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黔南州各县市区地名由来

黔南州各县市区地名由来

  都匀名称最早叫做'都云',是因城东二里有都云洞,故名,'云'之为物,变化不一,故改'云'为'匀',取均匀之义。 [详细]
  福泉原名平越。据《平越直隶州志》载:平越名称源于'月山,在州城南半里,山形如半月,下有月山古刹,向称州为平月盖以此'。1953年贵州省第一届各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提出关于'平越县县名含有侮辱岐视少数民族之意,请讨论更改',以县城西南隅有福泉山屹立,环江带水,为名胜古迹,且'福泉'二字含义深远,1953年7月1日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更名为福泉县。 [详细]
  宋置荔波州,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降为荔波县,旋升为州,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荔波县入思恩县,十七年复置,1958年并入独山县,1961年复置。 [详细]
  贵定县名称也属两地各取一字命名的县名。宋称麦新城,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改称新添,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析新贵县之平伐司、定番州之定字两字结合组县名,治新添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省新添卫入县,移治今城关镇,原叫卫城,1952年贵阳专署迁贵定,改称贵定专区,1956年省贵定专区,1958年成立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为该州的一个县。 [详细]
  宋绍兴中(公元1131~1162年)开设瓮安水寨,元置旧州草塘长官司,明洪武初置瓮水长官司,十七年(公元1384年)六月置草塘安抚司,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九月置重安长官司,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四月,以草塘安抚司及瓮水、重安长官司置瓮安县。瓮安之名是在平定'番州之乱'后出现,当时川贵湖广总督李化龙在其《播州善后事宜疏》中说:'瓮安重安合设一县',意为平定播州之后得到了安定,两地各取一字命名。 [详细]
  独山之名,取于城东南之独坡。独坡是一个方圆零点一平方公里的独峰,凸起于八平方公里的大平坝中央,山高百余米,显得特别突出,故以为名。元置独山州蛮夷军民长官司,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置九名九姓独山州长官,司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五月置独山州,1913年废州置独山县。 [详细]
  1941年并平舟、大塘二县置平塘县,各取一定作县名,1958年撤县分别并入罗甸和独山。1961年复置。平舟,是因城南河中有一沙洲而得名。 [详细]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废定远府,称罗斛哨,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置罗斛州判,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筑城,光绪六年(公元1880提)置罗斛厅,1913年废厅置罗斛县,1930年更名为罗甸县,1954年置罗甸县布依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罗甸县布依族自治县,1956年复称罗甸县。 [详细]
  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以安抚司地置广顺州,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建州城,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置长寨厅,驻贵阳府同知,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移同知驻罗斛,长寨厅改驻广顺州判,1913年废广顺州、长寨厅置广顺县和长寨县,1941年并二县各取一定作县名,命名为长顺县。 [详细]
  明洪武初置龙里驿站,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置龙里长官司,二十三年四月置龙里卫,筑城,二十九年升为军民指挥使司,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裁指挥使司置龙里县,1958年并入贵定县,1961年复置。龙里之名,是因县城位于龙架山下,故名。 [详细]
  惠水县境内有一河流,名叫涟江,涟江有条支流,名叫惠水。唐宋时置羁縻州,历元、明、清形成五姓番、七姓番、八姓番等,明时置定番州,清袭明制,1913年废州置定番县,1941年依河流名改称今名。1952年改称惠水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56年改称今名。 [详细]
  1956年9月成立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原名三脚屯,以金麝山之脚命名。后演变为三合;都江,是因都柳江上游三都段历来都称都江,清雍正九年设厅时就以水命名,沿袭至今。三合因水得名,系由天河、打建河、马场河三水合流故名。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