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原为明秦王府城,清代扩建为满城,辛亥革命胜利后,拆除满城,将秦王府故城改名新城。 新城区辖地,秦代为咸阳县东部,两汉魏晋和北朝前期属长安县,北周属万年县,隋代是大兴县的一部分,唐代又属万年县,宋代改属樊川县,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以后属咸宁县。 民国元年(1921)撤销咸宁县,其地归入长安县。 民国17年(1928)分长安县城区和4关设立西安市,在境内设置第4第5两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又分长安县地增设第8第10两区。 1954年9月将第4第10两区分别改名新城区和长乐区,并撤销第5第8两区,1957年4月又撤销长乐区。 1960年5月撤销新城区,辖地并入未央区;1962年4月复设新城区,1966年11月改名东风区,1972年4月恢复原名。 |
秦代,这里是咸阳县南部,两汉魏晋和北朝前期属长安县,北周为万年县地。 隋开皇三年(583)迁都大兴城,在境内的李家村东(当时的宣扬坊)设立大兴县,唐武德元年(618)改名万年县。 乾封元年(666)增设明堂县(县治在今建设路323医院西),长安二年(702)撤销。 天宝七年(748)八月将万年县改名咸宁县,至德三年(758)复名万年,宋宣和七年(1125)又改名樊川县,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再改名咸宁县,民国元年(1912)撤销县制,辖地并入长安县,民国17年(1928)以长安县城区及4关设立西安市,在境内设置第1第2第7三个区,33年(1944)又分长安县地增设第9区。 1954年9月将第1区改名碑林区,并将第2第7第9三个区撤销,1960年5月撤销碑林区,辖地并入雁塔区。 1962年4月复设碑林区,1966年11月改名向阳区,1972年4月恢复原名。 |
秦代,这里是咸阳县的南部,西汉以后属长安县管辖。 元代将长安县治迁到境内的西关(当时的奉元城西),明代又迁到北广济街。 民国17年(1928)以长安县城区及四关设立西安市,在境内设有第3第6两区,33年分长安县地增设第11第12两区。 1954年9月将第3第6两区合并,设立莲湖区,将第11第12两区分别改名未央区和阿房区。 1957年4月撤销未央区,1960年5月撤销莲湖区,1962年4月复设莲湖区,1965年9月撤销阿房区,1966年11月将莲湖区改名红卫区,1972年4月恢复原名。 |
古属雍州,夏商时属古杜柏国。 西周时期属周都丰镐近畿之地。 秦穆公元年筑霸城(即芷阳)。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在都城咸阳设郡一级内史,芷阳属内史管辖。 西汉时期汉文帝七年(前197),在狄寨塬为其母薄太后筑陵,置南陵为县,县治在南大康村北。 汉文帝九年(前195)又在薄太后陵北为其营建霸陵,改芷阳县为霸陵县。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将秦内史地改置京兆尹。 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因其父刘进的墓地奉明园筑于东郊韩森寨而设置奉明县。 平帝元始四年撤销奉明县归长安县。 新莽天凤二年(15)王莽更霸陵县为水章县。 汉淮阳王刘璇更始元年(23)复水章县为霸陵县。 东汉时期,霸陵县仍归京兆尹管辖。 三国时期,曹魏占据中国北部地区,实行州、郡、县制度,属魏国雍州之地。 三国魏正始五年(244)改霸陵县为霸城县。 南北朝时期,霸城县属京兆郡。 北周明帝二年(558)属万年县。 周武帝建德二年(573)属万年县。 隋唐时期,隋文帝杨坚开皇三年(583)改万年县为大兴县,属京兆郡。 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复大兴县为万年县。 唐武德七年(624)废芷阳县入万年县。 唐天宝七年(748)改万年县为咸宁县。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复咸宁县为万年县。 五代时期,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改万年县为大年县。 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复大年县为万年县。 宋朝时期,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改万年县为樊川县(宋时)。 