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德安县设立茶山街道。 2010年设立共青城市,沿用原名,地名沿用至今。 |
甘露镇原属德安县米粮铺乡;由甘露乡、胜利乡、八里乡合并,经八里垦殖场和米粮铺人民公社演变而成的。 1992年4月28日划归共青垦殖场管理,开发。 1992年5月6日,省政府批准成立共青城开放开发区后更名为甘露区。 2005年7月经江西省(赣民字[2005]91号)批准撤区设镇。 2006年正式撤区设镇。 2009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原永修县燕坊村,坪塘村划入开发区,划为甘露镇行政区域范围。 |
江益历史悠久,早在商朝就有人集居,属古艾地,先秦隶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201)置海昏县,南朝宋元嘉二年(425)海昏改建昌,江益一直属其管辖,光绪三十二年(1907)江益属建昌县北乡驿南乡管辖,1914年建昌改称永修,江益一直随永修隶属变化而变化,1943年属永修第三区驿南乡管辖,1946年属永修南湖区管辖,1953年成立江益区,总辖南湖乡、驿南乡,1958年设江益人民公社,1967年分出军山,划归云山垦殖场,1975年,分出燕坊,改为江益乡,1993年1月,撤乡建镇,6月28日,划归共青开放开发区管辖,全称为共青城开放开发区江益镇。 2010年,共青城设县级市,改称为共青城市江益镇。 后地名沿用至今。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分属星子县修德乡和德安县附城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分属星子县五星乡和德安县金鸡乡。 1953年分属星子县大湖乡和德安县金鸡乡。 1955年组成大塘、五合等9个初级农业社。 1956年星子县大湖乡与德安县金鸡乡合并,各取原名一字,称金湖乡。 同年秋,转大塘、赤岸等9个初级社为固村等4个高级社,1957年中共德安县委县人民政府机关的三十多名干部到金湖乡办起金湖农场(又名德星农场),1957年11月,八里垦殖场上海垦荒队(原共青社)49人调入,改共青垦殖场,1958年3月金湖农场改名德安县共青综合垦殖场(场社合一),1969年场社分社,恢复金湖公社,1982年更名为德安县金湖乡。 1993年11月6日,金湖乡由德安县划归共青城开发区管理,成立金湖镇。 2001年更名为金湖镇。 2010年,共青城设市,恢复金湖乡建制。 |
清朝康熙年间,星子县划为七党九都。 当时,苏家垱乡属五都、土牛咀属六都。 1912-1949年,撤都建乡。 1956年星子县6个区62个乡(镇)合并为3个区18个乡(镇),始建苏家垱乡,属蛟塘区管辖。 1958年,成立苏家垱人民公社。 1960年,设蚌湖渔场,属蓼南,1968年,苏家垱公社更名为永红公社。 1970年,蚌湖渔场改为蚌湖公社。 1982年,永红公社恢复原名苏家垱公社。 1984年,苏家垱公社改为苏家垱乡,辖6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地苏家垱。 1984年,蚌湖公社改为蚌湖乡,1991年,蚌湖乡政府所在地从蓼南乡迁至苏家垱乡土牛嘴,从寺下湖两岸的蛟塘镇和苏家垱乡划出,归蚌湖乡管理。 从蚌湖乡划出部分归南康镇管理。 2001年,蚌湖乡、青山垦殖场、苏家垱乡、合并为苏家垱乡。 2003年,组建隶属于苏家垱乡的"苏家垱乡垦殖场。 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国家民政部批复江西省设立共青城市。 11月,江西省政府根据批复精神,正式下发《关于设立共青城市的通知》:同意将星子县苏家垱乡划归共青城市管辖,设立县级共青城市。 2016年6月8日在九江市签署《苏家垱、泽泉行政管理权交接协议书》。 2016年6月11日,共青城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成立接管苏家垱、泽泉乡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和《接管苏家垱、泽泉乡的工作方案》。 标志着共青城市接管原星子县两乡的工作正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
清代中叶,泽泉属星子县(七都)辖。 1932年属二区蛟塘辖。 1941年撤区建立泽泉乡。 1945年泽泉乡与西平、同红合并,改称修德乡。 1956年属星子县蛟塘区观音桥乡。 1958年观音桥乡与觉悟乡合并,称观音桥人民公社。 1960年观音桥公社和横塘公社合并,改称横塘公社。 1961年恢复观音桥公社。 1962年改称朝阳公社。 1982年更名泽泉公社。 1984年称泽泉乡,2010年划归共青城市管辖,仍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