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大理州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大理州各县市区历史沿革

西汉时,大理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

东汉时,属永昌郡。

三国蜀汉和东晋时期隶属云南郡。

魏晋南北朝时归属东河阳郡。

隋时属南宁州。

公元七世纪中叶,洱海地区出现了八诏及东、西洱河蛮等民族部落,其中有六个部落较强大,史称“六诏时期”。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蒙舍诏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国,定都太和城。

唐兴元元年(784),南诏迁都羊苴咩城。

元、明、清时期,先后在大理设置大理路军民总管府、大理路,并设太和县及赵州。

辛亥革命后,赵州改为赵县,太和县改为大理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设大理县、凤仪县、下关市。

1958年11月,撤销大理县、凤仪县、下关市、漾濞县,辖区合并成立大理市。

1962年撤销大理市,恢复大理县、下关市、漾濞县建制,并将凤仪县划归大理县。

1983年9月,撤销原大理县、下关市建制,合并成立大理市,名称沿用至今。

漾濞故地自西汉王朝在云南置郡县、经略西南起,今漾濞县地先后为益州、永昌、云南各郡所属,唐初六诏称雄时为样备诏(又称蒙巂诏)地。

宋朝时为大理国属地,元朝分属永昌府及蒙化府。

明、清大体沿袭元制,其间自明洪武十七年(1384)以后在漾濞之地设有样备(驻地在今漾濞县城附近)、打牛坪(驻地在今太平乡)、箭杆场(驻地在漾江镇)三个巡检司。

1912年,以样备、打牛坪三巡检司故地及云龙、洱源的部分边远插花地设置漾濞县,“划拨土地最多者首永平、次蒙化、次洱源、次云龙。”设县之初属蒙化厅,1914年属腾越道,1929年直属省。

1912年6月1日正式设立漾濞县,1950年属大理专区,1956年改属大理白族自治州。

1958年撤销并入大理市,设漾濞区。

1961年复置县。

1985年6月撤销漾濞县,设立漾濞彝族自治县,一直沿用此名称至今。

蜀汉建兴三年(225)诸葛亮平定南中设云南郡,隋开皇三年(583)废郡止。

唐宋时期,设品甸、云南两赕(州)。

元宪宗六年(1256)立品甸千户所属大理下万户府,至元十三年(1276)品甸千户所改设云南州属大理府;同时设十二关防送千户所于米甸楚场,直属大理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云南州为云南县,隶大理府赵州(今凤仪);十七年(1384)筑洱海卫城(今祥城),设洱海卫,成化十二年(1476年)设澜沧兵备道,直至清顺治十七年(1660)裁澜沧兵备道止。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元置十二关防送千户所为十二关长官司仍直属大理府;弘治二年(1489)设你甸(米甸)、楚场、安南坡(今下庄安南关)3巡检司,直属大理府,同时设云南驿土驿丞,至清康熙五年(1666)3个巡检司及土驿丞同时裁除;清代云南县属大理府。

1918年,因省县同名,云南县改称祥云县,名称沿用至今。

1947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1950年属大理专区。

1960年属大理白族自治州。

战国至秦代,宾川县境属滇国叶榆地。

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属益州郡。

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设永昌郡。

蜀汉建兴三年(225),属云南郡。

西晋泰始六年(270),属云南郡云平县。

北周时改称南宁州,宾川属云南郡云平县。

唐朝贞观年间(627~649),建立越析诏。

唐开元二十年(732),宾川为蒙氏太和楚场地。

五代、两宋时期,为大理国河东赕。

元代宾川属大理总管府。

明弘治七年(1494),建城郭,于宾居川置宾川州。

清顺治十六年(1659),设大罗卫守备。

1913年,改宾川州为宾川县,属腾越道(今腾冲县)。

1919年改称县政府。

1950年1月1日,宾川县成立,属大理行政专员公署。

1958年,宾川、祥云、弥渡三县合并为祥云大县。

1961年3月,撤销祥云大县,恢复宾川县建制,名称沿用至今。

南诏时设白崖赕也称勃弄赕;元至元十三年(127)称建宁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称迷渡市(弥渡街)巡检司;清沿明置称白崖巡检司、迷渡市巡检司。

清雍正九年(1731)称弥渡市督捕通判。

1912年5月设弥渡县,名称沿用至今。

汉时属邪龙县。

唐时属蒙舍诏(今巍山县)辖地。

1961年从巍山析出置南涧县。

1965年改为南涧彝族自治县,名称沿用至今。

唐初,六诏兴起,为蒙舍诏,是南诏的发祥地。

南诏先建都于蒙舍城,后又筑山龙山于图城。

唐开元二十六年(738)迁都太和城。

蒙古宪宗七年(1257)设蒙舍千户所,隶大理上万户府。

至元十一年(1274)立蒙化府。

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蒙化府为路。

至元二十年(1283)降蒙化路为州,隶大理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沿袭元制为蒙化州。

