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兴平市丰仪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兴平市丰仪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彭家村位于丰仪镇南3公里处。东与坡耳头为邻,西与水道口接壤,南与高家、郭公村为界,北靠苟段路。该村下辖3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459户, 2218人。全村总面积2275亩,耕地面积1380亩,村民以小麦、玉米种植、家禽养殖业为主导产业,其中生猪年出栏3000头以上,笼养鸡10000只,年产值700万元左右,,该村是远近闻名的蛋鸡养殖大村。

(村名起源)彭家村共有3个自然村:刘家崖、杨家崖、彭家堡。

(村民姓氏及来源)村民姓氏主要以彭、刘、杨、张为主,个别姓氏由外地迁来的。刘家崖清朝时期由现在的阜寨乡刘家村迁移过来,杨家崖于明朝末年由现在的郭公寺迁于现址(过去称杨家街)其杨姓又分大杨户小杨户、王户、金户,九十年代又有一户姓刘由桑镇东桥迁来。

(行政隶属演变)民国时期(1933)年归第三区公所管辖。1950年归第七区丰仪乡管辖,1952年归第七区丰仪乡管辖,1954年归丰仪区管辖,1956年3月,撤区并乡,归丰仪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归卫星人民公社管辖,归丰仪人民公社管辖,1959年初,人民公社下设管区,归庄头人民公社丰仪管区管辖。1961年4月,撤销管辖区,1965年归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至1979年,归丰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管辖,2011年撤乡建镇,归丰仪镇人民政府管辖至今。

1949年以来历任彭家村村党支部书记:刘西龙、王团结、刘富荣、刘党练、王永明。大队长、村主任:王志亮、刘富荣、刘二团、刘健、杨进平、金维焕、张成社。

彭晓宏(书记)2005年—至今

刘武安(主任)2005年—至今

该村解放前遗留一座古庙叫刘家崖庙,文化大革命时期拆毁,所拆材料多被烧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该村村民自愿集资重新修建了规模很小的几座庙,均以自然村村名命名。立庙会于农历正月十七,逢会期,少数村民组织锣鼓队,秧歌队进行庆典活动。过年是彭家村的一大传统节日,年前有腊八祭(送)灶,除夕年后闹元宵,放焰火等活动。腊月下旬起家家清洗、洒扫,二十三日夜送灶神。腊月最后一天(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上坟祭祖,除夕夜“守岁”。正月初一早饭哨子面或饺子。按传统习俗,初一只走已故不过3年的亲戚,称“拜新灵”。初二以后亲友之间送往迎来,互相拜访。初八到十五前外婆、外公、舅父、舅母给外孙送灯笼,十六母亲给刚过门的女儿蒸花馍“送十六”。

彭家村历史悠久,人才济济:

刘西醒,男,生卒年不详,20世纪30年初在西安上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80年代兴平市党史上有记载,为陕西关中中共地下组织早期成员;毕业后回兴平担任民国政府兴平县城建局局长,在此期间,组织领导了唐杨贵妃墓的整修工作,并立下整修工程纪念碑,此碑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损坏,成为民国政府保护唐杨贵妃的唯一人。

彭晓宏,1956年生,兴平丰仪镇副镇长,兼彭家村党支部书记,咸阳市工商联合会总商会副会长、兴平市工商业联合会会长、陕西兴包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陕西省第二届明星青年乡镇企业家”、“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改革十大杰出人物、中国经济建设奉献人物等荣誉称号。

刘建回,男,生卒年不详,中共党员,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所主任。

解放前彭家村一百多户,人口1000多人居住在高崖上,交通不便,耕作受限,饮水困难,旱情严重,群众生活非常困难。20世纪60年代响应毛主席号召“农业学大寨”粮食产量有所提高,群众生活逐步发生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电、路户户通,群众生活问题已得到很大改善。

兴包集团是该村省上确定的重点发展民营企业。该公司位于丰仪镇彭家村西南部,现占地500余亩,拥有固定资产1亿元,员工2300名,年产值4亿元左右,是生活用品、机械加工、运输、销售等为一体的集团公司。该公司的成立解决了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民在务农的同时,在家门口就能再增加一笔收入,农民收入节节上升。

近年来彭家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村适龄儿童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2008年彭家村率先建成村级活动阵地5间,下设各类活动室、农家小书屋。2007年彭家村秧歌队员40余名并配备了音响等,得到群众欢迎。目前,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电脑户数为180余户、120余户、115余户,入户率分别为40%、36%、34%。村民几乎家家有四电(电话、电视、电脑、电冰箱)。

目前,村庄面积为240亩,居民主要为砖混二层楼房;形成了4条东西走向,南北2条的村街道,全部实现水泥路硬化。全村改厕160户,村内垃圾及时清运,街道整洁、美观。该村1994年被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2007年被兴平市评为“文明生态村”。

郭公村,位于丰仪镇西南4公里处。东邻高家村,西邻汤坊镇吴耳村,北邻彭家村、水道口村,南邻关中母亲河—渭河。由寺东、街道、寺西、宽仁坊、坎子、豆户张、作柳村7个自然村组成, 11个村民小组。全村685户, 3012人,全村总面积3400余亩,耕地面积3000余亩,其中滩涂面积占40%。村民以小麦、玉米粮食作物为主导产业。经济作物以大蒜、洋芋为主。

