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桂花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桂花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土墩上有柏树,故名柏墩。
西汉楚元王刘交后裔刘景荣由石墨塘迁居此地,村前有条港和一个水堰,后人取名“南川”。1966年秋原咸宁县在此地修建大型水库,逐步发展成小集镇,社区居民委员会故名。
明清,王氏宗族来此定居,因此处长了很多毛草,故名毛坪。
明成化年间(1465-1487),顾氏由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永修县)泥湾迁咸四世祖胜铎公由山下顾分迁此地,其后,他姓人士陆续迁到其上首(南面)建商铺、作坊和茶庄,而平掉5个大土墩。20世纪80年代初,因平整土地和建街道(今“功伟路”)而平掉剩下的3个土墩。明中叶,该地居民因8个大土墩均天然生长有柏树,且咸安方言“柏”与“八”同音(咸安方言均读入声),遂更名为“柏墩”。柏墩是原咸宁县南部和咸宁、通山、崇阳三县交界地区的重要物资集散地,且房屋建成合。
由老村支部书记夏祥申取名“明星”。“明星”指明亮之星。
1965年8月,咸宁县组织人力在境内老屋周上首筑拦河(鸣水泉河)坝建水库。1966年3月建成,并以水库内原咸宁四大泉之首的鸣水泉命水库名,是鄂南地区第一座水利、水电设施工程。1981年,原东方红大队便以此更名。
内有鸡公垅、大塘米垅、破塘垅、麦窝垅、新垅崽、冬禽窝垅、晏窝垅、阿婆垅和坳井垅9条蜿蜒的山垅,称为九垅。又因酷似9条龙,又称九龙。1959年,原柏墩公社组织民工修建了九垅水库,故当时高级社、大队均以九龙称谓。
因位于武昌长沙公路东侧,睏龙山西南端,港下雷村后,山上有一石壁形如城墙,另有一独立巨石如妇人倚城而泣,人们形象地说它是孟姜女哭长城,而取名石城。
清代至民国期间,苏家坊为鄂南通山、崇阳与咸宁三县岔路口,以榨油而闻名三县,有多家小作坊,在当地稍有名气,附近居民都来此榨油,并且村民95%以上为苏姓,故名。
淦河上游白沙河经该居民点南面的南山脚下,由原石镇村前出白沙桥,故白沙河上游原石镇山口(今南川水库大坝处)以上河段称作“南川”。明洪武十一年(1378),镇守岳州的汉高祖刘邦异母弟楚元王刘交五十三世孙刘用谋,以病乞休,回江西瑞州府新昌县之天宝会市(今宜春市宜丰县天宝乡)老家,途经白沙桥,卒于驿舍,葬于石墨塘楠竹园。其子刘元武因守庐墓而落籍石墨塘。元武公十三世孙廷鉴公于天顺四年(1460)迁居白泉,十四世孙子绶(廷鉴公长子)于成化三年(1467)迁居黄莺坑。十五世孙如升公第五子世刚公迁居石镇(即1966年前的原南川居民点)。刘氏后人尊称刘世刚为“南川公”。石镇居民点亦因之更名“南川”。1966年修建水库时,因大坝建于南川居民点下首山口而以南川作为水库名,此后,“南川”便成为公社、乡及村组织命名的依据。
据盘源是盘古开天辟地的地方,在他出世之时,天地混浊,他有一股神力,身高9尺5村,脚板有1尺5寸,有一天他去了一山峰(桃花尖)无意中失足掉进了一个洞(桃花洞),走着走着见前面有一道金光,原来是一似金非铁的神斧,上面写着“盘古所用”字样,所以盘古拿着神斧走出洞来,猛劈一斧,“砰”的一声巨响,结果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轻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从而有了天地之分,故名盘源。宽港上有一座老石拱桥,上面有一凉亭,故名。
村委会两边有一座石拱廊桥,建在一个形似乌龟背的巨石上,而乌龟是万年长寿象征的吉祥生物,故名万寿桥。
因境内有白沙古桥一座,故名。
因境内有一桥梁,名刘家桥,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