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大邑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大邑县各街道乡镇情况介绍

四川省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41公里,境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享有“山川灵秀之乡”的美称。明代文学家杨 庵说:“大邑是蜀之望县,沃野千里,名于三蜀,仙佛同源,萃于二山(鹤鸣山、雾中山)。晋原街道(原晋原镇)是大邑县经济、文化、政治中心,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经济发达,社会和谐,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濯濯生辉。

晋原街道(原晋原镇)于2013年10月28日正式批复设立,驻西岭大道164号。街道幅员面积92.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1万余人,辖43个村(社区),其中23个村、15个城市社区、5个涉农社区,330个村民小组、206个居民小组。

街道地处平坝与丘陵相接,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辖区内有贝根管道、天邑集团、大宏立机械、浔兴拉链厂、鑫泽机械等百余家企业。交通路网四通八达,与省会成都市有成温邛高速公路相连,与都江堰有川西旅游环线相接,通往县内主要风景旅游区的均为高等级公路,交通极为便利,既有胜迹静惠山公园,成都市文化保护单位子龙祠,佛教名寺高堂寺,更是大邑“雪山、森林、温泉、庄园、道源”特色旅游景点游客的集散中心。

2019年区划调整后,晋原街道辖北街社区、南街社区、西街社区、莲兴社区、南苑社区、建华社区、桃源社区、官渡社区、岳江社区、斜江社区、坪域村、华三村、马王村、金龙村、梁坪村、清江村、凤凰村、友谊村、新乐村、五童村、黄土村、义兴村所属行政区域,晋原街道办事处驻鹤翔大道284号。

因此地处岷江支流的西河中段,常年河水冲刷河滩堆积大量河沙,后在此建集市而得名沙渠。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都市调整龙泉驿区等15个县(市、区)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4号):将原沙渠镇和原董场镇龙华社区、龙兴社区、铁溪社区、凤冠社区、昌明街社区、祥和村、双河村以及原蔡场镇蔡场社区、云南村、万延村、树德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沙渠街道管辖,沙渠街道办事处驻方圆路120号。

将原沙渠镇和原董场镇龙华社区、龙兴社区、铁溪社区、凤冠社区、昌明街社区、祥和村、双河村以及原蔡场镇蔡场社区、云南村、万延村、树德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沙渠街道管辖,沙渠街道办事处驻方圆路120号。

2019年,将原苏家镇梓橦村、原青霞镇和晋原街道子龙街社区、晋王社区、芙蓉社区、锦屏社区、元通社区、红光社区、东街社区、大树社区、长春路社区、兴隆社区、潘家坝社区、玉龙社区、邑新社区、驷马社区、鸳鸯社区、镇东村、邑溪村、伯乐村、晋义村、龙华村、干溪村、七里村、青屏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青霞街道管辖,青霞街道办事处驻西岭大道164号。

2019年,将王泗镇黄土村、义兴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晋原街道管辖;将王泗镇西安村、灯笼社区、杨店村、李安村、龙桥村、丰都村、文笔村和䢺江镇宝珠村、高坝村以及原斜源镇盘石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新场镇管辖,新场镇人民政府驻思安北路79号。调整后,王泗镇辖梅花社区、福田社区、新庆社区、庆余村、三柏村、东升村、七一村、白衣村、涌泉村、永乐村、且埂村、飞羊村、五家村、庙湾村、尚河村、孟姜村、黎庵村、静林村所属行政区域,王泗镇人民政府驻蜀源路299号。

新场镇位于成都平原西部,是大邑西部最早的建制镇,属山丘坝兼有的地区,是四川省小集镇试点镇。距县城10公里,幅员面积34.9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135个农业社,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6300人。农业:农业计税面积13986亩,其中旱地2626亩,水田111360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山区退耕还林710亩,荒山造林100亩。山区有蚕桑基一处,坝区有花木苗圃基地五处,蔬菜基地三处。工业:镇域个业发展势头良好,拥有规模型企业10家,如蓉新股份实业有限公司、祥业铸造厂、新蜀建筑实业有限公司等。制香业和鞋跟业发达。 .