(村名起源)郭公村这个称呼要追溯到唐代,相传唐僧西天取经路经此地,修宝禅寺院,后续唐代大将郭子仪在此屯兵操练,取名郭公寺。据县志记载该村曾有佛寺,时称宝相禅院,后废于兵荒。金大定三年(1165年)有一和尚姓田,名德成,十几岁出家,在法门寺,40年后来到此地重修宝相禅院,并建有佛塔。

(村民姓氏来源)郭公村的村民姓氏以孙、李、张、王、任、杨为主,其它翟、赵、焦、马、史、杜在村内各有分布,而多数为迁移户。

(行政隶属及演变)郭公村解放前属县上的一个乡,管辖现在丰仪镇南沿渭几个大村,解放后,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成立郭公生产大队,辖现在的彭家村、水道口村、高家四个村31个生产队,归庄头公社管辖。1961年后归丰仪人民公社管辖,为现在的11个村民小组。1983年改由丰仪乡人民政府管辖。2011年撤乡建镇,现在归丰仪镇人民政府管辖。

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李维光(书记兼主任)2012年—至今

(历史遗迹)郭公村的历史遗迹充满了浓重的文化色彩,寺院解放前曾设兴平县第二完全小学,为解放后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的干部和有识之士。文革期间,本村宽仁坊有一座华佗庙。相传神医华佗院,济世救人,至今香火很旺,每年农历7月19日有庙会,十里八乡群众上香供奉。

郭公村具有浓重的民风民俗,文化娱乐。从农历初二每隔十天一次的农忙会,相当红火热闹,为周围十里八乡群众的生产生活起到了活跃作用。此外,郭公村寺西有着几十人的锣鼓队,每逢节日逢年过节相当热闹,同时村上还有一个秦腔戏曲自乐班,闲暇时进行文艺演出,充分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名人简介)张寿,男,同治七年二月生于该村豆户张一大户人家,光绪十七年进学,二十三年任举,二十四年进取天家一名,民国三十三年老世。后裔张大帝,曾担任理绅多年,为地方政务操劳一生。

孙先念,男, 1882年生,幼年时在该村郭公学校读书,中学阶段在县上就学,以后曾任教,后又留学日本,学业完成后回 ,曾在省参事局工作。1933年—1935年担任当时的兴平县叁议会参议长,老先生一生为人正直,一身正气,勤苦工作。解放兴平县时,将县政府的所有文史档案,全部完整的交给新的人民政府。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给予老先生开明绅士称号。

李孝渊,男, 1946年参加革命工作并入党,建国后一直担任着重要的领导工作,1963年曾任当时的庄头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后任兴平县民政局局长之职,检察院检察长之职。

杨根柱,男,中国书画界联合会会员,国院外交化交流中心副秘书长。

李维光,(生年?)2012年任郭公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以来,带领广大群众,共同致富,现有经济实体丰仪乡砂石场、陕西省嘉翔建筑有限公司,拥有多台套大型施工机械如沙石场采沙泵石机械,积极经营,解决了一大批村民的就业问题,带领群众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李维勇,(生年、政治面貌?)筹建了渭滨机械厂,现更名为渭阳机械厂,主要经营铸造、机械加工,抽沙机械加工。解决了村内30多人的就业问题,使不少的能工巧匠有了用武之地、

(经济发展)郭公村在70年代后期已经拥有5台大型拖拉机和大量的机井群,水利设施完善。

2014年,农发项目在该村实施,打深井14眼,铺设地埋管5000多米,近年来,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加快集体经济实体、砖厂、搞养殖业,全村生猪存栏600多头,笼养蛋鸡3000多只,养牛100头,全要拥有大型农业机械10余台,拖拉机20多台,初步实现了收种机械化。

(社会事业)郭公寺有村办小学一所。全村适龄儿童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积极推广新农合,努力办好新农保,看病有农合,养老有保险,农家书屋藏书3000多册,全村拥有私家车30多辆,电动车、电摩托车几乎家家都有,固定电话、电脑普及化,入户率为40%、65%、68%,村民家家有余粮,户户有存款。

(村容村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已建成,村文化广场已初具规模,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楼房林立环境整洁,群众衣食住行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高家村地处丰仪镇政府正南2.5公里处,西临郭公村,东临北张村,北接彭家、坡耳头村,南面以渭河与周至为界。辖任家巷、高家、单摆子、小羊、原村、寺东、仄棱7个自然村共14个村民小组800余户,3500口人。全村村域内总面积3650亩,有耕地面积3030亩,人均0.87亩,其中多半为渭河滩地,占60%以上,村庄周边耕地占40%。主导产业: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为主,约占50%,近年来改种土豆500亩,大葱500亩,大蒜500亩等经济作物已逐渐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约占50%。养殖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全村养殖大户30余家,存栏约2000余头。

高家村这个村名因原高家堡高姓人居多而得。解放后,高家堡成立了初级乡社最早,于是便将周围几个自然村合并统称高家村,是由原高家堡、任家巷等7个自然村组成。兴平市马嵬街道办事处也有个叫高家的同名村,因此,一段时期造成有人写“高家”,有人写“高甲”的混乱现象。其原因是:一为了区分两个村;二便于书写。