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1181),复樊川县为咸宁县。 元朝时期,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行政体制,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后改安西路为奉元路,咸宁为其辖地。 明朝时期,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咸宁县为西安府辖地。 清朝时期,咸宁县隶属西安府。 1913年2月撤销咸宁县,并入长安县。 1949年建国后,于1955年元月设立西安市灞桥区。 1965年10月撤销灞桥区建制,划归西安市郊区。 1966年5月份,分属西安市郊区、新城区。 1980年撤销郊区,恢复灞桥区建制。 |
秦代,这块地方属于咸阳县,汉高帝五年(前202年)迁都长安城,并设立长安县。 元康元年(前65)在境内增设奉明县,元始四年(4)撤销。 北周明帝二年(558)六月在长安城中增设万年县,长安、万年2县分治西、东。 隋开皇三年(583)迁都大兴城,撤销方年县,在大兴城另设大兴县,其地便分属长安、大兴2县。 唐代将长安县治由旧长安城(今未央区汉城乡)迁入新长安城(即大兴城),改大兴县为万年县,宋代其地分属长安、樊川二县,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以后分属长安、咸宁二县,民国元年(1912)以后属长安县。 民国33年(1944)其南部分属西安市第8第11两区,北部属长安县;1954年9月25日,撤销西安市第8、第11区建置,将其合并成立西安市未央区;1957年4月撤销未央区而将草滩区改名未央区。 1965年9月又撤销未央区,辖地并入郊区,1980年4月复设未央区。 |
秦武公十一年(前687)在境内设立杜县,辖地约有今雁塔区及长安县地,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改名杜陵县,移治杜陵邑;曹魏复名杜县,西晋改称杜城县,北魏神四年(431)又称杜县,北周建德二年(573)撤销县制,西部划归长安县,东部划归万年县。 隋开皇三年(583)将长安县治迁到境内的徐家庄附近(当时的大兴城长寿坊),唐乾封元年(666)又在吉祥村西(当时长安城的怀贞坊)设立乾封县,长安二年(702)撤销。 元代将长安县治迁到今莲湖区境内(当时的奉元城西),其地分属长安、咸宁2县,民国元年(1912)以后属长安县。 民国33年(1944)其地分属西安市的第9第10和第12区,1954年9月设立雁塔区,1965年9月改设郊区,1980年4月撤销郊区,复设雁塔区。 |
其地春秋时期属晋,筑有栎阳邑。 晋悼公十一年(前562)归秦,秦献公二年(前383)迁都于此,历时33年,孝公十二年(前351)将国都迁往咸阳,于此设立栎阳县;汉高帝十年(前197)葬太上皇于栎阳北原,称万年陵,于是在栎阳城内增设万年县,东汉撤销栎阳县,历魏晋和北朝,到北周明帝二年(558)又撤销万年县,辖地并入广阳县。 隋代其地属万年县,唐代是栎阳县的北部,元至元四年(1267)以后属临潼县地,1964年设立阎良镇,1966年6月改设阎良区,划归西安市,11月改名东红区,1972年4月复名阎良区。 |
据《长安志》记载“三皇旧居之所,丽山”。 商朝设有古丽城,即丽国。 周朝时设丽戎国。 秦王赢政废封建,建郡县,改丽戎国为“郦邑”,亦属内史。 汉高祖七年(前200),迁都长安,“更郦邑曰新丰”。 汉成帝鸿嘉元年(前20),“析新丰戏乡置昌陵县,属京兆尹”。 东汉中平末年(189)移安定郡的阴槃县,寄理新丰县。 三国两晋时期,渭河北为万年县,渭河南为阴槃县。 两晋时,仍以渭水为界,北为万年县,南为阴槃县。 据《长安志》载,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置障县析万年”。 北魏景明元年(500)置广阳县。 北周明帝时又将万年并入广阳,县城迁至万年旧址,废去障县及阴槃县,恢复新丰县。 隋朝时仍以渭水相隔,北为万年县,南为新丰县。 唐武德元年(618),渭北万年县更名为栎阳县。 唐武德二年(619)又更名为粟邑县。 唐垂拱二年(686)更新丰县为庆山县,周天授二年(691)置鸿州于零口(今零口街道),又析庆山、渭南一部置鸿门县。 唐天宝元年(742),将骊山更名为会昌山。 唐天宝三年(744)以山名取县名,析新丰、栎阳县为会昌县于骊山脚下。 唐天宝七年(748)更会昌山为昭应山,县名亦随山名更名为昭应县,新丰并入。