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蓟州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蓟州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982年成立城关镇居民办公室。

1992年改建成蓟县境区街道办事处。

2004年更为现名,名称沿用至今。

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关厢里西关乡保、荣庆屯里南关乡保、上醴泉里东关乡保、尚义里西保乡保。

民国时期属第一区。

1953年分属城关镇和西小毛庄、闯子岭、四合村、板桥、管驿、东大井6个乡。

1956年撤区并乡,属城关镇。

1958年成立城关公社,设9个管理区。

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设三个管理区。

1981年将“三关”、“四隅”、崔店子、杨园子、新马家崖划出建城关镇。

1986年将洪水庄、桃花园、西井峪等6个村划入城关镇。

1983年改为城关镇、城关乡,1985年镇、社合并,改城关镇。

1985年镇、乡合并,保留城关镇,规模49个行政村。

2001年9月撤逯庄子乡将该乡原21个行政村划入城关镇,规模70个行政村。

2008年经县政府批准,城关镇改称渔阳镇。

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荣庆屯里南关乡保、尚义里东保乡保,西保乡保和张家店乡保。

民国时期,分属一区溵溜乡、大现渠乡和贾各庄乡。

1949年建国后,属第三、九区。

1953年属第十区,辖五个乡。

1956年撤区并乡,合并为八里庄、敦庄子、东赵各庄三个乡。

1958年成立溵溜公社,辖溵溜,敦庄子等10个管理区。

1961年公社规模缩小,溵溜公社保留溵溜、敦庄子两个管理区33个村。

1983年改为溵溜乡。

1995年撤乡并镇改为洇溜镇。

辖区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关厢里西关乡保和西花乡里外保乡保。

民国时期分属一区刀剪营乡、贾各庄乡和三区大孙各庄乡。

1949年后属第三区。

1953年属第九区,建沟河北、塔院、东后子峪、南营、营房、西大佛塔六个乡。

1956年撤区并乡,分属官庄乡、南营乡、沟河北乡。

1958年属城关公社,设官庄、大彩各庄两个管理区,1961年缩小公社规模,两个管理区合并为官庄公社。

1983年改为官庄乡;1990年1月24日改为官庄镇。

辖区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上醴泉里马伸桥乡保、三家店乡保、下醴泉里淋河乡保、尚义里东保乡保。

民国时期,分属二区马伸桥镇、穿芳峪乡、北赵各庄乡、三岔口乡、牛各庄乡、淋河乡。

建国后,属第二区。

1953年分属二区、十二区,建张丁庄、马伸桥、定福庄、东葛岑、田家龙湾、崔各寨、赵各庄7个乡。

1956年撤区并乡,属马伸桥乡。

1958年成立马伸桥公社,设马伸桥、穿芳峪等10个管理区。

1961年马伸桥管理区改为马伸桥公社。

1983年改马伸桥乡。

2001年10月,原宋家营乡并入并更名为马伸桥镇。

辖区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属关厢里西关乡保、原小港属东关厢保。

民国时下营地区分属八区下营乡、杨庄乡,小港地区则属二区北赵各庄乡、八区杨庄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属第八区。

1953年下营地区分属黄崖关、段庄、下营、中营、团山子、青山岭、官地、杨木庵8个乡;小港地区则属小港和古强峪两个乡,1956年撤区并为小港乡。

1958年底成立人民公社,设8个管理区,其中含小港管理区。

1961年撤并公社规模,由下营、团山子、中营、黄崖关4个管理区改为下营公社,小港另为公社。

1983年改为下营乡、小港乡。

1990年下营乡置镇。

2001年底下营与小港合并为下营镇。

在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西花乡里里保乡保,中安和里台头乡保和水庆屯里李添家庄乡保。

民国年间设邦均镇,属第三区。

1949年解放后,仍属第三区;1953年改为邦均乡;1956年撤区并乡,复改邦均镇;1958年成立邦均公社,辖11个管区;1961年改为6个公社,邦均镇公社只保留邦均管理区的22个村;1983年改邦均乡;1990年改为邦均镇;2001年10月,李庄子乡并入邦均镇。

