峪乡原为纯农业区,有耕地1.2万亩,本区农业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8.6摄氏度,一月最低平均气温零下6.5摄氏度,七月最……。 |
因传说而得名;一说为此村原名虫子峪,因地处山谷,山中野兽众多而得名。唐朝时,村里出了一名聪明伶俐,天资过人的男孩,因此更村名为聪子峪。另一说为聪子峪在历史上曾两易其名。宋代之前,称空佛峪,元清明三朝改名蠢滋峪,1917年,本村一名先生去“蠢”字贬辱性不雅之名,取谐音字“聪”而代之,更名聪子峪,意为聪明后代辈出的风水宝地。乡政府驻此村,故名。1945年至1952年属沁源县第四区,1953年划为聪子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