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罗甸县凤亭乡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罗甸县凤亭乡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凤亭村属凤亭乡政府驻地。国土面积26.8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1.75亩,田281.77亩,土159.98亩。辖4个自然寨(蛮瓦、凤亭、怀亭、河江),5个村民组,共有217户,1156人,劳动力66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口244人,0党员23人(其中女党员3人)。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行政村,是龙滩库区淹没村之一。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900元。

沟凤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捷。3个自然寨(蛮瓦、凤亭、怀亭)已完成串户路硬化,基本实现通电、通水、通电话。凤亭村经济主要以种养殖业、种植业和外出劳务为主。是罗甸革命老区发源地,也是贵州第一个0地下党支部---蛮瓦支部所在地。2011年,县拟定为开发旅游村寨。

因村里最大的寨子交祥寨得名,人们为了将寨子与村委会区别开来,将“交”字改为“金”,所以称为“金祥村”。1984年成立金祥村村民委员会;原隶属仁矿乡,2013年11月区划调并入凤亭乡至今。

金祥村,位于班仁乡东部,辖5个组,195户889人,现有田85亩,土1440亩,主要种养业为主,外出务工为辅的产业结构,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养猪、黑山羊、鸡等,由于金祥村临红水河,渔业占有一席之地,林业产品有油桐,板栗、核桃等。

该地名来源于地理位置。因居住地坐西向东,太阳一出来就照到整个村庄,正是有了太阳光的照耀,才使地面富有生气,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容光焕发,故取名为“红光村”。1979年成立红光村村民委员会,原隶属八茂区仁矿乡;2014年区划调整为凤亭乡至今。

红光村,位于班仁乡西部,辖7个组,277户1271人,现有田357亩,土367亩,主要种养业为主,外出务工为辅的产业结构,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养猪、黑山羊、鸡等,林业产品有油桐,板栗、核桃等。少数人靠客船营运为生。

据查,当时该寨居住的族人全部是苗族,布依族人来到这个寨子赶走了所有的苗族人,“苗族”用布衣语译为“不游”,后取名“游台。解放初,游台寨人从广西天峨县以及广西其他地方运输生活物品到二台坡码头。然后把物品搬到寨上各自家中。来到寨门口的大台子休憩,休憩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台子,1953年5月,“游台”改为“班台”。1979年5月正式成立班台村村民委员会。

原属班仁乡;2014年区划调整班仁乡并入凤亭乡,隶属凤亭乡。

班台村,位于班仁乡北部,辖3个组,212户913人,现有田175亩,土215亩,主要种养业为主,外出务工为辅的产业结构,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养猪、黑山羊、鸡等,部份以养渔为主。林业产品有油桐,板栗、核桃等。

联明村位于凤亭东南部,距凤亭乡政府驻地7公里。国土面积7.06平方公里,有耕地559.89亩,其中水田189.7亩,旱地370.2亩。辖2个自然寨(大坪、交改),3个村民组。全村共有121户,525人,劳动力317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口104人。0党员16人。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行政村。收入来源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无集体经济实体,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

由于村民文化素质低,发展经济意识不强;基础设施落后,饮水条件差,人畜饮水困难,严重制约联明村的发展。

国光村位于凤亭东南部,距凤亭乡政府驻地17公里,东与茂井镇新茂村为邻,南面和我乡良坪村接壤,西频我乡交吾油协,北同茂井镇油西村为伴。国土面积19.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726亩,田558.94亩,土1167亩。辖4个自然寨(油顶、上里王、下里王、纳考),8个村民组,共有363户,1707人,劳动力1236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口184人,0党员28人,是全乡人口和户数最多的村。主要以布依族集居(其中纳考组为瑶族、布依族杂居)。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以传统农业为主,油桐种植为主要农产品,兼种板栗、砂仁,用材林有杉木。劳务输出收入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全县较大的铁矿就在国光村辖区内。是有名的“粑槽舞”发源地(油顶寨),民族风情很有特色。

目前,全村三个自然寨(油顶、上里王、下里王)已开通通组公路,由于纳考寨离大寨(油顶)较远,距村委所在地近5公里,通组公路工程量大,目前正在施工中。

勤丰村位于凤亭南部,距凤亭乡政府驻地22公里。国土面积16.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31.8亩,田239.21亩,土792.6亩。辖4个自然寨(交怀、交郎、顶王、当纳),8个村民组,共有261户,1139人,劳动力716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口163人,0党员16人。有苗族、布依族和瑶族,是龙滩库区淹地不搬迁移民村,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60元。

勤丰村经济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养业。由于地处山顶,距离集中市场交易点较远;基础设施落后,人畜饮水极为困难,信息闭塞,群众文化素质低,致使勤丰村发展滞后。

交吾村位于凤亭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20公里。国土面积27.09平方公里,有耕地747.44亩(田223.26亩,土524.2亩)。辖6个自然寨(拉毛、交吾、里外、弄常、石力、油协),8个村民组,共有212户,924人,劳动力743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口244人,0党员11人。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行政村。收入来源主要靠传统种养业和劳务经济,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05元,无集体经济积累。

交吾村地处偏僻,居住分散,群众文化素质低,发展意识不强,特别基础设施极为落后,目前仍有2个村民组不通公路,严重制约着交吾村的发展。

抗村村位于凤亭乡西面,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国土面积11.05平方公里,有耕地849.42亩(田245.12亩,土604.3亩)。辖5个自然寨(抗村、翁所、平拜、八良、交矿),7个村民组,共有182户,835人,劳动力488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口136人,0党员13人。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行政村。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养业和劳务经济,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50元,无集体经济积累。

抗村村地处偏僻,居住分散,群众文化素质低,发展意识不强,饮水及水利设施落后,特别基础设施极为落后,目前仍有4个村自然寨(翁所、平拜、八良、交矿)不通公路,严重制约着抗村村的发展。

高山村位于凤亭乡南部,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全村辖5个自然寨(交双、交薅、里薅、里怀、杨柳湾),6个村民组,共275户,1271人,农村劳动力1089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24人,0党员28人,主要以汉族为主。全村国土面积11.9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0.39亩(田290.59亩,土639.8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入2550元。以传统农业为主,除油桐、板栗种植等收入外,劳务输出收入也是高山村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未形式规模特色产业。

由于高山村面临水利基础设施落后、群众文化素质低、村组级公路等级差、没有规范的开展组织活动和办公等难题,村民反响强烈。2010年下半年,乡党委、政府以村级组织换届为契机,本着调优村级班子、服务高山群众为出发点,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对高山村村支两委班子进行了调整。新班子搭建后,村支两委积极走访群众,了解民意,掌握群众需求,扎实开展工作,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认可。特别是今年来,村支两委积极宣传党的惠农支农政策,帮助农户调整了产业结构,加大油桐种植力度;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民增产增收。在乡党委、政府及上级各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在交薅(二、三组)建设40户易地移民搬迁项目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当前,全村民风进一步好转,对村支两委信任度进一步提高。

2011年,高山村村支两委将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改革促发展,稳定促和谐,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机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挖掘新潜力,创造新优势,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良坪村位于凤亭东部,距凤亭乡政府驻地7公里。国土面积11.51平方公里,有耕地686.22亩,其中水田327.42亩,旱地358.8亩。辖2个自然寨(拉祥、海里),5个村民组。全村共有212户,888人,劳动力584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口259人。0党员16人(其中女党员1人)。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行政村。收入来源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无集体经济实体,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80元。

由于村民文化素质低,经济发展意识差,具有大量的水资源未充分开发利用;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良坪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