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罗阳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罗阳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2]

解放初至1958年与今东内村合称东村,属罗阳镇。

1958年建立东外生产队,属罗阳公社罗阳大队;次年起属罗阳公社罗阳管理区。

1961年9月起为东外生产大队,属规模调整后的罗阳公社;1970年5月罗阳公社改为罗阳镇。

1984年5月改为东外行政村,属罗阳镇。

解放初至1958年与今南外合称南村,属罗阳镇。

1958年建立南内生产队,属罗阳公社罗阳生产大队;次年起属罗阳公社罗阳管理区。

1961年9月起称南内生产大队,属规模调整后的罗阳公社;1970年5月罗阳公社改为罗阳镇。

1984年5月改为南内行政村,属罗阳镇。

解放初至1958年与今南内合称南村,属罗阳镇。

1958年建立南外生产队,属罗阳公社罗阳生产大队;次年起属罗阳公社罗阳管理区。

1961年9月起称南外生产大队,属规模调整后的罗阳公社;1970年5月罗阳公社改为罗阳镇。

1984年5月改为南外行政村,属罗阳镇。

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初属罗阳镇,1952年属析建的竹溪乡,1956年竹溪乡撤销,并入罗阳镇。

1958年建立白溪生产队,属罗阳公社罗阳生产大队;次年起属罗阳公社罗阳管理区。

1961年9月起改为生产大队,为白溪生产大队,属规模调整后的罗阳公社。

1984年改为白溪村,属罗阳镇。

解放初属鹤巢乡。

1958年建立赤坑生产队,属罗阳公社岳巢生产大队;次年起属罗阳公社岳巢管理区。

1961年9月起为岳巢生产大队,属岳巢公社。

1984年5月改为赤坑行政村,属鹤巢乡。

1992年鹤巢乡撤销,并入罗阳镇。

原横岗、南岭村解放初属鹤巢乡,1951年属析建的南山乡。

1958年分别建立南岗、南岭生产队,属罗阳公社南山生产大队;次年2月起属罗阳公社南山管理区。

1961年9月改为生产大队,为南岗、南岭生产大队,属南山公社,1981年10月分别更名横岗、大岭生产大队。

1984年5月改为横岗、大岭行政村,属南山乡。

1992年南山乡撤销,并入罗阳镇。

1992年重新认定革命老区,原横岗、大岭2村均被认定为革命老区村。

2004年原横岗、大岭2村合并,组建为新的横岗村。

解放初属鹤巢乡,1952年属析建的江溪乡;1956年江溪乡撤销,并入岳巢乡。

1958年建立江渡生产队,属罗阳公社岳巢生产大队;次年2月起属罗阳公社岳巢管理区。

1961年9月起为江渡生产大队,属岳巢公社。

1984年5月改为江渡村,属鹤巢乡。

1992年鹤巢乡撤销,并入罗阳镇。

一直沿用至今。

解放初属罗阳镇,1952年属析建的竹溪乡,1956年竹溪乡撤销,并入罗阳镇。

1958年建立毛竹下生产队,属罗阳公社罗阳生产大队;次年起属罗阳罗阳公社罗阳管理区。

1961年9月起改为毛竹下生产大队,属规模调整后的罗阳公社。

1984年5月改为毛竹下村,属罗阳镇。

解放初为三洋村,属罗阳镇;1952年属析建的黄沙乡,1956年黄沙乡撤销,并入罗阳镇。

1958年建立三洋生产队,属罗阳公社罗阳生产大队;次年起属罗阳公社罗阳管理区。

1961年9月起改为三洋生产大队,属规模调整后的罗阳公社;1970年5月罗阳公社改为罗阳镇。

1984年5月改为三垟村。

解放初至1958年属鹤巢乡。

1958年建立上交洋生产队,属罗阳公社岳巢生产大队;次年2月起属罗阳公社岳巢管理区。

1961年9月起为上交洋生产大队,属新建的岳巢公社。

1984年5月改为上交垟行政村,属鹤巢乡。

1992年鹤巢乡撤销,并入罗阳镇。

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原溪坪村解放初属罗阳镇,1952年属析建的竹溪乡;1956年竹溪乡撤销,并入罗阳镇。

