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忠信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忠信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原为大河滩,荆棘丛生,先民在此辟居称“黄荆蓬”。据《延陵吴氏宗谱》载:“宋时吴广一为京官,居心至忠无诈,至信无欺,处事如川之平,如路之坦。古称平川。上皇赐回乡院匾“平川之地有忠信”,后更名为忠信。
地处王青亭畈中一个小山墩,古时,墩上植桃树,春暖花开时节,远视如桃园,故名。
村境有两条溪,发源于大碧岩自然村后大碧岩西麓,分别流向东西两侧,出境后形成两个小洋畈,昔在两个小畈建成两个自然村,此村在外称外洋。
大元寺溪与吉头溪在村中汇合,古名同川。后以同川、杨处、上云,合称上同。
周围群山排列如栅,昔称排山,后以谐音“山”字改为栅,故名。
村有一座山,像金字形,并有很多樟树,故名。
昔王姓多居此,在村南、村北各建石拱桥一座,因名王村桥,简称村桥。村委会驻村桥,故名。
“源”有源头的含义,是说村是排栅前溪的发源地,“里”是说村在水口里,故名。
村南有座山名南山,山形似虎头,称虎头山,村以山为多。转音为斧头山。又因谐音而缩名为湖山。村委会驻虎头山,故名。
原是缺水之地,相传祖先挖山引水改造为良田,自命为水的源头,故名。
昔日此地溪流鱼类集,称鱼仓。原生产大队驻地渔沧,因驻地而名,1965年,驻地迁新前,沿用旧名。
七条溪涧汇合于此,雨季,山洪暴涨,顿成“汪洋”,故名。
村在石际岭的小洋畈中,故称际头洋,简称际洋。后迁往际下,但村名不变。
村东有三座大山,两座山像凤凰展翅,中间一座像凤凰头,又村中有座石拱桥,古代有凤凰立于桥上,故名。
相宋尚书李珪创建李山寺,村建在原寺址前,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