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封寺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附近的三封寺得名。 [详细] |
治河渡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原治河渡口附近而得名。 [详细] |
北景港镇旧为长江虎渡口分流水入洞庭的出口,旧志称“景口”,又名“源港”。因镇区原有两条小港,一称北景港,一称南景港。南景港久废,故以北景港为名。 [详细] |
相传塌西湖因为水清柳绿,王母娘娘的小孙女瑶琴等常下凡来此玩耍。有一天发现此湖被一条为非作歹的鲇鱼精霸占,瑶琴遂与众仙女打败了鲇鱼精,并砍下它的长须,以此挡住塌西湖水,让这里的老百姓安居乐业,鲇鱼须镇由此得名。 [详细] |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率兵围剿农民起义首领杨幺,在此安营扎寨,高挂“岳旗”,故而得名。 [详细] |
万庾得名甚早,“庾”为露天谷仓,早在唐朝时即在此建仓储粮。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升万庾巡院为万庾县,其地包括今华容县西北部及石首市南部焦山河、上津湖一带,后废,并入建宁县,寻裁建宁入石首,以其半入华容,民国时期,这里建有容量达10万担的积谷仓,建国后建有华容县第4粮仓,可储粮8000万斤。因此而得名。 [详细] |
注滋口镇境内滨临藕池河,据说清咸丰三年(1853年)长江决口以后。当时河道弯曲如锯齿,又系藕池河入洞庭湖口,人据其形呼为“锯齿口”,后演变为注滋口。又传,清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岳州知府魏奎游历至华容南山沈家山,观藕池河流“注”于此,“滋”生大片洲土,官方认定其地名为“注滋口”而得名。 [详细] |
相传南宋时期岳飞受命镇压杨幺,在镇域操军村范围练兵,人称操军场,镇名源于此。 [详细] |
东山镇驻地三郎堰,以其地多山,皆在华容县县境之东,故旧县志称东山为“邑东诸山统名”,得名东山。 [详细] |
相传清咸丰年间,藕池河缺口,支流漫演。留下洲土和湖泊。此时有一位姓严名梅田的渔民来此湖边定居捕鱼为生,故而得名。 [详细] |
以春秋楚灵王筑章华台而得名。 [详细] |
以镇域著名风景区禹山命名。 [详细] |
建国前,为沟通赤眼湖进入牛氏湖,在境内新开一条河道,接通了华容县城和北景港之前的水上运输,故名新河口,因乡人民政府驻地新河口得名。 [详细] |
团洲乡因垸内原有团洲芦苇场而得名。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