远在新石器时期(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仄棱堡遗址),这里就有人生息繁衍。玄奘取经时就从这里经过,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足,气候温和而湿润。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高家的子孙后代带来了福址。千年来,这里住有姓高、任、翟、裴、刘、尹、梁、吴、杨、李、孙等户,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以上各姓都是该村原住居民,没有外迁姓氏。

民国时期(1933),该村归第三区公所管辖。1950年8月,归第七区部公方管辖。1952年归第七区管辖。1954年各区按驻地命名,归丰仪区管辖,1956年3月撤区并乡,归丰仪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归卫星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4月撤销管区,归丰仪人民公社管辖,1965年归丰仪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至1979年归丰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管辖。1980年至1983年归丰仪人民公社生产管理委员会管辖,1984年政社分社,归丰仪乡管辖。2011年撤乡建镇,归丰仪镇人民政府管辖至今。

自1949年以来历任村党支部书记:高富德、翟世凯、刘桂芳、仁斌华、仁志奎、刘俊生、吴文斌、任云峰、翟建国、吴社社、吴成罗、

大队长、村主任:高富德、何忠昌、粱起文、杨永发、裴登峰、仁斌华、尹生荣、刘俊生、杨川民。

杨川民(书记)2008年1月—至今

吴合省(主任)2008年1月—至今

高富德,(?--2010年9月亡)中共党员,曾任高家村农业合作社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四十多年,早在五十年代就被授予“西北五省区劳动模范”。

吴尊党,男,中共党员,原陕西省财政厅经建处副处长。

孙立清,男,北京卫戍区三团助理。

梁晓,男,生于1941年11月11日,中共党员,延安市纪委书记。

高家村仄棱堡北很早以前有一个冢疙瘩的大土包,几辈老人传说是古代新石器时期的旧遗址, 1982年兴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今的高家小学校址,原是“孤魂堂庙旧址”。原庙前有高门楼,接着东西相互对称有两间一样的小庙,北面正中有三间殿,内供奉有孤魂爷﹑马王爷等。中间形成一个四合院。再往后走又是东西两侧各有两间小庙,向后有坐北向南的正殿,既五间大殿。殿内供奉着孔子﹑孟子﹑老子三坐大神像,中间院子又是个四合院。孤魂堂是以高家村为中心,周围远有汤坊乡的吴耳村﹑丰仪的郭公﹑彭家﹑水道口﹑北张等堡子组成的二十八社,每年到了农历十月一日,各社负责人集中庙内商讨十月十七孤魂堂庙会活动安排。解放前和解放后初几乎每年农历十月十七举行隆重的活动,唱大戏吸引着十里八乡的人给庙内烧香﹑点蜡﹑捐资。这里常年住着佛教活尚﹑居士念经,日夜住守,香火常旺不息。该庙于文革时期“破四旧”被拆除,所拆材料一部分用于盖学校,每一部分用于修建大队部。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该村少数信徒向国家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恢复孤魂堂建筑,批复后,修建时信徒们改孤魂堂为皈依寺,几经周折,到九十年代末,挂牌开业,立庙会于农历10月17日,

高家村具有浓厚的关中民风民俗。每年正月初一臊子面﹑上庙祭祖先和祭奠三年内去世的人,正月初二﹑初三小辈要给长辈拜年,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给父母拜年,拿上贺礼以表孝心。长辈要给外孙发压岁钱。在正月十五前,舅家要给不满十二周岁的外甥送灯笼,谁家有当年出嫁的女儿,娘家人还要送一对大红笼,表示喜庆﹑吉祥。正月十三﹑十四晚小孩打灯笼玩耍。正月十六“游百病”等。每年麦收前,小辈要给长辈看忙,以表示关心庄稼生长情况,到了麦收后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长辈又要给小辈送粽子,长辈到小辈家看看以示关怀,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小辈又要给长辈送月饼、水果之类的食品以表孝心和团圆。每年农历九月九日,有当年出嫁的女儿,娘家要送花狗馍,化狗馍馍顶是用面做的狗,周围是用面做的动物花,重量大约二三十斤;以后女儿有了孩子,娘家还要在九月九送花狗馍,不过要比女儿的小点,有人送一年,有的人送三年,图个吉利,深受小孩喜欢。农历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左邻右舍相互赠送吃上一天。

在饮食习惯方面,村民完全传承着关中地区的生活习俗。饮食上以面食为主,主要有面条﹑麻食﹑宽面﹑细面﹑臊子面﹑水饺等,另外搅团﹑面皮﹑煎饼也是面食的主要样品。

高家村地处渭河北岸,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每年汛期经常出现渭河涨水,河床垮塌,庄稼淹没,土地流失,严重影响着村民安全和正常生活。渭河滩地最早由于土质盐碱严重,加之连年渭河涨水,这里只能种小黑油豆子﹑高粱,后来种花生﹑棉花,一年一茬,住在渭河边的村民只能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家治理渭河修建宝鸡峡水利工程,引水上塬,从此以后,每年汛期很少发大水,渭河滩地经过平整﹑改土造田,深翻土壤,慢慢的也种小麦﹑玉米,一亩顶一亩,广大村民由贫困走向温饱。近几年,勤劳的高家村民在渭河滩地里大做文章,改种粮食作物为各种经济作物:土豆﹑大葱﹑大蒜等,已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农产品远销几个省﹑市。村中大户养殖规模空前,效益可观。农业经济发展壮大,更加促进了农民种植养殖业的积极性,在提高效益的同时,主要经济作物品种多样化,品质优质化,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村100﹪的村民永远告别了祖祖辈辈居住的泥坯瓦房,发展形成现在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洋楼。

