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皋落是个湖泊,沼泽。古人类择山坡、石岩、山沟而居。那时,人口稀少,群居为多,故四周的山上、岩旁多有人居住,有十八个村落之说,靠水旁者则为“皋”,村北皋落山的溢河口最终难以承受久远历史的湖水冲刷而坍塌、决堤,一夜之间湖水流走,则名夜河口,千里汪洋、泥沼落为盆地,故取名皋落至今。 |
皋落村在周惠王五十七年即晋献公十七年(公元前660年)取皋落二字为村之后,一统皋落盆地四周。位于盆地西岸的南垴、挂榜山(亦称读书山)盘龙垴、后峪沟。红土坡等地便是西庄人散居栖息驻地。可考的姓氏有胡、高、杨、蔡等。北宋时期,人口渐增,皋落村四周山上、沟里居住的民众陆续向平川高处集聚。在皋落村西居高平坦处建起庄园,供人们居住。因该处平坦广阔,居于皋落村西,又在皋落村治下,故取名西庄坪。西庄坪人勤劳好学,相继在寺家咀处建起文庙(亦称宣圣寺),供奉孔子,青矜七子。并建有讲肆之所,以办塾之用。在盘龙山(庙垴)上建起狐公大王庙和乌龙圣母庙,以纪念狐突恩德和庇护村民岁岁平安、五谷丰登。元末红巾军领袖刘福通(1357年)攻破皋落,将西庄坪烧为平地,不少人仍搬回山上、沟里居住,剩余的人在盘龙山下向阳的地方依土塄挖窑洞重建家园。由于这里平整、开阔、地广土沃、依山傍水,非常适宜人们居住,故从此立“庄”。鉴于管理上的称谓,皋落人将这个庄子叫做西庄。清康熙(1662-1722年)年间,西庄人户增至三十余户。多属逃荒避难的外来户,多姓氏。以当时的区划,被编为西庄村。 |
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太子申生率晋师讨伐并灭亡赤狄东山皋落氏时,只是征服了皋落氏部族的酋长及其党羽。在大夫孤突的一再谏阻下,其部落与民众避免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士卒混入民间,摒弃强悍、凶猛、好战的民族习性,安分守己的过起了贫民生活。南庄村东到立家背、马蝉咀、簸箕洼。南到郭庄岭、蔡岭圪梁。西到西垴、龙窑沟。北到张家山、楸树沟、大西湾等四周的山上、沟里,岩旁都成了古人散居的重要地段。古有“数家临水自成村”之说,但先人往往用屯、墟、邨、庄等称谓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即便邨是村的异体字,古邨在山区则可以邻、伍、什等作为村社,而村则在平川地带形成村落的规模较大。故南庄村是在经历了邨、墟。屯等若干居民区“宗支衍而蕃硕兮”集聚而发展为庄的。后来,尽管南庄村已形成较大的村落,但人们习惯于固有的自然称谓,故南庄村自古以来沿用至今。 |
库城原由郭庄岭、寺垴、东沟、盘道沟、西垴、大背坡、北垴等村四周若干个“古人穴居于野处”的山庄组成。这个时期,已经进入“数家临水自为村”的社会发展时期,随着宗教信仰和天文、星相学的广泛兴起,有相士称,该村若干个古人穴居的山庄窝铺和村四周的地形相似于天上二十八宿之一的“角宿”库城星官。为将传说中冥间的“藏经楼”、“武器库”、“金盒”在村里应验和村人富有、强健、和睦,村人将库楼星官做为村的标志。库楼十星在半人马星座内,六大星为库,南四星为楼。喻意为“禀纯和之气,挺天纵之英”。以天产(动物)做阴德,以中礼防之。以地产(植物)作阳德,以和乐防之。而”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在天文设置上,库楼的前面有“天蝎座、财狼座”。库楼的上面有“长蛇座”。库楼的下面还有苍蝇、蝘蜓(壁虎)、天燕、龟、孔雀等星座。使”藏书的盒子为蛇蜴各种动物所环伺。故先人把村子比作天库,以安逸而居,大有为生,将村南的山取名”望川楼“,村前建有”天库祠。据传库城在东沟形成集中居住的村落后,”天库“或”库楼“就是早先的村名。隋(581-618年)朝年间乐平郡降为县,开皇十六年(596年)增筑沾城,设置辽州,官方为保持赤狄东山皋落氏历史的延续性,在库城设置东山县达10年之久。