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都区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河中下游,东接民和区,西连平安区,南临化隆区,北与互助区毗邻,东西宽64公里,南北长76公里,区域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6.86万亩。全区海拔1850米至4480米之间;年平均温度为6.9℃,年平均降雨量为335.4毫米,无霜期144天。兰青铁路和高速公路横穿而过,区城西距省会西宁市63公里,距曹家堡飞机场36公里,东距兰州市168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全区辖7镇12乡,354个行政村,7个居民委员会;2010年全区总人口28.8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3.99万人,是一个汉、藏、蒙、回、土等多民族聚居地区。200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
乐都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西汉时期,乐都被正式纳入封建王朝版图。东晋隆安三年,鲜卑族建立南凉国,定都乐都。隋唐时期,设鄯州都督府。宋代称邈川城,明代称碾伯卫,清代称碾伯区。1929年青海建省,改称乐都区。现隶属于海东地区。
乐都区位优势独特,地理位置优越,介于兰州、西宁两大省会城市之间,距青海最大的航空港-曹家堡机场35公里,兰青铁路、兰西高速公路、109国道横贯全区。邮电、通讯事业发达,电力资源充裕,住宿、购物、餐饮、娱乐场所健全,金融服务机构完备,形成了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市场经济相接轨的服务网络。
乐都区是青海省东部地区农业生产大区,并有“蔬菜瓜果之乡”的美称。全区盛产小麦、青稞、豌豆、洋芋、蚕豆和油籽,并盛产苹果、大樱桃、软儿梨、桃、杏、核桃、葡萄。蔬菜生产已形成产业优势,是青海省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
乐都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30余种,非金属中,石英石地质储量达10多亿吨,白云石储量4900万吨,石膏储量8000余万吨,大理石工业储量5000余万吨。其外,中坝玉、滑石、蛇纹石、陶粒粘土、石墨、红柱石等也有相当储量。金属矿中,黄金(砂金)、铁、铜、铬、铅、锌也有较好的开发前景。境内水资源充沛,水能蕴藏量达2万kw,开发潜力很大。
同时,旅游资源也非常丰富。距区城20公里的瞿昙寺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西北地区规模宏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宫廷式建筑群。柳湾原始社会墓地遗址,是考古界享有盛誉的一颗明珠,名扬国内外,汉“三老赵椽碑”、南凉故都遗址、西来寺、关帝牌坊等都是闻名省内外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境内还有古木参天、峰崖奇秀的水峡、仓家峡、杨宗林和充满神话色彩的老鸦峡鲁班亭等名胜古迹。乐都传统文化的多元内涵,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道光年间,由庙会而衍生的瞿昙寺花儿会,以其独特的演唱形式一直传承至今,经久不衰,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七里店“黄河灯”会全名为“九曲黄河灯阵”,是依据《封神演义》中的黄河阵演绎而成,是本地区久负胜名的民间艺术奇葩;“南山射箭、北山赛马”充分表达了群众丰收后的喜悦之情;除此之外,还有高庙亭子、高跷,碾伯“竹马子”以及皮影戏等历史悠久的民间文化艺术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乐都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全社会重视科技,崇尚教育,发达的科技、教育、文化事业,造就了一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为区域经济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海东市平安区地处甘青要道,湟水之滨,东西23公里,南北33.6公里,总面积76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100—2300米之间,年均气温0.3—6.8,年降水量300—400毫米之间。全区辖3镇5乡,111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1.79万,共有1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区总人口的25.16%。全区共有耕地总面积30.45万亩,农业人均占有耕地3.7亩,可利用草场面积70.8万亩,2010年首次发现600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条件,被誉为“中国十大富硒之乡”,有青藏高原“硒都”之称。
平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平安地区是唐蕃古道和“古丝绸之路”南线的重要驿站,自古商贾云集,市井繁华,是兵家必争之地。境内30余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遗址证明,早在3500-5000年,先民已在湟水沿岸生息繁衍。平安汉称安夷县,历经魏、晋两朝,北魏时撤废。唐称宗哥城,宋称龙文城,明称平戎城,清称平安驿。继两汉时汉人开始迁入平安地区后,魏、晋与隋唐时,先后又有鲜卑、吐蕃等族迁入。元明时期,回族徙居,境内逐步形成以汉、回、藏、蒙古、土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1978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从湟中县析置,1979年5月正式建县,2015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平安县建立平安区。4月,海东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平安撤县设区工作,7月,区“四大班子”正式挂牌成立。
平安山水形胜,人文荟萃。平安区境内有丰富的自然风光旅游资源和人文古迹旅游资源,有着国家AAA级峡群林区的天然秀美,也有洪水泉高地的开阔壮丽;有祁家川裸岩丹霞风貌的奇特壮观,也有冰岭山药水泉的神奇迷人;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受戒落发的古柏之香,也有堪称西北一绝的伊斯兰建筑艺术杰作的洪水泉清真寺;有丝绸古驿道的远古传说,也有空港新城的崭新画卷……
平安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平安是海东交通运输业中心,东部交通枢纽,兰青铁路、兰新高铁、兰西高速、南绕城高速、109国道和民小公路东西贯穿全区,平阿高速、临平公路、大湟平公路和平安至互助县公路直插南北,形成十字形交通网,是通往青南地区的主要交通要道。主城区西距省会西宁市35公里,东距甘肃省省会兰州市200公里,距西宁曹家堡机场8公里,具有非常优越的地理位置。曹家堡机场已属于大中型机场,利于集聚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将成为平安区城市发展的引擎,提升平安区在西宁都市圈、海东城市群的区域服务职能,未来在一带一路的带动下空港经济充满发展机遇。平安位于国家规划中的兰西经济区的中心,未来可与兰州、西宁融合发展。在我省东部城市群建设战略中,在“一核一带”空间布局上占有重要地位,且位于省会西宁半小时经济辐射圈内,区位优势突出。
平安物产富饶,资源丰富。平安气候温和适宜,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沟岔水系无污染,且水源充沛,全年平均日照28644小时,日均7.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无霜期为90—220天,作物生长期为110—250天,年降水量在300至400毫米之间,这些自然、地理条件对发展设施农业,特别对川水地区发展特色种植业(如油菜、菌类、马铃薯制种等)、在浅脑山地区发展草业,带动畜牧业的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区内拥有丰富、高品位、高工业开采价值的物产资源,主要包括元石山铁镍矿、三十里铺钙芒硝矿、天重峡金矿、石膏矿等已探明的18种矿产。尤其是在青藏高原东部已探明的800余平方公里富硒土壤资源中,平安区富硒土壤面积就占到600多平方公里,享有“高原硒都”、“古驿平安”的美誉。2015年先后荣获了“中国富硒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头衔和“中国十大富硒之乡”美誉,并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地理标识“河湟硒谷”,为富硒产业发展打响了品牌。2016年,《平安区富硒农业产业园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并成功举办首届高原硒都富硒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招商引资洽谈会,全区富硒产业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重大的战略机遇、独特的资源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平安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平安建县以来,走过了40年辉煌的历程,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务实奋进、艰苦奋斗,在继承中改革创新,在变化中审视县情,在实践中完善思路,在发展中谋求突破,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当前,平安正处在厚积薄发、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和省委“131”发展战略机遇,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书记“四个扎扎实实”的要求,顺势而为,乘势突破,主动适应新常态,坚决贯彻新理念,牢牢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突出富硒产业、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三大重点,不断创造生态美好、特色鲜明、持续发展、城乡一体、社会和谐的新局面,努力将平安打造成青海东部交通枢纽、新型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商贸物流中心、海东经济中心和古驿文化凸现的现代化园林空港城区。 |
key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东部和南部与甘肃省毗连。东北与甘肃省永登县、兰州市红古区隔大通河相望,东与甘肃省永靖县接壤,南隔黄河与甘肃省积石山相对,西、西北及北与本省循化县、化隆县、乐都县毗邻。县境南北长69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1780平方千米。总人口37万人(2004年)。以汉族为主,回族约占总人口的46%,土族约占12%。
县人民政府驻川口镇,距行署驻地85千米。邮编:810800。代码:632122。区号:0972。拼音:MinheHuizuTuzuZizhixian。 处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地貌以山地沟谷地为主,湟水、黄河自西向东分别流经县北境和境南,大通河自北向南流经县境东北部。年均气温7.9℃-8.1℃,年降水量350-650毫米。 行政区划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8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川口镇、古鄯镇、马营镇、官亭镇、巴州镇、满坪镇、李二堡镇、硖门镇、马场垣乡、北山乡、西沟乡、总堡乡、隆治乡、大庄乡、转导乡、前河乡、甘沟乡、中川乡、杏儿藏族乡、核桃庄乡、新民乡、松树乡。 青海省海东地区辖县,全省瓜果蔬菜主要产地之一。位于省境东陲,东部和南部与甘肃省毗连,故有“青海门户”之称,县府驻川口镇,距行署驻地85公里。人口35.1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46%,土族占12%。面积1780平方公里。辖4镇、25乡。古为羌地,汉时纳入中央政权版籍,置允吾县,魏晋设白土县,北魏设金城县,后改为龙支县,宋为河湟吐蕃厮地方政权辖地,元隶西宁州,明属西宁卫,清辖于碾伯所,1930年由乐都县析置民和县。1949年设民和县属省直辖,1978年划归海东地区,1985年改设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自然条件 地处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地貌以山地沟谷地为主,湟水、黄河自西向东分别流经县北境和境南,大通河自北向南流经县境东北部。 年均气温7.9℃8.1℃,年降水量350650毫米。主要矿藏有石膏、白云岩。工业以建材、冶炼、采矿、粮油食品加工业为主体,农业以小麦、碗豆、油菜种植为主,副食品以生猪、牛、羊肉、禽蛋为多。兰(州)青(海)铁路、甘(肃)青(海)公路穿境。各乡(镇)均通车通邮。有中学35所,其中民族中学8所,师范学校1所,职业学校1所。有县乡卫生机构34个。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还有七里寺药水泉、东沟瀑布、三川杏雨、允吾梨花、娘娘天池、黄河古渡、野花宝山等自然景观。其中七里药泉是闻名遐迩的疗养与旅游胜地。1992年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 历史沿革 古为羌地,汉时纳入中央政权版籍,置允吾县,魏晋设白土县,北魏设金城县,后改为龙支县,宋为河湟吐蕃厮地方政权辖地,元隶西宁州,明属西宁卫,清辖于碾伯所,1930年由乐都县析置民和县。 1949年设民和县属省直辖,1978年划归海东地区,1985年改设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 1949年9月6日,民和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10月,全县设6个区辖22个乡镇。一区驻享堂,辖川口镇、河北镇和自由乡。二区驻巴州,辖巴州乡、西沟乡和夏兴乡。三区驻古鄯,辖古鄯镇、大平乡、总堡乡和隆治乡。四区驻马营,辖马营镇、安乐乡、大塘乡和太和乡。五区驻官亭,辖官亭镇、兴文乡、丹阳乡和静和乡。六区驻李二卜,辖永宁乡、共和乡、新顺乡和三民乡。 1956年7月成立了5个民族乡:杏儿藏族乡、官亭土族乡、中川土族乡、塘尔垣回族乡、大庄回族乡。同年10月撤销区建置,全县49个乡(镇)合并为28个乡(镇)。 