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德安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德安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949年4月设敷阳镇,同年5月改永兴镇;1952年2月改城关区;1956年5月改城关镇;1958年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建制,改城关镇人民公社;1966年“破四旧、立四新”改立新镇;1980年恢复城关镇;1985年改蒲亭镇,自得名一直沿用至今。

1949年5月,为聂桥、芦溪、永丰、柳田、梓坊乡行政区域,隶属县第三区。

1955年,成立聂桥、永丰、宝山、双峰等14个初级农业社。

1956年,张塘乡并入,合并成立聂桥乡,辖柳田、聂桥、永丰、宝山、梓坊、芦溪、双峰、张塘8个高级农业社。

1958年,成立聂桥人民公社(张塘划入吴山)。

1984年机构改革,人民公社改称乡,更名聂桥乡。

1992年撤乡设镇,更名聂桥镇。

1949年5月,为义门、车桥、杨梅乡行政区域,隶属县四区管辖。

1952年,增设茶里乡,后属县五区管辖。

1956年5月,杨梅乡分别并入车桥、白水乡,同年7月,茶里、义门并入车桥乡。

农业合作化时,辖大屋、东风、年丰、先锋、红旗、车桥、林下、白羊、合同、红星、卫星11个初级农业社。

1957年,转为大屋、东风、年丰、先锋、红旗、车桥、白羊、五星8个高级农业社。

1958年,合并成立车桥人民公社。

1968年,白水公社并入。

1972年,白水公社划出。

1984年4月,更名车桥乡。

1992年7月,撤乡设为车桥镇,原白水街乡历史沿革为:1949年5月,为白水、长庆、杨梅乡行政区域,隶属县四区管辖,后隶属县五区管辖。

1956年,属白水乡。

1958年,属白水人民公社。

1968年,并入车桥公社。

1972年,析出复为白水公社。

1984年更名为白水街乡。

2002年,并入车桥镇。

1949年5月,为白果、狮子、白云、罗桥、大畈、凤凰、永丰等乡行政区域,隶属县第二区管辖。

1954年,成立泗溪畈、依塘、三联、大畈、白云岭等初级农业社,1955年,转为高级农业社,分属狮子、黄㛚乡。

1956年,撒区并乡,将区改为工作站,属黄㛚工作站,辖狮子、黄㛚乡。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建制,狮子、黄㛚、高塘三乡合并为狮子人民公社,以境内有狮子岩而得名。

1961年,恢复黄㛚区(1962年撤销),将狮子公社拆分为高塘、狮子、黄㛚三个公社。

1964年,,所辖丰林大队部分生产队划出,成立县良种示范繁殖场。

1971年,将全部丰林大队划出成立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与良种场合署办公。

1968年,狮子、黄㛚、高塘、洞霄四公社合并为狮子公社,1972年,又拆分为狮子、高塘、林泉三个公社。

1981年,以驻地黄㛚铺名将狮子公社更名为黄㛚公社。

1984年,机构改革,将人民公社改称乡,黄㛚公社改称为黄㛚乡。

1995年3月,设丰林镇,管辖县农科所区域,镇、所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人员。

2002年撤销黄㛚乡,成建制划归丰林镇管辖。

1949年5月,为山湾、西源、张塘、彭山乡行政区域,隶属二、三区管辖。

1951年,增设葛洪乡。

1952年,增设贺山乡。

1956年,合并为彭山、葛洪、山湾、贺山乡,同年7月又合并为山湾、吴山二乡,成立葛洪、五台、红桥、山湾等初级农业社。

1957年,转为葛洪、五台、红桥、林居、蔡河、张塘、山湾七个高级农业社。

1958年,樟树乡(为1956年成立)并入,成立山湾人民公社,辖山湾、张塘、吴山、林居、红桥、葛洪、五台、竹蓬、杨柳、樟树、大岭、蔡河、河铺13个大队。

1962年,拆分为山湾、吴山、樟树三个公社。

1968年,三社又合并为山湾公社。

1972年,樟树公社析出。

1981年,山湾公社更名为吴山公社。

1984年机构改革,撤公社更名为吴山乡。

2002年,樟树乡撤销并入吴山乡。

2012年,撤乡设镇,为吴山镇。

1949年5月,为宝塔、木环、七里、永安乡行政区域。

1952年,为木环、胜利、七里、和平、团结、梓桥等乡行政区域,隶属县一区管辖。

1953年,为义峰(团结)、宝塔(和平)、木环、七里、杨桥(胜利)、梓桥乡行政区域,仍属县一区管辖。

1955年,成立团山、附城、东山、八一、杨桥、余家等29个初级农业社。

1956年,所属乡合并为七里、木环、宝塔乡,同年又合并为木环、宝塔(同年有河东、红桥乡并入)乡,并转初级农业社为附城、东山、徐河、九里、义峰、团山、三联等高级农业社。