自然资源:1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集儒、佛、道于一体的川王宫,有摩岩石刻子岩。2、水资源丰富,出江河流经新场全境。3、土地资历源丰富,全镇有土地52000亩,除开耕地外,还有可开发耕地两万多亩。4、劳动力资源丰富,全镇有富裕劳动力8000多人,普通劳力报酬300-600元。交通和基础设施状况:交通四通八达,东到县城10公里,去成都58公里,西与邛崃接壤,南连王泗镇,北通出江镇、天宫庙、花水湾和西岭雪山。水有出江河贯穿全境,公路有成温邛高速路、大双高等级旅游路,已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全镇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良好,交通与通讯便捷,水电气供应充足,境内有35千伏的大型变电站及减压配气站。电信发达,移动、联通、小灵通及光迁均已开通。

名称来历 因镇人民政府驻地悦来场(又名灌口场)得名。相传明末斜江河涨大水,灾民逃到今悦来镇修建房屋居住,因鹤鸣山形似“老鹳鸟”,而街房恰好对着老鹳鸟之嘴,故名鹳口场。又,明末清初,四周密林,常有虎狼伤人,乡民邀约结队赶场,因而又名约来场,清康熙年间始更名为悦来场,取“近者悦,远者来”之意。

地理位置 位于东经103°24′51"~103°28′43",北纬30°34′60"~30°40′36"。地处大邑县城西北,东与晋原镇相连,南与王泗镇相交,西与鹤鸣乡接攘,北与金星乡相邻。人民政府驻悦来镇正街2号,电话区号88376173,邮政编码611338,距大邑县城8千米。

政区沿革 清康熙年间始更名悦来场子。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今镇境为北信乡地,清咸丰起为北乡二甲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置鹤鸣镇,二十九年改为鹤鸣乡。1954年3月鹤鸣乡划出斜江、临江两街村,依灌口场名置灌口镇。1958年10月灌口镇撤,镇区还属鹤鸣乡。1963年3月灌口镇建制恢复。1981年3月灌口镇改为悦来镇。1985年9月灌口乡撤销并入悦来镇。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胜利社区、前进社区、三仪社区、观口社区4个社区,义和村、丹凤村、鹤庆村、宁江村、夬石村、盐井村、龙泉村、王岗村、双廊村、民集村、朝阳村11个村,领导4个居民委员会、11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3个居民小组、174个村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2372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26人,城镇化率6.8%。另有流动人口2923人。总人口中,男性12234人,占52%;女性11493人,占48%;14岁以下2188人,占9.2%;15~64岁17783人,占75%;65岁以上3756人,占15.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3671人,占99.8%,少数民族57人,占2%。

2011年人口出生率8.2‰、死亡率9.3‰、自然增长率-1.1‰。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 15千米,总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01人。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 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地势略为北高南低、西高,辖区内平坝、丘陵、高山皆有,以丘陵为主。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550~1150米,最高点双廊村海拔1150米,最低点集镇区海拔550米。

气候 属亚热带气候,其特点是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1度,降雨量1100毫米,无霜期年均280天,年均日照时数717小时。

水文 斜江河、陈家河过境,其中斜江河从鹤鸣牟家营社区入境,自宁江村流入晋原镇,河段全长5千米,陈家河从金星乡流入悦来镇后汇入斜江河。有宁江水库、丰收水库、红旗水库三个天然水库。

矿藏及其他自然资源 辖区内有大邑县唯一已勘测出的天然气资源,总储量达300亿立方,基本纳入国家大型气田标准,已于2007年11月建输气管道。

自然灾害 主要为旱涝、泥石流、地震灾害等。特大暴雨和洪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最严重的两次发生在在2011年的7月3日和8月21日,冲毁了该河段4座桥梁,损毁房屋189间,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

经济概况

农业 耕地面积16225亩,人均0.7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16321万元,比上年增加1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0.00035%。

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大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8770吨,人均370.5千克,其中水稻3031吨,小麦39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榨菜、油菜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4756亩,产量527吨。榨菜种植面积23000亩,产量57500吨。