不仅在城四周筑有城垣及护城河,使”城郭沟河以为固“,而且建有守护城池的城隍神庙。虽说东山县在大业二年(606年)被废,由乐平县取而代之。但因”东山县城“和”城隍庙“的历史铭记,本村的城市化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文人墨客形象地比喻为”环山花簇库,遍地水晶城“,用尾字将库城藏入其中,村人为使其万古流长,将此联刻在”老庙“戏台的石琢上。以使库城村与”东山皋落氏,库城并竹焉“并列同载史册。直到唐宋时期,历代地方官府到库城城隍庙奉祀城隍的习俗经久不衰。那么东山县以前的”天库“或”库楼“改名为库城村,应该是上沿库楼星官,下袭东山县城隍的最好释意。从此库城村历经1500多年的称谓沿用至今。 |
碧霞观村何时有人居住无考。但碧霞观的历史发展则于近邻桃躯村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古代,桃躯村的庙宇寺观建设规模宏大,各宗神庙道观星罗密布。唯独没有主生死、判阴阳的寺院。道教之士认为:应以较好的地段予以补阙。经过堪舆,选中了距村3公里地的碧霞观村,就在那里建起了恢宏的“碧霞元君”神寺院。传说碧霞元君神是“东岳天齐大生仁皇帝”简称“东岳大帝”的女儿。按:“东岳泰山君领群神5900人,主生死、断阴阳,百鬼之主帅也。血食庙祀所宗者也”宋真宗(998-1003年)时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蒿庵闲话》载:“元君者,汉时仁圣帝前有石琢金童玉女,至五代(907-960年),殿圮(pi,塌坏,倒塌)像仆,童泐尽,女沦于池。宋真宗东封还次,御帐涤手池内,一石人浮出水面,出而涤之,玉女也。命有司建祠奉之,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另据《太平御览》卷二六八引西晋(265年)张华《博物志》也有东海泰山神女事。故”碧霞观“道士云集,香火不断,”信男善女皆往之。在村四周山涧、岩旁、沟里居住的山野村夫无不向玉女神君顶礼膜拜。随着农耕生产的日渐活跃,村人逐渐向宽阔、平坦处集聚,村落开始形成。人们开垦出广阔的农田,以充盈的禾黍,淳厚的人脉,迎接从四面八方涌到碧霞观朝拜的善男信女,使碧霞观耕是声名远播,香火益盛。观里的道姑四处传道、讲学,将碧霞观演绎的真如”判官难主薄,玉女定阴阳“似得,碧霞观成了凡间的阎罗宝殿。长此以往,村人出行也被尊为碧霞观弟子,人们就干脆将村名改为碧霞观。直到明朝弘治年间,虽然碧霞观、红门寺、石门寺的僧尼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为害乡里,被平定州派官兵剿灭,并将二寺一观彻底焚毁。碧霞观村人仍感念碧霞元君神寺院,曾经带给碧霞观村人昔日的热闹景象,故还用碧霞观为村名沿用至今。 |
桃躯村原名桃居。在距桃躯5千米的库城村东南方向,有一座山“上察于天,下极于地”。属昔阳境内太行山顶峰,海拔1864米,古称白岩山。白岩山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山桃树遍野,阳春三月,桃花朵朵,密密匝匝,灿然如锦,韵味悠长”。是年,山洪大发,白岩山洪峰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从库城狭窄的河道漫步在几百米宽的桃躯河床上。洪水退去不久,满河道长出了清一色的小苗子,在人们惊异之余,有识之士告诉大家,这是桃树苗,是白岩山上沉积的桃核冲下山来,到这里的河床宽,减缓了冲击力,故桃核钻在了缝隙里,现在就长出了苗。村人喜出望外,赶紧将兆示吉祥的桃树小苗移栽到河畔、地堰、庄里、院中。因为苗多,很多人怕移不活,就在一个坑里栽两三株。三五年过去,树长成了,结果就出现了当时并不被人认识的自然嫁接法,即多棵苗长成了一根树,古称连理枝。春季来临,绿树成林,繁花似锦,淡红的、白色的、深红的,花朵绽放,将全村点缀为树的绿荫,花的海洋。