1996年底,全县辖川口、古鄯、马营、官亭4镇及巴州、西沟、柴沟、联合、总堡、隆治、满坪、甘沟、前河、大庄、转导、塔城、中川、峡口、马场垣、北山、松树、新民、芦草、硖门、核桃庄、塘尔垣、东沟、李二卜、杏儿(藏族乡)25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川口镇。 2000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4个镇、24个乡、1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4674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川口镇59461古鄯镇13563马营镇21426官亭镇14249马场垣乡17231北山乡4121巴州乡12859西沟乡10875东沟乡9127联合乡7803柴沟乡7221总堡乡11393隆治乡8604大庄乡11553转导乡9535塔城乡7484满坪乡14161前河乡9784甘沟乡11786中川乡17426杏儿藏族乡3550峡口乡4528核挑庄乡10588李二堡乡8988塘尔垣乡9153硖门乡10709新民乡6989芦草沟乡5357松树乡7224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0号文批复:撤销硖门、芦草沟2乡,其中将芦草沟乡的4个村(抓咱、若木池、铁家庄、赵家山)和硖门乡合并设立并命名为峡门镇,另外6个村(秦家庄、东湾、三岔、斗斗坡、苏家庄、马厂)并入新民乡;撤销李二堡、塘尔垣2乡,合并设立李二堡镇;撤销柴沟乡,并入古鄯镇;撤销巴州乡,设立巴州镇;撤销满坪乡,设立满坪镇;撤销东沟乡,并入西沟乡;撤销塔城乡,并入转导乡;撤销峡口乡,并入中川乡。 2001年底,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8个镇、14个乡、1个民族乡,318个村(牧)委会。 川口镇 驻川口,辖14个村(牧)委会享堂、史纳、山城、米拉湾、南庄子、川口、吉家堡、红卫、东垣、边墙、驼岭、南山、寺牙合、果园)。 古鄯镇 驻古鄯,辖24个村(牧)委会三姓庄、范家河、桦林滩、郭家山、小岭、七里、夏家河、菜子湾、联合、三岔、古鄯、尖岭、毛家山庄、柴沟、岘子、马营庄、徐家庄、后山、桦林咀、邓家山、刘家湾、来家山、牙合、李家山)。 官亭镇 驻官亭,辖13个村(牧)委会东村、中村、西村、喇家、鲍家、赵木川、先峰、梧释、别洛、河沿、光辉、前进、寨子)。 满坪镇 满坪,辖15个村(牧)委会朵堡、陈家、河口、集场、潢坪、清泉、大庄、山庄、沙拉坡、东湾、大滩、浪塘、新建、阳龙坪、傲沟)。 巴州镇 巴州,辖12个村(牧)委会巴州一、巴州二、祁家、上马家、下马家、万泉堡、洒力池、凉尔湾、麻家湾、羊羔滩、老官坪、巴州垣)。 峡门镇 乱泉滩,辖16个村(牧)委会李家庄、康杨、孙家庄、腰路、阳坡、石家庄、峡门、深巴、直沟、甘池、甲子山、巴子沟、抓咱、若木池、铁家庄、赵家山)。 李二堡镇 李家,辖23个村(牧)委会李二堡、祁家、范家、前庞、焦土、康各代、乐园、马莲滩、牙儿、张家湾、寺尔庄、河西沟、塘尔垣、上藏、下藏、窑洞、松山、榜岭、开阳、龚家庄、石庄、山庄、上岭)。 马营镇 马营,辖15个村(牧)委会安家、洒大庄、沙楞沟、大滩、马营、三联、菜园、罗家沟、鲍家山、朱家山、双泉堡、和平、马家、王家、阳山)。 北山乡 窑洞沟,辖7个村(牧)委会庄子沟、先锋、德兴、永进、牙合、罗家湾、宽都兰)。 新民乡 千户湾,辖17个村(牧)委会古岱、干川、千户湾、侯家山、下山、毛拉山、公巴台、若多、三岔、龙卧、雪沟、秦家庄、东湾、三岔、斗斗坡、苏家庄、马厂)。 隆治乡 李家堡,辖10个村(牧)委会桥头、张家、铁家、前山、后山、李家、白武家、永平、顶顶山、秦家岭)。 总堡乡 大石磊,辖11个村(牧)委会垣坡、三家、高家、深巴、台尔哇、占沟、总堡、哈家、三垣、总垣、中垣)。 转导乡 转导,辖17个村(牧)委会洒坊、忠孝、转导、前坪、后坪、罗龙沟、王家庄、后沟、河纳沟、红花、红合岘、王家山、苏家湾、接官岭、大湾、中湾、三湾)。 大庄乡 大庄,辖15个村(牧)委会李家岭、丁家嘴、崔家湾、大庄、哈家圈、魏家台、唐卡、塔卧、台集、三家湾、马家川、东山、韩家岭、高兴湾、孟家)。 前河乡 王家,辖12个村(牧)委会丰一、丰二、卧田、上湾、下湾、茫拉、田家、台其、牟家寺、前河、张家寺、甘家川)。 甘沟乡 李家坪,辖13个村(牧)委会光明、李家、韩家嘴、峡门、互助、解放、团结、民族、静宁、东山、咱干、前进、盖子滩)。 核桃庄乡 核桃庄,辖12个村(牧)委会钟家、陶家、里长、核桃庄、安家、堡子、五方、大庄、牙合、排子山、大古都、高崖)。 马场垣乡 香水,辖7个村(牧)委会翠泉、团结、金星、香水、马场垣、磨湾子、下川口)。 联合乡 黄池,辖9个村(牧)委会黄池、杨家湾、马家沟、上宣、下宣、胡家、祁家岭、阳山、大焦土)。 西沟乡 官地,辖18个村(牧)委会南垣、官地、马家河、三方、要先、凉坪、大滩、复兴、樊家滩、才丰沟、西巷、山庄、红崖子、麻地沟、南山庄、张家庄、瓦窑沟、塔先)。 中川乡 辛家,辖21个村(牧)委会朱家岭、虎狼城、河东、河西、红崖、光明、前进、清一、清二、向阳、农场、金田、草滩、美一一、美二、峡口、盘格、团结、民主、八达山、魏家山)。 松树乡 上百户,辖10个村(牧)委会店子、松树、百姓、崖湾、加仁庄、路家堡、胡拉海、飞禽山、山背后、杨家牙合)。 杏儿藏族乡 卡西哇,辖7个村(牧)委会大庄、胜利、日札、峨哇、乱石头、卡西哇、协拉)。 2005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辖8个镇、14个乡、1个民族乡:川口镇、古鄯镇、马营镇、官亭镇、巴州镇、满坪镇、李二堡镇、硖门镇、马场垣乡、北山乡、联合乡、西沟乡、总堡乡、隆治乡、大庄乡、转导乡、前河乡、甘沟乡、中川乡、杏儿藏族乡、核桃庄乡、新民乡、松树乡。 2006年8月,民和县撤销联合乡,并入巴州镇。 乡镇简介 【川口镇】 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东北边缘,东与甘肃省接壤。人口5.2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42.8%,土族占2.2%。面积90平方千米。辖享堂、史纳、山诚、米拉湾、南庄子、川口、吉家堡、红卫、东垣、边墙、驼岭、南山寺、牙合、果园14个村委会。明嘉靖十四年(1533年)筑上川口堡,惯称川口,属碾伯县辖。1931年建县后设川口镇,1958年与北山、马场恒乡合并成立红旗公社,1962年分设川口公社,1984年复设川口镇。 【古鄯镇】 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府驻地38千米。人口1.3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藏族等。总面积98.8平方千米。辖三姓庄、范家河、桦林滩、郭家山、小岭、七里、复家河、菜子湾、联合、三岔、古鄯、尖岭、毛家山庄13个村委会。东汉和帝时在此筑龙耆城,唐属鄯州,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设西宁卫古鄯驿,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所辖老鸦峡古鄯堡,建县后设古鄯镇。1950年改乡,1958年成立古鄯公社,1984年复设古鄯镇。 【马营镇】 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府驻地65千米。人口2.2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3.2%。面积58.7平方千米,辖安家、洒大庄、沙楞沟、大滩、马营、三联、菜园、罗家沟、鲍家山、朱家山、双泉堡、和平、马家、王家、阳山15个村委会。清乾隆廿七年(1762年)以前,属河州边外地,道光三年(1823年)改隶西宁府循化厅,民和建县时归民和设马营镇。1953年改设马营街政府,1954年设马营镇,1958与转导乡、大庄乡合并成立马营公社,1984年复设马营镇。 【官亭镇】 位于县境南部,黄河北岸,南以黄河与甘肃省为界,距县府驻地90千米。人口1.5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9.1%。面积67.1平方千米。辖东村、中村、西村、喇家、鲍家、赵木川、先锋、吾石、别洛、河沿、光辉、前进、寨子13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属碾伯县辖官亭堡,建县后设官亭乡,解放初设官亭镇,1956年成立官亭土族乡,1958年与中川乡、杏儿乡合并成立黄河公社,1962年分设官亭公社,1984年复设官亭镇。 【巴州镇】 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14千米。人口1.3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3.3%。面积57.7平方千米。辖巴州一、巴州二、祁家、上马家、下马家、万泉堡、洒力池、凉尔湾、麻家湾、羊羔滩、老官坪、巴州垣12个村委会。明洪武年间,因在巴州沟设驿站而称巴州驿,嘉靖年间改称巴州堡。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巴州堡,建县后设巴州乡,1958年与东沟、西沟、联合乡合并成立巴州公社,1962年分设巴州公社,1984年复设巴州乡。 【东沟乡】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22千米。人口0.8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23.5%。面积52.3平方千米。辖复兴、樊家滩、才丰沟、西巷、山庄、红崖子、麻地沟、南方庄、张家庄、瓦窑、塔先11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东沟堡,建县后设东沟乡,1958年并入巴州公社,1961年分设东沟公社,1984年复设东沟乡。 【西沟乡】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25千米。人口1.1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9.5%。面积72.5平方千米。辖南垣、官地、马家河、三方、腰岘、凉坪、大滩7个村委会。建县前为碾伯县辖西沟堡,建县后设西沟乡,1949年沿旧制仍设西沟乡,1958年并入巴州公社,1961年分设西沟公社,1984年复设西沟乡。 【总堡乡】 位于县境东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42千米。人口1.1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2.6%,土族占0.3%。面积64.3平方千米。辖垣坡、三家、高家、深巴、台儿哇、占沟、总堡、哈家、三垣、总垣、中垣11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大总堡,建县后设总堡乡,1949年沿旧制设总堡乡,1958年并入隆治公社,1961年分设总堡公社,1984年复设总堡乡。 【隆治乡】 位于县境东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38千米。人口0.9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族、土族等。总面积103.7平方千米,辖桥头、张家、铁家、前山、后山、李家、白武家、永平、顶顶山、秦家岭10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红嘴堡,建县后曾设红嘴、铁李等乡,1954年设隆治乡,1958年设隆治公社,1984年复设隆治乡。 【满坪镇】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60千米。人口1.5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43%,土族占2%。面积55.3平方千米。辖朵尔堡、陈家、河口、集场、满坪、清泉、大庄、山庄、沙拉坡、东湾、大淮、浪塘、新建、阳龙坪、傲沟15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太和乡,1950年改称满坪乡,1958年成立满坪公社,1984年复设满坪乡。 【甘沟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70千米。人口1.3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藏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35.8%,土族占19.4%,藏族占10.6%。面积55.8平方千米。辖光明、李家、韩家嘴、峡门、互助、解放、团结、民族、静宁、东山、咱干、前进、盖子滩13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静宁堡,1931年设静宁乡,1956年改甘沟乡,1958年并入满坪公社,1961年分设甘沟公社,1984年复设甘沟乡。 【前河乡】 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府驻地64千米。人口1.2万,有土、回、汉、藏等民族,土族占总人口的35.8%,回族占34.5%。面积79.7平方千米。辖丰一、丰二、卧田、芒拉、田家、台其、牟家寺、上湾、下湾、甘家川、前河、张家寺12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德化堡,建县后设德化乡,1956年改为前河乡,1958年并入满坪公社,1961年分设前河公社,1984年复设前河乡。 【大庄乡】 位于县境中东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60千米。人口1.3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99%以上。面积67.7平方千米。辖李家岭、丁家嘴、崔家湾、大庄、哈家圈、魏家台、唐卡、塔卧、台集、三家湾、马家川、东山、韩家岭、高兴湾、孟家15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西纳堡,建县后设大塘乡,1950年更名前进乡,1956年成立大庄回族乡,1958年并入马营公社,1961年分设大庄乡,1984年复设大庄回族乡,1985年改称大庄乡。 【转导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66千米。人口0.9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8%。面积50.7平方千米。辖忠孝、转导、红花、王家庄、罗龙沟、河纳沟、后沟、酒坊坪、后坪、前坪10个村委会。明属河州卫边地,清隶西宁府循化厅,民和建县时设安乐乡,1956年改称转导乡。1958年并入马营公社,1961年分设转导公社,1984年复设转导乡。 【塔城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77千米。人口0.8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3%。面积43.9平方千米。辖王家山、红合岘、苏家湾、接官岭、大湾、三湾、中湾7个村委会。明属河州卫边地,清隶西宁府循化厅,建县后划归民和县转导乡辖地,1981年从转导公社析置塔城公社,1984年设塔城乡。 【中川乡】 位于县境南端,南以黄河与甘肃省为界,距县府驻地87千米。人口1.7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4%。面积67.6平方千米。辖朱家岭、虎狼城、河东、河西、红崖、光明、前进、清一、清二、向阳、农场、金田、草滩、美一14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中川堡,建县后设中川乡。1949年沿旧制仍设中川乡,1956年成立中川土族乡。1958年并入黄河公社,1961年分设中川公社,1984年复设中川乡。 