畜牧业以猪、羊、牛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26337头;羊年末存栏8772只,牛年末存栏1862头;家禽饲养量277333羽,2011年生产肉类5887吨,其中猪肉4584吨,牛肉288吨,羊肉146吨、禽肉416吨;禽蛋523吨,畜牧业总产值3827万元。

截止2011年末,林地面积390626亩,累计造林1.2万亩,林木覆盖率88.65%。

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472元。

工业 以建工建材、机械铸造、食品酿造、农副产品加工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28140万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0.0006%,有企业24家,职工695个,实现工业增加值9240万元。

201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职工120人,总产值2811万元,增加值855万元,完成税收21万元。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280个,职工590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0.5亿元。城市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0.1亿元。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724万元,其中国税收入38万元,地税收入293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增值税31万元,企业所得税(国)7万元,营业税47万元,个人所得税26万元,城市建设维护税20万元,房产税2万元,资源税175万元,土地使用税6万元,印花税2万元,企业所得税(地方)15万元。

2011年末有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3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5630万元,贷款余额1510万元。

社会发展

文化艺术 2010年末有综合文化站1座,建筑面积约413平方米,配0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等“四室一厅”及露天活动场所2926平方米,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5处,藏书2.5万余万册。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133人,专任教师7人;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139人,专任教师12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5个,门诊部(所)1个;有床位120张,固定资产总值76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56名,其中执业医师21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11人。

体育 2011年末有学校体育场2个,6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

广播电视 1970年创建镇广播站,生产队广播覆盖率达100%,农户广播覆盖率达95%。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700余户。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9户,人数81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17户,人数504人。有1个就业服务中心,1个社会福利院(敬老院),提供五保养老床位300个,员工10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02人,分散供养86人,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已形成由公路等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有县级公路2条,大双路、灌怀路,大双路悦来段总长4公里,灌怀路悦来段总长10公里,形成县、乡村运输网络,年发送旅客10万人次。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有邮政投递点1个。

电信服务网点1个,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100%。

镇区市政建设

公共交通 2011年末有镇公交汽车线路1条,公交运营车辆6辆,每20分钟发一班车,日均容量800余人次。

给排水 2011年末镇区自来水铺设干线水管16.5千米,年生活用水10万吨;2008年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日污水处理能力2000吨。

供电 2011年末镇区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1.3兆伏安,高压配电线路4条,总长度62.5千米,用电负荷23595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1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9%,供电可靠率99.9%。

园林绿化 2011年末集镇绿化面积36000平方米,镇区人均绿化面积达12平方米。

安仁镇历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就建安仁县(早于大邑建县50周年),隶属于剑南道邛州,据《太平寰宇记》载由“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当时的县治就在今天的安仁镇,因古为“安仁”县治,故得名。直至元朝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安仁县建置撤销,其区域划归大邑县。解放前安仁有“三军九旅十八团”之称,相继涌现出了刘文辉、刘湘等军政要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0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社会各阶层广泛参加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它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即0领导的对日作战敌后战场和-领导的对日作战正面战场。两个战场在这次全民族的抗战中相互配合、相互支援,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根据地战场的抗战,以及人民群众自发的抗日斗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为抵御外辱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那些在正面战场上为了民族独立而英勇殉国的-爱国将士的精神,至今仍令人崇敬不已。

安仁镇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41公里,双流国际机场38公里,大邑县城8公里,是国家重点镇;是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4-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四川省“六朵金花之一”——刘氏庄园所在地;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和四川省十大旅游古镇;被省、市列为重点扶持的小城镇,现正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镇辖15个行政村,四个居委会,幅员面积21.4平方公里,城镇面积3.2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万人。

2019年,将原斜源镇太平社区、三元场村、六坪村、江源村、大鹏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䢺江镇管辖。调整后,䢺江镇辖䢺源社区、下坝社区、太平社区、鱼泉村、香桂村、虎岗村、田园村、华山村、上坝村、马桥村、雷山村、三元场村、六坪村、江源村和大鹏村,䢺江镇人民政府驻翰林街39号。

