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昌图县各乡镇地名由来[2]

昌图县各乡镇地名由来[2]

  因镇人民政府驻傅家屯而得名。 [详细]
  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建四合乡,以驻地四合村得名。以后在各段历史沿革过程中均以“四合”二字命名,如四合人民公社、四合乡、西河镇、四合镇至今。“四合”为团结和气之意。 [详细]
  以前驻地朝阳堡得名。 [详细]
  古榆树原在老街基处,那里有一颗古老的榆树而得名,1933年,东辽河涨水将老镇堆掉后建现今住所,仍沿用老地名。 [详细]
  最早源于唐代时期,七家子镇所在地当时还是一片蛮荒之地,有一群蒙古族牧民来到这里过着游牧生活,后来有七户人家在此地定居下来,便称为七家子屯,七家子屯始终是这一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由原来的一个小屯子演变成现在的一个比较繁荣的城镇。 [详细]
  以驻地命名,东嘎原名嘎辖,系蒙古语,据传说是“屯”的意思,因与长发乡的嘎辖重名,所以加冠为东嘎辖,简称东嘎。 [详细]
  其名称因四面城境内古城安州府而得名,距今1000余年。 [详细]
  本地区双井村以前有两口大井,1958年成立双井人民公社,以政府驻地双井村“双井”命名。 [详细]
  清嘉庆前此地无人烟。因来往行人于此过河,渐成渡口。清嘉庆七年(1802)奏准垦荒,山东、河北移民至此成村落。以地濒辽河东岸,帆船沿河上溯三江口,顺至营口,亦名通江子,又称同江口。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辟为商埠。逐改为通江口镇。 [详细]
  嘉庆年间有满族张、田、齐、崔四姓首居此地,垦荒占地,繁衍生息,故称四家子,但后另有四家来此居住在附近,今新河村,随改称为大四家子。 [详细]
  最早在此处有一车点店,就是行人住宿的客栈,据说是一曲姓人开的,取名曲家店。 [详细]
  1961年建十八家子乡,以驻地十八家子命名。 [详细]
  以附近太平沟为名,取“平安太平”之意。 [详细]
  下二台名称来自清嘉庆年间,沿柳条边设有九个台,分为上九台和下九台,此处为下二台。 [详细]
  因平安堡火车站得名。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