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三面船镇各村地名由来

三面船镇各村地名由来

  由于水运发达,成为一处主要河运码头,每日往来船只不断,站在村中制高点,可望见三面船帆,故名为“三面船”。 [详细]
  清初,有刘、石、张三姓来此跑马占荒,年久成村,由于满族较多,遂名“卡邦什堡子”(系满语,含义不清)。后因村落居于辽河岸边,土地平坦而肥沃,又紧靠码头,商业繁盛,人少地多,家家富裕,乃小康之村,遂更名为“大康堡子”。1961年另立大队时更名为“前三面船”,属于大康堡子村的一部分。1981年12月15日,更名为“新三面船”。 [详细]
  传说古时此地有三个烽火台分为东、西、后三处,有移民依台居,形成三个聚落,后三村连成一片合称“三台子”。亦说此地是清初柳济边边台之一,因此得名“三台子”。 [详细]
  清雍正四年(1726),有满州旗人移居此处垦荒种植,向铁岭蓝内仓纳粮,日久成村,遂名“大卡邦什堡子”(满语“吉祥如意”之意,又说“八旗”之意)。后因呼之不便,简称“大康堡子”。 [详细]
  清乾隆年间,有山东农民朱士玉和裴姓者迁居此处垦荒种植,年久成村,因两姓宅院分属于两处高地,形如二台,故名“二台子”。另据考证,此地为清初柳条边老边,后经展边北移,遗留有旧边遗址,此地曾为柳条边边台。 [详细]
  清康熙年间,有关姓者由长白山迁来此地定居,因村东有一圆形小山,遂名“东团山子”。继之又有居民陆续迁来,建舍于山的西侧,称“西团山子”。后因年久日深,来者日增,两村连成一片,遂名“团山子”。之后地名普查时,为区别县内重名问题,按地理位置,以方位区分之,于1981年12月更名为“南团山子”。 [详细]
  清代,有任、张、曲三户迁居此处首居,因任姓者居多,得名“任三家子”,后简称“三家子”。地名普查时,因县内重名,于1981年12月,冠以“新”字区别之,更名为“新三家子”。 [详细]
  清初成村,因该地四周环山,中间是一片沼泽地,终年积水不断,马匹若经此地必陷于淤泥中,故名“陷马沟”。立县后,亦因村中马姓者居多,遂更名为“马家沟”。后因县内重名,于1981年12月更名为南马家沟。 [详细]
  传说,清代,有一北京城西门外的“提督辖官”告老后,隐居于此。该官孤芳自赏,以“栖霞居士”自诩。后有宋、林、秦、万、于、柴、阎、张等八户,由山东移居此地落户垦荒,日久成村,便以隐居者“名号”名之,称该村为“栖尔霞堡子”,民国年间改称“栖霞堡子”。 [详细]
  清雍正十年(1732),河间府马探庄农民马久明率家族乡里来此垦荒,相继有李、王、吴三姓占地开荒于北伏山堡,因安官立县要捐怕拿不起,遂把标桩拔回,埋在李家房申南岗。人们都说他们心眼小,遂称其为“小心屯”。因“小心”带有贬义,遂将该“心”改为了此“辛”,音同字不同,但却没了贬义,遂称其村为“小辛屯”。 [详细]
  清雍正年间,有朱姓者由山东省莱州府迁居此处垦荒,年久成村,因朱姓者曾是朝廷任命的“千总”(官名、带兵人,明代驻守京师的京营兵分为三大营,设有千总;清代绿营军制,守备以下有营千总。漕运总管辖下各卫和守御所分设千总),故名“朱千总堡子”,伪满时简称为“朱千堡子”。 [详细]
  清咸丰年间,有丁姓者由山东迁来此地开荒种植首居,年久成村,遂名“丁家屯”。 [详细]
  清康熙年间,有班姓者两户来此首居开荒,继之又有张、胡,吴、邵等户来此定居,年久成村。因上地肥沃,连年丰收,遂认为这是老天恩赐,乃系一种造化,为了吉祥,遂名“大造化屯”。 [详细]
  明朝末年,有刘、万、朱三姓,从河北迁居此处开垦种植,年久成村,因宅舍建在古时遗留下的两座高台之处,又临近于小双台子,故名“大双台子”。 [详细]
  清康熙年间,有刘姓者从山东移来此处垦荒定居,因村后山上多桑树,至乾隆年间,经刘进孝命名为“大桑林子”。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