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巴南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巴南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民国二年(1913年),属巴县。

1994年12月,撤销巴县建立巴南区,属巴南区。

2009年4月,设立龙洲湾街道。

明代,属云篆里。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为孝里;清末,设鱼洞场。

民国元年(1912年)初,鱼洞场为乡级政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始建鱼洞镇。

1951年12月,鱼洞镇析置大窝乡。

1952年3月,洞镇析置石板乡(小坝乡);同年10月,鱼洞镇划归重庆市第四区。

1953年2月,划回巴县。

1954年1月,巴县人民政府迁驻鱼洞。

1974年,设立巴县鱼洞区。

1986年1月,撤销鱼洞区,设立区级鱼洞镇。

2001年7月,鱼洞镇、百节镇2镇合并设立鱼洞街道。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属孝里五甲;清未,设土桥场。

民国十九年(1930年),置土桥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土桥乡改为土桥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土桥联保与文峰联保合并为土文乡;民国三十年(1941年),土文乡析置土桥乡;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月,土桥乡改为屏都镇。

1952年10月,屏都镇划归重庆市第四区(今九龙坡区),并和南泉管理局之农村部分改设为新生、其龙、道角、合作、堤坎5乡。

1958年,土桥、合作、道角3乡合并建立花溪公社。

1983年,花溪公社改为花溪乡。

1994年,撤花溪乡建花溪镇;同年12月,花溪镇由九龙坡区划归巴南区管辖。

2001年7月,土桥街道并入花溪镇。

2009年4月,撤销花溪镇成立花溪街道。

民国三十年(1941年)9月,李家沱一带为巴县政府驻地。

1952年11月起,属重庆市第四区。

1953年,建李家沱街道。

1960年,李家沱街道改李家沱公社。

1962年,李家沱公社改为李家沱街道。

1995年,改属巴南区。

民国元年(1912年)初,属界石场;民国五年(1916年),置温泉乡;民国十九年(1930年),温泉乡改称南泉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为南泉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南泉联保改为南泉乡。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南泉乡并入南泉管理局。

1950年11月,界石乡划入南泉管理局。

1951年11月,立桅划入南泉管理局,同时,划出界石乡。

1954年,南泉管理局改为南泉管理处。

1958年,南泉管理处改建南泉街道。

1960年,南泉街道改为李家沱城市分社。

1962年,李家沱城市分社改建为南泉街道。

1983年4月,南泉公社改南泉乡。

1986年,撤销南泉乡和南泉街道,设南泉镇筹备委员会。

1987年4月,设立南泉镇。

1994年12月,樵坪乡、鹿角乡合并为鹿角镇。

2001年,鹿角镇并入南泉镇。

2009年3月,撤南泉镇改为南泉街道。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知县孔毓忠将巴县改编为29坊12里,一品街道境域属廉里四甲;清末,设一品乡。

民国元年(1912年),属巴县界石第三区署。

1949年初,属巴县第十区(百节区)。

1956年2月,一品乡划归第九区(跳石区)。

1958年9月,一品乡改设一品公社。

1982年,一品公社复为一品乡。

1985年3月,由一品乡改为一品镇。

2009年5月,撤一品镇建一品街道。

2020年1月17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增设莲花街道。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隶属巴县忠里一甲。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0月,南彭境域隶属五区。

1949年12月,南彭属九区。

1951年11月,南彭乡从九区划出,归新设立的十二区(即界石区)。

1952年11月,划南彭乡、界石乡部分建大田乡;1956年1月,各回原属。

1993年12月,南彭乡、月华乡合并建南彭镇。

2001年7月,石岗乡、忠兴乡并入南彭镇。

2009年5月,撤南彭镇改为南彭街道。

清宣统三年(1911年),以惠民场、永兴场设乡级政区。

民国十八年(1929年),称惠民里、水兴里。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建惠民乡、永兴乡。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为惠民、永兴联保。

