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河南总志·彰德府》记载:“尧城在安阳县东永和里,俗传尧尝居此地因筑城。三国时载有长乐郡。唐末《元和郡县图志》载有永定县。宋天圣七年(1029年)改永定为永和(避真宗永定陵讳),永和取“结束战争,永远谦让和谐”之义。明万历九年《彰德府续志》载有永和里或永和集。清康熙年、乾隆年和民国时《安阳县志》均称永和镇。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永和村。永和分为三个行政村。此村居东,故名永和东街。 |
相早年此村铁炉匠甚多,远近闻名,故名铁炉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铁炉村。因和吕村镇所属铁炉重名,1981年更名为西铁炉。 |
相明初有田姓军官带兵在此屯田,故名田营。田营,又称田马房。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田营。 |
相曹操建都邺城后,在邺东一带饲养战马,此地素有“十三马房”之称,后王姓在此居住,故名王马房。后因村小,改称王小庄。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王小庄。 |
相曹操建都邺城后,在邺东一带饲养战马,此地素有“十三马房”之称。后朱姓在此居住,故名朱马房。后因村小,改称朱小庄。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朱家村。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朱小庄。 |
相曹操建都邺城后,在邺东一带饲养战马,此地素有“十三马房”之称,后冯姓在此居住,故名冯马房,后改称冯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冯家村。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冯村。 |
相曹操建都邺城后,在邺东一带饲养战马,此地素有“十三马房”之称。后王姓在此居住,后改称王马房。又因此村紧邻洹河渡口,故名王家口。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西北来之漳河水由此村处入洹;道光三年(1823),漳河又由此村北改道东去。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王家口。其辖王家口、申庄二个自然村。 |
相曹操建都邺城后,在邺东一带饲养战马,此地素有“十三马房”之称,后陶姓在此居住,故名陶马房。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陶家村。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陶村。 |
相曹操建都邺城后,在邺东一带饲养战马,此地素有“十三马房”之称,后栗姓在此居住,故名栗马房,后改称栗村。乾隆年、民国《安阳县志》载有栗家村。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栗村。 |
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油房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后油房。相曹操建都邺城后,在邺东一带饲养战马,此地素有“十三马房”之称。后有李马房人在村北至榨油为生,逐渐形成村落,故名后油房,沿用至今。 |
相曹操建都邺城后,在邺东一带饲养战马,此地素有“十三马房”之称。后李姓在此居住,故名李马房,因在何营村北,改称后李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李家村。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载有后李村。 |
相曹操建都邺城后,在邺东这一代饲养马匹,后成村落,统称马房,故“十三马房”之称。后荣姓在此居住,故名荣马房。再后来荣马房分成三个村,此村居北故名。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荣马房,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后荣村。 |
相曹操建都邺城后,在邺东一带饲养战马,此地素有“十三马房”之称,明初何姓军官带兵在此屯田,故称何营。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何家营。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何营。 |
相曹操建都邺城后,在邺东一带饲养战马,此地素有“十三马房”之称,后荣姓在此居住,故名荣马房。再后来荣马房分成三个村,此村居西故名。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荣马房。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西荣村。 |
相曹操建都邺城后,在邺东一带饲养战马,此地素有“十三马房”之称,后荣姓在此居住,故名荣马房。清后期曾名荣马房(见崔家桥镇马房),民国22年(1933)《续安阳县志》载第三区有荣马房乡即是。后丢弃主村名“马房”,再后来荣马房分成三个村,此村居东,故名东荣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荣马房。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东荣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