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福建省第三批高级版绿盈乡村[6]

福建省第三批高级版绿盈乡村[6]

  在地市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推荐的基础上,省生态环境厅牵头委托第三方技术团队现场指导服务,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核实绿盈乡村建设及指标完成情况。经省乡村生态振兴专项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审查,确认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濂江村等369个村庄、长乐区猴屿乡等23个乡镇达到高级版绿盈乡村、绿盈乡镇建设标准。
  腊洲村位于梅岭镇政府驻地南部,直距2.7公里。东邻田中央,西至宫口港,南连小悬钟,北靠祥麟塔。辖腊洲一个自然村,村委会驻此。杨、陈、商、许、钟等姓杂居,村落呈三角形。205户,910人,汉族,讲闽南话,组成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606亩,其中水田140亩,农地466亩。主种花生、地瓜兼种水稻、甘蔗。渔业以养殖为主,兼内海捕捞。有三排船近60艘。养殖对虾230亩。有小学一所,医疗室一所。通汽车。境内……。
  梅山村位于梅洲乡南面,东临渐山,西靠港口渡内湖,南与四都镇港口村相接,北接梅南村。全村298户,1235人,3个村民小组。 全村农用地总面积2854亩,其中耕地898亩,园地456,林地800,水面养殖700.村民以种植业为主,部分村民搞淡水养殖。2011年人均收入5850元。 村两委干部9人,其中两委成员5人。 党支部党员数46人,其中预备党员3人。……。
  驻地位于树雅美自然村命名,简称树美,故名。解放后属第二、五区后埔乡;1958年与下园合并;1961年析出为深桥区华表公社树美大队;1964年属深桥公社树美大队,以驻地村命名;1984年10月改为深桥乡树美村;1992年2月改深桥镇树美村。树美村位于深桥镇西南侧,与汾水关旅游区接壤,是深桥镇最西边的一个行政村。全村总人口998人,其中劳动力资源598人,农业生产以大棚蔬菜的种植为主,因与广东距离很近……。
  以驻地山宝雷村(简称山河),故名。解放初属第三区龙山乡;1952年2月改为第六区龙山乡;1954年初从龙山乡析出为山宝雷乡;1955年5月改称西潭区山宝雷乡;1956年6月改称西潭区美营乡;1958年5月撤区并乡属美营乡;1958年9月属幸福人民公社;1959年1月并入红旗人民公社;1959年2月改西潭人民公社山河大队;1961年5月体制下放属西潭区东湖人民公社山河大队,1964年4月改为西潭人民……。
  为追念诏安旧居“西陈村”故取其“西”字,“崎”字,是取祠堂横匾“凤歧保障”中的“歧”字,早时本称“西岐村”,因方言“歧”字读音不雅,于民国初期又将“西岐村”改名为“西崎”,故名。解放初期1949年至1952年与城垵村合并为同一农会。1952年至1956年全村成立一个行政村。1956年至1983年改为西崎大队。1983年至今改为行政村,成立西崎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属康美镇西崎村。西崎村,地处康美……。
  岱南村位于东山岛西南面,距县城西埔中心仅2公里。由顶岱南、下岱南、后边、洪厝四个自然村组成。全村现有1098户,4263人,其中党员177人,辖区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50亩,宜林山地680亩;浅海滩涂4200亩,盐田1.15万公亩,是山、海、田骈臻鼎立的富庶之村。得益于独厚的山、海、田自然资源和位于西埔、前楼两镇结合部的地理位置,使岱南村上可对接县城西埔辐射,下可扼守前楼镇东大门,……。
  因村内有座四角楼,叫西川楼,楼的四面有条小坑,故名。解放前属船南乡西汤保;解放后属第七区西汤乡。合作化建立二个高级社,即上汤称三联社和西坑称二联社。1958年公社化二联社改为西坑耕作区,1961年体制下放为西坑大队,1984年改称为西坑村村民委员会。西坑村位于船场镇西南部,山梅公路穿越而过,是通往世界文化遗产——南靖土楼必经之地。全村总面积9.7平方公里,现有14个村民小组,486户,1987人。……。
