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街道,因比泸州城区小而名小市。清宣统二年(1910年),小市街道境域属泸州城厢。 民国时期,为小市镇。 1950年10月,小市镇改为泸州市第一区。 1952年3月,改为泸州市第二区。 1960年6月,改为小市镇公社。 1979年12月,改为小市镇。 1987年3月,改为市中区小市街道。 1996年7月,属龙马潭区。 2021年9月10日,2021年龙马潭区小市街道宝莲街—蒋兆和故居片区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开工仪式举行。 小市街道位于四川泸州龙马潭区。下辖: 510504001001 111 杜家街社区 510504001002 111 回龙湾社区 510504001003 111 上大街社区 510504001004 111 合道街社区 510504001005 111 下大街社区 |
红星街道辖区内驻街单位、住宅小区和市场众多,人气、商气两旺。驻街省、市、区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主要有:市政协、省水稻研究所、川南矿区、泸州海关、市工商局、市药监局、市质监局、市农机局、市广电中心、市体育中心、市土地整理中心、市土地收储中心、市土地交易中心、市交警支队、市运管处、泸州老窖营销大楼、市天然气公司、泸州移动公司、区公安分局、区地税局、区供电局、区信用联社、泸州医学院城北校区、天立国际学校、英才外国语学校、新民小学、泸县人行等近100个。成型的住宅小区主要有:市委小区、市府小区、红星小区、枫林小区、祥和苑、乐园小区、向阳花园、柏香林、天立花园、南天苑、荣平阁、绿苑小区、新世纪小区、兴城北苑、锦华丽苑、国泰碧绿华庭、金诺御景山居、华锦园、万宝园、利泰花园、墨香苑、紫荆花园等50余个。泸州沱江商业城10大交易中心有4个在红星,即:川南建材交易中心、川南汽车配件交易中心、川南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川南电子电器产品交易中心。主要市场有:鹏达建材市场、江阳建材市场、沱江建材市场、科维商城电子电器汽配市场、王氏商城农副土特产品批发市场、旧车交易市场、红星农贸市场、柏香林农贸市场。有个体工商户3000余户。 红星是一个新兴的城市街道,是泸州市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产物。红星街道是适应泸州城市建设向北推进、城市化进程加快的需要,将原鱼塘镇的红星居委会、红星村、新民村、互助村、长桥村和胜利村的一部分,小市街道杜家街的一部分、大驿坝片区组建而成,幅员面积6.5平方公里。红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作为龙马潭区委、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于2000年9月对外办公。组建时,有户籍人口1.78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14万人,占64.0%;农村人口0.64万人,占36.0%。随着城市建设加快和征地农转非,相继撤销了红星村、互助村、新民村,组建了城市社区。现街道辖红星、龙南、龙桥子、大驿坝、玉带桥、天立、新民7个社区和长桥1个农业行政村。2005年户籍人口35143万人,其中:城市人口32613人,占92.8%;农业人口2530人,占7.2%。另有人户分离人口和暂住人口各3万余人,共近10万。 区位优势突出,交通运输发达,是泸州重要的客货集散地。红星街道位于泸州市沱江二桥以北,地处城北新区、泸隆高速公路引道入口,与中心半岛——主城区隔江相望,有沱一桥、沱二桥和在建的沱三桥与之相通,是泸州市城市北移、建设川南大城市的主要区域,即今后泸州市主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辖区内有驿通客运公司、泸州超长客运站、龙马潭客运站、重海物流、长顺物流公司、兴发车队、王氏客运站等10余家客货运输企业,通往省内外、市内外,可谓四通八达。 |
莲花池街道坐落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新城区。街道始建于2000年6月,幅员4.5平方公里。辖宏达社区、羊 大山社区、五八社区、龙祥社区、关口社区等5个社区。2002年,面积2.5平方千米,辖1个行政村、3个社区,年末总人口657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40人。2003年,面积2.5平方千米,辖1个行政村、4个社区。年末总人口665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100人。街道现有机关工作人员26人,其中公务员16人、事业人员10人。街道下辖5个社区、53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万余人,户籍人口15036人。街内有商住小区37个,区属以上企事业单位100余个,龙马潭区党政大楼坐落本街,是新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新兴的莲花池街道经济繁荣,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齐全,投资环境优越。龙马大道贯穿全境,交通便利,商贸云集,人杰地灵,具有突出的人才、区位、交通、通讯、气候、商贸等优势。街道紧扣市委“四个四”、区委“三大战略”、成渝通道经济轴发展机遇以及泸州商圈发展“第二极”的发展定位,结合实际,确立了“新城兴街、商贸强街、文化旺街、宜居创业”的发展战略。街道党政班子朝气蓬勃、求真务实、奋发向上,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开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 街道经济
