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密云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密云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鼓楼街道原为密云镇一部分。

2005年8月,鼓楼地区从密云镇划出,以白河为界,白河以东设鼓楼街道。

2015年,密云县鼓楼街道变更为密云区鼓楼街道。

果园街道原为密云镇一部分,2005年8月,果园街道从密云镇划出。

檀营地区在清代是京畿地区八旗驻防营,始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历时三年建成,曾驻满蒙旗兵达9000人。

1953年,檀营地区设檀营乡,1958年,檀营地区并入城关公社(今密云镇),1965年,檀营地区划入穆蒙峪公社(今穆家峪镇)。

1987年,撤乡建镇后,檀营地区从穆家峪乡分离出来,设立檀营满族蒙古族乡。

2002年8月,檀营全乡村民整体转制。

2005年,成立檀营地区。

民国三十六年二月(1947年2月),密云镇属乙化县第六区。

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1948年12月),密云镇解放。

1950年,密云镇属密云县第一区(城关区)。

1983年底,城关公社改乡。

1987年,城关乡并入城关镇。

1990年3月,城关镇改密云镇。

2005年,密云镇分为鼓楼街道、果园街道2街道和密云镇。

1949年,溪翁庄地区属密云县第六区。

1958年,溪翁庄地区属东风人民公社。

1961年,溪翁庄地区建溪翁庄人民公社。

1981年,溪翁庄地区社、镇分设,另建溪翁庄镇。

1983年,溪翁庄公社建乡。

1986年,溪翁庄乡改镇。

民国后期,西田各庄地区设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2月,西田各庄地区属乙化县第七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底,西田各庄地区解放。

1949年8月,西田各庄地区属密云县第七区。

1950年8月,西田各庄地区划归第二区(又称西田各庄)。

1953年,西田各庄区下设仓头、太子务、大辛庄3乡。

1956年,仓头、太子务、大辛庄3乡合并为仓头乡。

9月,建红旗人民公社,后改西田各庄人民公社。

1983年底,西田各庄公社改乡。

1993年,西田各庄乡改镇。

1956年,十里堡地区建十里堡乡。

1961年,十里堡乡改公社。

1966年,十里堡公社并入西田各庄公社。

1974年,重建十里堡公社。

1983年3月,十里堡公社改乡。

1993年,十里堡乡改镇。

1958年,河南寨地区设河南寨乡。

1961年,河南寨乡改公社。

1984年,河南寨公社改乡。

1993年,河南寨乡改镇。

1965年,穆家峪地区设穆家峪公社。

1983年,穆家峪公社改区。

1987年,穆家峪区改乡。

1993年,穆家峪乡改镇。

民国时期属石匣镇(汉代在十匣镇设过要阳县城,密云水库建成后被淹于水下)。

解放初期,太师屯地区属密云县第四区。

1949年,乙化县与密云县合并后属第十区。

1950年8月,太师屯地区改属第八区。

1953年4月,第八区下设乡,初建东田各庄、塔寺会、太师屯、黄各庄、八家庄、松树峪、学各庄、前南台、大漕村9乡。

1984年,太师屯公社改乡。

1990年3月,太师屯乡改镇。

1953年,高岭地区置高岭乡。

1958年,高岭乡改公社。

1983年,高岭公社复置乡。

1993年,上甸子、高岭2乡合并为高岭镇。

民国初期,不老屯地区属密云县第三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后,不老屯地区属密云县石匣镇和乙化县第四区。

1949年,不老屯地区属密云县第四区。

1950年,不老屯地区属密云县第七区。

1953年,不老屯地区建沙峪里、边庄子、兵马营、燕落、董各庄、不老屯、陈各庄、庄禾屯8乡。

1958年9月,不老屯地区划归火箭人民公社(水库人民公社)。

1959年,火箭人民公社并入高岭人民公社。

1961年,始建不老屯人民公社。

1983年底,不老屯公社改乡。

1990年3月,不老屯乡改镇。

1993年12月,半城子乡并入不老屯镇。

1953年,冯家峪地区设冯家峪乡。

1958年,冯家峪地区改为胜利公社。

1983年,复置冯家峪乡。

1993年,冯家峪乡改镇。

古北口历史悠久,有近4500年的建置史。

据《通献通考》《密云县志》载:唐属冀州,虞属幽州,称冀州。

夏属冀州,据《密云县志》载:“夏省幽并为冀州”。

商属冀州,据《密云县志》载:“商周仍之”。

西周属燕之冀州。

东周,燕国在古北口筑墩设防以阻止东胡进犯,俗称北口。

秦划三十六郡,古北口属幽州渔阳郡。

汉代,据《史记》载:“渔阳郡领燕乐、要阳、白檀三县,古北口属渔阳郡要阳县。”三国,曹魏统一北方时期仍属渔阳郡。

西晋,据《史记》载:“惠帝之后,后赵、前燕、前秦三国相继之时,属幽州渔阳郡。”南北朝,属渔阳郡燕落县,在古北口筑有石砌长城,有铁门关之称。

隋朝,开皇初年修造燕冀段长城防御契丹,古北口成为长城三十一个军镇之一,属安乐郡燕落县。

唐初,属燕落县并入密云县属檀州,据《唐书》载,古北口曾设守捉之职。

古北口自唐代始获其名,因是唐幽州(今北京)之北重要长城关口而得名“北口”。

五代,后晋石敬塘割幽云十六州给辽,古北口随檀州密云县归辽。

北宋,金将燕山前的涿、易、檀、顺、景、冀六州归宋,古北口随檀州密云县归宋后又被金夺回。

金泰和五年(1025年),设北口城,属密云县,称留斡岭。

元代,设古北口驿。

仍属檀州密云县。

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设守御千户所。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古北口关城升为密云后卫,下辖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

清代,属顺天府密云县。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古北口属河北省密云区。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15日,古北口改属热河省公署管辖。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4日,古北口由蓟密区行政督察公署管辖。

解放战争时期,古北口由承兴密联合县管辖。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河东与河西合并恢复密云区,设古北口镇。

1961年,设古北口公社。

1983年,改古北口乡。

1990年,建古北口镇。

1958年,大城子地区设大城子乡。

1961年,大城子乡改公社。

1983年,大城子公社改乡。

2000年,大城子乡改镇。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