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古田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古田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相传张氏到此开基前,此地种有梧桐树,便称梧地,后美称吴地。
明代黄氏在此开基,当时村名叫烂禾村,后因四面山高险峻,改称过奢(郭奢),1933年龙汀公路开通,取名下郭车。
明成化年间王氏到此开基,当时村名叫烂禾村,后改名为郭奢,及几百年后修族谱时,名曰阁奢,1933年龙汀公路开通,取名上郭车。
境内山高林密,四面环山,便称巫坑。1984年后生产、工作先进,改称模坑。意指为模范之村。
明洪武年间蓝氏入住元世甲(曾属巫坑),赖氏入住横山下(原属赖坊),解放后两地合并改名文元村。意指村名取元世甲和横山下(按当地口音,横与文谐音)两自然村。
相传南宋谢氏从河南洛阳入闽,至邓家坊解尾谢家坊居住,后与廖氏对换,迁至荣屋岗,取名荣屋。意指名由祖屋名命村名。
明洪武年间赖氏从蛟洋坪埔搬来居住,以姓氏命地名为赖坊。
明洪武年间,张氏从步云上福迁至草洋下居住,明末赖氏从坪埔迁至上寨屋、上塘居住,后两地各取一字,称上洋。意指名取自于上寨屋、上塘的上,草洋下的洋。
五甲、黄龙口合并,各取一字,称五龙。意指名取自于五甲和黄龙口两个自然村。
在古田溪背面,便称之溪背。意指此村古田溪之背面。
清朝的粮册上,五龙与溪背分为五甲、八甲、九甲,解放后据此划分为五龙村、溪背村、八甲村,故名。
竹下,岭下两自然村合并,各取一字,故名。
因地形从北至南是长方形一条坑,取名赤水坑,1956年改称金湖。
就此地几个自然村来说,此村三洋塅比较宽,在山坑外面,故名。
原称游鱼坝。1955年游鱼坝等几个自然村的于群讨论产生了新的高级社,当时在场的省委党校杨同志同意改称新生高级社,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