【峡口乡】 位于县境东南端,东与甘肃省毗连,南以黄河与甘肃省为界,距县府驻地92.5千米。人口0.5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1%。面积75.9平方千米。辖美二、峡口、团结、民主、魏家山、盘格、八大山7个村委会。1981年从中川公社分置峡口公社,1984年设峡口乡。 【杏儿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110千米。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8%。面积65.4平方千米。辖大庄、胜利、日扎、峨哇、乱石头、卡洒哇、协拉7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后设杏儿乡。解放初为兴文乡,1954年改称杏儿乡,1956年成立杏儿藏族乡,1958年并入公社,1961年分设杏儿公社,1984年复设杏儿藏族乡。 【马场垣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12千米。人口1.8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46%。面积109.6平方千米。辖翠泉、团结、金星、香水、马聚垣、磨湾子、下川口7个村委会。明清时期为牧马场,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下川口堡。解放初设自由乡,后改称马场垣乡,1958年与川口镇合并成立红旗公社,1961年分设马场垣公社,1984年复设马场垣乡。 【北山乡】 位于县境北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22千米。人口0.5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族、土族。总面积65.4平方千米。辖庄子沟、先锋、德兴、永进、牙合、罗家湾、宽都兰7个村委会。1931年设河北镇,后改享堂乡。1949年沿旧制设享堂乡,1956年设北山乡,1958年与川口镇合并成立红旗公社,1961年分设北山公社,1984年复设北山乡。 【松树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13千米。人口0.7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族。总面积44.4平方千米。辖店子、松树、百姓、崖湾、家仁庄、路家堡、杨家牙合、胡拉海、飞禽山、山背后10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后曾设为三民乡,1950年为第六区第七乡,1954年设松树乡,1958年成立松树公社,1984年复设松树乡。 【新民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25千米。人口0.7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族、回族。总面积51.1平方千米。辖大湾、公巴台、古岱、候家山、下川、三岔、卧多、雪沟、毛拉山、下山、龙卧11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前为碾伯县辖新顺堡,建县后曾设新顺乡,1950年沿旧制仍设新顺乡,1956年改称新民乡,1958年并入松树公社,1961年分设新民公社,1984年复设新民乡。 【芦草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40千米。人口0.6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族。总面积34.8平方千米。辖铁家庄、若木池、抓咱、马场、松树沟、秦家庄、东湾、斗斗坡、赵家山、苏家庄10个村委会。1931年设芦草乡,1950年为第六区第四乡,1956年并入硖门、新民两乡,1981析置芦草公社,1984年设芦草乡。 【硖门镇】 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35千米。人口1.1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回、土族。总面积104平方千米。辖李家庄、康扬、孙家庄、腰路、阳坡、石家庄、峡门、深巴、直沟、甘池、巴子沟、甲子山12个村委会。1931年设硖门乡,1950年为第六区第五乡,1958年并入松树公社,1961年分设硖门公社,1984年复设硖门乡。 【核桃庄乡】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5千米。总面积57.2平方千米。人口1.1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8.8%。辖钟家、陶家、里长、核桃庄、安家、堡子、五方、大庄、牙合、排子山、大古都、高崖12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后设永宁乡,1950年为第六区第一乡,1954年改称核桃庄乡,1958年并入李二堡公社,1961年分设核桃庄公社,1984年复设核桃庄乡。 【塘尔垣乡】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30千米。人口0.9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8%。面积89.8平方千米。辖寺尔庄、河西沟、塘尔坦、上藏卜拉、下藏卜拉、窑洞、松山、榜岭、开阳、龚家庄、石庄、山庄、上岭13个村委会。原为碾伯县辖新添堡,民和建县后设塘尔垣乡,1950年为第六区第三乡,1956年成立塘尔垣回族乡,1958年并入李二堡公社,1962年分设塘尔垣公社,1984年复设塘儿垣乡。 【李二堡镇】 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17千米。人口0.9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3%。面积44.1平方千米。辖李二堡、祁家、范家、前庞家、焦土、康各代、乐园、马莲滩、牙儿、张家湾10个村委会。民和建县后设共和乡,1950年为第六区第二乡,1954年改称李二堡乡,1958年成立李二堡公社,1984年复设李二堡乡。 地理 地处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地貌以山地沟谷地为主,湟水、黄河自西向东分别流经县北境和境南,大通河自北向南流经县境东北部。 年均气温7.9℃8.1℃,年降水量350650毫米。 资源 主要矿藏有石膏、白云岩。工业以建材、冶炼、采矿、粮油食品加工业为主体,农业以小麦、碗豆、油菜种植为主,副食品以生猪、牛、羊肉、禽蛋为多。兰(州)青(海)铁路、甘(肃)青(海)公路穿境。各乡(镇)均通车通邮。有中学35所,其中民族中学8所,师范学校1所,职业学校1所。有县乡卫生机构34个。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还有七里寺药水泉、东沟瀑布、三川杏雨、允吾梨花、娘娘天池、黄河古渡、野花宝山等自然景观。其中七里药泉是闻名遐迩的疗养与旅游胜地。1992年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 水资源:黄河、湟水、大通河系三大过境河流,多年平均过境容水总量约4.5亿立方米。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沟24条,其中较大的常流水沟有隆治沟、巴州沟、米拉沟、松树沟、前河沟、大马家沟、杏儿沟、马营沟等8条,自产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量2.725亿立方米。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为0.766亿立方米夕可开采地下水资源0.213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本县现已勘查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种有15种,主要是非金属,其次为有色金属、黑色金属、贵金属、煤、石油、矿泉水等。目前开发利用的矿种主要有石灰石、石英石、石膏、滑石、白云岩、金、石油、粘土、砂石等。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经济 农业 国民经济健康发展。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4.59亿元,比上年增长13.45%。其中,第一产业3.05亿元,增长2.23%:第二产业,5.14亿元,增长13.66%;第三产业6.4亿元,增长19.48%。 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增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以脱毒马铃薯、杂交油菜、温棚蔬菜、冬小麦等四大优势作物为主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及特色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37.37万亩,占总播种面积53.8万亩的69%。针对去年夏旱严重的实际,切实强化支农惠农投入,共发放农贷1959万元,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3672.4万元,有效提高了农业抗灾、农民增收的能力;畜牧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县草食畜存栏达到28.15万头只,畜牧业产值达到2.37亿元,增长13%。畜牧业人均纯收入49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9%;劳务经济效益明显,共转移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12.12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98亿元,人均劳务收入达1124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完成退耕还林地补植补种2.5万亩,“三北”防护林人工造林6065亩,天保工程人工造林1050亩,封山育林4万亩。完成四旁植树53.93万株,农田林网20万株,公路绿化262.91公里;新农村建设从抓规划、抓投入和村容村貌整治入手,先后投资115万元,编制完成了5个试点村和41个规划编制村的建设规划。同时,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48亿元,集中向试点村和规划编制村倾斜,着力实施农民直接受益的实事工程,水、电、路、通讯等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工业:工业经济持续增长。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调整结构、推动发展的主攻方向,积极支持工业企业按市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能,扩大生产规模,电石、特种铁合金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2.53亿元,增长24.93%。实现工业增加值3.36亿元,增长25.02%。全年实施工业性项目20项,总投资达2.5亿元。其中新开工建设6项,完成投资8395万元,实施技改项目14项,完成投资1.66亿元。同时,提出并积极运作冶金工业园区建设,园区规划正在审批之中,有12户企业申请在园区建设28台1.25万KVA以上矿热炉项目已上报省有关部门核准,为工业经济的提速增效增添了新的活力。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集中治理重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低于控制目标。 城镇功能不断完善。立足于解决脏、乱、差,投资138万元对旧城区沿街道路、建筑物、路灯等进行了改建维修,对交通和市场秩序、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旧城区市容市貌明显改善。东垣新区建设稳步推进,川垣北路、二路、三路道路与排水工程、明达商贸城以及畜牧、工商等6个单位办公楼项目陆续竣工。高度重视县城绿化工作,共栽植各类乔灌木19.2万株,公共绿地种植草坪5.5万平方米,县城净化、美化、亮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同时,动员县直单位干部职工对县城南山进行造林整地。年内,新区五个住宅小区投入建设资金6074万元,新增住宅216套,人均住房面积达19.7平方米,居民住房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多方融资,市场化运作,加快官亭、古鄯等7个建制镇和公路沿线部分乡镇集市改扩建步伐,小城镇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共实施续建和新建项目106项,当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增长39.24%,其中,行政辖固定资产投资6.79亿元,增长15.07%。中小学危房改造、乡镇卫生院、村道硬化、农村沼气、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天保工程人工造林等77项已完工;古鄯水库灌区中低产田改造、9乡镇34村人饮、川总公路川口至下川口段、前峡公路、下川口大桥、川垣新区商业步行街、生物燃料酒精等29项工程正在建设之中。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年内共实施引资项目22项,累计完成投资3.04亿元。 财税金融运行平稳。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619万元,较上年增加1055万元,增长29.6%。完成财政总支出3.95亿元,增长26.8%。全县干部职工的“老五项”政策性欠费全部消化,县乡机构运转经费保障水平逐步提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压力有所缓解,开始向良性运转的方向发展。金融平稳运行,全县银行存款余额达12.15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2.55亿元,增长26.5%。贷款余额达6.03亿元,比2005年末减少1538万元,下降2.5%。 民生质量有较大提升。大力推进开发式扶贫,落实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资金1795.6万元,扶持农户3477户1.6万人,在峡门等乡镇新建产业化藏毯加工点6个,投资100万元的财政支持科技扶贫项目在巴州等12个乡镇全面实施。异地扶贫取得新进展,社会帮扶工作扎实有效,累计帮扶资金达到363万元。年内共解决了1.52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救助制度,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1123.46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发放救灾面粉182.5万公斤,救灾款101万元,特困户救助资金和五保户供养资金194.3万元,发放特困户、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城镇低保等医疗救助金115.6万元,最低生活保障金883万元,确保了全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全面完成了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改革,城乡群众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51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8元,增长15.4%。