街道在5号路、摇翔路、城北绕城路、学士山片区开发、关口土地整理和玉带河湿地公园项目。自身项目:国美· 绿洲国际、星海房地产开发、成林嵘都、北林湾房地产开发、一品坊酒业项目。街内工业、商贸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有四川华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泸州市长江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泸州市长城机电厂、泸州天府液压件有限公司等4家规模工业企业,泸州摩尔玛特(龙马店)、泸州三友物流集团、江北物流、三九灯饰城等8家规模以上商贸物流企业,泸州质德酒业、一品坊酒业等10余家酒类企业,四川科伦、永正、天寿等20余家药类企业,帝都大酒店、天河酒店、海摄大酒店、千椒百味火锅店、沸腾渔港、德膳堂等200家餐饮娱乐企业,个体工商户达1000余户。街内特色有 “帝都”、“天河”、“海摄”、“千椒百味”、“沸腾渔港”以及众多饮食店铺云集春雨路,形成“春雨路饮食一条街”,独具特色;玉带新区、学士山片区的大规模开发、摩尔玛特的成功运营、城北中央商务区(CBD)、国美·绿洲国际项目已成功启动;商业布局不断调整升级,泸州商圈发展“第二极”即将显现。2010年,全街实现GDP9.86亿元,同比增长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500万元,同比增长49.7%;新引进项目53个,市外到位资金7.3亿元,同比增长45.1%。[1]。 |
罗汉街道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境内有四川省唯一的出海港——泸州(国际)集装箱多用途码头,还有泸州泰安长江大桥、泸州外环线、罗小(罗汉至小市)公路、进港大件路横贯全镇;境内村村通水泥路、光纤电视、电话、自来水,户户均能饮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罗汉镇依托境内中海沥青(四川)有限公司、美国科氏泸州(沥青)产品有限公司、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692厂、泸州老窖罗汉基地等市属以上大型企业雄厚的工业基础,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工业强镇战略,每年招商引资都在3000万元以上,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全镇已形成了以机械、化工、酒类、物流、建材等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目前已有56家一定规模的企业落户罗汉镇;近年来我镇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走“融入市区发展,打造工业强镇,强工兴贸富农,促进和谐稳定”的路子,抢抓机遇,发挥有时,全力打造泸州工业强镇;促进全镇三个文明快速、协调发展。 2005年,罗汉镇实现GDP 29633万元,同比增长18%; ——工业总产值33160万元,占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25%; ——农林牧渔总产值6650万元,占年计划的101%,同比增长7%; ——第三产业总产值25508万元,占年计划的108%,同比增长38%; ——财政税收完成1287万元,占年计划的101%,同比增长14%,其中国税入库1005万元,地税入库282万元。 ——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460万元。 ——新增个体工商户148户。 ——农民人均纯收入3995元,比上年增加362元,农村城镇化水平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 认真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得以夯实。 ——全年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8850亩,粮食总产量5582吨,蓄留再生稻面积5200亩,产量530吨。 ——全年蔬菜种植面积5085亩,产量13090吨,水果种植面积413亩,产量100吨。 ——全年出栏生猪17198头,存栏12104头。小家禽出栏61.46万只,存栏31.03万只,禽蛋产量2878.45吨。成鱼起水415吨,新增水产纯收入48万元,年畜牧生产肉类产量2195.09吨。 |
鱼塘街道位于泸州城北郊,紧临泸州火车站和四川省长江港口集装箱码头,距泸州机场仅10公里。321国道泸隆公路、省泸永公路干线贯穿全境,进港公路横穿全镇。全镇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3个社区居委会,人口2.09万。是泸州市发展中的现代化新兴城区、泸州市高新技术规划园区、西部开发中龙马潭区规划开发"一业两廊三区"的主要区域、四川长江出海的重要港口的通道。 该镇地势多浅丘,建有优良蔬菜基地6,000亩(其中生姜基地1,000亩,"四大名菜"即:大头菜、芽菜、酸菜、榨菜原料生产基地5,000亩)、优质水果基地500亩、养鱼基地1,000亩(其中高标准稻田养鱼800亩),该镇是省畜牧厅确定的山地乌骨鸡基地。 该镇经济发展突出三个重点:向阳工业园区、农业观赏园区、龙马乌鸡基地;实施五大战略:招商引资多元化、农村工业现代化、城郊农业产业化、第三产业特色化、村镇建设城镇化。2002年工业产值近9,685万元,农业总产值5,101万元,乡镇企业产值实现21,124万元,财政收入实现近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2元,是泸州市十强乡镇,在四川省乡镇排名居第125位。 