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蓟州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蓟州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2]

东施古镇辖区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中安和里台头乡保、下安和里张家店乡保,民国时期,分属五区西施古庄乡、青甸乡、傍漳屯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分属第四、五区管辖;1953年建柳子口、嘴巴庄、东施古三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属八营乡,1958年公社化,属上仓公社,设东施古、柳子口两个管理区;1961年两个管理区合并为东施古公社;1983年改为东施古乡,2001年改为东施古镇。

辖区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中安和黑台头乡保,下负鼎里上仓乡保、上里乡保;民国时期,分属五区台头乡、青甸乡、大王务乡;1949年建国后,属第五区;1953年建台头、青甸、大王务、下窝头4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合并为青甸、下窝头两个乡;1958年公社化,建上仓公社,设下窝头、青甸、台头3个管理区;1962年6月5日复归蓟县,将3个管理区合并为下窝头公社;1963年3月1日,下窝头等17个村划玉田县,1983年改为下窝头乡,2001年10月撤乡并镇,与白塔子乡合并为下窝头镇。

辖区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上负鼎里纪各庄乡保,下负鼎里上里乡保、上仓乡保、半壁店乡保。

民国时期,分属五区上仓东镇乡,六区小八沟乡、小漫河乡,七区钱赵庄乡、蒙家瞿阝乡,1949年建国后,北部属第六区,南部属第七区。

1953年属第十区,设渔津庄、马龙港、杨津庄和和大漫河乡4个乡。

1956年撤区并乡,合并为杨津庄乡。

1958年属下仓公社,设杨津庄、马龙港两个管理区。

1960年杨津庄等18个村划归玉田县。

1962年析建东施古乡、大堼上公社,复归蓟县,改为杨津庄公社。

1983年改杨津庄乡、大堼上乡。

2001年,撤销杨津庄乡、大堼上乡,合并设立杨津庄镇。

清乾隆时分属遵化州温一里、温二里、忠义屯。

民国时期属河北省遵化县五区鹿角河乡和六区出头岭乡。

1949年属遵化县第四区;1953年建乡,分设出头岭乡、孟各庄乡;1956年撤区并乡,设出头岭乡;1958年公社化,属遵化县五星公社,设出头岭管理区、官场管理区、小稻地管理区;1961年,设出头岭公社、官场公社;1979年5月15日,划归天津市蓟县;1983年,设出头岭乡、官场乡。

2001年10月15日,撤销出头岭乡、官场乡,组建出头岭镇。

原官场乡政府驻地改为出头岭镇政府驻地。

辖区在清乾隆时分属遵化州温一里、温二里、温三里和众安屯。

中华民国时期,属河北省遵化县第五区,设鹿角河乡。

1949年建国后,属遵化县第四区。

1953年设燕各庄、南贾庄、鹿角河、蔡三庄、小稻地5个乡。

1956年撤区并乡,分属燕各庄、鹿角河两个乡。

1958年公社化,属遵化县五星公社,设西龙虎峪、鹿角河两个管理区。

1961年合并为西龙虎峪公社。

1979年5月15日划归天津市蓟县。

1983年该为西龙虎峪乡。

2001年10月撤乡并镇,改名为西龙虎峪镇。

辖区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后,分属上醴泉里三家店乡保、马伸桥乡保、尚义里东保乡保。

民国时期,分属二区穿芳峪乡、三家店乡、牛各庄乡。

1949年建国后,属第二区。

1953年建果香峪、穿芳峪、大辛庄、张丁庄,马伸桥5个乡。

1956年撤区并乡,合并为穿芳峪、马伸桥两个乡。

1958年属马伸桥公社,设穿芳峪、刘相营两个管理区。

1961年合并为穿芳峪公社,1983年改穿芳峪乡,2011年,撤穿芳峪乡,设立穿芳峪镇。

辖区在清道光十一年后,分属西花乡里外保乡保、尚义里西保乡保、永庆屯里李添家庄乡保和下安和里张家店乡保;民国时期,属于第三区和第五区,设东二营乡、赵翰林庄乡、大孙各庄乡和傍漳屯乡;1949年建国后,属于第三区;1953建东二营、唐头庄、董各庄3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合并为东二营乡;1958年属邦均公社,设东二营、唐头庄、都赛营3个管理区;1961年合并为东二营公社;1983年改为东二营乡;2011年撤乡建镇。

