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叙永县麻城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叙永县麻城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麻线堡社区于2014年10月成立辖3个居民小组,2800多人,位于麻城镇场镇。321国道线穿境而过,现有耕地1900多亩,林地,1800多亩。北与现榜村相邻,南与双沙镇寨平村相邻,东与柏香村、驰松村相邻,南与麻城村相邻,全社区经济主要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个体经营为主。集体资产有文化活动室一栋550㎡,活动阵地410㎡。辖区内有育苗中心一个、家具公司一个、石粉厂一个、个体经营户若干,经近几年的打造发展,辖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社区活动阵地960㎡,办公场所510㎡。 麻线堡社区党支部一个,有正式党员55名,下设三个党小组。

麻城村2016年被评为“市级四好村”“省级四好村”,全村辖区面积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71亩、林地面积2296亩、全村辖四个社,共414户、2172人、劳动适龄人口1043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679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养殖业、外出务工和土地流转等,目前正大力发展烤烟高山蔬菜、鸡枞菌、养猪、养牛等产业。

柏香村位于麻城镇镇政府南面山区,辖区内5个社,全村辖5个社,共504户2221人。其中少数民族55户268人,占总人口的10.2%,均属散杂居。全村劳动力122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数685余人,现有党员35人,全村有耕地面积2869亩,其中田地面积1100亩,土地面积1769亩。林地面积3072亩。主要经济来源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村内山平塘3口,灌溉渠4条,村内公路约36公里,已硬化20.1公里。全村经济收入以种植、养殖业以及外出务工为主要来源。

麻城镇现榜村是原花湾村,现榜村两个自然小村合并而成,东与麻城村相邻,南接双桥村,西连田林村,北与古蔺县箭竹乡连接,属高山丘陵地带,海拔800—1200米之间。全村辖区面积9.8平方公里,距县城50公里,中心地区距离麻城镇政府2公里。主要经济来源靠种植和养殖业及外出务工为主,2017年人均收入约4225元,有小一型水库一个,花湾水库位于本村三四社。村内公路约20公里,已经硬化10公里,321国道横穿全村。全村有五个社,共有581户,2435人。有耕地4979亩,林地面积6445亩。

寨和村面积8.5平方公里,辖4个社。山高沟深坡陡。全村共537户、2347人,其中:少数民族260户,1216人,苗族人口占51.8%。寨和村是一个集苗汉大杂居、苗族小聚居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民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51.8%,民风淳厚、民俗传统,是我县较大的苗族聚居村之一,境内的苗族属半杆旗苗支系,以男性服装扎衣角为标志,苗族同胞常年身着金黄色苗族服饰,故又被称为“黄苗”,由于历史的原因,此种苗族服饰在全国已属稀有,传统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蜡染、刺绣独具风格,苗族的芦笙舞,更是叫人叹为观止。寨和村也是古叙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南苗族踩山节的重要传习基地,以寨和村少数民族为主导的“麻城苗场”已成功申报为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村境内有樱桃谷、何家大洞、龙咡田等旅游资源,已被列入县生态旅游开发区域。

龙凤村隶属叙永县麻城镇,地处叙永县东南部,海拔800m-1460m,距麻城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麻城镇全程为混凝土硬化路,交通方便,距叙永县62公里。全村由6个自然村组成,耕地总面积2740亩,其中,田1053亩,土1687亩,烤烟种植面积600余亩,退耕还林1000亩(主要种植核桃、脆红李等经济林木),现有林地面积6250亩,灌溉水库1座。现有农户520户,2130人,其中苗族33户,177人,占总人口的8.4%,劳动力1275人,外出务工690余人。现村辖党小组4个,党员共计49人。

双桥村位于麻城镇西南面,主要交通要道321国道、蔺尼路,村辖区6个村民小组647户,总人口2715人,劳动力数1848人,汉族人口2473人,苗族人口242人,劳动力转移634人。现有耕地面积4141亩,林地8786亩,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和养殖,农作物播种面积2200亩,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种植烤烟600亩,养殖业出栏数400头,生猪存栏700头。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有种植业:以烤烟为主,林业:种植杉树;养殖业:主要以猪、牛、鸡;劳务输出。

田林村位于麻城镇北面,主要交通要道321国道,夏蓉高速麻城出口,村辖区五个村民小组,540户,总人口2411人,劳动力1410人,苗族21人,现有耕地面积2764亩,林地面积6570亩。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和杉树,农作物播种面积800亩,养殖生猪出栏600头,存栏400头,劳动力转移700人。主要经济来源有:种植业,以种植烤烟为主;林业,以种植杉树为主;养殖业,以养殖猪、牛、鸡为主;劳务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