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东林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东林街道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清溪桥社区居委会组建于50年代,1980年清溪桥居民委员会划为七段、八段两个居委会。

1993年4月,七段居委会改建为“南桐矿务局机关清溪桥家属委员会”,八段为“南桐矿务局机关五星村家属委员会”、“南桐矿务局总医院家属委员会”。

2001年12月,根据中共重庆市万盛区委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万盛区发[2002]44文件)将15个家属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调整改建为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原五星村家属委员会、清溪桥家属委员会、南桐矿务局总医院家属委员会合并为清溪桥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东林街道。

1968年,改名为“劳动村”。

1972年,整顿街名时恢复两河口名称,辖区原有农机厂、造纸厂、氮肥厂家属区,为万盛公社的良田熟土。

1989年,东林煤矿和南桐矿务局电厂在观井湾修建家属区,划归东林街道管辖。

1993年,街道办事处将原11个居民委员会改建为15个家属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在两河口居委会的基础上改建为“南桐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东林煤矿观井湾家属委员会”,将区氮肥厂、农机厂、造纸厂及两河口片区合为“两河口居委会”。

2001年,两河口、观井湾合并为观井湾社区。

2001年12月,根据中共重庆市万盛区委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万盛区发[2002]44文件)将15个家属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调整改建为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原两河口居委会、观井湾家属委员会合并为观井湾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东林街道。

腰子口居委会成立于1956年,当时居委会辖区有腰子街、新胜街两条街道,称“六段居委会”。

1980年,街道办事处报区革委批准,将六段划分为两个段(六段和十段:即腰子口居委会、新胜居委会)。

1986年,腰子街居委会改为“十一段居委会”。

1993年,改为“南桐矿务局东林煤矿腰子口家属委员会”。

2001年12月,根据中共重庆市万盛区委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万盛区发[2002]44文件)将15个家属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调整改建为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原腰子街家属委员会、新胜街家属委员会、建设村家属委员会合并为腰子口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东林街道。

和平村社区组建于1956年,在1980年以前,分为和平村(一段),东林村(二段)两个居民委员会,1980年5月,街道办事处报区革委批准,将和平村(一段)划为两个段:和平一村(一段)和平三村(三段)。

1993年4月,和平一村居委会改为南桐矿务局机关和平一村家属委员会,将和平三村居委会改为南桐矿务局机械制造厂和平三村家属委员会,将东林二村居民委员会改为南桐矿务局机械制造厂东林二村家属委员会。

2001年12月,根据中共重庆市万盛区委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万盛区发[2002]44文件)将15个家属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调整改建为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原和平一村家属委员会、和平三村家属委员会合并为和平村社区居民居委会,隶属东林街道。

民国时期,隶属南川县腰子乡第五保和第七保。

1951年,分别隶属腰子乡五里、鹤林2村。

1955年,划归重庆市南桐矿区。

1956年,并入万盛区。

1959年,鱼田堡煤矿建成后,改称“鱼田堡”。

2001年12月,根据中共重庆市万盛区委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万盛区发[2002]44文件)将15个家属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调整改建为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原鱼田堡工人村东段家属委员会、鱼田堡工人村西段家属委员会、鱼田堡井口家属委员会合并为鱼田堡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东林街道。

铁路一村老地名是刺犁坝,是1955年万盛火车站修建的职工宿舍,起名为万盛火车站,“文革”中改为铁路新村,1972年,整顿街名时,又恢复为万盛火车站。

1981年,地名普查,为了区别地名与单位名称,又改为铁路新村,后又改为铁路一村;铁路二村在清溪河南面,在万盛公社的新华村境内,是南桐矿务局水泥厂和洗选厂的家属区,老地名叫“大坵”,1958年,焦化厂征用,1964年,利用片石建筑住宅,因其简陋,群众称为“干打垒”,因该地位于万盛公社新华村邻近,故称为新华村后坝,1968年,改称铁路二村。

铁路村社区从组建至1993年称为东林街道四段居委会,1993年4月,将四段居委会改为南桐矿务局洗选厂铁路一村家属委员会,南桐矿务局供应处铁路二村家属委员会。

2001年12月,根据中共重庆市万盛区委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万盛区发[2002]44文件)将15个家属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调整改建为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原铁路一村家属委员会、铁路二村家属委员会合并为铁路村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东林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