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宜城市郑集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宜城市郑集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楚国在此建都184年,皇城境内有昭王墓、散金坡、紫禁城等遗址,现有许多出土文物,楚皇城遗址被核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地区,故称皇城村。
明朝洪武年间,该地居民的先祖们分别由江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等地陆续迁徙至此,择点定居,形成自然村落。
明朝洪武年间,该地居民的先祖们分别由江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等地陆续迁徙至此,择点定居,形成自然村落。
据400多年前,有余姓名叫春、海、望、新四兄弟,带着钱财从外地迁徙到蛮河岸边,当时,由于蛮河时常洪水,泛滥成灾,杂草丛生,荒芜人烟,四兄弟来到此地后,就沿着蛮河两岸插旗为界,在此安家,垦荒种地,大建房屋,久而久之,余姓人家逐渐繁衍生息,形成村庄,便被叫做余旗营,后简称余营。
明朝年间,蒋氏家族祖先,从山西大槐树等地迁徙至此,择点定居,形成自然村落。
明洪武年间(1368-1398),辖区居民的先祖们,从江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等地迁徙至此,摘点定居,形成自然村落。
据明嘉靖年间,汉江沿岸频发水灾,常闹瘟疫,灾害连年,人烟稀少,于是,朝廷强行移民,从江西“赶村”到宜城。其中郝、谢等姓人家辗转千里,迁徙至此,选择在当地搭棚盖屋,垦荒种地,久而久之,逐渐形成一个村落(郝集村)。
全村全是汉江冲积平原,多茅草,故名茅草。据明朝嘉靖年间汉江两岸闹瘟疫,“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朝廷便从江西赶村,何、李、杨、刘等姓,便落户于此,后形成村落。
以域内何家庄、骆家庄两个居民点首字和群众自治组织综合命名。汉水东岸5000米处有大面积冲积平原。自明清开始,何、骆等姓氏族人,从江西和山西等地陆续迁至此地定居,形成自然村落。
《宜城县志·卷一》载,“臭湖在故襄城东。《水经注》曰:“白起攻楚,引西山湖水灌城。水溃城东北,百姓随水流,死于城东者数十万,城东皆臭,因名臭池”。又传此处为战国时期的楚都漕河,因年久淤塞,形成湖田,且呈长形,故名长湖。
明洪武年间,辖区居民的先祖们,从江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等地迁徙至此,在此定居,形成自然村落。
相在境内伍子胥鞭打楚平王的地方,曾有一座龙王庙,在该庙西250米处也建有一座龙王庙,故名“双龙”。该地居民的先祖们分别由江西大槐树、山西大槐树等地陆续迁徙至此,择点定居,形成自然村落。
早年一阴阳先生看风水说此地有一地脉为二龙戏珠,就在此修寺,命名为“龙兴寺”,也叫“溜子寺”(溜子俗称龙)。1950年成立乡政府时,乡政府驻龙兴寺,命名为龙兴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建立大队时,改名龙兴大队,按龙兴寺《宜城县志卷一》记载,1984年人民公社改乡镇,龙兴大队改为龙兴村村民委员会。以村名及群众自治组织名称综合命名。
相传为明朝嘉庆年间八位“脚夫”(“脚”谐音“角”)修建,故称“八角庙”。
解放初期为轩罗乡,以境内的轩庄和罗旗营两村名的首字命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建立大队时,以较大的居民点轩庄村命名为轩庄大队。以居民点名称及群众自治组织名称综合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