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龙泉市八都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龙泉市八都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51年称八都乡第一、二行政村,1956年改称八一集体农庄第九、十分社,1961年改称和平大队,1981年更名八都一大队,1984年5月改八都一行政村,1985年6月属八都镇。

1951年称八都乡第九、十行政村,1956年改称八一集体农庄第一分社,1961年改称八一大队,1982年更名八都四大队,1984年5月改八都四行政村,1985年6月属八都镇。

1951年为八都乡第六行政村,1956年改为八二农业社,1961年改称章府会大队,1984年5月改章府会行政村,1985年6月属八都镇。

1951年为八都乡第五行政村,1961年改名新村大队,1984年5月改新村行政村,1985年6月属八都镇。

2019年6月,同意撤销章府会村、新村村等2个村,合并设立章府会村。

1951年称八都乡第七行政村,1961年改称大坦大队,1984年5月改称大坦行政村,1985年6月属八都镇。

1951年为八都乡第八行政村,1961年改称供际大队,1984年5月改供际行政村,1985年6月属八都镇。

2019年6月,同意撤销大坦村、供际村等2个村,合并设立大坦村。

1951年为南窑乡第一行政村,1955年划归八都乡,1961年改称樟溪大队,1984年5月改樟溪行政村,1985年6月属八都镇。

1951年为八都乡第十一行政村,1961年改称溪坪大队,1984年5月改称溪坪行政村,1985年6月属八都镇。

1951年为南窖乡第五行政村,1961年改称野窖大队,1983年改称野窖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划归八都镇。

1951年为南窖乡第六、七、八行政村,1961年改名小窖大队,1983年5月改小窖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划归八都镇。

1951年为南窖乡第九、十、十一行政村,1961年改称东音大队,1983年改东音行政村,1985年划出松际、丁乃、东音口3个自然村,设立松际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划归八都镇。

1985年3月从东音村分出新建行政村,归南窖乡管辖。

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划归八都镇管辖。

1951年为南窖乡第二行政村,1961年改称枫锦大队,1983年5月改称枫锦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规划八都镇。

1951年南窖乡第三行政村,1961年改称白水大队,1983年5月改白水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划归八都镇。

2019年6月,同意撤销枫锦村、白水村等2个村,合并设立枫锦村。

1951年为南窖乡第四行政村,1961年改称白角大队,1983年5月改称白角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划归八都镇。

1938年属凤云乡,1951年为瀑云乡第二行政村,1961年改称松渠大队,1984年5月改称松渠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划归八都镇。

1951年为瀑云乡第十行政村,1961年改称际下大队,1984年5月改际下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划归八都镇。

2019年6月,同意撤销松渠村、际下村等2个村,合并设立松渠村。

1951年为瀑云乡第五行政村,1961年改称青山大队,1984年5月改称青山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划归八都镇。

1951年为瀑云乡第六行政村,1961年改称署网大队,1984年5月改称署网行政村,1987年6月划出王圩、突背、山塆儿3个自然村,建立王圩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划归八都镇。

1951年为瀑云乡第六行政村,1961年改称署网大队,1984年5月改称署网行政村,1987年6月从署网行政村分出,称王圩行政村,1992年4月撤区、扩镇、并乡,划归八都镇。

2019年6月,同意撤销署网村、王圩村等2个村,合并设立署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