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6亿元,增长12.88%。 旅游 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素有“青海东大门”之称。东北部与兰州红古区隔河相望,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甘肃省永靖县和积石县相邻,西南部与本省循化县、化隆县毗连,西北部与本省乐都县接壤。全县南北长为65千米,东西为40千米,总面积1890.80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0.26%。全县共有22个乡镇,总人口38.42万人,居住着汉、回、土、藏等16个民族。其中,回族占15.5万人,土族占4.32万人,藏族1.33万人,汉族17.17万人,其它民族0.09万人。县内最高点海拔4220米,最低点海拔1650米,相对高差2570米,年平均气温为8.7摄氏度。河湟谷地、十八条大沟、九条山梁和黄河、湟水河、大通河,构成境内山水地貌的主体。 境内交通便利,气候宜人,景色秀丽,风景如画,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目前已初步勘察发现的人文景观资源82处,古文化遗址660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 民和是黄河、湟水河南北穿流区域,这里群山错落,河流蜿蜒,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历史文化内涵与优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旅游县。 寨子岛:寨子岛素称“黄河上游第一岛”,该岛占地面积80亩,四周黄河环绕,岛上绿树耸翠,林木斜立,天然的草坪形成柔软的绿茵毯,像一颗翠绿的明珠嵌在黄河之00中,是黄河水上漂流及休闲旅游开发的最佳胜地。 娘娘天池:“娘娘天池”位于海拔2500米的山顶上,池呈椭圆形,区内绿树成荫,池水清澈,天光云影,山色树影、相映成趣,大旱之年亦不干涸,俗称“娘娘池”或“神池”。 |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北部,北倚祁连山脉达坂山,与海北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相接,东北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毗邻,东南与乐都县接壤,南以湟水为界,与平安县相望,西靠大通县,西南与省会西宁市相接。全县东西长86千米,南北宽64千米。总面积3321平方千米。总人口37万人(2004年)。以汉族为主,土族约占总人口的17%,还有藏族、回族等。
县人民政府驻威远镇,距行署驻地70千米。邮编:810500。代码:632126。区号:0972。拼音:HuzuTuzuZizhixian。 地处湟水谷地北侧和大通谷地西南侧山地、沟谷地,湟水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南,大通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县境东部。年均气温3.4℃,年降水量400-600毫米。 气候概况 【日照】互助县地处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大气稀薄,空气干洁,透明度好,云量少,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消弱较少,所以,太阳辐射光能资源较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521.7小时,年日照率为57%,强日照时间长,年辐射量134-147千卡/平方厘米,作物生长期(4-8)国辐射量为77千卡/平方厘米,占年辐射量的52.2%,这就弥补了高寒的缺点,冬不冷夏不热。 【气温】互助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也由于地形复杂,高差悬殊,热量资源水平分布不均衡,垂直地带差异十分明显,气温分布总的趋势是由北往南随着海拔高度的降低而增高。境内北部及东北部海拔在3000米以上的山地年均气温均在0℃以下;北部的南门峡、边滩、林川、东和、东沟、丹麻、五十、松多等乡北部的脑山及半脑山地区年均气温在0-3℃之间;大通河谷地带年均气温约为2.0-4.0℃;中部的威远盆地和一川两沟之间的浅山地区年均气温在3.0-4.0℃;南部湟水河谷及红崖子沟、哈拉直沟、沙塘川的中、下段地区最暖,年均气温在4.0-6.5℃。年内各地均以夏季(6至8月)气温为最高,17-10℃;春季(3至5月)、秋季(9至11月)次之,10--5℃;冬季(12-2月)最低,-5℃--12℃。年中各月气温的变化又以春、秋最为剧烈,这期间月温差在5.0℃以上,初春的三月升温多在7.0℃左右,秋末的11月降温最为迅速,各地可达7.0℃-8.0℃。夏冬两季的气温均较稳定,月际间变温一般均小于3.0℃。川水、浅山地区3月份起气温大多升到0℃以上,4月和10月两月在3.0℃以上,5至9月川水及威远镇以下的浅山地区一般超过10℃,其它月份均在0℃以下。全县年平均气温为3.4℃。各月平均气温日差14.4℃,各月平均气温年差25.4℃。 【地温】年平均为6.7℃,得月平均地面温度以每年7月份最高为19.3℃,以每年1月份最低为-9℃,地面极端最高温度为58.7℃,地面极端最低温度为-29.8℃。其中县境南部湟水河谷及海拔2200米以下地区年平均温度为4℃-6℃;中部浅山地区,年平均温度为3℃-4℃;脑山、半脑山地区,年平均温度为0℃-3℃;北部和东北部高山区(海拔3100米以上),年平均温度在0℃以下。 【降水】互助县地处内陆,一般降水不足。降水来源:主要是印度洋孟加拉湾来的西南季风;其次是太平洋来的东南季风,冬季有少量西伯利亚来的水汽。降水地区和季节,分布很不均匀,而且各年各月的降水量也很不稳定。每年以6、7、8、9四个月雨水较多,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3%,其中又以7、8两个月降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按地区分,南部高丘陵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350毫米左右;中部浅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400-500毫米;脑山、半脑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毫米以上。高山区,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650毫米左右。降水由南向北随海拔增高而增加。 蒸发量:全县年平均蒸发量为1235.6毫米,为年平均降水量的2.3倍。蒸发量随着气温上升而增加,每年一般以4、5月份蒸发量最大,5月份一般为183.9毫米。每年一般以11、12月份到来年1、2月份蒸发量最小,月平均蒸发量在33.5毫米-49.3毫米之间。 湿度:由于气候比较干燥,全县年平均相对湿度较低,仅为65%,一年中以1、2、3、4月份最低,一般为51-55%。5月份以后,随着降水量的增加,相对湿度也随着逐渐增大,到8、9月份为最高,一般为78-79%,到10月份以后,又逐渐下降。 【霜期】春末夏初出现的霜冻称为晚霜冻,夏末秋初出现的霜冻称为早霜冻。互助县各地的晚霜一般在5月中旬--6月中旬结束,南北相差一个月,早霜一般在9月中旬--8月中旬,北南先后相差一个月。各地晚、早霜出现的时间,大体与日均温稳定通过10℃的初、终日相近,无霜期从南部的川水地区逐渐向北部的脑山地区缩短,南部可达140天左右,北部脑山区仅65天左右,有些地方甚至没有绝对无霜期。全县无霜期历年平均112天,最长是1975年,达133天,最短是1978年,仅为103天。 早霜冻对川水、浅山地区影响不大,因为作物在早霜冻来临之前多已成熟。但脑山、半脑山地区,热量条件差,早霜冻出现较早,个别年份甚至在7月中、下旬即可出现,这时的麦类作物正处于灌浆至乳熟阶段,洋芋长薯块时期,耐寒力较差,经不起零下1-2℃的低温冻害,对脑山及半脑山浅山地区影响很大。 【风】互助历年风向以东北风为主,其次是西南风。历年平均风速1.4米/秒。风以春季为多,四、五月份平均风速为1.7米/秒。8级以上的大风日数,年平均为4.4天,最多的年份大风日数达9天,最少的年份为1天。沙暴日较少,年平均0.5天,最多年沙暴日为2天。春季大风吹走表土,有时还刮走肥料和种子,夏秋季遇大风,造成农作物倒状,危害农业生产。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到目前为止,已发现40个矿种,139处矿床点,其中:金属矿种有铁、锰、铜等7种;建材及非金属居多,主要有:煤炭、芒硝、硫铁、岩金、石膏、磷、白云岩、粘土、石灰岩、红柱石、玄武岩等29种;燃料矿种有煤、油页岩及其它矿种。目前,正在开采的有煤、硫铁、石灰岩、石膏等,其中石膏的探明储量达1.3亿吨,硫酸钙含量为98%;石灰石的探明储量为1.7亿吨,氧化钙含量54.85%左右;芒硝的探明储量为6亿多吨,硫酸钠含量32.9%左右;石英矿储量为1068万吨,二氧化硅含量98%左右;白云岩储量有1218万吨,氧化镁含量26%左右。 经济建设 2007年,全县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7451.4万元,同比增长35.9%,完成年计划的10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02672.2万元,同比增长39%,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44779.2万元,同比增长29.3%;完成工业增加值48648万元,同比增长28.56%,完成年计划的103.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4095万元,同比增长20.3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553万元,同比增长54.1%。实现工业销售产值141553万元,产销率达96%。 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68377万元,同比增长21.13%,完成年计划的101.23%;其中,完成工业产值44113万元,同比增长20.77%,完成年计划的101%;完成工业增加值14336万元,同比增长28.5%,完成年计划的109.4%。 全县完成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0256万元,同比增长17.9%,完成年计划的104.8%,其中:粮食系统完成销售额143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19.8%。 生产白酒7440吨,同比增长17%;生产水泥810294.9万吨,同比增长20.5%;生产铁合金8026.3吨,同比减少6.8%;生产碳化硅32457.5吨,同比增长39.1%,生产钢材70602吨,同比增长38.2%;发电41260.7万度,同比增长272.8%。 全县建设的重点工业项目33项,完成工业生产性固定投资40011万元,完成地区下达任务的100.03%,其中经贸系统完成生产性固定投资1632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36%,经贸局完成招商引资14549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82%。2007年从省财政厅、省商务厅、省经委等部门通过积极协调申请,共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2327.3万元,其中结构调整资金1550万元、“万村千乡”项目及外贸发展资金221.3万元、技改贴息资金556万元。 社会发展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总面积3360平方公里,总人口36.54万人,国民生产总值41600万元,财政收入9000多万元。是国家确定的全国商品量基地县和生态建设示范县,也是青海省主要粮油、生猪、禽蛋生产基地。全县有耕地105万亩,主产小麦、青稞、蚕豆、洋芋、油菜等;有160万亩可利用天然草场,森林面积196万亩,木材蓄积量名列青海省第二。 互助工业以当地资源为依托,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现有酿造、建材、印刷、造纸、采矿、冶炼、搪瓷、地毯、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企业,1997年工业企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达33446万元。 该县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品种繁多的矿产和丰富的水利资源都有待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公路、铁路四通八达,贯穿全境。邮电通讯畅通,水电供应充足。 行政区划 互助土族自治县辖8个镇、9个乡、2个民族乡:威远镇、丹麻镇、高寨镇、南门峡镇、加定镇、五十镇、五峰镇、塘川镇、红崖子沟乡、哈拉直沟乡、松多藏族乡、东山乡、东和乡、东沟乡、林川乡、台子乡、西山乡、蔡家堡乡、巴扎藏族乡。 历史沿革 古为羌地,从西汉至清代,历属临羌、西都、鄯城、西宁等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从西宁县析置互助县。1949年仍设互助县属省直辖。1953年改设互助土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互助土族自治县,1960年划归西宁市,1962年复归省直辖,1978年划归海东地区。 1949提9月12日,互助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互助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从这时起至1951年元月,全县设5个区、32个乡(镇)。1951年元月29日,划为8个区、49个乡(镇)。1952年划为12个区69个乡(镇)。1955年2月,全县12个区统一更换名称:第一区为却藏滩区;第二区为五峰寺区;第三区为双树区;第四区为沙塘川区;第五区为哈拉直沟区;第六区为红崖子沟区;第七区为丹麻区;第八区为威远堡区;第九区为塘巴区;第十区为贺尔川区;第十一区为李二家堡区;第十二区为北山藏族自治区。 1956年10月18日,撤区并乡,全县原属的12个区、69个乡(镇)合并成为29个乡(镇)。1958年5月17日,全县由29个乡(镇)缩编为12个乡(镇)。1996年,全县辖21个乡(镇),即威远镇、西山乡、蔡家堡乡、五峰乡、双树乡、沙塘川乡、东山乡、哈拉直沟乡、红崖子沟乡、五十乡、丹麻乡、东沟乡、东和乡、林川乡、台子乡、边滩乡、南门峡乡、松多藏族乡、加定藏族乡、巴扎藏族乡、高寨回族乡。294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威远镇。 