1949年11月28日,惠民归属巴县第五区,永兴归属巴县第十一区。

1952年11月,建立惠民乡、水兴乡。

1952年底,惠民乡划出部分辖区新建回龙乡。

1954年4月,回龙乡并入惠民乡,水兴乡划归巴县第五区。

1993年12月,惠民乡、东水乡合井建惠民镇。

2009年4月,撤镇设惠民街道,属巴南区。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界石镇境域属忠里五甲管辖。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为界石里;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建界石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9月,界石乡改为界石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8月,界石联保改为界石乡。

1985年3月,由界石乡改为界石镇。

1952年,从一品乡、龙岗乡析出建安澜乡。

1956年1月,裁安澜乡,所辖各回原属;同年11月,复置安澜乡。

1958年9月,建安澜公社。

1959年,改为安澜管理区。

1960年,安澜管理区复为安澜公社。

1966年初,安澜公社易名钢花公社。

1968年,复名安澜公社。

1982年,安澜公社改为安澜乡。

1992年,由安澜乡改为安澜镇。

2016年8月4日,重庆市政府(渝府〔2016〕62号)批复同意巴南区跳石镇更名为圣灯山镇。

清末,设木洞镇。

民国元年(1912年)初,名木洞场,为乡级政区建制;民国十八年(1929年),称木洞里。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复设木洞镇;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为木洞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复为木洞镇;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木洞镇因其为民主革命先驱杨沧白故乡,易名沧白镇。

1949年后,沧白镇改称木洞镇。

1952年11月,划木洞镇、栋青乡部分建水口乡;同年12月,划木洞镇部分建长坪乡、豚溪乡、仰山乡。

1954年4月,仰山乡并入木洞镇。

1956年1月,水口、长坪、豚溪乡合并建木洞乡;同年11月,恢复水口乡。

1958年9月,木洞镇、木洞乡、水口乡合并建木洞公社。

1959年5月,恢复木洞镇,撤木洞公社分设木洞、水口、长坪管理区。

1960年12月,改木洞管理区称木洞公社。

1966年,木洞镇更名上游镇。

1967年,上游镇复名木洞镇。

1982年,撤木洞公社改为木洞乡。

1993年12月,木洞乡、长坪乡并入木洞镇。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属仁里八甲。

民国元年(1912年),以双河场设乡级政区;民国十八年(1929年),称双河里;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建双河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双河联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复为双河乡。

1952年11月,双河乡划部分建石门乡;同年12月,再划部分建羊鹿乡。

1954年4月、1956年1月,石门、羊鹿乡先后并入双河乡。

1958年9月,改建双河公社。

1959年2月,双河公社改为双河管理区。

1960年12月,双河管理区复为双河公社。

1961年7月,双河公社析设羊鹿公社。

1982年,羊鹿公社、双河公社分别改为羊鹿乡、双河乡。

1984年8月,双河乡更名双河口乡。

1993年12月,双河口乡、羊鹿乡合并建双河口镇。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麻柳嘴镇境域属仁里七甲。

民国元年(1912年),麻柳设辖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为麻柳里;民国二十年(1931年)6月,麻柳里改为麻柳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麻柳乡改为麻柳联保;民国三十年(1941年),麻柳联保改为麻柳乡。

1952年12月,麻柳乡析置天池乡、清溪乡、平桥乡3乡。

1954年4月,平桥乡并入麻柳乡。

1955年12月,清溪乡并入麻柳乡。

1956年1月,天池乡并入麻柳乡;同年11月,恢复清溪乡。

1958年9月,清溪乡、麻柳乡合并建麻柳公社。

1959年2月,麻柳公社改为麻柳管理区。

1960年12月,麻柳管理区改为麻柳公社。

1961年6月,麻柳公社析置天池公社。

1981年8月,麻柳公社更名为麻柳嘴公社。

1982年,麻柳嘴公社改为麻柳嘴乡。

1993年12月,麻柳嘴乡、天池乡合并建麻柳嘴镇。

1995年1月,撤销巴县建立巴南区,麻柳嘴镇属之。

2001年7月,清溪乡并入麻柳嘴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