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五华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五华区各街道乡镇历史沿革

1956年,为华山东路街道。

1958年,属华山公社。

1962年,复置华山东路街道。

1969年,并入华山地区革委会。

1974年,华山地区革委会析置华山街道。

2004年10月,原华山、武成、北门街道办事处的部分社区和原盘龙区环城街道的2社区合并为新的华山街道。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属高氏领地。

2004年9月,由原来盘龙区小南、长春、南强街道和原五华区崇仁、新村、华山、珠玑街道的一部分社区组成护国街道。

1956年,成立大观街道。

2004年10月,由原新村街道的靖国、三合营、东风西路中段、五一路、富春社区,崇仁街道的顺城社区,西坝街道的篆塘、新闻里、弥勒寺(一部分)、省委社区,大观街道的大观商业城、大观路(一部分)、建工社区,以及由原西山街道划入的棕树营东片区域等组合成新的大观街道。

1956年,置西站街道。

1958年,并入大观公社。

1962年,复置西站街道。

1969年,并入大观地区革委会。

1974年,复置西站街道。

2004年10月,原大观街道的人民西路社区,西站街道的风翥社区、西站社区、菱菱社区、西园北路社区、菱角塘社区和原西山区马街街道划入的红联社区的赵家堆、李家堆居民小组、蔡家村和棕树营街道划入的潘家湾社区、潘家湾大村、小村、新村重组整合为龙翔街道。

1983年,置虹山街道。

2004年10月,由原虹山街道的羊仙坡、虹山东路、虹山北路、虹山中段4社区和原西山区马街街道的黄土坡、洪园、红联3个社区组成丰宁街道。

现莲华街道境域原属五华区北门街道。

1987年5月,由北门街道析出置莲华街道。

2004年10月,莲华街道保留原名,由原莲华街道的教场北路、教场中路、苏家塘、莲花池、昆明理工大学等社区和原虹山、西站街道的部分社区及官渡区联盟镇马村、虹山社区整合为新的莲华街道。

1958年,属官渡区龙泉公社。

2004年10月,由原官渡区龙泉街道的北仓、右营、岗头村等社区新组成城乡混合型街道红云街道。

明清时,为利一里、黑林里、班庄里下辖地。

民国时,为灵源乡、范竹乡。

1950年,属昆明县第五区部分地。

1954年,属昆明市第八区的一部分。

1956年后,属西山区。

1961年4月,由东风公社划出部分区域建立海联人民公社。

1984年5月,将海联人民公社改为海联街道办事处。

1988年1月,海联街道办事处与黑林铺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黑林铺镇。

2003年6月20日,经省、市批准撤销黑林铺镇,设立西山区黑林铺街道办事处。

2004年10月,黑林铺街道划入五华区,由黑林铺社区和昭宗、团山、海源行政村组成城乡混合型街道,仍保留原街道名称。

1950年,为昆明县第五区部分地。

1954年,属昆明市第八区的一部分。

1956年后,属西山区。

2004年10月,由原西山区黑林铺街道所属的普吉社区,大塘、联家、普吉村组合而成。

原为西山区沙朗白族乡、厂口乡。

2004年10月,划入五华区,保留原有建制。

2009年,撤乡建街道,仍保留原名。

2011年5月,原沙朗街道和原厂口街道合并为西翥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