2012年,借国家惠农政策,该村加快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步伐,改善全村农灌条件,新打机井3眼,铺设暗管18千米,全村基本成为水浇地。

(村容村貌)近年来,高家村坚持以农为本,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中心,村容村貌大变样。目前,村庄面积为620亩,民居主要为砖混二层楼房。高家村交通便利,环乡路直通西宝中线,紧连各村庄街道全部硬化。近年来在党的好政策扶持下,已彻底告别了以往高低不平、泥泞弯曲、狭窄的土路,代之的是宽敞笔直平坦的水泥硬化路。贯通全村千米长七米宽的东西主街道马路与邻村相连,南北约八百米长四米宽的生产生活道路连接各村民小组,通往县城的公交车方便村民出行。为了保证道路干净卫生,村上配备了专人管理,专人维护,定期清扫,保持路面清洁与畅通,既方便了村民生活出行,又方便了农产品的销售,发展了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城镇化面貌在这里初具规模。

目前高家村新建了村委会和休闲娱乐广场,村委会配套建了农家小书屋、卫生室、棋牌室等,并为广场配备了音响,专人管理,为广大村民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地。现在每天晚上劳作一天的村民,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群一群的欢聚在宽敞优美的广场,在欢乐的音乐声中跳着优美的广场舞。爱好秦腔的人,每逢星期六晚,都不约而同地拿着自己喜爱的乐器,先后来到广场,吹拉弹唱,发挥各自特长喜好。跳舞、唱歌、唱戏吸引着周围好几个村的村民一同欢乐至深夜。幸福欢乐的文化生活不但使高家村的村民改变了以往死气沉沉单调无味的生活,而且带动了周边村,已经出现了生气勃勃、欣欣向荣、文明和谐的欢乐景象。

高家村自古就有原东、原西的秦腔自乐班、锣鼓队;有小东、小西的竹马社火;任家巷的锣鼓队和秧歌队;近年来新添了单摆子、仄棱堡锣鼓队,每逢新年、过节或有喜庆事都来会聚一堂,热闹欢庆。

北张村位于丰仪镇政府驻地东南4.5公里处。在渭河以北,东邻庄头镇马村,西邻本镇高甲村,北邻本镇祖门村,该村共有三个自然村(西马村、北张、金郭寨)10个村民小组,570户,2853口人。全村总面积4150亩,耕地面积3200亩,其中滩地面积占40%。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为主,洋芋、红芋、大葱、大棚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大。

(村名来由)据村老人讲述,数百年前有几户姓张人家在渭河北岸居住,由于渭河发大水,无奈向北迁移3公里,在一块地势较高处定居,以后随着人员的增加,将村取名北张村。

(村民姓氏来源与构成)北张村村民姓氏以刘、杨、张、王、郭、梁、何为主,吴、黄、翟、年、闫、崔等姓在村子也有分布,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且多为迁移户。

(行政隶属演变)北张村1958年设立北张大队,同时设立大队党支部,隶属丰仪人民公社管辖。1983年改由丰仪乡人民政府管辖。2011年撤乡建镇,现在归丰仪镇人民政府管辖。

北张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张根党(书记)2008年—至今

梁小武(主任)2011年—至今

(历史遗迹)北张村有一寺院叫净土寺,居士有数百人。金郭寨有一座福音堂,教徒有好几百人。每逢农历初一、十五或礼拜日,这些佛教弟子和基督教徒分别用各自方式求佛或神主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让人们过上幸福生活。农历三月初十是西马村的传统庙会。

过大年是本地非常传统的一个重要节目。节前有腊八、祭(送)灶、除夕,节后有闹元宵等活动。腊月二十三日家家清洗、洒扫,送灶神。三十晚上坟祭祖。入夜,全家人聚餐。长辈给未成年人压岁钱。家家户户长夜不眠,称“守岁”。正月初一早饭吃哨子面或饺子,象征长寿和团圆。按传统习俗,水火不出门,牛马歇一天。初一只走已故不过3年的亲戚,称“拜新灵”。初二以后亲友之间送往迎来,互相拜年。春节一般初七以前主要是晚辈拜访长辈,平辈相互拜访。初八到十五前外婆、外公、舅父、舅母给外孙送灯笼,母亲给刚出嫁的女儿送花灯。初十开始演戏、耍社火,准备彩灯闹元宵,白天小孩放风筝,晚间大人放“孔明灯”。还有清明节上坟祭祖,端午节给外甥送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送“花狗”。

(名人简介)北张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陆义才,1952年11月在198师炮兵团任班长,牺牲于朝鲜。

