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宿松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宿松县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西汉平帝元始五年(5)松兹县(今宿松县)县治即始设于此;清乾隆十三年(1748)设西关庄;1913年设城厢镇;1940年设城关镇;1949年3月设城厢乡,同年10月改为城关镇;1958年9月改设城关公社,同年10月设城关东风公社;1960年1月恢复城关公社;1972年9月设城关镇;1992年2月韩文乡并入,并更名为孚玉镇,地名沿用至今。

明,设临江里,清乾隆十三年(1748)撤里设小孤庄,后称鲟镇、小孤山镇;清末改称复兴镇;1945年设复兴乡;1958年10月改设公社;1984年7月,复兴乡升格为区级镇;1992年2月撤区并乡,复兴镇、套口乡并为复兴镇(许岭镇的新沟村划入),地名沿用至今。

明,清曾设归林滩巡检司署,清乾隆十三年(1748)设归林庄;1949年3月设汇口乡;1958年9月成立汇口公社;1984年3月撤社,建汇口乡;1992年2月乡改镇,建汇口镇,地名沿用至今。

1952年设许岭镇。

1956年9月设许岭乡。

1958年许岭乡、白云乡、陈桥乡、板桥乡、红茯乡合并,设许岭公社。

1984年3月撤销许岭公社,恢复许岭乡。

1986年8月改为许岭镇,地名沿用至今。

解放初设东洪乡、九成乡;1958年9月设东洪公社、长湖公社、九成公社,九成公社后改向阳公社;1968年向阳公社并入长湖公社;1984年3月撤社,恢复东洪乡、长湖乡;1986年10月恢复九成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东洪乡、长湖乡、九成乡并为下仓镇,地名沿用至今。

明,设许田里;乾隆十三年(1748)撤里设二郎庄、寨子庄;清末设二郎河镇;1940年设二郎乡;1950年6月境内设竹林、董山、石咀乡;1956年4月为董山乡;1956年9月为二郎乡;1958年成立二郎人民公社;1984年3月为二郎乡;1992年2月设二郎镇,地名沿用至今。

解放前置韭山保;1940年设梅墩乡;解放初设韭花乡;1955年为置花桥乡;1958年成立韭花公社(1968年并入破凉公社)、梅墩公社;1972年为韭山公社、梅墩公社;1984年为韭山乡、梅墩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梅墩乡、韭山乡并为破凉镇;2022年更名为华亭镇,地名沿用至今。

1940年设凉亭乡;1952年1月增设凉亭区,设凉亭镇和三德、青竹、夏家、东山、枫驿、汪洋乡;1956年1月青竹乡并入凉亭镇,东山、枫驿乡并为枫驿乡,汪洋、柳溪、普济乡并为柳溪乡;同年9月夏家、三德乡与凉亭镇并为凉亭乡,枫驿、柳溪乡并为柳溪乡;1958年10月改凉亭公社;1982年更名为凉亭河公社;1984年3月设凉亭河、柳溪乡;1992年2月设立为凉亭镇,地名沿用至今。

1940年设长岭乡;1951年8月改为长铺乡;1958年9月长铺乡改长铺公社;1984年3月恢复长铺乡;1998年1月长铺乡改设长铺镇,地名沿用至今。

1939年设永完乡;1940年设高岭乡;1958年9月乡改公社,设高岭公社;1984年3月恢复高岭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高岭乡保留原建制至今,地名沿用至今。

1949年10月设乔木乡;1952年1月改为程岭乡;1958年9月改乡设程岭公社;1984年3月撤销公社,恢复程岭乡,地名沿用至今。

1940年设九姑乡;1958年9月改为九姑公社;1984年3月恢复九姑乡,地名沿用至今。

解放初设木梓乡、毛坝乡;1954年设新前乡;1958年成立新前公社、木梓公社、毛坝公社;1969年成立千岭公社;1973年恢复新前公社、木梓公社;1984年为新前乡、木梓乡、毛坝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木梓乡、新前乡和毛坝乡的坪岭、金川、毛坝、平岗4村并为千岭乡,地名沿用至今。

2004年5月九姑乡雨福村划入。

1940年设坝头区;1945年设坝头乡;1952年1月设坝头镇、西口、乌池、下夹、洲头乡;1955年11月设南口、坝头、官洲、洲头乡;1956年9月南口、坝头乡并为坝头乡,官洲、洲头乡并为洲头乡;1958年9月撤乡改社,归属红旗公社;1962年设立洲头公社、坝头公社;1968年洲头公社并入坝头公社;1972年分设洲头公社、坝头公社;1984年3月撤销公社,恢复坝头乡、洲头乡;1992年2月撤区并乡,坝头乡、洲头乡合并为洲头乡。

1950年8月属金碧区,境内设新兴、王岭、齐湾、金岭、松梅、渡口、佐坝、柏树乡;1956年1月佐坝区、城关区并为城关区,同年9月,城关区分为佐坝区、城关镇;1957年柏树乡、佐坝乡并入洪岭乡;1958年9月乡改公社,设新兴、洪岭公社;1969年3月撤销佐坝区,设佐坝公社;1972年9月,佐坝公社复为佐坝区;1984年3月撤销公社,恢复新兴、佐坝、洪岭乡;1992年2月撤佐坝区并乡,新兴、佐坝、洪岭乡并为佐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