1958年,并宝塔、木环乡所属高级农业社,成立卫星人民公社,同年秋,更名宝塔公社。

1963年,拆分为宝塔、木环、河东三个公社。

1968年,复并为宝塔公社。

1977年,县政府在公社所辖地托盘山创办义峰茶场,1978年,将八一、杨桥两大队划归义峰茶场,1979年,茶场改称义峰知青农工商联合公司。

1984年,撤公社称宝塔乡,原义峰知青农工商联合公司撤销成立杨家桥乡。

1987年,原宝塔乡更名为木环乡,其附城、桂林、田塘3个行政村划归杨家桥乡,将杨桥乡更名为宝塔乡。

1992年,八一、杨桥两个行政村部分村民小组与义峰茶场划出,成立县园艺场。

2002年,木环乡撤销并入宝塔乡,将牌楼、桂林、附城3个行政村划归蒲亭镇管辖。

1949年5月,为河东、后田乡行政区域,隶属县一区。

1952年,属河东、民主乡,同年民主乡更名为红桥乡。

1955年,成立河东、后田等11个初级农业社。

1956年5月,红桥乡并入河东乡。

1956年7月,原星子县茅桥乡一部分并入河东乡,同年河东乡并入宝塔乡。

1957年,转初级农业社为红桥、后田、河东、陈湾、红青五个高级农业社。

1958年,并入宝塔公社。

1963年,从宝塔公社析出,成立河东公社。

1968年,又并入宝塔公社。

1970年,将红桥大队(后析为石桥、上畈大队)划入立新镇公社。

1971年,将河东、后田两个大队划入立新镇公社。

1981年,河东、后田、石桥、上畈四个大队从立新镇公社划出,恢复河东公社。

1984年,撤公社为河东乡。

1949年5月,为高塘、罗桥、顾田、黄登(1958年后改为“黄墩”)四乡行政区域。

1951年增设古塘乡,隶属县第二区。

1956年5月,合并为高塘、黄登两个乡。

1956年7月,又并为高塘乡,辖黄登、二塘、蒲塘等9个初级社,后转为高塘、黄登、长垄、顾田、大垄5个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建制,并入狮子公社。

1962年,析出为高塘公社。

1968年,复并入狮子公社。

1972年,再析出仍为高塘公社,辖高塘、黄墩、长垅、顾田、大垅、罗桥6个大队。

1984年,机构改革,改称高塘乡,辖6个行政村。

2003年,黄墩村撤销并入高塘村。

1949年5月,为岷山、洞霄、清塘、金家、白云、凤凰乡行政区域,隶属县第二区管辖。

1951年,为洞霄、清塘、金家、林泉乡行政区域。

1956年,洞霄、清塘、金家乡并为洞霄乡,辖屏峰、团结、涌泉、清塘、大溪畈等20个初级农业社,林泉乡划入黄㛚乡。

1957年,转初级农业社为横山、屏峰、团结、涌泉、清塘、大溪畈、黄家畈、何桥高级农业社。

1958年,成立洞霄公社。

1961年,划分为洞霄、岷山两个公社。

1968年,洞霄公社并入狮子公社,岷山公社划给九江县(柴桑区)。

1972年,从狮子公社析出,成立林泉公社,辖原洞霄公社和原狮子公社林泉大队和白云、凤凰大队的部分自然村。

1984年,机构改革,撤公社改称林泉乡。

1949年5月,为磨溪、南田、宝泉、固守三乡行政区域,隶属县第三区。

1951年后,隶属县第四区。

1952年,增设尖山、石岩、茶里乡。

1956年5月撤区并乡,第四区改为磨溪工作站,辖磨溪、南田、固守、茶里乡,同年7月又并为磨溪乡(甲等)、南田乡(乙等)。

磨溪乡政府设于董家铺,南田乡政府设于南田铺。

1957年,由大塘、双河、源潭、迁秋、五星等20个初级农业社,合并转为董家、尖山、五星、南田、曙光、金山、新田、宝泉、港口等10个高级农业社。

1958年,并为磨溪人民公社。

1961年,拆分为磨溪、南田两个公社,归邹桥区工委管辖。

1968年夏,又合并为磨溪公社。

1984年,撤销公社称磨溪乡。

1949年5月,为爱民、岩泉、互助、山湾乡行政区域,隶属县四区。

1952年,分别为柏树、爱民、岩泉、山湾乡行政区域。

1956年,为爱民乡,辖罗家、岩泉等七个初级农业社,后转为泉水、联合、土塘、红星四个高级农业社,隶属磨溪工作站。

1958年,成立爱民公社。

1968年,与杨坊公社、付山公社合并,仍称爱民公社。

1972年,按原辖区域析出,恢复原爱民公社。

1984年,撤公社为爱民乡。

1949年5月,为杨坊、义门乡行政区域。

1950年,隶属县第四区。

1951年,为付山乡、大泉乡、杨坊乡、邹桥乡、义门乡行政区域,隶属县第五区,区公所设于新塘王家。

1956年,合并为杨桥、大泉乡,辖新民、民主、共和、大泉、联合、源里、新塘、永红、堰头、石门等25个初级农业。

1957年,初级社转为共和、清泉、长庆、杨坊、联青高级农业社。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建制,撤销区,实行乡、社合一,杨坊公社由原大泉、杨坊二乡合并,付山公社由原付山、塘山二乡合并。

1962年,邹桥区公所改为邹桥区工委。

1968年扩社并队,撤销邹桥区工委,各公社由县直辖,爱民、杨坊、付山三个公社合并为爱民公社。

1972年,又拆分为爱民、杨坊两个公社。

1981年,杨坊公社更名邹桥公社。

1984年,机构改革,公社改称乡,邹桥公社称邹桥乡。

原付山公社三个大队,1970年划归付山煤矿管理,1979年从煤矿划出,成立付山园林场,1984年撤销园林场,成立付山乡。

2002年付山乡撤销,并入邹桥乡。

1949年5月,为塘山乡、回龙乡行政区域,隶属县四区。

1951年,隶属县五区(后称邹桥区)。

1952年,回龙乡改称大塘乡。

1956年,大塘乡并入塘山乡,隶属邹桥区,辖联合、平水、黄墩、畈上、中塘、新塘、大塘、胜利、前塘等10个初级农业社,1957年,初级社转为和平、建设、袁岭、狮子、五星、大塘、中塘等7个高级农业社。

1958年,与付山乡合并,成立付山公社。

1961年,从付山公社析出,成立塘山公社。

1984年,撤公社称塘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