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避讳玉清昭应宫名,又以临、潼二水分流县城东西,从而改昭应县为临潼县。 元至元四年(1267)并渭北栎阳县入临潼。 辖今临潼区和闫良区所有辖境。 明、清时期仍为临潼县,辖境与元朝相同,属西安府管辖。 1912年后,亦为临潼县,属陕西省管辖。 自1949年至1958年底临潼县属渭南地区管辖,1959年初曾划归西安市管辖,1961年底又划归渭南地区管辖。 1966年8月划临潼闫良镇的八个大队及街道归西安市闫良区,1983年10月划临潼县归西安市管辖。 1987年8月,将临潼渭河北的关山、康桥、新兴、武屯、北屯、振兴等六个乡镇划归闫良区。 1997年6月据国函〔1997〕57号文件批复,撤销临潼县设临潼区,沿用至今。 |
秦始皇八年(前239)封其弟成蟜为长安君,即此。 长安县始设于汉高帝七年(前200),当时县治设在国都长安城中(今西安市未央区汉城乡西),隋代以后的县治在今西安市雁塔区徐家庄附近。 今长安县地域,秦代属杜县,两汉属杜陵县,曹魏时属杜县,西晋又属杜城县。 后秦在今长安县东南部设立山北县,西部仍属杜城县。 北魏神四年(431)杜城县复名杜县,北周天和三年(368)撤销山北县,辖地并入万年县,建德二年(573)撤销杜县,辖地分别并入长安、万年2县。 隋代其地分属长安、大兴2县,唐代分属长安、万年2县,宋代分属长安、樊川2县,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以后分属长安、咸宁二县。 民国元年(1912)撤销咸宁县,辖地全部并入长安县。 民国27年(1938)县府由西安城内迁驻大兆镇,1949年5月迁驻韦曲镇。 2002年6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长安县,设立西安市长安区。 |
唐《元和郡县志》称:高陵为秦旧县,秦孝公时所置。 昭襄王曾封其同母弟公子悝为高陵君。 今县地之西部为秦弋阳县(弋阳县还包括今咸阳市渭城区东北部泾阳县东南部)。 两县俱属京畿的内史管辖。 前206年,项羽进入关中,废除郡制,改封王国。 高陵、弋阳两县俱为司马欣塞国属地,都栎阳(今阎良区武屯)。 汉承秦制。 高祖二年(前205),在原秦内史地置渭南、中地、河上三郡,高陵、弋阳两县划入河上郡。 九年(前198)合并原属秦内史辖区的河上等三郡,复设内史,两县遂归内史管辖。 景帝二年(前155),分内史为左、右两内史,归左内史管辖。 五年(前152),在弋阳县境内为帝造陵,陵名阳陵,弋阳县遂改名阳陵县。 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右内史为左冯翊,高陵、阳陵县归左冯翊管辖。 元始四年(4年),王莽摄政,又改高陵县为千春县,阳陵县为渭阳县,俱归后承烈郡管辖。 东汉建武元年(25),罢六尉郡,复设三辅,千春、渭阳两县复名为高陵县、阳陵县,俱属司隶校尉部左冯翊管辖。 光武帝迁都洛阳,左冯翊由长安移治高陵县治西南今大古城。 十五年(39),阳陵县改属司隶校尉部京兆尹,高陵县隶属关系未变。 初平元年(190),以长安为都,分左冯翊西数县置左内史郡,治所驻高陵县。 左冯翊改制冯翊郡,治所迁往临晋(今大荔县地),建安十八年(213),在长安复置雍州,辖京兆尹等郡。 三国时,曹魏占据县地,沿袭东汉建制。 黄初元年(220),因高陵与武帝曹操的陵墓同名,为避其讳,改名高陆县,并移治今小古城并置京兆郡,县属雍州京兆郡。 撤销阳陵县,其辖地部分并人高陵,县境扩大。 西晋时,隶属雍州京兆郡。 十六国时期,各族统治者先后在关中地区建立割据政权,区划不定,郡县朝设夕废,统属关系混乱。 据清代洪亮吉《十六国疆域志》及顾祖禹《读史方与纪要》所述,十六国中,前赵、后赵、前秦、后秦、夏五国先后占据陕西关中地区,县为所属。 前赵光初元年(318)后,县属雍州京兆郡。 前秦皇始二年(352)后,县属司隶校尉京兆尹。 后秦建初元年(386)后,县属司隶校尉部京兆郡。 赫连夏时期县属雍州。 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于神䴥四年(431),灭夏后据有关中,仍设雍州,领冯翊等五郡,县属雍州冯翊郡。 郡行由临晋(今大荔)迁至高陵。 西魏、北周两代相继统治关中,县制沿袭北魏建制不变。 北周明帝二年(558),万年县入广阳、高陵二县,县境较前又有所增大。 隋开三年(583),撤销冯翊郡,县直隶雍州。 大业二年(606)县弃用高陆名,恢复高陵故名。 同年,改雍州为京兆郡,县受其辖。 唐武德元年(618),改隋京兆郡为雍州,县属雍州。 贞观元年(627年)撤销,辖地复归高陵县。 