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洪河屯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洪河屯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民国《续安阳县志·古迹志》“村西有坑甚大,相传即湖之旧址(见)村里张姓居多,故名张湖顶。又此村最早居民为商、胡、丁、牛、王五姓,前三姓人口占多数,故名商胡丁村。后二姓迁出或绝户,张姓又占多数,故改为张湖顶(商、胡、丁的谐音)。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张胡顶。民国《续安阳县志》改称张湖顶。
传早年申姓兄弟二人在此依山开洞居住,后繁衍成村。故称申家洞。清乾隆年《安阳县志》和民国《续安阳县志》均载有申家洞,后因居住地势险要,一部分村民搬迁至村北2千米平坦处,此为老村址,村名未变,沿用至今。
此村边有一条沟,早年村民在沟内掏洞居住。因陈姓人多,故名陈家洞,后杨姓兴起,更名为杨家洞。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均记录有杨家洞村。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安阳县志·古迹志》:“顷城,在府西北虎涧(即彪涧)南五里,相传卫倾公筑”。后赵《城冢记》、明代《邺乘》均记有顷城。《唐故土吴君墓志铭》载有倾城乡。北宋《相台志》载有倾城,古代顷、倾通用。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改为清正,沿用至今。
北宋《相台志》载有“大郑”。明代仍为大郑(见明嘉靖十九年(1540)《重修兴隆寺碑》)。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改为“大正”,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大正乡,称大正集,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为大正村。
传古时此村有座土楼,由此得名。北宋《相台志》载有土娄。明万历年《翟氏始祖墓碑》记载,时此村称土楼。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和民国《续安阳县志》均称土楼,沿用至今。
明初山西洪洞移民迁居此地,在家门口种植槐树,以寄托对“山西洪洞大槐树”的思念之情,遂起名为槐树屯。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槐木屯,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槐树屯。
北宋《相台志》载有“新郑”。金代仍为新郑(见村中现存金大定十九年七月三十日石碑)。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改为辛正。
住在此村的魏氏以生炉打铁为生,曾有“40盘火炉”,打造的锄板闻名于河南、河北、山东诸省,故村名称魏家炉。后村东又有崔家炉,也是以打铁为生。1937年,日伪军将两村合为一村,改名为崔魏炉。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均有魏家炉村,1951年《安阳县地图》为崔巍炉,沿用至今。
村东有条大岭,形如卧虎;村中有条大水沟(涧)。《大清一统志》记载:“涧有小泉,名黄花”。水东流七里入于洹”(见),故名虎涧。后赵石虎建都邺城,因避石虎讳,改称彪涧。北宋《相台志》载有彪涧。明、清、民国皆同。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分为东彪涧、西彪涧。此村位于两村之东故称东彪涧。
村东有条大岭,形如卧虎;村中有条大水沟(涧)。《大清一统志》记载:“涧有小泉,名黄花”。水东流七里入于洹”(见),故名虎涧。后赵石虎建都邺城,因避石虎讳,改称彪涧。北宋《相台志》载有彪涧。明、清、民国皆同。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分为东彪涧、西彪涧。此村位于两村之西故称西彪涧。
相早年姓扈的人家在此地居住,看守一座明朝王爷的坟墓,后人口繁衍,渐成村落,故名扈家坟。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均记录有扈家坟。
此村东、南、西、西北及村中共有五条大沟,形若长龙,俗称五龙沟,村以沟名称之。民国二十年,国防部测量地图载有东五龙沟、西五龙沟。1945年后两村合称五龙沟,1992年元月,县政府一号文批准,分为东、西五龙沟两个行政村。此村居东,故称东五龙沟。
传古时此地是驻兵的营房,后来从李家坡迁来一户人家在此居住,逐渐形成村落,取名为营房。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记载有营房村名。
此村位于营房村之北,仅百米之隔,故起名为北头村。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北头村。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