该镇交通方便,邮电、通讯快捷,旅游资源和水、电、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丰富。显著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引来无数的投资者。占地1,000亩,生产高科技含量和较高附加值的无污染包装制品、印刷制品的泸州向阳工业园区和占地30亩、花园式现代化企业泸州大鹏包装实业有限公司落户该镇。镇域内现有泸州向阳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星光华塑建材有限公司、泸州电解设备厂、时代酒业有限公司、科迪电器公司、贝康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上市公司--青岛啤酒、泸州老窖、维维集团也在镇内建有生产基地。目前,该镇形成了以食品、食品包装、机械加工为骨干,医药、化工为重点,建筑、建工、建材、房地产开发等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该镇招商项目有:泸州向阳生态村、泸州向阳工业园区、龙马乌鸡基地镇建设等。 |
龙马潭区安宁街道位于泸州城北郊区,幅员46平方公里,辖8个农业村1个社区两个场镇,总人口29891人,劳动力1.57个,其中外出务工7300人,当地企业转移3000人,务农5500人。耕地1.8万亩,全镇具有发达的城郊农业、水利、生物、旅游资源,适于农业、工业、商贸、仓储、加工、建工、建材等业的发展,个体私营企业50多家,年产外墙砖、页岩砖分别达到上亿平方米(块)、曲酒3000吨、白酒1000吨,其特点是: 一、交通、通信、能源、水利、旅游、社会事业设施齐全,镇内有火车站、铁路、高速公路、219省道、镇村三级路15公里,村级水泥公路5公里,泥石公路45公里,100%的村和80%的社通公路,私营汽车400台,住宅电话2000多门,手机3400多部,民用天燃气1150户,光纤电视1170户,供电所、信用社、兽防站、邮政所、广播站各1家,自来水站、卫生院各2家,村卫生站31家,中、小学各2所,幼儿园10所,村级学校11所,教师250人,学生2800人,九狮风景区已升格为国家2-风景区。 二、特色农业及农产品主要有:“九狮柚”品牌水果800亩,藤梨、桃、李、枇杷、龙眼800亩,分别年产400吨、1000吨;生姜500亩,年产900吨,奶牛500头,年产鲜奶400吨,常规商品蔬菜1500亩,年产2万吨,鱼类4700亩,年产450吨,新种植甜橙3500亩,年出栏生猪2.5万头,小家禽70万只;芦荟茶、藤编畅销。 三、可供开发的资源有:两个场镇周围及8个村的土地达1.8万亩,年最高气温39度,最低气温零度,矿产资源有丰富的页岩、青石等,九狮风景区规划13平方公里,有10平方公里尚待开发,沱江河3公里,小溪河两条15公里,水库5座800亩,山坪塘300口1000亩,富余劳动力3000人。 四、引资开发的项目及相关政策,种植业承包土地每年每亩500元-1000元,水、电、气、光纤、通讯、能源、交通运输方便。镇政府将按有关政策规定,大力提供协调服务。 |
泸州市龙马潭区辖镇。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34年设石洞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镇,1996年由泸县划龙马潭区。位于区境北部,距市府11公里。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5.3万。隆泸铁路过境,321国道与泸荣公路在此交会。辖上马、枝子园、中伙铺、黄桷树、石龙埂、大冲头、采断山、罗基、七星庵、罗大、义和、先岭埂、雨珠岩、鱼眠滩、永丰、白狮桥、互助、顺江、花财门、河嘴、阳嘴、烂泥沟、促进、建国、岳坡山、消湾、高山子、沙河、向前29个村委会和建设、东风、翻身、双嘉、永寿、加祥6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酒、粮油加工、草席编织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高粱、红薯。川南矿区杨五井、江北录井处、测井公司、泸州橡塑厂、泸州复合肥等厂(矿)在境内。 |
特兴街道位于龙马潭区以东,距泸州市11公里,是泸州市进出永川、重庆的东门。北面分别与长安乡、石洞街道相连,西分别与鱼塘街道、罗汉街道相邻,东、南与黄舣街道隔江相望。2016年9月,特兴街道被评为2016全国重点镇。
境内地势东高西低,属丘陵河谷区,西北边龙溪河西部流经,南临长江。土组类型属沙溪庙组,土地肥沃,但有50%的土地分布在走马岭、罗沙坪埂上。气候温和,平均气温18°C,年降雨量1072.5毫米,常年主导风为西北风。 特兴镇地处长江中下游,属小丘陵地带,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农产品的生产和开发,现有以下几种农特产已初具规模: 罗沙贡米:罗沙贡米具有晶莹透明、清香宜人、滋润可口、营养丰富等特点,早在400年前的明末清初年间就在长江流域享有盛誉,因当时的地方-常用此米供奉朝廷,故“罗沙贡米”之美称由来已久。一九九八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全国名牌产品”,现罗沙贡米生产基地已发展到10000亩,年产值900万元,计划在三年内扩展到20000亩,年可创产值2000万元左右。 桂圆:产于特兴镇境内长江河畔的泸州桂圆,具有千年历史,尤以邓氏干桂圆最为著名,享誉全国,现有果园面积1000余亩,果树近10万余株,年产值2000多万余元。计划在五年内将名优水果面积发展到5000亩,年可创产值1亿元左右。
2019年,撤销长安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特兴街道管辖,特兴街道办事处驻特兴二街211号。 |