在雍州上增设关内道,县属关内道雍州。 天授元年(690),改雍州为京兆郡,县属关内道京兆郡。 不久,废京兆郡为雍州,又属关内道雍州。 二年(691)七月,割关内道鸿州。 久视元年(700),还属雍州。 开元元年(713),改雍州为京兆府,县属关内道京兆府。 二十一年(733),分关内道环都城诸州县增设京畿道,县属京能道京兆府。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元年(907),改唐京兆府为大安府,县属大安府。 后唐同光元年(923),改属耀州。 后晋、后汉、后周三代沿袭未变。 北宋建隆四年(963),设有关西道,县属关西道京兆府。 至道三年(997),设陕西路,县属西路京兆府。 神宗熙宁五年(1072)后,陕西路分为永兴军路和秦凤路,县属永兴军路京兆府。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县为金统治。 金仿宋制,皇统二年(1142),改宋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县属京兆府路京兆府。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实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 太宗七年(1235),七月设有陕西路,县属陕西路京兆府。 元中统三年(1262),设立陕西四川行中书省,县属该省京兆府。 至元二年(1265),泾阳县并人高陵县,次年复分开。 十六年(1279),改京兆府为安西路,县属该路,省属关系未变。 至元二十三年(1286)从陕西四川行中书省中分设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县属该省,路属关系未变。 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县属陕西行中书省奉元路。 元置5乡。 其名称与宋代同。 明朝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司下设府或直隶州,府下辖州和县。 明洪武二年(1369)三月,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县属西安府。 九年(1376)六月,改陕西行中书省为陕西承宣布政使司,县属陕西承宣布使司西安府至明末。 清朝实行省、道、府、县四级制。 康熙五年(1666)始设辖境与今相同的陕西省,省下设西乾鄜道,道下又设西安府。 县隶属于上述省、道、府。 县境变化不大。 1913年,实行省、道、县三级制。 县属陕西省关中道。 1924年前后,撤道,县直隶陕西省。 1938年,设行政督察区,县属陝西省第十行政督察区。 1948年,又有改属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9年5月13日,高陵县解放,初属三原分区。 1950年5月,属咸阳专区。 1953年1月,改属渭南专区;1956年10月,由省直辖。 1959年1月1日,撤销县制,为三原县高陵公社;1961年9月1日恢复县制,再属咸阳专区;1983年10月5日改属西安市。 2014年12月13日,由国务院批准高陵撤县设区,更名为高陵区。 |
夏代为有扈氏国,治在今甘亭镇北韩村附近。 商代为崇国。 春秋战国时期,周平王东迁,以岐丰之地赐秦襄公,改扈氏国为鄠邑。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迁都咸阳后改邑置县。 秦代,在咸阳设内史,兼治三辅,鄠县属内史管辖。 汉初属右扶风,高帝九年(前198)属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复属右扶风。 东汉,仍属右扶风。 三国时,魏置雍州三辅,下设八郡,鄠县属始平郡。 晋代,仍属始平郡。 北魏、西魏置雍州,下设七郡,鄠县属京兆郡。 北周时,雍州下设五郡一尹,鄠县属京兆尹。 隋朝设京兆、冯翊、扶风三郡,鄠县属京兆郡。 唐初,全国分为十道,鄠县辖于关内道京兆府兆都。 开元二十一(733),全国改设十五道,鄠县属京畿道。 五代,后梁时鄠县属大安府。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鄠县属京兆府。 北宋全国分为十五路,于长安设立陕西路,后改陕西路为永兴军路,鄠县属永兴军路京兆府京兆郡。 金代,陕西分六路,鄠县属京兆路京兆府。 元代,陕西设行中书省,下辖六路,鄠县属奉元路。 