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形成较早。据传原居住着闫、王、李三姓,人口较少。因战争曾在这里安营,故村名为营庄。明初张姓自山西迁居村东北角,此时社会已较太平,按县里的军事编制村名改称太平营。因老户居住偏南,称前营;张姓居住偏北,称后营。清时老户迁居后营,统称为太平,沿用至今。 |
传村庄形成于明初,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自山西洪洞迁居于此。同期迁来之民,分居周围6个村庄,6个村关系密切,因此6个村统称六村,因村庄位于5个六村之北,故名北六村,沿用至今。 |
据村庄原名胡家凹,因胡姓及凹地较多而名。袁姓于明代迁来后,原有老户胡、周、李姓相继绝续。与袁姓一起迁来之民,分居周围6个村庄,关系较为密切,遂以六村命名。此村居住袁姓,改称为袁六村,沿用至今。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袁六村。 |
据村庄形成于明初,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代姓自山西洪洞迁居于此。与其同期迁来之民,分居周围6个村庄,关系密切,因此6个村统称六村,此村居住戴姓,故名戴家六村,后演变为代六村,沿用至今。 |
传村庄历史悠久,原有马、刘二姓,因马姓较多,称马家营。明初陈姓自山西洪洞迁来后居住马家营,马、刘二姓相继绝续。与陈姓一起迁来之民分居周围6个村庄,关系较为密切,便以六村命名,此村居住陈姓,改称陈家六村,后简称陈六村至今。 |
据明初穆氏先祖穆荣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与其迁来之民分居周围6个村庄,关系较为密切,便以六村命名,加姓氏区分,故称穆六村,沿用至今。清嘉庆十一年(1806)《开州志》载有穆六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