  因百年前太保横封防洪堤缺口,形成二条溪,到溪仔口合流,称为“双溪头”靠山,后期群众认为是走上光明大道,故名。解放前双溪头和南清为“双清保”;解放后为“双清乡”;公社化建立双明大队,1984年7月改称双明村村民委员会。双明村……。
  官洋村位于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云水谣景区范围内。官洋溪畔有独具一格排列有序的八棵苍劲挺拔的古榕树,树龄有的在400年以上,直径3米多,堪称福建一绝。官洋村最早可追溯到公元1468年,长教简氏第四代孙维厚公定居官洋,子孙繁衍昌盛,现在官洋村全部是简姓子孙集居地。土楼是官洋的特色,中国“福建土楼”已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宗祠庙宇,也是官洋一大奇观,奉祀官洋始祖的东山祠,于1992年被列入县级文……。
  坑,即山坑。尾,即尾部。坑尾村,即在山坑尾部建居形成的乡村小聚落。解放前属葛山乡(鸿钵坑尾)鸿钵保,解放后为山城一区鸿钵乡,1958年併入丰田农场东田作业区,1958年为山城公社鸿钵大队,1961年为坑尾大队。1984年改称坑尾村村民委员会。坑尾村……。
  在此建房屋时当地人种植许多香蕉树,后在香蕉园边用人工开出一条新路,故称蕉路村,故名。清代称蕉坑乡,属芦溪约,1945年属芦溪乡路下保,1950年属第七区,1958年称为蕉路大队,1984年改称蕉路村委会。蕉路村全村面积21平主方公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绳武楼所在地,有12个自然村,共1150户5025人,其中贫困人口474人。村海拔高度440米,村址距离镇政府2公里。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为主,经济……。
  隆庆村位于平和县山格镇东边。 【村落和居民】隆庆村现有人口3178人,达773户,4个自然村,15个村民小组,党员106个,耕地面积2136亩。 【历史人文】隆庆村有蔡氏祠堂,号《追远堂》,祠堂创建:由三世均明公于公元1358年首建修于公元1796年,由地理师蔡任先生策划。于2012年村组织老人筹建管委会再重建,从公元2012年5月21日起至2013年2月11日止建成。村里还建有王爹元帅及众位神明……。
  寨河村是中国文化遗产—“克拉克瓷器”古窑址所在地,是县级家园清洁示范村,也是市级绿色村庄示范村,辖区内有闻名海内外的“克拉克瓷器”古窑址旅游景点,有银杏、古樟树等古树名木,是平和县“十大优美乡村”之一。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农户524户,人口2095人;现有耕地面积1830亩,人均0.87亩;林地面积15080亩,人均7.2亩;全村种植蜜柚、水稻1530亩,其他经济农作物720亩。……。
  位于高寨山南坡,散落十数个自然村,1945年合为一保,取名高寨保属小坪乡,高寨地名沿用至今。1945年称小坪乡高寨保,1950年属第二区联合乡,1958年称霞寨公社高寨大队,1984年改称高寨村委会。旧时命名沿用至今。高寨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距离官九线国道2.5公里。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农户281户,人口1054人;现有耕地面积746亩,林地面积8149亩,园地206亩;全村种植蜜柚面积1486亩……。
  径仑村位于枋洋镇西北部,是县级文明村和县“村容整洁”工作重点示范村;该村各项工作进展良好,成效颇著,连续三年(2007年-2009年)位列枋洋镇全面工作考评前三名,并屡次获得漳州市绿色示范村、漳州市家园清洁行动先进单位、长泰县文明村(2006-2008年度)、长泰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长泰县计划生育先进村、长泰县基层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径仑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人口2050人,516户,7个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