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水吼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水吼镇各村社区历史沿革

1949年前隶属雾下堡,1958年-1984年隶属于白水人民公社水吼大队。

1984年实行乡、村建制,隶属于雾下乡水吼村。

1992年撤水吼乡、雾下乡建立水吼镇,水吼村隶属于水吼镇。

2005年村级区划调整合甲村、水吼村合并,设立新的水吼村,隶属水吼镇,沿用至今。

1949年前为横中堡和锡杖堡,1958年至1984年为横中人民公社。

1984年改建制为横中乡,2005年撤乡并镇,将原来的同心村、光华村和下河村合并,取名“横中村”,沿用至今未更名。

1949年前设为割肚保,1958年至1984年为割肚公社,1984年废除公社制,改为割肚乡,下设天柱、林畈、箱石、鲍冲、割肚、长冲、三里、和平、写沿九个村,2005年县行政区划调整撤乡并镇,隶属于水吼镇,由箱石、鲍冲、割肚、黄土村合并为新的割肚村,沿用至今,未迁址,未更名。

1949年前属黄龛堡,1958-1984年属横中公社高峰大队,1984年废除公社制,改高峰大队为高峰村隶属横中乡。

2005年县行政区划调整撤乡并镇,隶属于水吼镇,将九山村、高峰村和东林村整体合并为高峰村隶属水吼镇,沿用至今,未迁址,未更名。

1949年前属关桥保,1958-1984年属水吼公社梅寨大队,1984年废除公社制,改为梅寨村属水吼乡管辖。

2005年县行政区划调整撤乡并镇,将梅渡村和徐坂村整体并入梅寨村,村部设在梅寨村徐屋组,隶属于水吼镇,沿用至今,未迁址,未更名。

1949年前隶属横中堡,1958-1984年隶属横中公社风光大队,1984年废除公社制,风光大队改为村建制隶属原横中乡,2004年县行政区划调整,撤乡并镇,横中乡并入水吼镇,2005年并村时佛岭村、风光村两村整建制合并,设立风光村,隶属水吼镇一直沿用至今,未迁址,未更名。

1958-1984年原名为棋盘村,1981年前隶属于白水人民公社,1981-1984年隶属雾下人民公社。

1984年废除公社制,改名为驾雾村,隶属于雾下乡。

1992年撤水吼乡、雾下乡建立水吼镇。

2005年县行政区划调整,将原董元村、孟岩村整体并入驾雾村,村部设在岩脚组内,2009年搬至棋盘组内,2016年元月搬至新开桥、驾雾新村区内,沿用至今,未迁址,未更名。

1949年前隶属于雾下堡,1958年为白水公社程湾大队,1984年为雾下乡程湾村,1992年为水吼镇程湾村,2005年将新岭村并入程湾村,村部位于程湾村花屋组。

1949年前后属潜山县后北乡25都,1958-1984年隶属水吼人民公社马潭大队,1984年改公社为乡建制,水吼人民公社改为水吼乡,马潭大队改为马潭村委会,2005年马潭村和栗树村完成合并后,全名称为马潭村村民委员会,辖18个村民小组至今未更改。

1949年前属青河乡黄龛保,1958-1984年属水吼公社天堂大队,1984年废除公社制,水吼改为乡建制,天堂改为村建制为天堂村。

1992年撤区并乡,撤水吼乡、雾下乡建立水吼镇,天堂村隶属于水吼镇。

2005年县行政区划调整,将原山岭村整体并入天堂村,村部设在下坂组金家洼,一直沿用至今,未迁址,未更名。

1949年前属大关乡大关保,1958年为割肚公社天柱大队,1984年为割肚乡天柱村,2004年随割肚乡并入水吼镇,2005年林坂村并入天柱村。

民国时期称为三里堡,1958-1984年称为割肚人民公社三里大队,1984年废除公社制、改为乡、村、村民组建制,改三里大队为三里村,隶属于原割肚乡。

2005年县行政区划调整,撤乡并镇,割肚乡并入水吼镇,长冲村和三里村整体合并一起,称为“三里村”,沿用至今,未迁址,未更名。

南宋末公元1276年,元兵进关清剿,帝丙、帝正在七星寨下建“皇安庵”,1958-1984隶属水吼人民公社黄龛大队,1984年实行乡、村和村民组建制,改为黄龛村,隶属于原水吼乡。

1992年撤区并乡,并水吼乡、雾下乡设水吼镇;2004年12月并割肚乡、横中乡建立水吼镇,属水吼镇管辖,2005年并村时保留黄龛村沿用至今,未迁址,未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