道光十一年(1831年)后,属西花乡里外保乡保。

民国时期属三区大孙各庄乡。

1949年建国后属第三区;1953年属第九区,建许家台乡;1958年公社化,属邦均公社,建田家峪、许家台两个管理区;1961年合并,建许家台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

2011年撤乡,设立许家台镇。

辖区在清道光初期属上负鼎里、荣庆屯里、仁智乡里;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上负鼎里纪各庄乡保、荣庆屯里南关乡保,仁智乡里山前乡保。

民国时期分属一区管城乡,五区桥头乡,六区徐各庄乡,小八沟乡。

1949年建国后,属第六区和第九区;1953年属第十区,建孟家楼、凉水泉、徐各庄和八沟四乡;1956年撤区并乡,合并为潵水头、张王庄两个乡;1958年属溵溜公社,设礼明庄、孟家楼、张王庄、大黄土庄4个管理区;1960年孟家楼等32个村划归玉田县;1962年复归蓟县,礼明庄管理区,改为礼明庄公社;1971年改称孟家楼公社,同年年底,恢复礼明庄公社名;1983年改为礼明庄乡;2011年礼明庄乡改为礼明庄镇。

辖区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尚义里西保乡保,中安和里台头乡保、荣庆屯里南关乡保、西花乡里外保乡保。

民国时期,分属一区溵溜乡、大现渠乡,五区南赵各庄乡和傍漳屯乡;1949年建国后,属第九区;1953年属第十区,建上窝头、西赵各庄,穆庄子、安二寺4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合并为东赵各庄、兴武镇两个乡;1958年公社化,属溵溜公社,设东赵各庄、兴武镇两个管理区;1960年3月1日,东赵各庄等31个村划归玉田县;1962年6月5日,复归蓟县,两个管理区合并为东赵各庄公社,1983年改为东赵各庄乡。

2001年撤乡,设立东赵各庄镇,名称沿用至今。

在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属仁智乡里,后期属仁智乡保。

民国时期属河北省蓟县二区仇店子乡,1949年建国后,属第二区,1953年属第12区,同时建五百户乡、看花楼乡、二百户乡、段庄子乡,1956年撤区并乡,分属清池乡、仇店子乡、小水头乡。

1958年建人民公社,属马伸桥人民公社。

同时建青池、仇店子、小水头管区。

1960年划归河北省玉田县,1962年复归蓟县,同年将青池、仇店子、小水头管区撤销,建五百户人民公社、九百户人民公社。

1968年五百户人民公社、九百户人民公社改为革命委员会。

1980年恢复人民公社,1982年五百户、九百户改为乡。

2001年10月撤乡建镇,撤销五百户乡、九百户乡,建五百户镇。

2019年撤销五百户镇,设立州河湾镇,镇政府驻地为州河湾南园公建3办公楼。

将别山镇所辖东河套村、山下屯村、西山一村、西十百户村、八里铺村、翠辛庄村、西河套村、东山北头村、新苏庄村、西山二村、洞子峪村、大云泉寺村、小云泉寺村、翠屏山村14个新城搬迁村以及科科村、东运庄村、小黄土庄村、锦华村、三间居村未纳入搬迁村的己征土地划归州河湾镇。

将原五百户镇东头百户村划归西龙虎峪镇管辖。

清道光十一年(1831)后,分属上醴泉里三家店乡保和下醴泉里淋河乡保;民国期间,分属二区北赵各庄乡和淋河乡。

1949年建国后,属第二区;1953年设东葛岑、孙各庄、张丁庄、赵各庄4个乡;1956年撤区并乡,属孙各庄乡;1958年属马伸桥公社,设孙各庄、刘相营两个管理区;1961年改建为孙各庄公社;1974年乡驻地前至北太平庄;1983年改名为孙各庄乡;1985年称孙各庄满族乡。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