梁定轩,曾任陕西玻璃纤维厂党委书记兼厂长。

王兴亚,曾任兴平市民政局局长。

闫又城,曾任交通局局长。

梁振华,曾任税务局局长。

王忠宣,曾任农业局局长。

何智锋,曾任市农发办主任。

年小望,洋芋种植能手。每年从东北调回洋芋优良品种,除留给自己种植30多亩后,剩余廉价提供给其他村民。

刘跃祖,地膜红芋种植能手。每年栽红芋50余亩,自育种苗,既满足自己还方便了群众。

王永平,大葱种植能手。他种植的大葱身高叶茂无病虫害,客商赞不绝口。对外来客商热情服务,保质保量,公平交易,使客商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经济发展)北张村过去一直贫穷落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还是人民公社化,人们想改变落后面貌,种植桑树发展养蚕业,终因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开始兴建千亩苹果园,由于大集体经营管理未能取得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党的惠农政策,将果园下分到农户,自主经营,果农有了经济收入。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品种老化及气候等原因,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全村又不得不把果树伐了,种植粮食,经济收入甚微,这时候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董建华同志组织党员、干部在外地参观,请专家论证,根据本村土壤特点,适宜种植薯类作物和大葱。于是引导群众小面积试种,结果洋芋、红芋、大葱几种产品在市场供不应求,其经济效益比种粮食翻了几翻。党支部、村委会因势利导,支持群众大面积种植。

2004年至今,北张村成为种植薯类和大葱的基地村,种植面积达2500多亩。2007年北张村被咸阳市、兴平市分别评为无公害蔬菜示范园和一村一品示范村。

同时,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借国家惠农政策,改善全村农灌条件,新打机井13眼,维修15眼,铺设暗管15公里,如今全村耕地全部为水浇地。

(社会事业)北张村有村办小学一所,幼儿园一所,全村适龄儿童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积极推广新农合,努力办好新农保,看病有农合,养老有保险,农家书屋藏书3000多册。村内配备有标准卫生室,极大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电脑拥有户80户,有线电话拥有户100多户,有线电视拥有户100多户,互联网拥有户30户。

(村容村貌)现在,北张村村庄占面积510亩,房屋结构基本实现砖混结构,村民住的安心。现在村内街道和道路全部硬化,共计纵横11条,全村使用沼气23户,改厕130户,垃圾及时清运,村容整洁,环境优美。2011年新建了文化娱乐和健身广场,在农闲时间,小伙打篮球,姑娘少妇载歌载舞,老人在周围观赏,一派和谐社会的新景象。

陕西省兴平市丰仪镇大姑村,大姑村人口1628人,总户数362户,耕地面积1396亩,全村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我们村埋葬着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中国第一位修撰正史的女史学家,兼文学家、政治家,数学家、天文学家 ,在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中被誉为“天下第一才女”的班昭。为响应习总书记关于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遗产讲话,让古籍里的、大地上的文化遗产都活起来,我急切通过开发班昭墓及班昭文化来带动我们大姑村的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丰仪镇洛庄村位于兴平西丰仪7公里,344国道穿腹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势优越,辖区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人口2795人,476户,耕地面积2400亩。按照洛庄村发展建设规划的总体部署,结合本村实际,以打造,种植,养殖,劳务,四大产业发展为主线,增加农民收入,依托自然环境,区位优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丰仪村,位于丰仪镇政府所在地。北临洛庄村,南接彭家村,东连大姑村,西靠甘谷寨子村。该村共有东、西堡子和拐巷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668户,2980人。全村总面积2610亩,耕地面积2348亩。村民以小麦、玉米种植和烟花生产为主导产业。

据传,古时唐朝皇帝在巡游时路过丰仪,恰遇一股旋风,风大而乱刮,一时皇帝乘坐的撵车行不出旋风,皇上赐曰“风里风”堡子。后取“丰收”和“仁义”之意,改名丰仪。

丰仪村自古以李、杨姓为主,乔、于、刘等姓在本村也有分布,只占全村人口的20﹪,多为外来迁移户。其中李姓、杨姓传说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其余各姓来历不清。

丰仪村民国时期(1933年)归第三区公社管辖,1950年8月归第七区丰仪乡管辖,1952年归第七区管辖,1954年各区按驻地命名,归丰仪区管辖,1956年3月撤区并乡,归丰仪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归卫星人民公社管辖,1959年初,人民公社下设管区,归庄头人民公社丰仪管区管辖,1961年4月,撤销管区,归丰仪人民公社管辖,1965年归丰仪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至1979年归丰仪人民革命委员会管辖,1980年至1983年归丰仪人民生产委员会管辖,1984年,政社分设,归丰仪乡管辖,2011年,撤乡建镇,归丰仪人民政府管辖。

至949年以来,历任村党支部书记:杨振京、李宏斌、李俊岐、李忠仁、李志俊、李海水

大队长、村主任:乔志高、李景业、杨孝民、李三俭 、李二亮

李二亮(书记)2013年7月—至今

杨社特(主任)2008年12月—至今。

丰仪村古时有三座庙,如今有三月初一、三月十九、四月初五的庙会。第一座庙是该村水站南原高土坎上的城隍地,庙南面有两颗柳树和一颗直径60厘米的皇权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被修路时砍伐,该庙在五十年代前被拆除;第二座庙是丰仪镇政府所在地的城隍庙,古时有大殿、塑像,围墙全部是条形长砖修建而成,文革时塑像大殿被毁,七十年代中期围墙被拆;第三座庙是村西北100米处的“星星庙”,大约在清朝前后,天体运行时一块约100㎝×40㎝×50㎝大的陨石掉落此地,人们认为是神石便供奉起来并为其修庙,在七十年代平整土地和西宝高速路修、扩建时两次迁移,现陨石在西宝高速1109km+350m处南坡下。该村大小古庙被拆除后,就一直未重新任何庙,鼓励三月初一为该村传统的古会,现在已改为“敬老节”。