龙马潭区胡市镇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位于泸州市西北大门,沱江与濑溪河汇合处,先民就在一江一河两岸栖息繁衍。明永乐年为胡市渡,素有黄金水渡之称。距泸州市中心城区9公里,机场13公里,火车站15公里,全镇幅员面积44.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00.47亩,辖5个行政村,2个社区,181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总人口2946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86人。2004年全镇生产总值24433万元,比上年增长15.2%,农业总产值7295万元,财政收入53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11元,计划生育率90.17%。龙马晶玻、泸州酒业、天合花纸业等企业落户境内,以建材、能源、食品等行业综合性工业体系初步形成。是川、滇、渝出海通道的咽喉要地、省级文化先进镇。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胡市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资源和交通优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8摄氏度,降雨量1000毫米。浅丘起伏、山河壮丽、土地肥沃、特产丰富。盛产水稻、玉米、小麦、龙眼、甜橙、蔬菜、桂鱼、鲢鱼等,隆纳高速穿境而过,水陆交通四通八达。通讯设.备齐全,信息灵通,能源充足,天然气、电力能满足各方需求。胡市资源丰富,工业初具规模,高晶玻璃品牌效应正在形成。目前以建材、能源、食品等行业综合性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胡市底子薄,基础差,经济总量少,与周边乡镇相比差距较大,党委、政府看到了自身的劣势,又看到了所处的优势,既立足胡市的现状,又看到了胡市的希望,深知速度与效益加快镇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始终注意和处理好的重要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区委、区府关于《实施“五大战略”,推进龙马潭区域经济率先发展》的机遇,结合镇情,坚持“巩固发展工业,大力调整农业,努力活跃商贸,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两个增收”的经济发展战略,以巩固发展工业、大力调整农业为两翼,突出发展,狠抓落实,实现胡市经济新跨越。 |
双加镇位于龙马潭区北大门,距泸州城区13公里。全镇幅员面积3707平方公里,所辖有6个农业行政村,198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居委会。双加镇现有耕地19200.82亩,总人口26824人(其中农业人口2620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124元。全镇共有私营企业21个,初级中学1个,小学4所,卫生院1个,村级卫生站28个。 双加镇是典型的城郊型农业大镇,龙马潭区最大的水库松滩桥水库坐落境内,水资源丰富,是四川省确定的万亩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省级示范项目“万亩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已落户我镇。交通方便,219省道和泸荣公路纵贯全镇,镇、村公路四通八达,泸州市公交公司40路公交车已开通至双加。自然地理条件十分优秀,广播、光纤、邮电通讯网络覆盖全镇,使全镇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镇政府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为建设一个全面小康的新双加而努力奋斗。 |
泸州市龙马潭区金龙镇,位于泸州市区西北部,东南面与本区双加、石洞、胡市镇边界相连,西北面与泸县牛滩镇、海潮镇和本区胡市镇部分村仅隔濑溪河相望,美丽的濑溪河环绕塘坡、雪螺村与官渡社区流向胡市镇所辖区域与沱江交汇。濑溪河是官渡的饮用水源。隆纳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达6km,乡内交通便捷,政府所在地离城区18km,官渡社区离城区18km,连接两个场镇的县道综胡公路也在本世纪初实施了水泥路改造。 金龙乡辖4个村2个社区,54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3025人,其中农业人口21603人。金龙乡幅员面积40.8平方公里,有耕地15839亩,其中农田13331.2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73亩。全乡200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35万元;国民生产总值8286万元;全年财政总收入130万元;年末居民储蓄99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26元;有乡镇企业343个;个体经营户336户;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线188人;电话装机容量1480部;外出务工农民5219人;乡内在校学生2510人,在校老师11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