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建寨碑文记载:清道光年间,后韩庄韩万益和小李庄李红,协议建寨。李姓献出自己村庄作为寨址,韩姓负担建寨一切费用。寨建成后,名韩李寨。1983年12月,韩李寨公社变更为李寨乡,随之更名为李寨。 |
清初,来祖魏昂由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始名魏庄。清中期,人口增多,村庄扩大,更名大魏庄。民国初年建寨,称今名。 |
清初,谢氏由山西洪洞来此开荒种地,成村名谢庄(按:清宣统三年(1911)《项城县志.舆图》载,此处有前谢庄,后谢庄)。1912年建寨,故名谢寨。 |
清初,名老黄庄,住有黄姓兄弟二人。后兄弟分家,老大留居此村,更名大黄庄。 |
清代,名大张庄,村民全系张姓。民国年间,从造纸庄(本镇)迁入薛姓,后来薛姓四个儿子比较有名,更名薛张庄。由于薛姓逐渐发展,更今名。 |
清初,乔,魏二姓由山西洪洞来此开荒种地,成村名乔魏庄。民国简称今名。 |
清初,许姓由山西洪洞来此开荒种地成村,得名许庄。许姓绝,村民多范姓,村名沿用。清初,薛氏从山西洪洞来此开荒种田,兼营油坊,故名油坊庄。 |
1983年设村民委员会,因居民点大范庄而得名。1912年,名范庙,后庙宇无存,人口增多,村庄扩大,更今名。 |
清初,杨氏从老楼(三店镇)迁此开荒种地,来时东有小杨庄,西有大杨庄,此处有座庙堂,故名。 |
清初,卫姓兄弟二人从淮阳县卫河营迁此开荒种地。兄居前,称大卫庄,弟居后,称小卫庄。 |
清初,名江庄。江姓贫穷,逃荒外地,只剩一家无儿无女老俩口,此时,从黄庄寨(三店镇)讨饭来两个不满15岁的马姓小孩,被老夫妇收为义子,在此垦荒种田,家业兴旺。后来迁此种地户越来越多。清同治元年(1862)监生马万松倡捐修寨。次年监生马万森,附贡马淑三改修砖墙,名马寨。后演为马家寨。 |
清初,名南堂庄。清末,赵姓从范亭集(今范集)迁此,后人财兴旺,更今名。 |
此处原有三个小庄:清初有个谢庄。清代,从陈张庄(三店镇)迁来张姓建张庄。沟里边有几户姓张的叫小庄。三个小庄合成一个大庄,村西南角有古冢,更今名。 |
清初,由山西洪洞迁来黄姓,从王太庄(三店镇)迁来王姓,成村名黄王姓。后黄姓绝。清中期,从郭庄迁来郭姓,发家致富,更名为郭王庄,简称今名。 |
清代,韩氏由汝阳县射桥集迁此,来祖兄弟三人,住土岗北,因土岗南也有韩氏居住,称今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