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云阳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云阳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明朝时期,属居仁乡仁慈里。

清朝中叶,属南乡水磨甲;清末属五龙乡。

民国十九年(1930年),从水磨乡析置朝阳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朝阳乡并入水磨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从水磨乡析置朝阳乡,属第一指导区。

1953年4月,朝阳乡分为洞阳、桂坪、幸福、朝阳、双坪5小乡。

1955年12月,5小乡合并为朝阳乡,属龙角区。

1958年7月,朝阳乡改设朝阳公社。

1961年4月,从朝阳公社划出5大队成立双坝公社。

1981年1月,朝阳公社更名宝坪公社。

1984年9月,宝坪公社改为宝坪乡。

1992年9月,水磨乡、双坝乡、宝坪乡合并为宝坪镇。

1995年10月,宝坪镇析出水磨乡。

2006年7月,水磨乡并入宝坪镇。

清末,属北岸崇善里盐东下甲。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1月,置南溪乡。

1958年3月,南溪乡改为南溪公社。

1983年10月,南溪公社改为南溪乡。

1992年8月,南溪乡撤乡设镇,改为南溪镇。

2006年11月,长洪镇、新阳乡、富家乡、青山乡及塔棚乡部分区域并入南溪镇。

清光绪、宣统年间,境域属南溪乡。

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置双土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鸡鸣乡并入双土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属第五指导区。

1953年2月,从双土乡划出4村成立保证乡,划出3村成立无量乡。

1956年10月,双土乡并入保证乡。

1958年10月,保证乡改设保证公社。

1961年12月,从保证公社分出4大队建无量公社。

1981年2月,无量公社、保证公社分别改乡。

1992年9月,塔棚、无量、保证3乡合并组建双土镇。

清末,属云阳县北岸桑坪甲。

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立桑坪乡。

1953年10月,桑坪乡析出3村新建团坝乡。

1954年5月,桑坪乡分为桑坪乡和松树乡。

1956年9月,桑坪、团坝、松树、柳坪4乡合并为桑坪乡。

1958年10月,桑坪乡改为桑坪公社。

1961年10月,桑坪公社分为桑坪和团坝公社。

1984年10月,桑坪公社改为桑坪乡。

1992年9月,桑坪、团坝2乡合并组建桑坪镇。

1998年12月,桑坪镇析置团坝乡。

2006年11月,团坝乡并入桑坪镇。

明朝时期,属云阳县安义乡云兴里。

清光绪、宣统年间,为南溪乡盐东下甲。

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立江口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2月,江口镇并入路阳乡;同年11月,复设江口镇。