1958年建立溪坪生产队,属罗阳公社罗阳生产大队;次年起属罗阳公社罗阳管理区。

1961年9月起为溪坪生产大队,属规模调整后的罗阳公社。

1984年5月改为溪坪村,属罗阳镇。

原袁家地村、寮下村解放初属鹤巢乡(“鹤巢”1951年改称""岳巢"",1983年正名为“鹤巢”)。

1958年分别建立袁家地、寮下生产队,属罗阳公社岳巢生产大队;次年起属罗阳公社岳巢管理区。

1961年9月起为袁家地、寮下生产大队,属新建的岳巢公社。

1984年5月改为袁家地、寮下行政村,属鹤巢乡。

1992年并入罗阳镇。

1992年重新认定革命老区,原袁家地、寮下村均被认定为革命老区村。

2004年溪坪、袁家地、寮下3村合并组建新的溪坪村。

"。

下交垟村解放初属鹤巢乡。

1958年建立下交洋生产队,属罗阳公社岳巢生产大队;次年2月起属罗阳公社岳巢管理区。

1961年9月起为下交洋生产大队,属岳巢公社。

1984年5月改为下交垟村,属鹤巢乡。

1992年鹤巢乡撤销,并入罗阳镇。

一直沿用至今。

原马头岗、江家山、黄湖3村解放初属罗阳镇,1952年属析建的黄沙乡;1956年并入罗阳镇。

1958年分别建立江家山、黄湖、马头岗生产队,属罗阳公社罗阳生产大队;次年2月起均属罗阳公社罗阳管理区。

1961年9月起改为生产大队,均用原地名,属规模调整后的罗阳公社。

1984年5月分别改为江家山、黄湖、马头岗村,属罗阳镇。

1992年重新认定革命老区,原江家山、黄湖、马头岗3村均被认定为革命老区村。

2004年,原江家山、黄湖、马头岗3村合并组建联新村。

原川山垟、月山下、下察溪、芝麻坦、林水垟、山岩村解放初至1958年属鹤巢乡;1958年分别建立生产队,使用各自原名,属罗阳公社岳巢生产大队;次年2月起均属罗阳公社岳巢管理区。

1961年9月起改为生产大队,属岳巢公社,除下察溪称“察溪”外仍用原名。

1984年5月分别改为川山垟、林水垟、山岩、芝麻坦、下察溪、月山下村,属鹤巢乡;1992年鹤巢乡撤销,并入罗阳镇。

1992年重新认定革命老区,原下察溪、芝麻坦、山岩3村均被认定为革命老区村。

2004年原川山垟、月山下、下察溪、芝麻坦、林水垟、山岩6村合并组建鹤联村。

一直沿用至今。

原岭头、南平、七丘、章后、山底5村解放初均属鹤巢乡,1951年属析建的南山乡,1958年岭头建立南春生产队,南平建立南平生产队,七丘建立七丘生产队,章后建立南丰生产队,山底建立南联生产队,均属罗阳公社南山生产大队;次年2月起属罗阳公社南山管理区。

1961年9月起改为生产大队,分别为南春、南平、七丘、南丰、南联生产大队,均属新建的南山公社;1981年10月南春、南丰、南联生产大队分别更名岭头、章后、山底生产大队。

1984年5月相应改为岭头、南平、七丘、章后、山底行政村,属南山乡。

1992年南山乡撤销,并入罗阳镇。

1987年原山底村被认定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老根据地村。

1992年重新认定革命老区,岭头、南平、七丘、章后、山底村均被认定为革命老区村。

2004年岭头、南平、七丘、章后、山底5村合并组建南山村,属南山乡。

2011年南山乡撤销,并入罗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