七八月间,桃压枝头,果实累累,大的、小的、红的、青的,挑逗的过往行人馋涎欲滴。尤其经过自然嫁接的桃树成为桃的一个变种,结出个大肉厚、味甜汁多核小的桃子,饮誉四方。在宗教信仰非常活跃的时代,人们说这是神赐给的产物。所以,桃木被人们神化为劫凶避邪的神木,每逢佳节,人们用桃木板写神荼、郁垒二神明,悬挂门旁。或作为精致的宝剑,挂在室内,以祛邪避凶。用桃核做为各式优美的工艺品与腾图放在一起奉祀。小孩子多戴有桃核做成的项串、手链以保平安。桃仁还可榨油、食用、入药。五代后,人们将桃板为符,题写联语,如“新年纳余庆,嘉年号长春”,更成为家庭必备。从此,这里就成了桃的居所,桃的产地,桃的故乡。人们将村名称之为桃居。桃居之所以在这里建村,是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四周山野屏障,中有河道通达。东山青龙山(亦称卧龙山),西山白虎山,间距几千米,形成了村中宽广的开阔地带。古有“左则青龙蟠蜿,右则白虎蹲踞”的喻意,被留在古刹寺的楹联上。南山大南垴、小南垴。北坡大寒垴、龙得垴(龙头),恰到好处地将村围了起来,文人墨客形象地深化为“蟠龙贲信于其藏,蛟鱼踊跃于其渊”。将村比做“蛰伏的龙”。故村人依其“蛇蟠筋脉壮,龙死躯壳在”之意,将桃“居”改为桃“躯”。桃的渊渊宛在,躯的寓意深长。自古以来,桃躯村饱含新意,以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沿用至今。 |
青沙岩原名青龙山,是一座灰绿色砂石构成的山岭,南北走向,形似巨龙翻腾,故称青龙山(也叫东庄岭)。山东一览皋落盆地胜景。山西半腰处迤延处一座独立的孤峰东坡,独自矗立在青岩底村东。东坡山上灌木丛生,梯田环绕,山下是土厚地平的一片开阔地。西有贯通南北,总长5.6公里的石灰岩西山、庄窝掌为屏。原散居在东庄岭、山沟、井岩、庄窝掌、东掌、朱家庄一带的住户不断的向这里集聚,村落开始形成。村人依其居住在青沙岩下,取名青岩底村至今。 |
西沟或许古而有之,也是皋落村农耕生产的一个地名。因为皋落村旧石器时代晚期“洛国”的遗址和皋州府遗址都在本村东的北沟和北岗一带,距西沟村不过几百米的距离,而且在村西的沙岩下建有山神庙,凤凰山上建有虫王庙(亦名虮蜡庙)。由此证明,即便西沟早就冒起古人居住的炊烟,当属皋落村较贫穷的农人在此散居谋生,并未形成村落。元时始置里、甲,明置邻、保,均为皋落里庶民。直到清初,虽说村庄不是很大,根据村域区划,曾被划为西沟村。古代,当地有“数家临水自成村”之说,但真正载入史册的村落多为自主管理,上有官方区划的村级建置为基础,故本政区不将自然村列入村属范畴之中。即便村落早已形成,后来被主村兼并的,仍在此例。故西沟村从立村后,以其固有的称谓,沿用西沟村至今。 |
在“古人穴居而野处”的时代,古洛国及东山皋落氏的居住条件仍处于山地与沿河交替边缘阶段。人们在完成了以采集和渔猎生产为主的生活模式之后,又完成了经济史上的第一次革命,即发明了农业和畜牧业。进入了靠自己的活动来增加天然产物生产的时代。生活资料有了较可靠的来源,人类开始定居生活。这时候赤狄族人东迁皋落,与当地人杂居。当时的文化发展较快,氏族公社达到繁荣阶段,生产活动和宗教信仰成为规范人类言行的手段。制陶,纺织和石器磨光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成为决定性生产部门。手工业的分工产生了较多的剩余产品。随之,铁犁与牛耕结合,改变了农业技术,铁斧、铁锯等工具的应用,使开垦广阔的森林地区成为可能。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皋落村夜河口并未彻底坍塌所形成的“转城海”,制约了东山皋落氏部族的社会发展。神灵坡、皋落山的先人们只能南用“转城海”水草,北靠“养鱼池”(古有皋落转城海,车寺养鱼池之说)发展生产。当时,车寺村西北有邢底岩隘口,东有石翁水河道,古有的天然养鱼池也在夜河口坍塌决堤的那一天被彻底摧毁,只留下溪水长流所形成的河道内连接不断的小池塘(俗称养鱼池)。