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梅县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梅县区各乡镇街道地名由来

  因位处梅州市梅县区新城行政区中心,故名。 [详细]
  因地处梅城之东,故名。 [详细]
  石扇镇位于梅县西北部,因当地南岭岌前有两块大石,高丈余,展开如扇,故名。 [详细]
  历史上,大坪灰厂前面有棵大榕树,树下平坦宽阔,由此而定名。 [详细]
  因地处梅城之西,故名。 [详细]
  因此地每隔2.5~3.5千米有一石祭,重重叠叠,石坑之名由此而来。 [详细]
  水车镇因境内地下水资源充足,河溪密布,早在北宋时就以筒式水车灌溉农田,故而得名。 [详细]
  梅南镇因处梅县南部而得名。 [详细]
  丙村镇古时称扁村,一说因"扁"与"丙"谐音,后改称丙村;一说南宋末年,元军南下,宋帝昺南逃,途经扁村前往海陆丰时,曾在显应祠歇宿一晚,乡人为纪念宋帝昺的御迹,因之命名为丙村。 [详细]
  据传因白渡镇境有白濮前市,当地石窟河渡口有一座白墓,群众讳“蓦”字,故称白渡。 [详细]
  松源境内山林茂密,满山遍野古松参天,同时又因她地居松江河上游,有源头之意,而得名松源。 [详细]
  隆文镇古称龙牙。一曰,上村有龙尾,村口有龙头,龙头前面有个岩洞,状似龙的牙齿,因而取名龙牙;一曰,此地有龙牙笔山,高290丈(折966米)、周206里,其势皑拔,笔出状原形,龙牙因其地也。下属五社,曰:东山、冈上、坑尾、井溪、横坑。后因读书人多,有文化兴隆发达之意,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嘉应州知州将“龙牙”改为“隆文”。 [详细]
  建制于清康熙年间,时称桃源、饶(后改尧)塘堡,属县直辖。民国二十年(1931年),堡改区、乡,桃源、尧塘属梅县第14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设桃源、尧塘乡,属梅县第四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6月,桃源、尧塘合并为区,取两乡名之首字,称为桃尧区。 [详细]
  畲江镇,俗称畲坑,古属万安,因古代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而得名。 [详细]
  根据父老相传,古时在雁上、雁中、雁下三个村多为湖洋田,候鸟多,大雁成群,常聚集于此,故称为雁洋。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