另外,1994年和2009年西宝高速路修建、扩建时在丰仪村北300米出取土时,发现两座古墓出土的瓷器,经兴平文物管理局专家鉴定,为宋朝时所有。据此推断,丰仪村历史久远,可追溯到宋代以前。

丰仪具有浓厚的关中民风民俗,正月初一臊子面、上庙祭祀祖先和祭奠三年内去世的人;正月十五前给不满12岁的外甥送灯笼;正月十三、四晚小孩打灯笼玩耍;正月十六“游百病”,就是说十六这天走走逛逛能祛除百病;十六晚还要耍新过门的媳妇;端午节舅舅给当年内出生的小孩送用麦秸秆编,布做成的小娃娃;九九重阳节给新结婚的媳妇、当兵、年生的小孩送大约20--30斤用小麦面做成的“花狗馍”,本村人还要看新媳妇用布做成的公鸡、给新郎做成的布鞋,给婆婆公公做的枕头等。腊月(十二月初八)家家用玉米珍、红萝卜、大豆、粉条熬成的粥,左邻右舍相互赠送吃上一天。农历三月初一、三月十九、四月初五是丰仪村的古会。

李宏斌,男,1942年出生,中共党员。 1969-1989年任丰仪村党支部书记,1991年任丰仪乡党委副书记,1988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八十年代初带领村民建起丰仪村面粉厂,1984年创建兴平礼花厂,1989年办起振丰造纸厂。

李海水,男,1961年出生, 1997年—2013年任丰仪村党支部书记,2012年获省级劳模。

李德武,男,1958年出生,中共党员,曾任兴平市中小企业局局长。

杨民族,男,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兴平市考核办常务副主任。

杨宗海,男,生于1950年,中共党员,1984年创办兴平礼花厂。在继承传统民间工艺的基础上,引进了美国焰火的先进技术,先后研制生产出唐式古架花和中西现代礼花200多种,企业先后多次被评为省、市级优秀企业。生产的“大雁塔”牌礼花获省优产品,并获得A级燃放资质。每年被邀到兴平、杨凌、延安、兰州等省内外燃放焰火上百场次,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20多年来兴平礼花厂解决剩余劳动力500多人,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为丰仪村的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金保证。礼花厂先后为中心校教学条件的改善,村街道的硬化、邻村道路的连接投资近100万元。

李有生,男,生于1941年,中共党员,曾任铜川市耀县县长。

丰仪村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建成拥有10台大中型拖拉机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实行分田到户,兴商富农,办起面粉厂、礼花厂、振丰造纸厂和青砖厂,不仅解决剩余劳动力,还增加了群众收入,公益积累逐年递增。

近年来,村支部村委会一班人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全力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加快村集体企业发展,对兴平礼花厂按照生产规模、技术要求进行多次改扩建,目前礼花厂年产值300余万元,是全市最大的村集体所有制企业,也是西北最大的烟花生产企业。

该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引导群众建蔬菜大棚、搞养殖,全村年生猪存栏600多头,特种肉鸡饲养场年出栏50000只,2011年建成万亩樱桃农业示范园,全村拥有大中型小麦、玉米收割机,播种机30多台。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借国家惠农政策,改善全村农灌条件,新打机井12眼,铺设暗管12公里,全村全部为水浇地。

2000年全村适龄儿童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比国家政策早5年;2009年积极和教育部门联系,办起全镇唯一的寄宿制丰仪小学。积极推行免费新农合,每年为全村近3000口人集体缴纳合疗款。倡导新风正气,早在1984年就连续三年成功举办集体婚礼;从2000年起把三月初一庙会改为“敬老节”,每年为全村6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补助金,比国家新农保政策早11年。积极活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60年代建起丰仪人民剧场,2010年建起农家书屋,订阅报刊30多种书籍3000余册。全面改善群众生活,目前,全村拥有私家车50余辆,拥有摩托车及电动车、2007年建起人畜饮水工程,免费为村民提供优质生活用水。目前,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电脑户数为446户、362户、360户,入户率分别为80%、65%、60%。村民家家余粮囤套囤,户户存款月月增,人人出门喜盈盈。

目前,民居主要为砖混二层楼房;形成了四条东西走向的主干街道,街道、小巷全部实现水泥路硬化,全村使用沼气80户,改厕260户,村内路旁绿树成荫,垃圾天天清运,街道宽阔、美观整洁。2013年建起五间两层支部、村委会办公室,2000多平方米集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大型喷泉文化广场,为群众农闲休闲健身提供了好去处。

村支部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农村先进支部。2013年,被兴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统筹城乡发展“五好村”。

