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郊尾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郊尾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隶属仙游县唐安乡香田里。

民国时,隶属香田乡、香南乡、沙沟乡。

1939年7月至1949年8月称庆和保。

1949年9月改称庆和乡。

1950年至1958年,先后隶属于第三区、第四区、枫亭区、郊尾区、盖尾区。

1958年至1984年,隶属于仙游县郊尾人民公社。

1984年11月,隶属于仙游郊尾乡。

1984年12月属郊尾镇。

2003年升格为郊尾社区。

明清时期与后面村合并,属香田里,民国时期设西山保属香田镇。

1952年与埔尾合并为前进乡。

1956年6月,并入田头乡。

1958年9月设为前进大队,1962年析出后面村,改称西山大队,1984年12月设西山村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香田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石码区。

1950年属三区。

1951年至1956年6月属四区。

1956年属郊尾区。

1958年以后与西山村合并称“前进”大队,属郊尾公社。

1962年政社分开后,成立后面大队,1984年设立后面村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明清时期属香田里。

民国十七年属香田镇,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香南乡。

1949年改称为宝坑。

1950年至1952年属盖尾四区。

1955年、1956年属枫亭区。

1957年属郊尾公社,设宝坑大队。

1984年属成立宝坑村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清朝时期属慈孝里,民国时与塘也合并为伍塘保,属慈孝乡,1946年,中共仙游县委派人在伍狮村组织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慈孝乡,1950年属三区。

1951年属十二区伍塘乡。

1952年属四区伍狮乡。

1956年属郊尾区。

1958年郊尾公社。

1984年改为伍狮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明清时期,分西埔、马墘两个村,属香田里。

民国十七年,改称古店保,古店属香南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三区管辖。

1950至1952年属四区盖尾。

1955至1956年3月属枫亭区。

1956年6月,与梅塘、宝坑、湖宅、伍狮并为古店乡。

1957年属郊尾区。

1958年公社化属郊尾公社,设古店大队。

1984年设立古店村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至民国时期实行“保甲”建制时,始更名为湖宅,称“湖宅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香南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为湖宅乡。

1950年属四区,1956年属郊尾区,1958年,湖宅隶属郊尾人民公社,称“湖宅大队”。

1968年,改为湖宅革命委员会。

1984年,成立湖宅村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香南乡,1950年属三区,1951年至1956年6月属四区,1956年6月并入古店乡,1958年底设立梅塘大队,1984年12月成立梅塘村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香兆乡,1950年属三区,1951年至1956年属四区,1956年属郊尾区,1958年属郊尾公社,1984年改为三埔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1985年3月属郊尾镇。

公元979年,仙游划为四乡,二十六个里,埕边属其中的香田里管理。

1949年,新中国成立,改设区公所,该地属枫亭区管理。

1950年属三区,与后沈、长安并为三和乡,1952年,成立郊尾区,该地归郊尾区,同年,崙头的寨里下厝归埕边乡,至1955年3月属四区。

1956年属郊尾区,同年6月,与东湖、后沈、长安并为埕边乡,1958年9月,成立郊尾人民公社,改称埕边大队。

1984年成立埕边村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唐宋时称厚锦,属仙游县旸谷里。

明朝时期以后沈载籍,属香田里。

民国时称后沈保,属香田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香田乡。

1950年属三区。

1956年6月,并入郊尾区埕边乡。

1958年9月,设后沈大队。

1984年11月,成立后沈村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明清时期,设长岭村属香田里,民国时期,与长安并保,属香田镇。

1956年6月,并入埕边乡,属郊尾区,1958年9日,并入长安大队,属郊尾公社。

1962年,设长岭大队。

1984年10月,成立长岭村村民委员会,属郊尾公社,同年11月,郊尾公社改称郊尾乡人民政府。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明清时期,分设麦厝、打铁店、后连等3个村,属香田里。

民国时,与长岭并为长安保,属香田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香田乡,1950年属三区,与后沈、埕边并为三和乡。

1952年,析后沈、埕边,仍与长岭并村,至1955年3月属四区,1956年6月,并入埕边乡,属枫亭区。

1958年9月,设长安大队,属郊尾公社,1962年,与长岭分队,后改为长安村。

1984年11月成立长安村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沙溪自古为仙游县的经济中心。

宋代建沙溪,商贾往来称便,设沙溪市。

明朝时期设沙溪铺,尤为兴盛。

清朝时期沙溪有二家票局,以票换银。

五家典铺,四家鱼行,成为仙游莆田、惠安、永春、德化海产集散销售中心。

民国十七年公路开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香田乡,1950年至1951年属三区,1952年至1955年3月属四区,1955年至1956年6月属枫亭区,旸谷乡。

1956年属郊尾区,1958年属郊尾公社,初级社为光煌,后与旸谷光辉社合并为郊尾公社,旸谷大队。

体制改革后,成为沙溪大队。

1984年12月属郊尾乡,设沙溪村村民委员会。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明朝万历时期(1572-1620)杨寨属香田里。

清道光元年(1821)称旸谷里。

1940年属沙沟乡,隶属枫亭区。

1943年改属香田乡。

1947年改属香南乡旸谷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香南乡管辖,后改属仙游县第三区(设枫亭)。

1952年属仙游县四区(设郊尾)。

1956年属郊尾区。

1956年旸谷、沙溪、染厝、新和合并为旸谷乡,属枫亭区。

1958年旸谷、沙溪、染厝、新和四村又单独建制后,称旸谷大队属郊尾公社。

1984年成立阳谷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属郊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