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郊尾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郊尾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元、明、清时称蓝园,后称染厝,民国时期称染厝保,属香田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香田乡,1950年属三区,1952年属四区,1955年属枫亭区,1956年属郊尾区,1958年9月设染厝大队。

1984年12月成立染厝村委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历史上与阮庄并村,宋代时期属旸谷里,明朝时期、清朝时期属香田里。

1943年属香南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香田乡,1950年属三区,1952年并入阮庄称新民乡,1955年属枫亭区,1956年并入庆和乡,1957年庆和拆乡乃称新民乡,1961年后与阮庄分开称后溪大队,1984年改为后溪村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2014年重建。

在明末清初与后溪并村,属香田里。

民国十七年并入后溪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香田乡,1950年属三区,1952年改称新民村。

1955年属枫亭区,1956年6月并入庆和乡,1958年9月设新民大队。

1962年改称阮庄大队。

1984年10月成立阮庄村村民委员会,同年11月属郊尾乡,1985年3月乡改镇,属郊尾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慈孝乡,1950年属三区,1951年属十二区伍塘乡。

1952年属四区。

塘边村1955年属枫亭区,1956年属郊尾区,1956年6月,并入庆和乡。

1958年属郊尾公社,1958年9月,与染厝划出南埔自然村,设塘边大队。

1984年12月成立塘边村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属郊尾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香田乡,1950年属三区,1952年属四区,1953年成立新和乡,1954年改为光星农业合作社。

1955年至1956年6月属枫亭区,1956年属郊尾区,1958年属郊尾公社,为新和大队。

1984年11月成立新和村村民委员会,属郊尾乡。

1985年3月乡改镇,属郊尾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