2000年,互助土族自治县辖1个镇、16个乡、4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5708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威远镇51318双树乡18264沙塘川乡19293高寨回族乡12170红崖子沟乡17909五十乡17527哈拉直沟乡14657松多藏族乡6837东山乡11328丹麻乡21033东和乡17478东沟乡20186林川乡12579边滩乡13538南门峡乡19993台子乡21690五峰乡22511西山乡18036蔡家堡乡8214加定藏族乡7426巴扎藏族乡5102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0号文批复:撤销高寨回族乡、加定藏族乡、南门峡乡和丹麻乡,分别设立高寨镇、加定镇、南门峡镇和丹麻镇。 2001年底,互助土族自治县辖5个镇、14个乡、2个民族乡,2个社区、295个村(牧)委会。 威远镇 驻威远镇,辖2个社区(北街、南街)、22个村(牧)委会(西上街、西下街、大寺路、大寺、小寺、崖头、古城、凉州营、红崖、深沟、安定、余家、寺壕子、前跃、纳家、卓扎沟、卓扎滩、西坡、红嘴尔、兰家、班家湾、白崖)。 丹麻镇 驻东丹麻,辖17个村(牧)委会(东丹麻、西丹麻、补家、泽林、哇麻、岔尔沟门、东家、松德、新添堡、桦林、索卜沟、景州、山城、索卜淮、温家、拉庄、汪家)。 高寨镇 驻西村,辖8个村(牧)委会(东庄、西庄、东村、西村、中村、西湾、曹家堡、山上沟)。 南门峡镇 驻却藏寺,辖14个村(牧)委会(却藏寺、磨尔沟、老虎沟、祁家庄、东沟、西坡、麻其、峡口、北沟脑、古边、卷槽、尕寺加、西山根、七塔尔)。 加定镇 驻桥头,辖6个村(牧)委会(桥头、加塘、扎隆口、扎隆沟、下河、浪士当)。 五峰乡 驻上庄,辖18个村(牧)委会(上庄、新庄、上马、下马一、下马二、陈家台、转嘴、七塔尔、仓家沟、支高、兴隆、纳家、平峰、白多峨、石湾、北沟、后头沟、海子)。 五十乡 驻桑士哥,辖19个村(牧)委会(桑士哥、五十、土观、北庄、班彦、山庄、寺滩、荷包、巴洪、卓科、柳家、奎浪、上甘滩、下甘滩、拉日、保家、桦林、拉东、扎巴庄)。 西山乡 驻和平,辖17个村(牧)委会(和平、王家沟、麻莲滩、邵代家、郭家沟、西沟坪、西沟底、王家庄、郑家山、刘家沟、铁家、杨徐、牙合、湾地、东山、王家山、张家沟)。 蔡家堡乡 驻岩崖,辖14个村(牧)委会(麻莲滩、大庄一、大庄二、岩崖、包刘、后湾、杨家湾、泉湾、刘李山、上刘家、关家山、东家沟、孙家湾、余家岭)。 东山乡 驻大庄,辖12个村(牧)委会(大庄、吉家岭、寺尔、联大、下李、东山、上元保、下元保、白牙合、岔尔沟、贺尔、大泉)。 东沟乡 驻塘拉,辖16个村(牧)委会(塘拉、姚马、大庄、花园、卡子、口子、沟脑、洛少、年先、龙一、龙二、昝扎、曹家、石窝、纳卡、尔开)。 林川乡 驻贺尔,辖11个村(牧)委会(贺尔、塘日台、大河欠、小河欠、河欠口、马场、作干、包马、窑庄、许家、韭菜沟)。 东和乡 驻宋家庄,辖17个村(牧)委会(宋家庄、黑庄、山城、魏家滩、新庄、麻吉、朱家台、大桦林、小桦林、李家庄、元山、克麻、袁家庄、大庄、尕寺加、姚家沟、柳树沟)。 边滩乡 驻保家,辖10个村(牧)委会(保家、水洞、泥麻、马家、仓家、峡门、巴扎、尕寺加、昝扎、新庄)。 红崖子沟乡 驻上寨,辖17个村(牧)委会(上寨、下寨、小寨、白马寺、星家、站家、担水路、蔡家、马圈、张家、老荣、西山、芦草沟、加克、大庄、流水沟、小红沟)。 双树乡 驻双树,辖14个村(牧)委会(双树、包家口、新庄、大庄、高羌、什字、黄家湾、朱家口、大通苑、董家、周家、大沟、吉家沟、平地)。 沙塘川乡 驻雷家堡,辖14个村(牧)委会(甘一、甘二、刘家、后山、水湾、汪家、五其上、五其下、雷家堡、上山城、下山城、三其、陶家寨、总寨)。 哈拉直沟乡 驻尚家,辖14个村(牧)委会(尚家、杏元、盐昌、孙家、蔡家、费家、师家、蒋家、白崖、新庄、魏家堡、毛荷堡、里外台、蒋家台)。 台子乡 驻上台子,辖19个村(牧)委会(上台子、下台一、下台二、河东、菜滩、恰卡、直沟、峡门、大菜子沟、出路沟、多士代、楼子滩、长寿、格隆、新合、阿士记、新城、塘巴、落干沟)。 松多藏族乡 驻十八洞沟,辖8个村(牧)委会(十八洞沟、松多、花园、马营、本坑沟、哈什、麻洞、前隆)。 巴扎藏族乡 驻抓什究,辖8个村(牧)委会(峡塘、元甫、甘冲沟、学科、柏木峡、甘禅口、彩隆、抓什究)。 2005年,互助土族自治县辖5个镇、14个乡、2个民族乡:威远镇、丹麻镇、高寨镇、南门峡镇、加定镇、双树乡、沙塘川乡、红崖子沟乡、五十乡、哈拉直沟乡、松多藏族乡、东山乡、东和乡、东沟乡、林川乡、边滩乡、台子乡、五峰乡、西山乡、蔡家堡乡、巴扎藏族乡。 2006年8月,互助县撤销边滩乡,并入林川乡;撤销五十乡,设立五十镇;撤销五峰乡,设立五峰镇;撤销双树乡、沙塘川乡,合并设立塘川镇(镇政府驻原沙塘川乡驻地)。 乡镇简介 【威远镇】 县府驻地。位于县境西部。人口4.6万,以汉族为主,土族占总人口的17%,还有藏族、回族。总面积79.6平方千米。辖西上街、西下街、寺壕子、大寺路、深沟、白崖、红崖、崖头、古城、班家湾、大寺、小寺、纳家、兰家、凉州营、安定、余家、前跃、西坡、卓扎滩、红嘴儿、卓扎沟22个村委会和南街、北街、北郊3个居委会。民国十九年(1930年)设威元镇,1949年沿旧制仍设威远镇,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59年分设城关公社,1983年复设威远镇。 【西山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16千米。人口1.8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藏、土族。总面积89.4平方千米。辖王家沟、麻莲滩、邵代家、郭家沟、西沟坪、西沟底、王家山、东山、和平、刘家沟、张家沟、铁家、杨徐、牙合、湾地、王家庄、郑家山17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西山乡,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61年分设西山公社,1983年复设西山乡。 【蔡家堡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30千米。人口0.9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族、土族。总面积69.5平方千米。辖岩崖、大庄一、大庄二、余家岭、泉湾、东家沟、后湾、关家山、刘李山、上刘家、包刘、马莲滩、杨家湾13个村委会。1951年沿旧制设蔡家堡乡,1958年并入西山乡,后归属沙塘川公社,1961年分设蔡家堡公社,1983年改设蔡家堡乡。 【五峰乡】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12千米。人口2.2万,以汉族为主,土族占总人口的5%,还有藏族、回族。总面积91.1平方千米。辖上庄、新庄、上马圈、下马圈一、下马圈二、海子、后头沟、陈家台、北沟、石湾、白多峨、转嘴、七塔尔、仓家沟、支高、兴隆、纳家、平峰18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五峰寺乡,1958年与兴泰乡、南门峡等乡合并成立五峰公社,1983年复设五峰乡。 【双树乡】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8.5千米。人口1.8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藏族。总面积54.4平方千米。辖双树、周家、董家、坪地、吉家沟、朱家口、大庄、大通苑、黄家湾、新元、包家口、什字、高羌、大沟14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双树乡,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61年分设双树公社,1983年复设双树乡。 【沙塘川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20千米。人口1.9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土、回、藏族。总面积154.2平方千米。辖雷家堡、甘一、甘二、总寨、上山城、陶家寨、下山城、水湾、刘家、三其、汪家、五其下、五其上、后山14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五其乡,1954年设沙塘川区,1958年与甘雷、双树、魏家沟等乡合并成立沙塘川公社,1983年改设沙塘川乡。 【东山乡】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15千米。人口1.1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5.6%。面积85.5平方千米。辖大庄、下季、寺尔、连大、吉家玲、贺尔、大泉、岔尔沟、白牙合、下袁保、上袁保、东山12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东山乡,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61年分设东山公社,1983年复设东山乡。 【哈拉直沟乡】 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35千米。人口1.6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土族、藏族。总面积121.7平方千米。辖尚家、杏元、盐昌、孙家、蔡家、费家、师家、蒋家、白崖、新庄、魏家堡、毛荷堡、蒋家台、里外台14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毛荷、黑鼻乡,1957年合并为黑鼻乡,1958年与丹麻、陈伯、贺尔等乡合并成立哈拉直沟公社,1960年归西宁市平安区,1962年复归互助县,1983年更名为哈拉直沟乡。 【红崖子沟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40千米。人口1.9万,以汉族为主,土族占总人口的21%,还有藏族、回族。总面积180.2平方千米。辖白马、小寨、下寨、星家、站家、上寨、担水路、蔡家、老幼、张家、马圈、西山、流水沟、芦草沟、加克、大庄廓、小红沟17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上寨乡、白马乡,1952年设红崖子沟区,1957年撤区设立巴洪、太原、白马乡,1958年与巴洪、太源、松多等乡合并成立红崖子沟公社,1960年归西宁市平安区,1962年归属互助县,1983年改设红崖子沟乡。 【五十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25千米。人口1.8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7%。面积167.3平方千米。辖桑士哥、五十、包家、桦林、北庄、土官、班彦、荷包、三庄、拉日、巴洪、卓科、柳家、下甘滩、上甘滩、奎浪、扎巴庄、寺滩、拉洞19个村委会。1951年设立五十乡,1957年并入巴洪乡,1958年并入红崖子沟公社,1961年分设五十公社,1983年改设五十乡。 【丹麻乡】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17千米。人口2.2万,以汉族为主,土族占总人口的36%,还有藏族,回族。总面积147.7平方千米。辖东丹麻、拉庄、哇麻、景州、泽林、补家、西丹麻、东家、桦林、索布滩、索布沟、松德、温家、汪家、山城、新添堡、岔尔沟门17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丹麻乡,1958年并入哈拉直沟公社,1961年分设丹麻公社,1983年复设丹麻乡。 【东沟乡】 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11千米。人口1.9万,以汉族为主,土族占总人口的43%,还有藏族。总面积95.6平方千米。辖塘拉、大庄、姚马、花园、卡子、口子、沟脑、洛少、年先、龙一、龙二、石窝、纳卡、尔开、曹家、昝扎16个村委会。1951年沿旧制设东沟乡,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61年分设东沟公社,1983年改设东沟乡。 【东和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15千米。人口1.7万,以汉族为主,土族占总人口的10%,还有藏族。总面积98.5平方千米,辖宋家庄、尕寺加、柳树沟、克麻、姚家沟、小桦林、元山、山城、李家庄、大庄、魏家滩、袁家庄、麻吉、新庄、大桦林、黑庄、朱家台17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东和乡,1958年并入沙塘川公社,1961年分设东和公社,1983年复设东和乡。 【林川乡】 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15千米。人口1.3万,以汉族为主,还有土、藏、回族。总面积77.3平方千米。辖贺尔、大河欠、唐日台、水河欠、河欠口、马场、作干、包马、窑庄、许家、韭菜沟11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林川乡,1958年并入五峰公社,1961年分设林川公社,1983年改设林川乡。 【台子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8千米。人口2.1万,以汉族为主,土族占总人口的16%,还有藏族。总面积81平方千米。辖上台子、下台一、下台二、多士代、长寿、菜滩、大菜子沟、新城、楼子滩、直沟、峡门、河东、格隆、新合、恰卡、阿士记、塘巴、出路沟、哇麻19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塘巴乡,1952年改为台子乡,1958年分并入沙塘川公社和五峰公社,1961年分设台子公社,1983年改设台子乡。 【边滩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15千米。人口1.4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族、土族。总面积80.2平方千米。辖保家、马家、峡门、昝扎、尕寺加、巴扎、仓家、水洞、泥麻9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边滩乡,1952年归贺尔庄区,1958年并入五峰公社,1961年分设边滩公社,1983年复设边滩乡。 【南门峡乡】 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20千米。人口2万,以汉族为主,还有藏、土、回族。总面积265.3平方千米。辖却藏寺、尔沟、大老虎沟、祁家庄、西坡、麻其、七塔尔、东沟、尕寺加、西山根、峡口、北沟脑、古边、卷槽14个村委会。原属大通县隆旺乡,1954年划归互助县,1958年与丰稔乡合并为却藏寺乡后并入五峰公社,1959年分设南门峡公社,1983年改设南门峡乡。 【松多藏族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府驻地34千米。人口0.7万,以土族为主,占总人口42.1%,藏族占总人口23.6%,还有汉族。总面积207平方千米。辖十八洞沟、本坑沟、花园、松多、哈什、麻洞、马营、前隆8个村委会。1951年设松多乡,1952年改隶北山藏族乡,1958年并入红崖子沟公社,1963年分设松多公社,1978年改设松多藏族乡。 【加定藏族乡】 位于县境东端,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76千米。人口0.7万,以汉族为主,藏族占总人口的26.1%。土族占总人口的22%。面积606.5平方千米。辖桥头、浪士当、加塘、扎隆口、扎隆沟、下河6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加定乡,1956年改设加定藏族乡,1958年合并为北山公社,1961年分设加定公社,1983年复设加定藏族乡。 【巴扎藏族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50千米。人口0.5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1%。面积522.1平方千米。辖抓什究、峡塘、甘冲沟、甘冲口、学科滩、彩隆、元甫、柏木峡8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巴扎乡,1956年改设巴扎藏族乡,1958年并入北山公社,1961年分设巴扎公社,1983年复设巴扎藏族乡。 【高寨回族乡】 位于县境南端,距县府驻地40千米。人口1.2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33%。面积73.3平方千米,辖西湾、西庄、东庄、西村、中村、东村、曹家堡、山上沟8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设高寨乡,1954年改设高寨回族自治区,1956年归西宁市,1958年成立东方公社,1962年复归互助县,1983年改设高寨回族乡。 |