广阔的车寺小盆地就成为皋落氏发展生产的最佳阶段。公元前660年,赤狄东山皋落氏灭亡后,所余残部混入民间,在晋人的教化下,一改强悍,凶猛,好战的赤狄遗风,过起了贫民生活,并逐渐北晋人同化。特别是宗教信仰的持续兴盛和后来佛教文化的渗透,车寺村笼罩在不同凡响的道教、佛教信仰氛围之中。不知从何时起,“国有大固天灾,弥祀社稷祷祠”遍及全村,土地公、钟馗神守宅护院。五道庙建在四方,山有山神庙,河有河神庙,地有牛王庙、虫王庙,护佑民康年丰。奶奶庙、娘娘庙祈子多福。玉皇庙、天启庙、弥陀院、佛光庵、寿圣寺、孔公寺分布在各个方位。全村人成了宗的使者,佛的信徒。在这样的氛围中,人们自己起了个高雅的佛号叫“居士”,久而久之,居士就成了车寺村的村名。车寺村优越的农耕环境和先进的手工作坊,早就使他们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头。在他们满足于广积资财,居财之士,称为居士。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自命清高,居室称士,还为居士时,周围及外界的人们只知道皋落有皋落氏,皋落山,村东有最高峰马車(ju)岭。不知道“居士”为何方神圣,居士们才开始研究村名的真正含义。首先,“居士”仅仅代表了民众,而寺则反映了民众崇尚宗佛、修寺建庙,一心向善的村情,满村的寺庙,寺院,寺观应体现出来,故士改为寺,寺近士音,应取居寺。其次,居寺是人们住在寺庙之意,人们既非和尚,也非道士的有伤风化。而村中最高峰叫马车(ju)岭,一座山能用象棋中的“马”和“車”,做为村,“車”通“居”,那么車寺岂不美哉!从此居士村改名为車寺村。但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摆棋布局对弈的人毕竟是少数,而车马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帮手。纺车,战车,水车,滑车,扇车等带“车”的器具广泛被人们应用,男女老少都识得它是“车”(che)。在历史的长河中,車(ju)寺就改叫为车(che)寺村。曾有外地人到车寺村堪舆墓地,并勒石铭为车私村,或系刊误,或系勒石者别出心裁,车私一说,从未被村人或官方认可过。故车寺村名沿用至今。 |
簸箕洼原名为地名。早先的时候属皋落地界,人类居住处于散居情形。后来,南庄村从皋落分离出来,这里就成了南庄村的辖地。在农耕生产兴起时,村里的贫困人家和外来流民住在这里,将荒凉偏僻的簸箕洼开垦了出来。住户以向南庄地主缴纳地租耕地土地。清初,“前因冰火之后屡年荒歉”大部邻散住户都向村落集中,簸箕洼只留下三二户外来流民居住,叫住山庄。再后来,逃荒的、避难的、甚至讨吃要饭的,都在簸箕洼定居下来,村落复始形成。民国时期编有1闾6邻,仍属南庄编村。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昔东县抗日民主政府在皋落成立,八路军129师385旅、769团进驻皋落,昔阳县下属公安局、承审处、大众医院、电话局等单位进驻簸箕洼。经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簸箕洼做为南庄村治下的自然村,仍在南庄村分果实,斗地主。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后,本村才从南庄村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行政村至今。 |
