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安阳县永和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安阳县永和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3]

北宋《相台志》载有“小韩”。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六小寒”,含关庄、二郎庙、张庄、南刘庄、贠家村、史庄六个自然村,也称北小寒。“韩”为姓氏,西南有大韩,故此称小韩。今史庄独立为一个行政村,小寒包含其余五个自然村,设村委会驻二郎庙村。
相清代时有裴姓迁居此地,后繁衍成村,故名。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裴家庄。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载有裴庄。
明初有史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后繁衍成村,故名史庄。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六小寒”,包括关庄、二郎庙、张庄南刘庄、贠家村、史家庄6个自然村,后史庄独立为一个行政村。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史庄。
相明初有庞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居此地,搭庵居住,称庞家庵。后迁至洹河拐弯处,改称庞家湾。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庞家湾村。
此村濒临洹河,村边筑有几个土台,以防洹水淹没村庄,故名沿村台。又,嘉庆24年(1819)《安阳县志·卷十五古迹志》:“丹朱陵,在永和镇东南三里。”永和镇东南三里就是沿村台所在位置,村边的土台似为“丹朱陵”。丹朱,传说中尧帝之子,名朱,因居丹水,名为丹朱。相此村曾称“严村”。康熙年、清乾隆年《安阳县志》均有沿村台。民国《续安阳县志》称“三台上村”,俗称“台上”。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沿村台。
北齐年间,綦毋怀文曾居住在这一带,他为我国冶金技术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村民为纪念他,以其姓氏为村名,故称綦毋村,后演变为綦村、奇村。又,相传汉朝时有綦儁将军在此建府置田,后称綦村。北宋《相台志》载有綦毋。明朝隆庆元年(1576)张奇村《张氏世系图碑文》称綦村,之后发展为9个奇村。因此村赵姓居多,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改为赵家奇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赵奇村。
北齐年间,綦毋怀文曾居住在这一带,他为我国冶金技术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村民为纪念他,以其姓氏为村名,故称綦毋村,后演变为綦村、奇村。又,相传汉朝时有綦儁将军在此建府置田,后称綦村。北宋《相台志》载有綦毋。明朝隆庆元年(1576)张奇村《张氏世系图碑文》称綦村,之后发展为9个奇村。因此村程姓居多,故清康熙年、乾隆年和民国《安阳县志》均为程家奇村。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程奇村。
相传汉朝时有綦儁将军在此建府置田,后称綦村。北宋《相台志》载有綦毋。明朝隆庆元年(1576)张奇村《张氏世系图碑文》称綦村。之后发展为9个奇村,因此村张姓居多,故清乾隆年和民国《安阳县志》载有张家奇村。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张奇村。
北齐年间,綦毋怀文曾居住在这一带,他为我国冶金技术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村民为纪念他,以其姓氏为村名,故称綦毋村。后演变为綦村、奇村。又,相传汉朝时有綦儁将军在此建府置田,后称綦村。北宋《相台志》载有綦毋。明朝隆庆元年(1576)张奇村《张氏世系图碑文》称綦村,之后发展为9个奇村。清康熙年《安阳县志》载有北奇村。因此村王姓居多,清乾隆年《安阳县志》为王家奇村、北王家奇村。民国《续安阳县志》分为南王家奇村、北王家奇村。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王奇村。
传隋末刘武周曾建都于此,称东都(见民国《续安阳县志》卷十三),后改称都里。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都里。历史上北河沟住户叫李家庄,南河沟东岸住户叫庄的地,二十世纪中后期此地不断出土古神器后岸住户叫杨家旮旯。今称前街、后街、下街、东垴,均为都里村一部分,不是自然村。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