唐朝李世民东征高丽曾在此驻军,在别山东筑有姜须城。

辖区在清道光年间(1831)分属仁智乡里,上负鼎里;清末,分属仁智乡里山前乡保,山后乡保,上负鼎里纪各庄乡保。

民国时期建别山镇,属六区,其余村庄分属王杠庄乡,小八沟乡,徐各庄乡,鲁庄子乡。

1912年为区工所驻地,1942年为伪“区公所”驻地,1942年建伪“别山镇”。

1949年后,仍属六区;1953年建别山乡。

1958年属溵溜公社,设别山、王杠庄两个管理区;1959年将楼上乡、爱国乡、和平乡、大官场乡并入。

1960年,别山等36个村划归玉田县,1962年复归蓟县,改为别山公社。

1983年改公社为乡,2002年撤乡并镇,将翠屏山乡一块并为别山镇。

辖区在清道光十一年(1931)后,分属上安和里东保乡保、中安里台头乡保、下安和里张家店乡保和永庆屯里李添家庄乡保。

民国时期,分属三区东二营乡,四区西尤古庄乡,张仙庄乡和五区西施古庄乡。

1949年建国后,分属第三、四区;1953年建邓各庄、大狼窝、傅家屯、康各庄4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合并为邓各庄、小狼窝两个乡;1958年成立个尤古庄公社,辖大许庄,邓各庄等7个管理区;1961年大许庄、邓各庄两个管理区29个村改建成尤古庄公社;1983年改为尤古庄乡。

2001年撤乡并镇,改为尤古庄镇。

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上负鼎里纪各庄乡保和下负鼎里上仓乡保。

民国时期分属五区桥头乡、上仓东镇乡、六区小八沟乡和小漫河乡。

1949年建国后,分属第五、六区。

1953年建上仓、刘各庄、大纪各庄、桥头4个乡。

1956年撤区并镇,合并为上仓乡。

1958年公社化,成立上仓公社,属上仓河东管理区。

1960年3月1日划归河北省玉田县。

1962年6月5日复归蓟县,上仓河东管理区改变为上仓公社。

1983年改为上仓乡,1994年改为上仓镇,2001年把原东塔庄镇撤并为上仓镇辖区41个自然村。

辖区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下醴泉里西保乡保、东保乡保,下负鼎上里乡保、太河乡保。

民国时期,分属攻区下仓乡,大杨各庄乡,安各庄乡,西迷王会乡,太河乡;1949年建国后,属第七区;1953年建下仓、少林口、安各庄、刘总兵、周王庄、赵山庄六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合并为下仓和王良庄两个乡;1958年成立下仓公社,设王良庄、刘总兵、杨津庄、马龙港、蒙瞿阝、大封上、鲁庄子七个管理区;1960年下仓等38个村划归玉田县;1962年复归蓟县,改建下仓公社;1983年改为下仓乡。

2001年10月,下仓乡东南部的蒙瞿阝乡划归下仓镇,统一称下仓镇。

辖区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属关厢里东山乡保。

民国时期属第八区杨庄乡。

1949年建国后,属第八区;1953年建翟庄、青山、罗庄子3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属杨庄乡;1958年公社化,建罗庄子、桑园、杨庄3个管理区;1961年合并为罗庄子公社,1983年改罗庄子乡。

2001年,撤销洪水庄乡、罗庄子乡,合并设立罗庄子镇,镇政府办公驻地设在原罗庄子乡政府旧址。

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西花乡里外保乡保,祥庆屯里公乐乡保,永庆屯里李添家庄乡保;民国时期,分属三区天平庄乡、公乐店乡、赵翰林庄乡;1949年建国后,属河北省通县专属,属第三区;1953年建白涧、杜吉素、东公乐3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合并为白涧乡;1958公社化,随蓟县并入河北省唐山专署,分两区,白涧区属邦均公社,1961年5月改为白涧公社,1983年更名白涧乡,2001年撤乡并镇,更名蓟县白涧镇人民政府。

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山安和里西保乡保,东保乡保,中安和里台头乡保。

民国时期属四区,设侯家营、马庄子、宗栗庄和西尤古庄4个乡。

1949年建国后,属第四区;1953年属侯家营、西桥头、东施古、薄李庄4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改建侯家营、林庄户两个乡;1958年属尤古庄公社,设侯家营、林庄户两个管理区;1961年合并,改建为侯家营公社;1983年改为侯家营乡。

2001年与原三岔口乡合并后,更名为侯家营镇。

辖区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永庆屯里李添家庄乡保,上安和里东保乡保。

民国时期属四区,建桑梓乡,马庄子乡、张仙庄乡。

1949年建国后,仍属四区;1953年属十一区,建桑梓、马道、归宁屯乡;1956年撤区并乡,合并为桑梓乡。

1958年公社化,属尤古庄公社,设桑梓、大芦庄两个管理区;1961年合并为桑梓公社;1983年改为桑梓乡。

2001年,因撤乡并镇将刘家顶乡化为桑梓乡,并改名为桑梓镇。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