明初陕西设陕西等处行中书省,洪武九年(1376),改陕西等处行中书省为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下分四道,鄠县属关内道西安府。 清代,仍依明制,鄠县属西安府。 1912年,废陕西布政使司,全省分七府,鄠县属西安府。 1914年,撤销府,全省分三道,鄠县属关中道。 1927年,撤销道,鄠县直辖于陕西省政府。 1937年,陕西省政府以下设立督察区,鄠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区治在咸阳)。 1949年5月21日后,鄠县解放后,属陕甘宁边区咸阳分区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5月,鄠县属咸阳专区。 1953年元月,鄠县直属陕西省人民政府管辖。 1958年11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鄠县保留县的建制,划归西安市人民委员会。 1961年8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鄠县划归咸阳专区管辖。 1964年9月10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将“鄠县”改为“户县”。 1969年到1982年,户县属咸阳地区管辖。 1983年10月20日将户县划归西安市管辖。 2016年11月2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户县设立鄠邑区,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
先秦建县至今,其建置之早之完整沿续,全国罕见。 周安王二十三年(前379)、秦献公六年(前379)置蓝田县,县治在今县城西白鹿原东部鲸鱼沟右岸。 秦献公十七年(前368年)秦献公封其子向为“蓝田君”。 秦统一后属内史。 西汉属塞国渭南郡、右内史、京兆郡。 东汉隶京兆郡。 曹魏221年属秦国,244年属京兆国。 西晋属京兆郡。 前赵属京兆郡。 后赵属京兆郡。 前秦属京兆郡。 东晋属京兆郡。 北魏始光元年(424)属京兆郡;太武帝神麢三年(430)属雍州京兆郡;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并蓝田入灞城县;太和十一年(487)又设蓝田县,属京兆郡。 西魏属雍州。 北周闵帝置蓝田郡,辖蓝田、玉山、白鹿三县;建德二年(573)废玉山、白鹿县入蓝田县,蓝田县治于峣柳城(今县城蓝关镇),隶于京兆郡。 隋开皇九年(589)属雍州;大业三年(607)属京兆郡。 唐朝(618)设雍州辖蓝田县(畿县);武德二年(619)分蓝田为白鹿、蓝田二县。 翌年改白鹿县为宁民县,分蓝田县增设玉山县,统归雍州辖;贞观元年(627)废玉山、宁民二县入蓝田,隶于京兆郡,继隶京兆府。 五代先后隶雍州和雍州大安府中。 宋至道三年(997)隶陕西路京兆府;熙宁五年(1068)隶永兴军路;大观元年(1107)隶永兴军路大都督府。 金皇统二年(1142)隶京兆府路京兆总管府。 元至元二年(1265)隶陕西四川行省;七年(1270)隶四川陕西行中书省;二十三年(1286)属西安路;二十四年(1287)属陕西四川行中书省;皇庆元年(1312)属奉元路。 明洪武二年(1369)属西安府。 清顺治元年(1644)属陕西布政司西安府。 乾隆四十八年(1783)分蓝田南境为孝义川,设抚民同知。 不久复归蓝田。 民国属关中道西安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属渭南专区,1956年归陕西省直辖。 元月,将蓝田县万灯寺、青岗槽、高桥乡划归柞水县,将秦岭口乡划归商县。 翌年,将渭南县张家斜、李家坪、竹岗坪、连二坪四乡划归蓝田县。 1959年隶西安市。 1961年隶渭南专区。 1983年划入西安市。 |
秦代分属武功县和鄠县。 汉武帝时(前140—前87)始设盩厔县,东汉永平八年(65)撤销,辖地并入武功县。 北魏平真君七年(446)复设盩厔县。 北周保定元年(561)又增设仓城、温汤2县,建德三年(574)废入盩厔。 唐武德二年(619)在东部设立终南县,贞观八年(634)撤销。 天宝元年(742)将盩厔县改名宜寿县,至德二年(757)恢复盩厔之名。 宋大观元年(1107)再设终南县,元至元元年(1264)撤销,辖地并入盩厔县,历时700余年。 1964年9月,改“盩厔”为周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