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大方县黄泥塘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大方县黄泥塘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因村口原有一大池塘,故名大塘口。后因常年下雨涨水,当地土质为黄色,导致水塘呈黄色,故得名黄泥塘。
明清时期,该地经常赶场,以日期鸡日(在天干地支中的属性为酉)为赶场日期,故名鸡场。
原名黄泥塘,2016年村改居时撤销黄泥塘镇黄泥村黄泥塘社区,同时撤黄泥塘村设新塘村(避免同一行政区域两个群众自治组织重名)。
因化联村是由原来移山村与乌溪村部分村民组划出联合组建,故得名“化联”。
因境内有一干堰塘得名,后谐音更名为甘荫棠,后简化得名甘棠。
以地形地貌和希冀取名,此村在一个坪地上,取平平安安之意得名安坪村。
以井得名。原名画眉井,因常有画眉鸟在水井里喝水而得名,后演化为眉井。
因本村罗姓村民居多,故名。
以两村合并各取一字得名。兴林村由原大兴村和山林村合并,各取一字,因此而得名。
取自唐柳宗元《河间刘氏志文》:“克生良子,用扬懿美,有其文武,弘我化理。”明张居正《赠袁太守入觐奏绩序》:“嗟乎!荒陬陋区,幸得藉公化理,民不敢为蠹,士不敢为蝎。
以寓意得名。原取名安乐,1961年改为天堂坝,由此得名。
相传陈姓祖人从黔西洪水迁此居住,用50两银子跟水西安宣慰家买此地,因比较平坦,称大坪坝子,简称大坝。
原名魁书寨。相传很早以前此地办有一所私塾,旁边有一棵大槐树,由于先生认真负责,乡试时中了一名秀才。从此,改名为魁书,由此得名。
原名高家营。2003年7月由新场村、营上村合并各取一字更名营新村。由此得名。
背作系彝语音译,是明末清初当地彝族首领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