明正统十三年(1448)升为蒙化府。

清顺治十六年(1659)袭明制仍设为蒙化府。

康熙五年(1666),裁蒙化卫千总。

康熙六年(1667),并归蒙化府。

清雍正七年(1729),把原属楚雄府定边县归蒙化府,在南涧设置南涧巡检司,隶蒙化府。

乾隆三十五年(1770),改蒙化府为直隶厅。

1942年10月,在蒙化县设立云南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驻县城东北隅文华书院。

1950年1月10日,蒙化县人民政府成立。

1950年1月~3月,在此设置“中共蒙化地区工作委员会”和“滇西人民行政专员分署蒙化办事处”。

1954年6月,报中央内务部批准,蒙化县改为巍山县。

1956年11月,撤销巍山县,县境中部和南部成立巍山彝族自治县,北部成立永建回族自治县。

1958年10月巍山、永建两县合并为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名称沿用至今。

永平始称博南,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置县,隶永昌郡,以境内博南山命名。

东晋永和中,为纪念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置县,以“永平”二字为县名。

唐贞元十年(794),南诏蒙氏改永平县为胜乡郡,隶属永昌节度。

宋代大理国时期,仍称胜乡郡,隶属永昌府。

1257年,改称永平千户所,隶属大理万户府。

1274年,因永平人地平和,且又属永昌管辖,改称永平县,寓有“永远太平”之意。

明洪武十五年(1382),设永平御,隶永昌府金齿卫。

1666年,裁永平御,屯赋并县。

清末实行“厅、道”制,永平属迤西道。

1929年废厅道制,推行省县两级制,永平遂脱离永昌府,直属省辖。

1942年永平重新划归保山督察专员公署管辖。

1949年12月28日永平县由保山划归大理区。

1956年11月大理白族治州建立,永平县属其管辖。

1958年10月云龙、永平两县合并,称永平县。

1961年3月又恢复原永平、云龙两县原建制,名称沿用至今。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该地设“比苏”县,属益州郡。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属永昌郡。

西晋永嘉五年(311)从永昌郡中划出比苏县,设置西河郡。

梁末比苏废县。

唐武德四年(621)属南宁州总管府,称尹州。

唐麟德元年(664)改属姚州都督府,仍称尹州。

唐(南诏)境内澜沧江以东属剑川节度,澜沧江以西属永昌节度。

宋(大理)属胜乡郡,称“云龙赕”,治所在今旧州。

元末设置云龙甸军民总管府,隶属金齿宣慰司,治所在今旧州。

明洪武十七年(1384)改为云龙州,授段保为土知州,属大理府。

治所在今旧州。

明正统(1436~1449)间,改属蒙化府,后仍归大理府。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云龙州“改土归流”,治所仍在旧州。

明末崇祯二年(1629年)因“以盐课为要务”,州治从旧州迁至澜沧江以东沘江边的雒马井(今宝丰)。

清代属大理府。

1913年改州为县,属腾越道。

1929年改县公署为县政府,直属省,治所迁至石门。

1949年11月11日,中共云龙县工作委员会成立。

同年11月13日,云龙县人民政府成立,属保山地区公署领导。

1950年1月1日,云龙县工委、县人民政府移驻县城石门。

1956年属大理白族自治州。

1958年10月撤销云龙县,并入永平县。

1961年3月恢复云龙县,名称沿用至今。

洱源,西汉至隋朝属叶榆县地。

南诏时为浪穹州。

元宪宗七年(1257)为浪穹千户所,隶大理上万户府。

元十一年(1274)云南行省建立,为浪穹县,隶大理府。

1912年浪穹县改称洱源县,名称沿用至今。

东汉时期,剑川地处永昌郡比苏、遂久之间;蜀汉属庲降都督云南郡;东晋、宋、齐时期,剑川又处于宁州东、西河阳郡之间;唐初属剑南道、姚州都督府,界乎眉邓州、洪郎州之间。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以后,皮罗阁统一六诏,成立了以西洱河地区为基地的南语国。

邓赕、浪穹、施浪三诏北退至今地,联本地矣罗识诏(或族)合称‘剑浪诏’,与南诏抗衡。

至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异牟寻收复了铁桥(今巨甸)以南大片土地,设剑川节度(治所在铁桥),此地属剑川节度辖;后晋高祖元年(936)此地设义督险,仍从剑川节度辖;宋大理时期此地属谋统府辖,设剑川节度又“兼置义督险”,元宪宗七年(1257)设义督千户,至元十一年(1274)改设剑川县,隶鹤庆州,二十三年(1286)改属鹤庆路;明洪武十七年(1334)剑川县升为剑川州,隶鹤庆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废鹤庆府,剑川改属丽江府;1913年剑川州改为剑川县;1914年划属腾越道,道废后直属省。

1944年属丽江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2日剑川解放,8月1日设县人民政务委员会,10月1日改设为人民政府。

汉代以前鹤庆属于昆明、嶲部落,是西南夷的一部分。

蒙古宪宗三年(南宋宝祐元年,1253)冬月,置鹤州。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置鹤庆府。

洪武三十年(1397)十一月,鹤庆府升为鹤庆军民府。

乾隆三十六年(1771),降鹤庆军民府为鹤庆州。

1913年,初改鹤庆州为鹤庆县,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