柳沟村原名西窑湾,后改名东平沟。在此之前,村人散居于村四周的山上、沟里和西窑湾一带。农耕生产成为决定性生产部门时,村人集聚到村东的一条沟里居住,取名东平沟,喻意就是要村人平安吉祥。据传,村里荒芜的土地,漫山遍野长满了柳树和沙棘(当地普遍称沙棘为醋溜溜),村人将其开垦为肥沃的农田。大有之时,人们感念树神的恩赐,便用柳树和醋溜的柳字取代了东平,改名为柳沟,似乎恰如其分。另据有关资料显示,瘟疫横行,人死不及掩埋。一翁染疫,自忖下场悲惨,逐爬往野外等死。身边几株小苗,鲜嫩无比,便食之。顷刻荡气回肠,疫相渐退,自觉如好人一般,马上回村,召集众人出外挖菜吃,一时间村人渐键如初,后经郎中辨认,才知是当地并不多见的一种植物柳叶菜救了村人的姓名。人们说东平沟并不太平,干脆改为柳沟村吧!从此,柳沟村沿用至今。 |
本村原为铺上、疙塔店两个行政村。2002年8月昔阳县撤乡并村时,合并为铺上村。疙塔店村东南3公里的马岭山,是一个天然隘口,宽300米,长200米,深300米,坡度40-50°。古为晋赵两国通道交汇处,两侧山峰险峻,扼控疆界,交通不便,易守难攻,故自古就是兵防重地。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开始依隘口筑城,曰马岭关。建有内城、外城、吊桥、城垛、箭楼等,为关之锁钥。从此,兵防不断,人员流动广泛。和平年间,贸易往来,商贾遍生。居住在放马场、前庄、中庄、里庄、松树咀、三里坡、石柱洼等地的山野住户在发展农耕樵猎的同时,间或搞起了商贸生意。村人郭姓“挥巨金”、“拥脚力数十匹”办起驮运,取名郭驮店。五代末后周(951-960)年间,少年时期的宋太祖赵匡胤“千里单骑送京娘”夜宿于此,受到郭掌柜的盛情款待,住的舒适,吃的稀罕。因京娘“偶染小恙”,又赵匡胤贪恋本村山水,故“耽搁三二日不得成行”。郭掌柜总以野菜山味和莜面栲栳栳、手捻圪垯相待。临行前赵匡胤掏出20两金元宝支付住店费用,嚇了郭掌柜一跳,本来他没有这么多零钱找兑人家,但常在生意场应对的郭掌柜灵机一动说:“尔付一文钱足矣”!赵匡胤心知肚明,也不说破,一定要找他找兑。郭掌柜也较上了劲,就是只要一文钱,可找浑身上下就是找不到一文钱,觉得很失体面。“一文钱难倒英雄好汉”就在这里发生。最后很不情愿的将金元宝赠与郭掌柜说:你做生意很精明,饭桌是树圪垯。凳子也是树圪垯,吃的还是手捻圪垯。你不觉得这些圪垯很像马岭关的瞭望塔吗?本来你这里山小、村小、店小,银子也小(少),不适宜村人久居,你再叫个郭驮店,不是显得只有你一家人吗!干脆就叫疙塔店挺好的,既显示了你店里的风格,又突出了瞭望塔的深意。你在这里也不会久居,带上这些钱到山上开阔地段建店铺去吧!赵匡胤告别了郭掌柜,将京娘送回山西蒲州小祥村的家中,又返回河北隆尧投奔了郭威。公元960年“陈桥兵变”,赵匡胤称帝,建立了北宋政权。郭掌柜想起人家说的有理,就将郭驮店改名为疙塔店村,到山上的道边修起了若干店铺,分为东铺、西铺。果然生意兴隆,买卖昌盛,一时间成为晋冀贸易集散、商贾云集之地。因店铺建在“山上”,又地处四周高处,东下邢都(今邢台),南赴梁榆(今和顺),北达乐平(今昔阳)非常便利。故山上改为铺上,沿用铺上村名至今。 |
在皋落村立村以后,盆地四周的土地、山水统归皋落村所有。位于盆地东岸的东沟为皋落曲水的支源,清泉不断,溪水潺潺,最适合村人居住,故住在附近山上,沟里的村人陆续集中到较高的平整地带居住。早先可考的姓氏有宋、光、李、赵、黄、孟等,择地而居的遗址有红岩峪、马車岭、三不长沟、万粮嘴、木峪、小东沟等。北宋时期,人口渐增,村落开始形成。因本地属盆地东岸的一条沟,多为皋落村治下的自然村,故村人依其地理位置,取名东沟。清初实行村里制,东沟被编为行政村。1982年2月,因与洪水乡东沟村同名,经晋中地区行政公署批准,昔阳县人民政府将本村更名为东峪沟村至今。不可思议的是随着东峪沟人的逐渐增多,户数不断扩大,村域也在增大,而且村的形状越来越完整地建成了一条活生生的龙。站在村南高处,不管什么角度,只要能看到东峪沟村容、村貌、村景的,你会惊异地发现东峪沟村是一条生龙活虎的龙再世,头朝东,尾朝西,腹背清楚,麟爪分明。余不识真龙,但它比真真实实的大鲨鱼(鲛)有过之而无不及。古有“喝着杨赵水,滋润皋落人:护佑东峪沟村,民康又兴盛”之说,可见东峪沟村龙的形成由来久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