新闫村,位于丰仪镇东北3公里处。北与西城办郭村接壤,西北与汤坊镇王堡村为地邻,东北与西城办花王村交界,东部是东温阳坊村,南部是西周村,西部是旧闫村。陇海铁路从村子北端东西穿过,是丰仪镇最北边的村落。新闫村有个1自然村,2个小组,202户,943人。全村总面积920亩,耕地面积840亩,主导产业是小麦、玉米。

据村碑记载,村古城高固无敌克,有闫王爷保护,故名闫村。公元1648年闫村部分群众往村东一里处迁移建新村叫新闫村,原地闫村叫旧闫村。

新闫村的村民姓氏以杨、解为主,翟、刘、闫等姓氏在村子也有分布,但是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其中杨姓为该村原住居民,其余各姓为外来居民,来历不清。

该村民国时期(1933年)归第三区公所管辖。1950年归第七区周洛乡管辖,1952年归第七区周洛乡管辖,1954年各区按驻地命名,归丰仪区管辖。1956年3月,撤销管区并乡,归丰仪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归卫星人民公社管辖,1959年,人民公社下设管区,归庄头人民公社丰仪管区管辖。1961年4月,撤销管区,归丰仪人民公社管辖,1965年归丰仪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至1979年归丰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管辖。1980年至1983年归丰仪人民公社生产管理委员管辖。1984年政社分社,归丰仪乡管辖,2011年撤乡建镇,归丰仪镇人民政府管辖至今。

旧闫村,地处丰仪镇西北角。西靠汤坊镇王堡村,北靠西城办郭村,北有陇海线穿境而过,南约一公里有西宝中线,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全村只有1个自然村,辖3个村民小组,220多户,916口人。全村面积1100亩,耕地面积1000余亩,被陇海铁路从中划为两片,北面约400亩,其中苗圃约200亩。全年农业总产值210万元,该村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导产业。

据村碑记载,村古城高固无敌克,有闫王爷保护,故名闫村。公元1648年,闫村部分群众往村一公里处迁移建新村,叫新闫村,原地闫村叫旧闫村。

几百年来我村村民们姓氏以杨姓氏为主,其他姓氏只有个别为迁移户,其中杨姓为该村原住居民。

该村民国时期(1933年)由第三区公所管辖,1950年归第七区周洛乡管辖,1952年归第七区周洛乡管辖。1954年,各区按驻地命名,归丰仪区管辖,1956年3月,撤销管区并乡,归丰仪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归卫星人民公社管辖,1959年,人民公社下设管区,归庄头人民公社丰仪管区管辖。1961年4月,撤销管区,归丰仪人民公社管辖,1965年归丰仪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至1979年归丰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管辖。1980年至1983年归丰仪人民公社生产管理委员会管辖。1984年政社分设,归丰仪乡管辖。2011年撤乡建镇,归丰仪镇人民政府管辖至今。

丰仪镇温新村位于兴平市西6公里,北临陇海铁路、兴平市装备工业园,344国道穿腹而过,交通便利,地理区位优势优越,辖2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人口3700人,712户,耕地面积3520亩。按照温新村发展建设规划的总体部署,结合本村实际,以打造“种植、养殖、林果、劳务”四大产业发展为主线,增加农民收入,依托自然环境、区位优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寨子村,位于丰仪镇西1.5公里处。西宝中线、西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丰仪最西边的村子,南邻水道口村,东邻丰仪村,西邻汤坊镇北安谷村,北靠西宝中线。4个村民小组,共有300户,1320人。丰仪镇寨子村全村总面积1300亩,耕地面积1100亩。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葡萄、粉条、劳务输出等为主。

该村原名甘沟寨子,因该村西边原有一条沟壑,沟内无水,故称甘沟寨子,解放后人们把甘沟寨子误读成了甘谷寨子这样以讹传讹,就沿袭成了甘谷寨子

寨子村的村民姓氏以李、何、魏为老住户,金、刘、王、陈、杨姓氏在村子也有分布,但是所占比例不是很大,其中金姓原为一个自然村,名叫“金家房”,建国以后划归该村。姓刘的原和姓金的住在一起,解放后随金家一起划归甘谷寨子村。王、陈姓从礼泉药王洞迁来,杨姓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从洛南县迁入。

该哦村解放前归第三区公所彭家乡第九保管辖,解放后归第七区周洛乡管辖,经土地改革组建互助组,成立低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归卫星人民公社管辖,1959年归庄头人民公社丰仪管区管辖,1961年归丰仪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归丰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管辖。1980年归丰仪人民公社管委会管辖,1984年政社分社,建立乡镇政权,归丰仪乡管辖,2011年撤乡建镇,现在归属于丰仪镇人民政府管辖至今。

该村历任村党支部书记:李志秀、陈王选、李恒文、何文辉、何建武。大队长、村主任:何俊杰、田振德、何彦芳,陈王选、何志辉、何孝儒、魏全武、李秀渊、何雷子、何物论、何二峰、魏 风、何国平。

寨子村具有浓厚的关中民风民俗,正月初一臊子面、上庙祭祖先和祭奠三年内去世的人;正月十五前外家给不满12岁的外甥送灯笼;正月十三、十四晚小孩打灯笼玩耍;正月十六“游百病”,就是说十六这天走走逛逛能祛除百病;端午节外婆给当年内出生的小孩送“香包”;九九重阳节给新结婚的媳妇、当年出生的小孩送“花狗馍”。

