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善应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善应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善应,因中国殷商文明的母亲河洹水而得名。洹水流经林州“横水”潜入地下,流至安阳西南60余里喷涌而出,逐渐增大。古人认为洹水“逢横而入,逢善而出”,有“离恶随善”之性。洹水随善,故喷涌而出之地名为善应。应,意为“随”。又,小南海菩萨庙作常灵验,积德行善必有报应。今洹水岸边有北善应、南善应、西善应、东山(东善应)等村。北宋《相台志》载有善应。因在洹河北岸,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河北善应。民国《续安阳县志》名北善应。
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三仓村。宋朝军队曾在此成立三座大粮仓,故名三仓。又,东汉末年,官渡之战后,曹操欲攻袁绍盘踞的邺城,便在此地修建了三座大粮仓,以便通过洹水运往邺城附近。后老百姓在此居住形成村落,起名为“三仓”(据2013年8月19日《安阳县报》毕耕文)。
传此地有珍珠夜里放光,故名。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珍珠窝,简称珠窝,常被误解为“猪窝”,村民嫌村名不雅,遂于改称珍珠,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载有珍珠。
善应,因中国殷商文明的母亲河洹水而得名。洹水流经林州“横水”潜入地下,流至安阳西南60余里喷涌而出,逐渐增大。古人认为洹水“逢横而入,逢善而出”,有“离恶随善”,之性。洹水随善,故喷涌而出之地名为善应。应,意为“随”。又,小南海菩萨庙作常灵验,积德行善必有报应。今洹水岸边有北善应、南善应、西善应、东山(东善应)等村。北宋《相台志》载有善应。清康熙年、乾隆年及民国《安阳县志》均有西善应。1963年,小南海水库蓄水,村庄被淹,村民向西山坡上迁移一公里居住。今西善应村包括西善应、丰地沟、野头、故安四个自然村。
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南沟村。1963年小南海水库蓄水,村庄被淹,西善应部分村民搬迁至水库东山南沟和东山,合并成立东山大队。1986年后“东山”分为东山、南郊两个行政村。
元《安阳县金石录卷八》载有东善应。因位于洹河东岸,民国《续安阳县志》改称河东村。新中国成立后河东村为隶属于西善应的一个自然村。1963年因小南海水库蓄水,原河东村搬迁至水库东山成立村庄,名东山村。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载有东山村。1986年后,东山分为东山、南郊两个行政村(2005年《安阳县志》42页)。
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张二庄。传早年有两户张姓人家在此居住,后又从山西迁来申、杜两姓人家,故以姓氏得名张二庄,沿用至今。
当地山中石质多为白色光泽如玉,故名。清康熙年、乾隆年《安阳县志》均有白玉村。
明初,杨氏弟兄二人从山西洪洞迁至安阳,大哥迁都里镇东水村,小弟迁善应镇杨家坪,人口繁衍渐成村落,名杨二坪村,后改称杨家坪。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杨家坪。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有杨家坪。杨家坪辖杨家坪、后驼、装货口三个自然村。
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黑玉村。传此村有一种黑色石头,上有花纹,光滑如玉,故名。又,因此村地下煤炭黑而光亮,犹如黑色玉石一般,故而得名。
善应,因中国殷商文明的母亲河洹水而得名。洹水流经林州“横水”潜入地下,流至安阳西南60余里喷涌而出,逐渐增大。古人认为洹水“逢横而入,逢善而出”,有“离恶随善”,之性。洹水随善,故喷涌而出之地名为善应。应,意为“随”。又,小南海菩萨庙作常灵验,积德行善必有报应。今洹水岸边有北善应、南善应、西善应、东山(东善应)等村。北宋《相台志》载有善应。因在洹河南岸,清乾隆年《安阳县志》载有河南善应。民国《续安阳县志》名南善应。
村西沟有一形如大象的巨石,原名化石村,后演变为化象。民国《续安阳县志》分为北化象、南化象。1985年《安阳县标准地名手册》载有化象、小化象。小化象为化象管辖的一个自然村。
此村位于山丘上。相传很早以前村民为预防外来侵拢,用石块垒成方形围墙,将村庄包围起来,故称方山。又,以前此地有一长方形山丘,名曰方山,后建村于山丘上,村以山名,故名方山村。方山有二,此村居西故名。北宋《相台志》载有方山。民国《续安阳县志》有西方山。村址原在洹河东岸,1961年因修彰武水库,搬迁至彰武水库西岸。
明朝《邺乘·地理》:“宋天禧(1017-1021年)中,徙林虑(今林州)北齐镇(今马家乡北齐村)于此,因曰天禧。”在北宋《光严村造像记》载有光严村。今天喜镇学校(在村西)处为北齐文宣帝建造的云门寺,隋朝改名光严寺。后寺院旁有人居住,故名光严村。《金史·地理志》载有天禧镇。清乾隆年《安阳县志》、民国《续安阳县志》均写作“天喜镇”。天喜镇今为自然镇,辖天喜镇、井玉二个自然村。
传此地为一古城,俗称小城。民国《续安阳县志》载有中城村名。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