该县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辖3镇18乡,总人口21.45万人,有回、汉、藏、撒拉等12个民族。
农业分川水、浅山、脑山农耕区,有耕地53万亩,已形成粮油、畜牧业、果品蔬菜生产基地。1997年粮食产量达到7309万公斤,油料产量达到605万公斤。畜牧业是该县的优势产业,全县草场面积258万亩,牛羊饲养量42万头只。工业已形成选矿、冶炼、酿酒、发电、建材等为骨干企业的民族地方工业体系。镍、铝、铜、黄金、青稞酒、镍精矿粉、水泥、硅铁、碳化硅、精锌、洗净毛、皮革藏地毯是主要产品,畅销省内外。1997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2.9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78万元。全县交通通信便利,城乡公路四通八达。 境内名胜古迹旅游景点较多,黄河上游青海段13座大中型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电站中,境内就有7座,珍贵野生动物有麝、岩羊、猞猁、蓝马鸡、雪鸡、石鸡等。名贵药材也有十几种,山珍有发菜、蕨菜等。 化隆回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东地区南部。东经101°39′-102°42′、北纬35°48′-36°17′之间。东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接壤,南临黄河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隔河相望,西与湟中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毗邻,北与平安县、乐都县相连。东西长98.5千米,南北宽48.5千米,总面积2740平方千米。总人口23万人(2004年)。以回族为主。 县人民政府驻巴燕镇,距行署驻地75千米。邮编:810900。代码:632127。区号:0972。拼音:HualongHuizuZizhixian。 地处黄河谷地北侧山地、沟谷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黄河流经县境西南部和南部,境内呈11条沟谷均有大小不等的水系向南注入黄河。属青藏高原东部干旱区,年均温2.2℃,年降水量470毫米。 行政区划 化隆回族自治县辖6个镇、7个乡、4个民族乡:巴燕镇、群科镇、牙什尕镇、甘都镇、扎巴镇、昂思多镇、雄先藏族乡、查甫藏族乡、二塘乡、谢家滩乡、德恒隆乡、沙连堡乡、阿什奴乡、石大仓乡、初么乡、金源藏族乡、塔加藏族乡;李家峡管委会、公伯峡管委会。 历史沿革 古为羌地,西汉时属晋城郡,东汉属西平郡,晋咸康元年(335年),在今群科镇筑黄河城,并在今民和、化隆两县交界地区置黄河郡,管辖今化隆全境及黄河南岸部分地区(治黄河城),北魏时在今群科镇古城置石城县,辖今化隆县西部地区,并在化隆东部置广威县(治今化隆县甘都镇),西魏改石城县为化隆县,隶湟河郡。经隋、唐、宋、元、明、清更名改隶。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建省时更名巴燕县,归青海省辖,民国二十年(1931年)改为化隆县。1953年改设化隆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自治县,1978年划归海东地区。 1949年9月4日化隆解放,化隆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县划分为4个区,辖1个市、25个乡,48个行政村,217个自然村。一区辖巴燕市、加合乡、拉干乡、金家庄乡、谢家滩乡、查主乡、科沿沟乡、塔白尔乡;二区辖牙路乎乡、拉木乡、德恒伦乡、阿什努乡;三区辖多巴乡、群科乡、舍仁乡、梅加乡、昂思多乡、德加乡、二塘乡、若力尕乡;四区辖扎巴乡、拉曲乡、黑城乡、查甫乡、支扎乡、下扎巴乡。 1996年底,全县辖巴燕、群科、甘都3个镇和牙什尕、扎巴、黑城、昂思多、德加、二塘、加合、谢家滩、德恒隆、沙连堡、阿什努、石大仓、初麻13个乡及支扎、雄先、查甫、金源、塔加5个藏族乡,共有368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巴燕镇。 2000年,化隆回族自治县辖3个镇、13个乡、5个民族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1370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巴燕镇19383群科镇22440甘都镇21899牙什尕乡8846支扎藏族乡2745雄先藏族乡6255查甫藏族乡6697扎巴乡11270黑城乡14047昂思多乡10616德加乡9159二塘乡10896加合乡14708谢家滩乡7324德恒隆乡13158沙连堡乡6148阿什努乡5310石大仓乡6678初麻乡6325金源藏族乡6056塔加藏族乡3746 2001年3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1]20号文批复:撤销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乡,设立昂思多镇;撤销扎巴、黑城2乡,其中将黑城乡的12个村(四哈宁、乙沙东、拉曲一、拉曲二、香乙麻、扎让、控隆沟、洛乎藏、大拉曲、阿卡拉、窑洞、拉让滩)和扎巴乡合并设立扎巴镇;撤销牙什尕乡,与黑城乡的6个村(上滩,城车、宗尕滩、拉公么、沙拉沟、完干滩)合并设立牙什尕镇;撤销加合乡,并入巴燕镇。 2001年底,化隆回族自治县辖6个镇、8个乡、5个民族乡,1个居委会、368个村(牧)委会。 巴燕镇驻巴燕,辖1个居委会(巴燕)、38个村(牧)委会(金家庄、什吉列、上圈、绽麻、哈洞、下胡拉、尕西沟、儒家沟、西上、西下、南街、北街、东上、东下、上地滩、下地滩、庙尔沟、马坊、寺尔沟、上拉干、中拉干、辛家窑、窑湾、李加庄、阿扎卜扎、后沟、藏滩、上加合、下加合、上吾具、下吾具、卜隆、上卧力尕、下卧力尕、下沟、下山根、水乃亥、克麻)。 甘都镇驻牙路乎,辖25个村(牧)委会(列卜加、拉木、朱乎隆、官巴、上四合省、下四合省、桥头、牙路乎、苏合加、西滩、阿河滩、甘都街、唐寺岗、工什加、牙目、阿化、水车、东风、东滩一、东滩二、东滩三、东滩四、东滩五、东滩六、东滩七)。 群科镇驻古城,辖29个村(牧)委会(群科、则塘、文卜具、雪什藏、若加、木哈、科木其、乙沙一、乙沙二、舍仁、格尔麻、向东、安达其哈、工农兵、日兰、公义、加鲁乎、邮电、水库滩、先口一、先口二、滩南、滩北、滩心、团结一、团结二、新村一、新村二、东风)。 牙什尕镇驻下多巴,辖20个村(牧)委会(牙什尕、哇尔江、上多巴、下多巴一、下多巴二、参果滩一、参果滩二、参果滩三、园艺场、曲日麻卡、唐沙一、唐沙二、唐沙三、盘龙曲麻、上滩、城车、宗尕滩、拉公么、沙拉沟、完干滩)。 扎巴镇驻阿代,辖38个村(牧)委会(扎巴一、扎巴二、扎巴三、扎巴四、扎拉毛、结拉、本康沟、金藏、上脑、西滩、南滩、双格达、关沙、下扎巴、阿代、阳坡、阴坡、浪隆、冷扎、知海买、黄麻、下洛乎藏、滩滩、科台、东拉卡、曲先昴、四哈宁、乙沙尔、拉曲一、拉曲二、香乙麻、扎让、挖隆沟、洛乎藏、大拉曲、阿卡拉、窑洞、拉让滩)。 昂思多镇驻沙吾昂,辖19个村(牧)委会(具乎扎、公拜岭、阳坡、阴坡、沙吾昴、尖巴昂、红卡哇一、红卡哇二、梅加、关相口、玉麦街、关沙、先群、香加岭、若麻岭、雄村、尕吾塘、拉昂、吾则塘)。 德加乡驻四塘滩,辖13个村(牧)委会(尔尕昴、洛忙、山卡拉、白土庄、德加、尕什加、公布昴、河滩庄、尕麻甫、五道岭、扎浪滩、牙什扎、寺台)。 二塘乡驻二塘,辖17个村(牧)委会(大塘、二塘、三塘、上滩、角扎、庄子湾、红牙合、泥昂、香里胡拉、隆欠、二塘沟、尕什加、尕吾山、科却、格许、工哇滩一、工哇滩二)。 谢家滩乡驻谢家滩,辖18个村(牧)委会(拉扎、工扎、窑隆、卡昂、吊沟、丁家湾、九道湾、朱家湾、韩家窑、尔多其那、卷坑、西门泉、阴坡、下河滩、谢家滩、合群、马塘、牙合)。 阿什努乡驻阿什努,辖17个村(牧)委会(阿什努一、阿什努二、日忙、羊隆、阿藏吾具、若兰、纳哈隆、尕加、白加、全集村、刘什洞、赛什库、松赛、列仁、俄加、多杰拉卡、合什加)。 石大仓乡驻石大仓,辖17个村(牧)委会(关藏、巷加吾具、支哈堂、石大仓、高跃、拉卡、香塔、吉加、旦庄、大加沿、小金源、斯吉海、大岭、文加山、沙浪、台力盖一、台力盖二)。 德恒隆乡驻德恒隆,辖22个村(牧)委会(德恒隆一、德恒隆二、纳加、直乎具、措扎、黄吾具、拉村、东加、若素、哇加、哇西、甲加、西后加吾具、石乃亥、亚曲、亚曲滩、卡什代、安措、哇加滩、列村、团结一、团结二)。 沙连堡乡驻关巴湾,辖14个村(牧)委会(加仓、尔洞门、阴坡、关巴湾、其后昂、沙连堡一、沙连堡二、上塔加、下塔加、科才昴、乙什春一、乙什春二、沙加、古浪)。 初麻乡驻扎西庄,辖17个村(牧)委会(扎西庄、主庄、安关、初麻一、初麻二、沙尔洞、滩果、滩果台、拉尕鲁、上恰藏、下恰藏、拉许、梅加、塔麻、公保吾具、安具乎、沙让)。 塔加藏族乡驻白加集,辖9个村(牧)委会(塔加一、塔加二、尕洞、白加吉、白加拉卡、德扎、牙什扎、工什加、曹旦麻)。 雄先藏族乡驻雄先,辖15个村(牧)委会(雄先、花科、巴麻塘、乙麻昴、电岗、东由、完加、角加、拉赛、麻加、其达吉、其先、沙素麻、洛麻、唐春)。 金源藏族乡驻雄哇,辖14个村(牧)委会(上科巴、下科巴、恰加、支哈加、雄哇、土哇仓、旦麻、多西、日古、尖科、阿吾卜具、桑加吾具、下什堂、安关群哇)。 支扎藏族乡驻街道,辖10个村(牧)委会(街道、江扎、拉格堂、卡阳、东棚、正尕、上米乃亥、下米乃亥、年半、主洞)。 查甫藏族乡驻查甫,辖12个村(牧)委会(查甫一、查甫二、药水泉、索拉、窑洞、上曲加、中曲加、下曲加、来洞、查让、加斜、东台)。 李家峡北岸行政管理委员会驻黄河沿,辖2个村(牧)委会(黄河沿、扎麻塘)。 贵德移民安置管理委员会驻麻巴堂,辖2个村(牧)委会(沙柳湾、西北村)。 2005年,化隆回族自治县辖6个镇、8个乡、5个民族乡:巴燕镇、群科镇、牙什尕镇、甘都镇、扎巴镇、昂思多镇、支扎藏族乡、雄先藏族乡、查甫藏族乡、德加乡、二塘乡、谢家滩乡、德恒隆乡、沙连堡乡、阿什奴乡、石大仓乡、初么乡、金源藏族乡、塔加藏族乡;李家峡管委会、公伯峡管委会。 2006年8月,撤销德加乡,并入昂思多镇;撤销支扎藏族乡,并入雄先藏族乡。 乡镇简介 【巴燕镇】又称巴燕戎,青海省海东地区化隆回族自治县辖镇,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中部。人口2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44%。面积25.4平方千米。辖金家庄、什吉列、上圈、绽麻、哈洞、下胡拉、尕西沟、儒家沟、西上、西下、南街、北街、东上、东下14个村委会和巴燕居委会。民国时设巴燕镇,1949年设巴燕市,1952年设巴燕乡,1966年改设巴燕镇,1958年与阿什奴乡合并成立巴燕公社,1984年改为巴燕1个镇。 【群科镇】又名古城,青海省海东地区化隆回族自治县辖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42千米。人口2.2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5%。面积100平方千米。辖群科、则塘、文卜具、雪什藏、若加、木哈、科毛其、乙沙一、乙沙二、舍仁、格尔麻、向东、安达其哈、工农兵、日兰、公义、加鲁乎、邮电、水库滩、先口一、先口二、滩南、滩北、团结一、团结二、新村一、新村二、东风、滩心29个村委会。1950年沿旧制设群科乡,1958年改设群科公社移治古城,1984年改为群科镇。 【甘都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29千米。人口1.9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7%,撒拉族占33%。面积164.9平方千米。辖列卜加、拉木、朱乎隆、官巴、上四合省、下四合省、桥头、牙路乎、苏合加、西滩、阿河滩、甘都街、唐寺岗、工什加、牙目、阿化、水车、东风、东滩一、东滩二、东淮三、东滩四、东滩五、东滩六、东滩七25个村委会。民国时设甘都镇,1950年属牙路乎乡、拉木乡,1956年将牙路乎、拉木等乡并为甘都乡,1958年成立甘都公社,1984年设甘都镇。 【黑城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42千米。人口1.3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1%。面积77.7平方千米。辖四哈宁、乙沙尔、拉曲一、拉曲二、香乙麻、扎让、挖隆沟、拉公麻、鲁乎藏、拉让滩、窑洞、上滩、宗尕堂、城东、沙拉沟、完干滩、大拉曲、阿卡拉18个村委会。1950年沿旧制设黑城乡,1958年并入扎巴公社,1962年分设黑城公社,1984年改设黑城乡。 【牙什尕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49千米。人口0.7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8%。面积53.3平方千米。辖哇尔江、牙什尕、上多巴、下多巴一、下多巴二、参果滩一、参果滩二、参果滩三、园艺场、曲日麻卡、唐沙滩一、唐沙滩二、唐沙滩三13个村委会。1981年从群科公社划出牙什尕公社,1984年改设牙什尕乡。 【德恒隆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39千米。人口1.3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2%。面积262.5平方千米。辖德恒隆一、德恒隆二、纳加、直乎具、措扎、黄吾具、拉村、东加、若索、哇加、哇西、甲加、西后加吾具、石乃海、牙曲、牙曲滩、卡什代、安措、哇加滩、列村、团结一、团结二22个村委会。1950年沿旧制设德恒隆乡,1958年与沙连堡乡合并成立德恒隆公社,1984年改设德恒隆乡。 【扎巴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32千米。人口1.1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8%。面积127.6平方千米。辖扎巴一、扎巴二、扎巴三、扎巴四、扎拉毛、结拉、本康沟、全藏、西滩、南滩、双格达、关沙、下扎巴、阳坡、阴坡、浪隆、冷扎、知海买、黄麻、下鲁乎藏、滩滩、科台、东拉卡、上脑、阿代、曲先昂26个村委会。1950年沿旧制设扎巴乡,1958年改为扎巴公社,1984年复设扎巴乡。 【谢家滩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3千米。人口0.7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34%。面积55.8平方千米。辖工扎、拉扎、窑隆、卡昂、吊沟、丁家湾、九道湾、朱家湾、韩家瑶、尔多其那、卷抗、西门泉、阴坡、下河淮、谢家滩、合群、马塘、牙合18个行政村。