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山腰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山腰街道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明朝时期,此地受皇帝赐封“御墨锦绣,天水山川”,庄氏族人遂以“锦绣传芳”作匾,祈愿子孙安康,吉祥如意,社区故称“锦祥”锦祥社区居民委员会。
因古代由江西龙文县梅贵村移迁山腰面前山,称上厝,由于当时受海浪的冲击,选址于塔山左侧重建新村,故称“新宅”。
唐末肇基时,称上郭,方言前郭。明清为七都安埕铺上郭,清康熙年间析居刘厝之前头,为刘厝头。因地势称龙山,辖两个居住点。背倚塔山,南向东海,犹蛟龙出海,昂首成山,故称“龙山”.。
因古称何厝村,后郑氏居民搬迁至此,见此处有一个大池塘,泉源不涸,池中荷花常年盛开,改称荷池。
聚福社区为泉港区各项目征迁集中安置区,寓意将福气都聚集于此,故命名为:聚福社区。
因陈庄原系陈氏聚居点,史上称陈庄。后来山腰庄氏十一世祖会咨公之四子钦祁公、六子钦朴公相继来到陈庄定居,钦祁公之后裔称大四房,钦朴公之后裔称大六房。由于庄氏人丁繁衍迅速,后人理解为该地系陈氏、庄氏两姓共同聚居之故而称“陈庄社区”。
因此地有座塔山,而庄氏村民丁号“锦绣”,故取其锦与塔,命名“锦塔社区”。
“锦”与锦绣山腰相呼应,“福”寓意幸福安康,故以“锦福社区居民委员会”命名。
因在1942年,山腰盐场的后埭、后港2个盐务所合并,各取一字命名为埭港。
据庄兴德宗贤编《山腰庄氏家谱》载,古代,山脉称塔山也称锦山,乃山腰屏障。该山延接某高山,“绵延数百里,而在各乡各界内仅数里至海”锦山由此得,它位于塔山的西南侧。行政乡建制时,曾以锦山(时代表全山腰),与坝头的凤山合称锦凤乡,锦山为其下辖的一个保。过去的旧宫(今在泉港二中右前侧,锦塔社区界内)改建后称锦山宫。明代,始迁祖庄留孙定居时称前蔡村。此村“左海右山”,前面有一片海原广阔的前蔡埭,大有“锦山绣海”的传颂。民国期间,取其庄氏村民丁号“锦绣”之锦字及此处位于塔头山西南侧垵坂台地,命名为锦山。
腰庄氏在海内外可称是极少见的一个单性大村庄。明朝时它祖先荣得皇帝赐封“御墨锦秀,天水山川”之号,此后,凡山腰庄氏子孙都以“锦秀传芳”作门匾。山腰“四锦”村委会均取其“锦”字作村名,故称“锦联村”。
山腰古代称锦绣,寓意锦绣传芳,因地处山腰大埭,一片平川,因此取山腰的“锦”和一片平川的“川”而得名“锦川村”。
因村中拥有一座古老的存善堂,俗称菜堂,故以此命名“菜堂村”。
因“厝”汉语即为“停柩”,引中为停枢的地方,是先祖早年开家发业之地。据安溪善坛钟氏族谱记载:钟可仰公于嘉靖六年移居惠安海乾开基,遂以姓加厝为名,取名“钟厝村”。
因自明朝嘉靖六年(1527)可仰公(讳进响)一世祖从安溪善坛到惠安海头钟厝自然村开基。据说村东面有龙头穴—鸢楼山,故取名为鸢山乡。前属惠安县辋川十三区管辖,叶厝、下江、赖厝为五峰乡,后叶厝与下江、赖厝分开,与鸢山乡合并,各取一个字,取名“鸢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