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孙聚寨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孙聚寨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2]

周氏世居安徽怀远县百合村,明初周富任山东历城县知县,遂家焉。其弟贵,启正随太祖征讨,周启正定居太康东北马头。周贵落户于此,建坛。名村周坛。
明初,有某氏兄弟六人为避灭族之灾,以王、郑、常、邹、武为姓,由山西东迁,万历年间常学仲避荒迁此,称常庄。村扩大,称今名。
清顺治十六年(1659)五、六月间连降暴雨,平地水深数尺。刘耀武由睢州城东十里刘关爷庙为避水患迁此建村,以氏名村称今名。
明永乐伐建文,兵戈不息,为避乱滑成文、滑成章兄弟二人由巩县逃出,弟成章于太康西北滑庄落户,兄成文迁此,建楼,称今名。
清光绪十二年(1886)张银山,从城西南三十里大张分居迁此,以姓命村称今名。
清顺治年间十世朱国铭由火楼析居于此,以氏名村称今名。
隋炀帝年间,山东历城贾家楼贾润甫随李密起义,后与密有隙,辞官隐居襄邑城北四十五里三皇店(今属民权县)。明崇祯八年(1635)润甫后裔为避山东朱炳南白莲教来睢之乱,由三皇店逃此,以氏命村称今名。
明兵部尚书袁可立六世孙克俭于清嘉庆年间,由城内分居迁此建窑,以姓与窑名村袁窑。
明初经楼奉诏由山西洪洞迁此,以人名村称今名。
清初李氏始祖焕彩,从州西南小杨庄迁此建楼齐树梢,命村李梢楼。为别于西李梢楼更今名。
清顺治年间,李焕彩家贫由睢州城西南三十六里小杨投亲于此,寄居外祖父家。清中期李文义、李敬一、李纯一父子三秀才筑高楼齐树梢,更村名李梢楼。后人众,分村为二,此处西,称西李梢楼。
元末,战争频仍,刘龙为避乱由睢州城南六里刘店迁此,以氏名村称刘庄。明末,李自成义军经此,在树上刻一刀为行军标记,更今名。
明嘉靖年间,杨氏由杨阁庙(名后杨庄)析居于此,以氏名村称杨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为别于后杨庄更今名。
明洪武年间,杨氏兄弟二人由山西洪洞外迁。兄杨歧迁杞县大岗。弟携夫人逯氏迁此。逯氏殁,建逯太君阁。以杨姓及阁名村称杨阁庙。简称杨庄。为别于南杨庄更今名。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