民国时设拉扎乡,1950年设谢家滩乡,1956年并入巴燕镇,1958年与阿什奴乡合并成立巴燕公社,1963年分设谢家滩公社,1984年复设谢家滩乡。 【加合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3千米。人口1.7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0%。面积125.3平方千米。辖上地滩、下地潍、庙尔沟、马场、寺尔沟、上拉干、中拉干、辛家瑶、窑湾、李家庄、阿扎卜扎、后沟、藏滩、上加合、下加合、上吾具、下吾具、卜隆、上卧力尕、下卧力尕、下沟、下山根、水乃海、克麻24个村委会。民国时设若力尕乡,1950设加合乡,1958年与黑城、二塘乡合并成立城西公社,1962年分设加合公社,1984年复设加合乡。 【二塘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府驻地7千米。人口1.1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1.8%。面积103平方千米。辖大塘、二塘、三塘、上滩、角扎、庄子湾、红牙合、尼昂、香里胡拉、隆欠、二塘沟、尕什加、尕吾山、科却、格许、工哇滩一、工哇滩二17个村委会。1950年设二塘乡,1958年并入城西公社,1962年分设二塘公社,1984年复设二塘乡。 【德加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18千米。人口0.8万,以汉族为主,回族占总人口的23.7%。面积105.7平方千米。辖尔尕昂、洛忙、山卡拉、白土庄、德加、尕什加、公布昂、河滩庄、尕麻南、五道岭、扎浪滩、牙什扎、寺台13个村委会。1950沿旧制设德加乡,1956年并入昂思多乡,1958年属昂思多公社,1962年分设德加公社,1984复设德加乡。 【昂思多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25千米。人口1.1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4.7%。面积83.9平方千米。辖具乎扎、公拜岭、阳坡、阴坡、沙吾昂、尖巴昂、红卡哇一、红卡哇二、梅加、关沙、关相口、玉麦街、先群、香加岭、雄村、尕吾塘、拉昂、吾则塘、若麻岭19个村委会。民国时为昂思多镇,1950年设昂思多乡,1956年改设昂思多镇,1958年与德加乡合并成立昂思多公社,1984年复设昂思多乡。 【沙连堡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28千米。人口0.7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1%。面积105.7平方千米。辖加仓、尔洞门、阴坡、关巴湾、其后昂、沙连堡一、沙连堡二、上塔加、下塔加、科才昂、乙什春一、乙什春二、沙加、古浪14个村委会。民国时设乙什春乡,1952年设沙连堡乡,1958年并入德恒隆公社,1974年分设沙连堡公社,1984年复设沙连堡乡。 【阿什努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驻地18千米。人口0.6万,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4.7%。面积107.5平方千米。辖阿什努一、阿什努二、日忙、羊隆、阿藏吾具、若兰、纳哈龙、尕加、白加、全吉、刘什洞、赛什库、松赛、列仁、俄加、多杰拉卡、合什加17个村委会。民国时为阿藏吾具乡,1950年改设阿什努乡,1958年并入巴燕公社,1962年分设阿什努公社,1984复设阿什努乡。 【石大仓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12千米。人口0.6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6.6%,回族占37.9%。面积202.9平方千米。辖关藏、巷加吾具、支哈堂、石大仓、高跃、拉卡、香塔、吉加、旦庄、大加沿、小金源、斯吉海、大岭、文加山、沙浪、台力盖一、台力盖二17个村委会。解放前置石大仓乡,1950年属金家庄乡,1956年设石大仓藏族乡,1958年并归城东公社,1962年分设石大仓公社,1984年改为石大仓乡。 【初麻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29千米。人口0.6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6.5%,回族占25.4%。面积150.9平方千米。辖扎西庄、主庄、安关、初麻一、初麻二、沙尔洞、滩果、滩果台、拉尕鲁、上恰藏、下恰藏、拉许、梅加、塔麻、公保吾具、沙让、安具乎17个村委会。1950年设梅加乡,1956年并入沙尔洞乡,1958年并入金源、城东公社,1962年分设初麻公社,1984年改设初麻乡。 【支扎藏族乡】位于县境西端,距县府驻地89千米。人口0.3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65.8%。面积163.4平方千米。辖正尕、江扎、街道、东朋、卡阳、年办、拉格堂、上米乃海、下米乃海、朱洞10个村委会。民国时置支扎乡,1950年改设雄先乡,1956年改为雄先藏族乡,1958改为雄先公社,1963年从雄先公社析置支扎公社,1984年改为支扎藏族乡。 【查甫藏族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54千米。人口0.6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59.3%。面积60.2平方千米。辖查甫一、查甫二、药水泉、索拉、窑洞、上曲加、中曲加、下曲加、来洞、查让、加斜、东台、黄河沿13个村委会。1950年沿旧制设查甫乡,1956年改设查甫藏族乡,1958年改设查甫公社,1984年复设为查甫藏族乡。 【雄先藏族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驻地66千米。人口0.8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8.7%,回族占11%。面积124.9平方千米。辖雄先、花科、巴麻堂、乙麻昂、电岗、东由、完加、角加、拉赛、麻加、其大吉、其先、沙索麻、洛麻、上半主哇、东南村、西北村、沙柳湾、唐春19个村委会。民国时为支扎乡辖地,1950设雄先乡,1956年改为雄先藏族乡,1958年改设雄先公社,1984年复设雄先藏族乡。 【金源藏族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45千米。人口0.6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2%。面积343平方千米。辖上科巴、下科巴、恰加、支哈加、雄哇、土哇仓、旦麻、多西、日古、尖科、阿吾卜具、桑加吾具、下什堂、安关群哇14个村委会。民国时设科巴乡,1950年设科沿沟乡,1956年并为金源藏族乡,1958年改为金源公社,1984年复设金源藏族乡。 【塔加藏族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驻地84千米。人口0.4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9%。面积193.8平方千米。辖塔加一、塔加二、白加集、白加拉卡、德扎、尕洞、牙什扎、贡什加、曹旦麻9个村委会。1950年沿旧制设塔白加乡,1956年改为塔加藏族乡,1958年并入金源公社,1963年分设塔加公社,1984年复设塔加藏族乡。 旅游资源 夏琼寺属省级文物保夏琼寺护单位,位于青海省化隆县查甫乡,距省会西宁95公里,临平公路南侧15公里处,是化隆县风景区中较著名的宗教文化游览胜地,始建于1394年,为青海最古老的藏佛寺之一,夏琼寺总面积为27万平方米,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年),是藏传佛教格鲁创始人宗咯巴的发祥地,历代三世、七世、十三世0捐金数千两修饰了该寺殿堂,使该寺更加金碧辉煌,光彩四溢。该寺第一批经师先后充当了七世、八世0,九世班禅和三世章嘉-的经师,1788年乾隆皇帝赐名“法静寺”,并敕赐汉、藏、蒙、满四种文匾一幅,上题“大乘兴盛地”金字。 夏琼,本为藏语,意即大鹏,乃附会山形之势以命名。其山在查乡南尽头,势如展翅欲飞之大鹏,雄踞黄河北岸,俯瞰九曲盘旋,远眺千山万壑,左倚尕吾山,右靠多尔福山,后托八宝山,有赞日:“青龙游于前,黄龟伏于后,灰虎卧于左,红鸟翔于右”。东、西、北三面峰恋重叠,南面如刀劈斧削,陡峭万仞,险绝异常。山顶建有古刹夏琼寺,从南向北远望,寺院恰于大鹏右肩,古人誉为佛教圣地。夏琼寺自创建以来,现后修建了妙音菩萨殿、弥勒殿、金顶殿、阿底峡殿、金刚佛殿、支扎佛殿、煨桑殿、地藏菩萨殿、监河弥勒殿、山佛殿、-神殿等十一个殿堂,构成了一处汉、藏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古建筑群,整体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布局井燃,气势磅礴。 马阴山,古称拔延山,本古羌语,意为莲花山,位于化隆县北部,为化隆---乐都之界。乐化公路直达该景区,距省会西宁110公里,属山岳型风景旅游区。隋大业五年,炀帝曾围猎于此,遂见褚史书。别名“雪岭”,因山顶积雪终年不化而得名。主峰高4295.4米,为境内第二高峰,上有湫池,雨盈旱涸,北瞰乐都全境,南观化隆群山。春夏之际,日丽风静,碧天如洗,山顶银光耀目,山下青草茵茵,菜花敷金,攀其顶南望,为广袤起伏的草山草坡,牛羊成群,动如行云,是县内最大牧场之一,古为官府马场,远望县城,似一巨型莲花之心,故名巴燕戎格城(意为莲花城)。 旦斗寺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青海省化隆县金源乡,距省会西宁170公里,始建于10世纪中叶,是藏传佛教后期的发祥地,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旦斗”系藏语“居留”之意,此处以藏传历史掌故命名。寺院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成于山赡岩绝壁凹龛处,随山顺势,上依千仞叠崖,下临百丈深涧。山借寺饰,寺凭山势,蔚为壮观。 旦斗寺的建筑由阿吉塔修行殿、加吾东智修行殿、索南坚措修行殿、大经堂,堪布-殿、阿瓦李加修行殿、加哇索南修行殿、拉隆修行殿、白塔等十多处殿堂组成,这些殿堂有的依自然洞穴内伸外延,居高临下,险绝异常,有的靠巨崖为壁,就悬崖为顶,有的造山平地,独立成体,殿堂内各种金身佛像,华柱帛画交相辉映,庄严肃穆。 旦斗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是研究藏传佛教的建筑,艺术、宗教制度的珍贵资料,每年都有大批信教群众和旅游者,到此朝拜、观光旅游。 李家峡北岸生态园位于青海省化隆县李家峡管委西北部,南边同尖扎县隔河相望,是黄河上游第三个梯级电站,现已高峡平湖,风光宜人,是旅游避暑胜地。阿赛公路可直达。距省会西宁120公里,是集生态,旅游,餐饮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区。李家峡北岸生态园占地面积5600余亩,其中核心面积500亩。目前造林2700亩,以经济林、观赏林为主,修建宾馆,娱乐室各一座,农家小院20个,旅游船15只,铺建了宽敞停车厂。该生态园东临“佛教圣地夏琼寺”,南依李家峡水电站,乘船可游览风景优美的“松巴峡”和坎布拉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态园内还有“乌龟山平湖”、“如来佛看景”、“大坝风光”、“昆仑仙菊基地”等诸多景点。 |
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部,东接甘肃省临夏回族州,南临甘肃夏河县和青海同仁县,西与尖扎县为邻,北连化隆县,与民和县相望。总面积约1750平方公里,现有15425户8.69万人。其中藏族占25%,为自治县第二个主要民族,大部分居住在西部的文都、尕楞、岗察和东南部的道帏4个地区。传说文都、尕楞、道帏三个地区的头人均系西藏萨迦昆氏家族后裔。原来,文都千户下辖文都七族;下仁务昂索辖今尕楞乡仁务五族;道佛昂索辖道帏五族(下分十七族分)和夕昌沟藏族。岗察地区藏族相传迁自贵德县岗察部落,由其总头人岗察“红保”管辖。历史上,循化地区藏传佛教寺院主要分布在上述四地。
1958年,全县有大小藏传佛教寺院33座,其中格鲁派寺院28座,宁玛派寺院5座(其中尼姑寺2座)。另有文都乡的王仓麻本教活动点1处。上述寺院中,位于今文都乡的8座,即属格鲁派的文都寺、斗合道寺、多吾寺、撒毛寺、康毛寺、中库寺,属宁玛派的拉兄俄康和多洛塘尼姑寺;位于今尕楞乡的9座,即属格鲁派的尕楞静房、尕楞寺、洛扬塘寺、比塘寺、曲卜藏寺、秀日寺、仁务寺,属宁玛派的旦波切俄康和拉多俄康;位于今岗察乡的岗察寺,属格鲁派;位于道帏乡的12座,即古雷寺、木洪寺、东那寺、多什则寺、宁巴寺、比仑寺、牙木寺、铁孕楞寺、吾曼寺、东湾寺、张沙寺和旦麻尼姑寺,除旦麻尼姑寺属宁玛派外,其他均为格鲁派寺院,位于今白庄乡的夕昌寺和夕昌修行院以及位于积石镇的赛如拉康,均属格鲁派。除上述34座外,古寺遗址有5处,即位于今道帏乡的鲁加寺、安格修行院、吾曼道寺、贺龙堡寺和噶丹修行处。拒循化县委统战部1958年11月17日统计资料,当时全县有格鲁派僧人1265人(其中-12人,管家19人,僧官43人,从德33人,引经师12人,干巴93人)、宁玛派僧人和尼姑242人,本教法师23人。全县藏传佛寺共占有水地2797.07亩,山地1638.39亩,牛936头,骡20头。1958年后,保留文都寺(7人);古雷寺(22人),其余取缔。1962年西北民族工作会议以后,增开夕昌寺(7人)、岗察寺(5人)、道帏旦麻尼姑寺(5人)。“文革”初期,寺院基本拆毁,僧人全部还俗。1980年后,各寺陆续开放,现批准开放27座,自行开放1座。未开放或已消亡的6座,即文都乡的多洛塘尼姑寺、尕楞乡的尕楞静房、尕楞寺、曲卜藏寺、秀日寺以及白庄乡的夕昌修行院。 现有寺院中,属格鲁派的23座,住寺僧人519人,宁玛派4座(其中尼姑寺1座11人),另有本教活动点1处。 古为羌地,汉时为河关县辖地,隋隶达化县,唐隶米川县,元为积石军、镇西军地,五代时为土蕃地,宋属吐蕃政权辖地,金、夏设积石州,元代仍为积石州,隶属吐蕃等处宣尉司元帅府,明为千户所辖地,清设循化厅,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循化县,隶甘肃西宁道,1929年青海建省为省直辖县。1949年循化解放。1953年改设循化撒拉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县,1978年划归海东地区。循化县的行政归属几经变动:解放初至1958年由省直辖;1959年至1961年划归黄南藏族自治州代管;1962年归省直辖;1978年起,归海东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社会发展 县城的规划控制面积为7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由“八五”末的0.8平方公里扩大到l.8平方公里,同比增长125%,建成区绿地率为12%,县城人口为1.8万人增长20%,全县城镇化水平达15%,较“八五”末增加8个百分点。县城拥有道路7.325公里、16.78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9.32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44%、210%和366%;铺设供水管网6.4公里,县城日供水能力达7000吨,人均生活用水量157升,同比分别增12.7%、80.9%和52.7%;铺设排水管网11.61公里,同比增长360%,拥有房屋建筑面积59.0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设面积23.76万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3.2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68%、120%和300%;自1998年至令给我县职工772户解决了住房公积金贷款1159.07万元;目前,全县拥有出租车320辆;与此同时,集中供热公用事业得到较快发展,供热面积达10、57万平方米。