该村北自然村东南角有一座阎王爷庙,南村东门外有一座老爷(关羽)庙,该村南北自然村均有土筑城墙,北村城高墙厚,城墙上有垛口,城墙上可行大车(老牛车),南村城墙较低,两座城墙均用于防御土匪骚扰,解放后在搜积肥运动时被毁。村山的庙宇经2003年村民集资修缮,至今香火不弥。寨子村每年的农历二月二是为关老爷过庙会。为了使庙会热闹红火,该村连唱十年大戏,如今二月二庙会规模宏大,赶庙会者愈千人,会期物资交易,人头攒动,热闹异常。北村七月三十日为阎王爷过会,会期善男信女相聚庙会,为家人祈福,为子女求财。祈求村舍平安,国泰民安。

魏兴才:1931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程度,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现退休后居住西安。

魏秉田:1963年生,湖北测绘学院毕业,后留学日本,现任理工大学教授。

魏怀社:1964年生,中共党员,北京大学毕业,现任陕西日报社主编。

自古以来,寨子村人民就利用冬季农闲时间挂粉条,西宝中线两侧人流如织,粉条晾晒棉延数里,夜晚灯火通明,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五十多年来从未间断过,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和产业优势。高峰期间,粉条加工为群众增收一百多万元,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现在,为了更好的发展粉条产业,迎合市场,发展规模效应,成立了“兴平市农拓粉条加工专业合作社”,群众自愿入股,发挥科技优势,发挥特色品牌优势,实现了经济全面发展。

2011年开始建设投资120万元占地300亩的户太八号葡萄优质基地,将坚持优质品种为先导,以研究所管理技术为依托,采取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创造绿色无公害品牌。建立农拓葡萄专业合作社,不断做大、做强葡萄产业,着力建成高效生态一体化的示范基地。实行统一建园,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合作分红。村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粉条加工和葡萄科学种植不断壮大,农民生活水平节节上升。

该村原有小学一所,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适龄儿童入学率百分之百。2005年全村适龄儿童实行“两免一补”政策。村上倡导树新风立正气:在村举办评比“好媳妇、好公婆、文明家庭”活动,以此弘扬正气。全面改善群众生活,目前,全村拥有私家车50余辆,摩托车及电动车几乎家家都有。2014年建起人畜饮水工程。目前,有线电视、固定电话、电脑户数为180余户、110余户、100余户,入户率为60%、36%、34%。村民家家有余粮,户户在存款,人人出门喜盈盈。

祖门村位于丰仪镇东部,东与庄头镇老官村为界,南与北张村为邻,西与坡耳头接壤,北与大姑村相邻。该村辖祖门,陈吴两个自然村。5个村民小组,299户,1368人。全村面积1960亩,耕地面积1152亩。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劳务输出为主。

据传明朝初年建村,多数村民相处和睦,故称仁和寨,由于人口发展较快,好多居民迁走,为纪念祖庄将仁和寨尊称祖门(村),遂成村名。

据传明朝洪武年间有高姓兄弟二任率家眷从山西树迁居此地,兄弟二人和村民仁义相处,和睦为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朝夕相处,人们把他们居住的村子尊称为仁和村,后由于人口发展较快,好多户民迁居南皋县高家岭,后裔们为了使外迁的人便于寻找祖居村庄,经村民集体协商,把原仁和村改为祖门村,一直沿用至今。祖门村中以高姓居多,其次是陈,吴两姓。高姓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来,陈高两姓因生活贫困解放前投奔其舅父而迁居该村。

该村明代归兴平县管辖,清代归兴平县南乡安谷里管辖,民国十二年归第三区安谷里管辖,民国二十二年归第三区公所郭公乡管辖,解放后1950年归第七区白马乡管辖,1952年归白马乡管辖,1954年归丰仪区管辖,1956年归丰仪乡管辖,1958年归卫星人民公社管辖,1959年归庄头人民公社丰仪管区管辖,1961年至1967年归丰仪人民公社管辖,1968年至1979年归丰仪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管辖,1980年至1983年归分以人民公社管委会管辖,1984年政社分设,建立乡镇政权,由丰仪乡管辖;2011年撤乡建镇归丰仪镇管辖。

坡耳头村,位于丰仪镇东南2.5公里处。东与祖门村为邻,西与丰仪村接壤,南与高家村为界,北与大姑村相邻。西宝客运高铁和苟段路贯穿该村东西,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全村有3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206亩,210户,920人,耕地690亩。全村种植业以小麦、玉米为主,二元母猪繁育87头,生猪养殖300头,从事劳务产业210人,妇女手工土织布达27户。

据传清乾隆时期,因村址建在坡头而得名坡耳头村,该村由坡耳头村、西村两个自然村组成。

坡耳头村村民的姓氏以梁、李、田、任、冯为主均为该村老住户,张、刘等姓氏在村子也有分布。其中张、刘两姓因生活困难盼亲而居来到其舅家居住,

清代该村属南乡安谷里管辖,民国十二年归第三区安谷里管辖,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归第三区公所安谷乡管辖。解放后归第七区丰仪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归卫星人民公社管辖,1959年归庄头人民公社丰仪管区管辖,1961年归丰仪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由丰仪乡管辖;2011年撤乡建镇归丰仪镇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