大邑县花水湾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西部,幅员面积77.1平方公里,辖有4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87个村民小组,人口8198人。花水湾温泉以“人间瑶池”著称,享誉全川,闻名遐迩。成,其天然独特的地热矿水——花水湾温泉,属古海泉水,是成都地区唯一的达到以医疗热矿水命名的大型热矿水。具有流量大、水温高,医疗矿水水质良好的特点。景区已成为国内距大都市最近的以温泉浴疗为主的大型旅游度假区。花水湾镇毗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和西岭滑雪场,是大邑县黄金旅游线热点之地。东距成都市区85公里,离大邑县城35公里。有成温邛高速公路和大双旅游快速通道直达镇内,交通十分便利快捷;有日供水万吨的自来水厂;有3.5万千伏双向电源网络;有线、无线通讯均已覆盖全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花水湾温泉井深2886米,储水量2亿立方米,水温68℃,富含碘、镭、锂、锶、氟、氧、弱碱性氯化物、硫酸盐——钠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多种康疗、保健、防病、治病、除疲解乏的作用。日供温泉水达8400多立方米。1自1995年开发建设以来,总投资达15亿元,景区内现有宾馆、酒店14家,床位2000余个,运动项目2个。区内有上刘河、龚家坝、陈家河、武城四个搬迁居民区。年接待游客近50万人次。

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镇内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平均气温比成都平原低3—5℃,镇内的西岭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5平方公里,纵跨三个气候带,主体分布明显,山峦叠翠,-茫茫。公园内珙桐、银杏等珍稀植物和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繁多;大型天然溶洞、陡崖怪石、奇花异草更是数不胜数。景区有植被茂密的千佛山风景区,是花水湾温泉旅游度假区配套景区之一,总面积13.5平方公里,景区内的千圆道观是宗教开放点。相传西汉时圆觉大师在此摩崖造像千佛,故名。以险山、奇水、幽林、溶洞等自然风光和石刻、宗教、古建筑等人文景观融汇于一体,闻名于邛、芦、崇、新等县。

花水湾以其独特的大型地热矿水成为成都旅游的经典品牌,填补了成都市长期无热矿水疗养旅游业的空白。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岭雪山优势互补,形成一冷一热、一动一静的自然资源绝佳组合。与区内国家级森林公园、千佛山景区构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功能的运动、休闲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

西岭镇位于县城西北,地处大邑县城至西岭雪山黄金旅游线上,是大双旅游线的最后一个集镇。原名双河乡,始建于明末清初,因乡政府所在地建在两河交叉处而得名。唐朝诗人杜甫在成都居住时曾留下“窗含西岭千秋雪”诗句,句中的西岭就在双河乡境内,1992年撤区并乡扩镇时,双河乡改名为西岭镇。

西岭镇山川灵秀,地大物博,气候温和,风光独好。在景区内,海拔最高处达5369米,景点星罗棋布,令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高山飞瀑三千尺,奇峰异石穿云端,是旅游观光、盛夏避暑以及经济项目投资的好地方。

西岭镇地处山区,下辖6个行政村,70个社。幅员面积6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82亩。总人口6123人,其中农业人口5960人;总户数1679户,其中农业户1635户。盛产玉米、茶叶、红梅、棕片、魔芋、山野菜、竹笋、三木药材、黄连等。有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中心卫生院1所,中心文化站1个,孤寡老人敬老院一所。

因其境域内有鹤鸣山,系道教发源地,故名。2019年12月,撤销雾山乡,鹤鸣乡,设立鹤鸣镇,将雾山乡和鹤鸣乡行政区域划归鹤鸣镇管辖。

鹤鸣镇人民政府驻鹤鸣乡川王街2号(原鹤鸣乡人民政府驻地)。

2019年,撤销雾山乡、鹤鸣乡,设立鹤鸣镇,以原雾山乡和原鹤鸣乡所属行政区域为鹤鸣镇的行政区域,鹤鸣镇人民政府驻川王街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