随着分明两年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填埋工程的实施,将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另外,去年省政府确定积石一街子集镇列为全省14个重点集镇之一,也给该县城镇建设事业也带来了很大的机遇。 循化县的集镇建设进展顺利,全县现有集镇5个,经过近几年来的建设都已具雏形,其中街子、公伯峡、白庄集镇的道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白庄集镇建设房屋风格突出地方民族特色,已成为海东地区集镇建设的样板工程。截至今年八月底,各集镇共完成各类投资2250.7万元,房屋总建筑面积达34498.34平方米;目前集镇市场和文化设施也得到了一定的建设,城镇功能日趋完善。 历史沿革 古为羌地,汉时为河关县辖地,隋隶达化县,唐隶米川县,元为积石军、镇西军地,五代时为土蕃地,宋属吐蕃厮政权辖地,金、夏设积石州,元代仍为积石州,隶属吐蕃等处宣尉司元帅府,明为千户所辖地,清设循化厅,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循化县,隶甘肃西宁道,1929年青海建省为省直辖县。1949年循化解放。1953年改设循化撒拉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自治县,1978年划归海东地区。循化县的行政归属几经变动:解放初至1958年由省直辖;1959年至1961年划归黄南藏族自治州代管;1962年归省直辖;1978年起,归海东地区行政公署管辖。 1966年以前循化县行政区划更异十分频繁。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以后,全县划分为城关公社、黄河公社、红旗公社、永丰公社、东风公社、岗察公社。1996年底,全县辖1镇、9乡(4个藏族乡):积石镇、街子乡、清水乡、孟达乡、白庄乡、查汗都斯乡及尕楞藏族乡、文都藏族乡、岗察藏族乡、道帏藏族乡,154个行政村。 2000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辖1个镇、5个乡、4个民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04452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积石镇24647道帏藏族乡11481白庄乡16801清水乡7488孟达乡2274街子乡15694查汗都斯乡11381文都藏族乡7960尕楞藏族乡5082岗察藏族乡1644 2001年底,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辖1个镇、5个乡、4个民族乡,1个居委会、154个村(牧)委会。 积石镇 驻上草滩坝,辖1个居委会(城关)、17村(牧)委会(东街、西街、上草滩坝、下草滩坝、瓦匠庄、托坝、线尕拉、沙坝塘、西沟、石头坡、丁匠、大别列、尕别列、乙麻目、新建、河北、加入)。 白庄乡 驻白庄集,辖27村(牧)委会(塘洛尕、上白庄、下白庄、白庄、上张尕、下张尕、立庄、上拉边、下拉边、扎木、昌克、团结、山根、乙日亥、朱格、米牙亥、条井、上科哇、下科哇、苏乎沙、麻日、牙日、格达、来塘、吾科、江布日、强宁)。 查汗都斯乡 驻下庄,辖17村(牧)委会(阿河滩、牙藏、哈大亥、苏志、乙麻亥、新村、下庄、中庄、大庄、新建、团结、古什群、赞上庄、赞中庄、赞下庄、繁殖场、白庄村)。 街子乡 驻三兰巴海,辖19村(牧)委会(三兰巴海、托隆都、团结、三立房、洋苦浪、洋巴扎、上房、沈家、马家、孟达山、波拉海、果河哈拉、果什滩、波立吉、古吉来、塘坊、苏哇什、吾土贝那亥、牙门曲乎)。 清水乡 驻石巷,辖12村(牧)委会(下滩、阿什匠、阿麻叉、乙麻亥、上庄、下庄、红庄、大寺古、瓦匠庄、唐赛、石巷、田盖孟达乡 驻孟达大庄,辖5村(牧)委会(大庄、专塘、木厂、塔沙坡、索同)。 道帏藏族乡 驻下古雷,辖27村(牧)委会(张沙、起台堡、夕冲、贺隆堡塘、贺庄、宁巴、古雷、多哇、多什则、俄加、立伦、旦麻、克麻、加仓、牙木、吾曼、铁尕楞、吾曼道、王家、比隆、拉木龙哇、循哇、木洪、贺隆堡、拉科、德曼、三木仓)。 尕楞藏族乡 驻牙尕,辖11村(牧)委会(牙尕、麻尕、相沙、洛哇、哇龙、比塘、建设堂、曲卜藏、仁务、宗占、秀日)。 文都藏族乡 驻拉雄,辖16村(牧)委会(拉雄、毛玉、河哇、王仓麻、抽子、拉代、旦麻、相玉、白草毛、拉龙哇、公麻、江加、牙训、日茫、哇库、修藏)。 岗察藏族乡 驻尕楞口,辖3村(牧)委会(岗察、苏化、卡索)。 2005年,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辖1个镇、5个乡、4个民族乡:积石镇、道帏藏族乡、白庄乡、清水乡、孟达乡、街子乡、查汗都斯乡、文都藏族乡、尕楞藏族乡、岗察藏族乡。 2006年8月,撤销孟达乡,并入清水乡。 乡镇简介 【积石镇】 县府驻地。位于黄河北岸,县境北部,小积石山下。人口2.4万,以撒拉族为主,占42.4%,回族占30%,还有汉族、藏族等。总面积128平方千米。辖东街、西街、上草滩坝、下草滩坝、瓦匠庄、托坝、线尕拉、沙坝塘、西沟、石头坡、丁匠、大别列、尕别列、乙麻目、新建、河北、加入17个村委会。解放前为积石镇,1949年设循化市,1953年改为城关镇,1956年改称积石镇,1958年并入黄河公社,1961年分设城镇公社,1984年复改积石镇。 【尕楞藏族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25千米。人口0.5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226平方千米。辖牙尕、麻尕、洛哇、相沙、比唐、哇龙、建设堂、曲卜藏、秀日、仁务、宗占11个村委会。解放前为第一区边都乡辖地,1950年设尕楞乡,隶属第三区,1953年属文都藏族自治区,1957年为县直辖乡,1958年与苏志乡合并成立红旗公社,1961年分设尕楞公社,1984年改设尕楞藏族乡。 【街子乡】 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府驻地6千米。人口1.5万,以撒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7%。面积62.1平方千米。辖三兰巴海、托隆都、团结、三立房、羊苦浪、洋巴扎、上房、沈家、马家、孟达山、波拉海、果哈拉、果什滩、波立吉、古及来、塘坊、苏哇什、吾土贝那亥、牙木曲乎19个村委会。解放前为第一区辖地,1950年设街子乡,1958年与文都乡合并成立永丰公社,1966年改为街子公社,1984年复设街子乡。 【查汗都斯乡】 位于县境西部,黄河南岸,距县府驻地26千米。人口1.2万,以撒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7.5%。面积69.3平方千米。辖阿河滩、牙藏、哈大亥、苏只、新村、下庄、中庄、大庄、新建、团结、古什群、赞上庄、赞中庄、赞下庄、繁殖场、乙麻亥16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为苏志乡辖地,1950年从苏志乡分设为和平乡,1956年并入苏志乡,1958年又并入红旗公社,1961年分设查汗大寺公社,1984年改设查汗都斯乡。 【文都藏族乡】 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府驻地15千米。人口0.8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4%。面积218平方千米。辖拉兄、毛玉、河哇、王仓麻、抽子、拉代、旦麻、相玉、白草毛、拉龙哇、公麻、江加、牙训、日芒、哇库、修藏16个村委会。解放前为边都乡辖地,1950年设文都乡,1958年与街子乡合并成立永丰公社,1961年分设文都公社,1984年改设文都藏族自治乡。 【清水乡】 因清水河流经境内而得名。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府驻地5千米。人口0.8万,以撒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1%。面积159平方千米。辖下滩、阿什匠、阿麻叉、乙麻亥、上庄、下庄、红庄、大寺古、瓦匠庄、唐赛、石巷、田盖12个村委会。1949年沿旧制为新芳乡辖地,1951年设清水乡,1958年与白庄、科哇、道帏等乡合并为东风公社,1961年分设清水公社,1984年复设清水乡。 【岗察藏族乡】 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驻地35千米。人口0.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9.9%。面积402.5平方千米。辖岗察、卡索、苏化3个牧委会。解放前称岗察百户部落,1949年建政时隶属第三区,1950年改设特别行政区,1953年建岗察乡,1959年与县牧场合并成立岗察公社,1984年改设岗察藏族乡。 【孟达乡】 位于县境东北部,东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20千米。人口0.3万,以撒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89.5%。面积118平方千米。辖汉平。大庄、索同、木厂、塔沙坡、专堂5个村委会。解放前属第一区辖地,1951年设孟达乡,1958年与他乡合并成立东风公社,1961年分设孟达公社,1966年并入清水公社,1984年复设孟达乡。 【道帏藏族乡】 位于县境东南部,东部和南部与甘肃省接壤,距县府驻地35千米。人口1.2万,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71.4%。面积562.9平方千米。辖古雷、张沙、起台堡、夕冲、贺隆堡塘、贺庄、宁巴、多哇、多什则、俄加、立伦、旦麻、克麻、加仓、牙木、吾曼、铁尕楞、吾曼道、王家、比隆、拉木龙哇、循哇、木洪、贺隆堡、拉科、德曼、三木仓27个村委会。解放前为第二区辖地,1950年设道帏乡,1953年成立道帏藏族自治区(乡级),1958年并入东风公社,1961年分设道帏公社,1984年改设道帏藏族乡。 【白庄乡】 位于县境东部,东接甘肃省,距县府驻地20千米。人口1.8万,以撒拉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1%。面积154.3平方千米。辖白庄、上白庄、下白庄、塘乐尕、上张尕、下张尕、立庄、上拉边、下拉边、扎木、昌克、团结、山根、乙日亥、朱格、米牙亥、条井、上科哇、下科哇、苏乎沙、麻日、牙日、格达、来塘、吾科、江布日、强宁27个村委会。解放前为崖曼乡辖地,1950年设白庄乡,1956年将崖曼、胜利、人民等乡并入白庄乡,1958年与清水、道帏等乡合并成立东风公社,1961年分设白庄公社,1984年复设白庄乡。 循化旅游 ◆旅游简介 循化县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全国旅游4A景区。这里气候宜人,环境优美,是青海春天来得最早的地方。黄河上游流动的风情画廊:滔滔黄河边,巍巍积石山,小镇积石街,树木成行,花香飘溢。孟达天池、骆驼泉、文都大寺三大景区入围“青海十大景观”。撒拉族骆驼泉的美丽传说、全省第二大清真寺。民族特色浓郁、环境幽静的“撒拉人家”一户挨着一户,品种丰富的撒拉族套餐,热情好客的主人,让客人留连忘返。撒拉族刺绣是撒拉族女子心灵手巧的“-”,用五彩线穿引出的一片片绿叶、一朵朵娇艳欲滴的芍药花、牡丹花,成了循化县旅游纪念品。 ◇自然景观::国家级孟达自然保护区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西双版纳”,区内珍禽异兽、奇花异草约500余种,是一个鲜活的动植物宝库。有峥嵘相间的丹霞地貌、雄奇壮丽“天下黄河循化美”的积石峡、公伯峡,有浑然天成的双驼峰,有飞流直下的安岗瀑布、婀娜多姿的彩虹瀑布,有宛如仙境的乌山池、声名远扬的清水湾及被赋予美丽传说的孟达天池,还有撒拉族东迁遗迹骆驼泉以及大禹导河的遗迹。 ◇人文景观:青海第二大清真寺——街子清真寺,撒拉族先民携带至此的珍贵手抄本《古兰经》以及撒拉族先民“尕勒莽、阿合莽”陵墓。有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已故十世班禅大师故居,纪念塔和文都大寺,有安多天然佛塔及著名藏传佛教大师、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喜饶嘉措的故居、纪念馆等。 ◆交通住宿
◇地理位置:循化县城距西宁省会163公里,东临甘肃省临夏市112公里,有循同、临平公路纵贯全境。上有黄河李家峡、公伯峡水电站,下有刘家峡及即将上马的积石峡水电站,中有3一5座中型梯级水力发电站可供开发建设。 ◇宾馆住宿:循化宾馆为三星级接待中心;建贸大厦、积石宾馆、秀水宾馆、交通宾馆、天池宾馆已确定为二星级宾馆,循化县游客接待中心是全县唯一的综合-务机构。 ◆旅游线路推荐 ◇循化一日游 主题:孟达天池生态专线游 线路:清水湾——大禹神犬——双驼峰——狐跳峡——孟达清真大寺——撒拉族古老民居—篱笆楼——孟达自然保护区——孟达天池。 ◇循化二日游 主题:宗教文化与孟达生态综合游 线路: D1在撒拉人家用午餐(观看撒拉族民居,体验撒拉族的民俗),餐后观文都大寺——十世班禅故居——撒拉族的发祥地—骆驼泉——青海第二大清真寺—街子清真大寺,在田园风情园品尝撒拉族的特色餐饮(烤全羊),欣赏撒拉族歌舞及篝火晚会。宿:撒拉人家。 D2早餐后,县城——清水湾——双驼峰——野狐跳——狮王峰——西山卧虎石——华山松谷——三级彩虹瀑布——高原明珠--孟达天池,青林“森林浴”——竹子坪——进入池脑沟观赏连理枝(又名夫妻树)——树王——悬崖蛟龙,返回县城。 ◇循化三日游 线路A:孟达天池森林探险游 D1接团,县城——清水湾——双驼峰——野狐跳——以绘画和雕刻著称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孟达大庄清真寺——狮王峰——西山卧虎石——三级彩虹瀑布——神仙洞——将军松——盘石树——孟达天池,在天池白云山庄用午餐,下午自由活动,采摘野生的木耳、厥菜等,观赏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自然风景,宿白云山庄。 D26:00用早餐,餐后经青杆林——万亩杜鹃林——登黑塔山体会孔子登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进行一系列的森林探险活动。宿:白云山庄 D3早起听鸟叫或峰火亭观日出,早餐后,竹子坪——药水泉瀑布——进入池脑沟观赏连理枝(又名夫妻树)——树王——悬崖蛟龙,天池用午餐,返回县城。 线路B:循化风情游 D1上午前往撒拉族的发祥地——骆驼泉/街子清真大寺/尕勒莽、阿合莽先贤墓冢/前往撒拉人家,观看撒拉族民居,体验撒拉族的民俗,品尝撒拉族的特色餐饮(烤全羊),欣赏撒拉族歌舞及篝火晚会。宿:撒拉人家或星级宾馆 D2早餐后,县城——清水湾——双驼峰——野狐跳——以绘画和雕刻著称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孟达大庄清真寺——狮王峰——西山卧虎石——三级彩虹瀑布——神仙洞——将军松——盘石树——孟达天池,在天池白云山庄用午餐,下午自由活动,采摘野生的木耳、厥菜等,观赏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自然风景,晚餐。宿:白云山庄 D3早起听鸟叫或峰火亭观日出,早餐后进入青林“森林浴”——竹子坪——药水泉瀑布——进入池脑沟观赏连理枝(又名夫妻树)——树王——悬崖蛟龙,返回县城。 当地旅游投诉电话:0972-88155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