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光年间(1821~1850)汉民居住建村。因此处明、清时期为蒙民游牧之地,蒙语称其为“依肯壕兔”,意为较小的有好水草的地方。后将“依肯”意译为“小”,遂称“小壕兔”。 |
清同治年间(1862~1874)汉民建村于此,本滩地原有神木县等东部地区通往盐池驮盐大路一条,蒙民称此地为“贾明采当”,意为“有大路通过的滩”。 |
民国十年(1921)汉民建村于此,此地原居住蒙民,因地形似羊腰子(肾)状,故取名“奔滩”。后为与西部邻近之奔滩区分,冠以方位“东”,取名“东奔滩”。 |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汉民建村于此,此处地势低洼,原有深积水潭,蒙民称“公合补兔”,意为“有褐色积水潭的地方”,沿用原地名为村名。 |
清光绪年间(1875~1908)汉民建村于此,因此处在明、清时为蒙民游牧之地,蒙民称之为“乌素采当”,原意为“水草滩地”。 |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汉民建村于此,因该地清初为蒙民游牧之地,附近喜鹊栖息集聚较多,蒙语称此地为“沙则汗”,意为“有喜鹊的地方”。 |
清咸丰年间(1851~1861)汉民建村于此,此地原居住蒙民,牧放枣骝马,得地名“早留太”,意为“牧很多枣骝马处”,以原蒙语地名为村名。 |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汉民在此海子附近建村,因此处有一较大的水海子,蒙民游牧到此地,见四周遍生芦苇,故称其海子为“芦葫素淖尔”,意为“遍长芦苇的海子”。清代中期,因海子内鱼、蚌等水生物繁殖较多,不时发出响声,故更名为“刀兔海子”,意为有“有响声的海子”。以蒙语地名“刀兔”为村名。 |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汉民建村于河流附近,此处小河由东向西流入五道河则,因其横向而流,当地群众称其河流为“旋河”。 |
清光绪年间(1875~1908)汉民于此建村,因此滩莎草丛生,蒙民称“耳林滩”,沿用原蒙语地名为村名。 |
清光绪年间(1875~1908)汉民在此建村,因此滩是较小的草滩地,蒙语称“巴汗采当”。 |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汉民于此建村,因此处为渗水的下湿地,蒙民称“史不扣”。沿用原蒙语地名为村名。 |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汉民在此地建村,清代为蒙民游牧之地,遍地丛生蒺藜草,故称其为“掌高兔”,意即“长蒺藜草的地方”。后以原地名为村名。 |
清光绪年间(1875~1908)汉民于此地建村,此滩地形似“羊腰子”(肾),原住蒙民称其为“奔滩”。后为与其东部另一“奔滩”区分,在地名前冠以方位“西”字得村名“西奔滩”。 |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汉民于此建村,因此处原是蒙民种庄稼的地方,故称“特拉采当”,沿用原蒙语地名为村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