民国三十年(1941年),江口镇撤镇改为江口乡。

1949年12月18日,江口乡划归江口区管理。

1953年5月,江口乡分设为江口镇和新里、团滩、民主3乡。

1956年3月,江口镇和新里、团滩、民主3乡合并为团滩乡。

1958年2月,团滩乡改设团滩公社。

1984年3月,团滩公社改为团滩乡。

1986年7月,从团滩乡析置江口镇。

1992年9月,团滩乡并入江口镇。

2006年4月,盛堡镇、千丘乡、帆水乡、向阳乡并入江口镇。

明朝时期,境域属安义乡高阳里。

清末,分属高阳上甲、高阳下甲、黄连半甲。

1949年12月,建高阳乡。

1958年10月,高阳乡改为高阳公社。

1984年3月,高阳公社改为高阳乡。

1992年9月,高阳乡与建全乡合并为高阳镇。

明初,属安义乡高阳里。

清朝时期,属高阳乡上甲、白岩乡白岩下甲。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属高阳乡。

1951年11月,成立关市乡。

1958年6月,关市乡改为关市公社。

1984年4月,关市公社改为关市乡。

2006年10月,关市、白龙、龙塘3乡合并为平安镇。

唐宋时,称云安。

1949年12月,成立乡镇公所,中心镇更名为城关区中心镇;同年9月1日,中心镇从第一区划出升为区,更名云阳县城关区,设立区公所。

1956年5月,城关区改为城关镇。

1958年8月,城关镇降为乡级镇,划归云硐区。

1961年5月,城关镇由云硐区划出升为区级镇。

1981年6月,城关镇更名为云阳镇。

2009年1月,云硐乡、栖霞乡虎村组并入云阳镇。

西汉初年,始凿井熬盐,并置盐官于今云阳镇。

唐朝,始设云安监。

元朝,名云阳场,属云阳州。

明,置安义乡。

清初,废安义乡,改称云安厂;清中叶,属北乡之鱼塘甲、云安厂;清末,置云安镇。

1958年8月,降为乡级镇,属云酮区。

1961年6月,升为区级镇。

2009年1月,撤销毛坝乡,并入云安镇。

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为栖霞乡。

1958年10月,栖霞乡改为栖霞公社。

1984年3月,栖霞公社改为栖霞乡。

2009年5月,栖霞乡撤乡设镇,改为栖霞镇。

明朝时期,境域分属安义乡高阳里、路阳里。

清末,境域分属白岩乡白岩下甲、路阳乡路阳下甲。

1953年7月,白岩乡划分为渠马、惠龙、龙洞、金锋、双河、玉龙6乡。

1955年6月,双河、玉龙、金锋3乡合并为双河乡。

1958年7月,双河乡改设双河公社。

1961年5月,从路阳公社析置文龙公社。

1981年5月,改双河为双水公社。

1984年3月,双水公社改为双水乡。

1992年9月,双水乡与渠马乡合并建渠马镇;文龙乡与路阳乡合并建路阳镇。

1995年10月,从渠马镇析置双水乡。

1998年12月,由路阳镇析置文龙乡。

2006年10月,双水乡与文龙乡合并为双龙乡。

2009年9月,双龙乡撤乡设镇,改为双龙镇。

明朝时期,属居仁乡仁受里泥溪堡。

清中叶,属南岸泥溪甲;清末,泥溪甲升置五龙乡。

民国十九年(1930年)8月,从五龙乡析设太极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以前,为太平乡。

1958年8月,改设太平公社。

1961年5月,从太平公社析置新民公社。

1981年7月,太平公社更名泥溪公社,新民更名桐林公社。

1984年7月,泥溪公社改为泥溪乡;桐林公社改为桐林乡。

1992年6月,桐林乡并入泥溪乡。

2011年12月,泥溪乡撤乡设镇,改为泥溪镇。

明朝时期,属居仁乡仁受里。

清中叶,属南岸崇善里榨坪甲;清末,以榨坪甲升置云龙乡。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为云龙镇。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为云龙乡。

1953年8月,云龙乡被划分成蔈草、云龙、西阳、耀灵、火埠、清水等10小乡。

1956年12月,蔈草、大生、双龙、西阳、长岭、小河6小乡合并为蔈草乡。

1956年12月,蔈草乡改为蔈草公社。

1961年12月,从蔈草公社析设长岭公社。

1981年12月,长岭公社更名歧阳公社。

1983年,歧阳公社改为歧阳乡;蔈草公社改为蔈草乡。

1992年9月,歧阳乡并入蔈草乡。

2011年12月,蔈草乡撤乡设镇,改为蔈草镇。

清末,属北岸崇善里白岩下甲。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置养鹿乡。

1958年7月,养鹿乡改为养鹿公社。

1984年3月,养鹿公社改为养鹿乡。

2011年12月,养鹿乡撤乡设镇,改为养鹿镇。

明朝时期,属居仁乡西市里。

清中叶,属北乡之黄石下甲;清末,属双江镇。

民国十八年(1929年),属黄石镇。

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属第一区。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改属第二指导区。

1953年4月,从黄石乡析置水口乡。

1955年8月,撤销水口乡,所辖区域分别划归黄石乡和复兴乡。

1958年10月,黄石乡和复兴乡分别改为黄石公社、复兴公社。

1961年4月,从复兴公社析置水口公社。

1984年1月,水口公社改为水口乡。

1992年9月,水口乡并入黄石镇。

1998年12月,从黄石镇析置水口乡。

2011年12月,撤水口乡改设水口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