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城乡2003年由下堡乡和偏城乡辙乡并镇而成。位于西吉县东部,距县城28公理,距固原市29公里,309国道横穿而过,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204.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4450.4亩。总户数5033户,总人口25823人,其中回族人口22182人,占85.9%。全乡下辖17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 男 7897 女 7418 家庭户户数 2929 家庭户总人口(总) 15170 家庭户男 7787 家庭户女 7383 0-14岁(总) 5851 0-14岁男 3025 0-14岁女 2826 15-64岁(总) 8911 15-64岁男 4574 15-64岁女 4337 65岁及以上(总) 553 65岁及以上男 298 65岁及以上女 255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5219
-自然环境 偏城乡境内山峦重叠,沟谷交错,东有清水河,西有葫芦河,也是清水河的发源地之一,平均海拔2003米,最高点炸山嘴海拔2331米。 -特色产业 全乡农作物以小麦、杂粮、土豆、胡麻为主。 |
沙沟地处西吉东北部,与固原市的原州区以及海原县的李俊乡接壤,属典型的土石山地,总面积为1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8740亩,辖12个行政村,60个自然村民小组,3966户、16864人,劳动力为8796人。海拔1780米至2300之间,因为是西吉县和海原县和原州区的交界处,所以中静公路、固海公路横贯全境,初级村道基本普及,交通便利,移动、联通、电信信息辐射全境,通讯快捷,光、热自然资源相对比较丰富,自然草场面积大,农、林、牧业发展潜力大。 马铃薯产业 着力打造的第一个优势产业是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91万亩,其中优质专用薯2.0万亩,马铃薯总产达5.5万吨,鲜薯销量达2.6万吨,现有10吨以上贮藏窖30座,5吨以上贮藏窖140座。组建村级马铃薯销售协会12个,开通马铃薯销售信息网站,农民人均马铃薯收入达到802元。 草畜产业 通过人工种草、暖棚养殖、饲草“三贮一化”等有效措施,推动草畜产业的不断发展,今年全乡人工种草面积19600亩,其中紫花苜蓿种植4000亩,一年生禾草15600亩。积极动员养殖户因陋就简,自力更生发展舍饲养殖,推行饲草改制和畜禽改良,完善动物防疫服务体系。形成养殖、屠宰、销售一体化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扩大养殖规模,规范肉类屠宰市场,开展“订单式”销售,畅通流通渠道,形成良性供销两旺的势头,目前,牛存栏 3800头,出栏 1987头,羊存栏9856只,出栏4573 只。 劳务经济 继续做大做强劳务产业,按照县委、政府提出的“大劳务、大输出、大产业”战略要求,大力发展劳务技能化、规模化、产业化,强化劳务培训、输出、管理三个重要环节。积极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发展壮大劳务经济人和乡土能人队伍,发挥其引导带动作用,强化政府服务体系。全年共输出劳务人员4920 人,其中政府组织输出2781 人,据统计实现劳务收入1490万,实现人均收入890元。 其它介绍 特色种植。特色种植以经济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胡麻为主,种植面积为7770亩,其中胡麻3800亩,豌豆2000亩,地膜玉米1600亩,蔬菜370亩。 |
现辖15个行政村,7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613户,总人口17073人,其中劳动力10502人;全乡耕地面积为96800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36911.4亩,种植业以小麦、马铃薯、油料(胡麻)为主,小秋杂粮及豌豆为辅。农作物计划总播种面积96800亩,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4000亩(冬小麦7000亩、春小麦2000亩,豌豆5000亩);秋粮播种面积62800亩(马铃薯种植60000亩,小秋杂粮2800亩);油料10000亩;饲草10000亩,其中紫花苜蓿留床面积8000多亩。畜牧业方面:暖棚建设370座,饲草“三贮一化”100户,大家畜存栏6082头,其中牛存栏4027头,羊只存栏8117只。新农村示范点1个(小坡村)。劳务输出年内在3970人左右,其中有组织输出2100人,全乡人均劳务创收820元,2008年计划劳务输出5000人,人均劳务收入突破1000元。在全乡人均纯收入中,农业收入占40%,二、三产业占20%,劳务产业占40%,2007年人均有粮49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045元,2008年人均有粮计划达5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达2450元。 -发展建设 乡党委、政府围绕县委县府提出的“写好四篇文章,做好五项重点工作”的经济发展思路,锁定“农、工、商”三个主攻方向,“农”即:以“八角玉桂强乡,畜牧水产富民”为目标,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全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即: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中心,加快该乡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商”即:以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提升集市功能,发展商品贸易,推动我乡小城镇建设。极大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党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
火石寨乡位于西吉县西北23公里处,与新营、白崖、吉强镇相毗邻,总面积163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8万亩,属于干旱贫困山区,境内有独特的"丹霞地貌",被命名为"国家地质、国家森林公园",属国家3-旅游影区,全乡下辖12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共2700户14760人,其中回族占全乡人口的76%,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60元, 粮食总产达658.2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30公斤。
产业结构 乡党委、0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主要渠道来抓,2007年按照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题,围绕三大支柱产业,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力足全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稳定,计划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78000亩,亩粮食总产达858.2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50公斤。 马铃薯产业 2007年落实多马铃薯51000亩(任务39000亩)其中优质脱毒薯24600亩(任务24000亩);标准化栽培12600亩(任务12000亩)在小川村羊场湾建立3000亩现级示范点一个。在马铃薯种植上采用以点代面,提供优惠政策,每亩补助良种60公斤,使人均马铃薯收入达到800元以上。 草畜产业 现落实多年生牧草当年新种2000亩(任务1900亩)更新种植1900亩(任务1700亩),落实禾草18200亩(任务11700亩),新建棚圈90座,加强畜群结构的改良和防疫工作,养殖量逐年增大。力争我乡牛饲养量达6000头,存4400头,羊存栏19900只,使人均畜牧业收入达260元以上。 劳务产业 巩固扩大劳务基地,发展中界组织和劳务经济人队伍,召开劳务经济人座谈会,加大维权和信息化建设,目前,全乡已输出劳务3980人,其中0组织输出760人,经纪人引导输出1290人,实现劳务收入420多万元。其中5月24日以0主导、经济人引领共向平罗、惠农、甘肃张掖蔬菜脱水企业输出350人(次),为把当前抗旱工作落到实处,乡党委、0计划在5月30日、6月8日分别输出180人、230人。 -产业发展 乡党委、0始终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主要渠道来抓,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全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