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宣威市龙场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宣威市龙场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此地按属相龙日赶集(场),故名。
彝语,原名“乐树夸”,意为龙树村,汉字记为乐树,故名。
彝语地名。原彝语名“得舒”,“得”指较宽的平地,“舒”为长,“得舒”意为宽而长的平地,谐音汉译记为“得所”。现村委会驻地大路边,故名。
1938年李家堡、得所联合建龙林两级小学于得所,后迁至李家堡,解放后行政区划沿用龙林,故名。
因1954年拖白小学以地处山谷,两边山峰相连,改名联峰小学。后行政区划均以联峰为名,故名。
彝语,原名“阿直米”,“阿直”是人名,“米”指地,意为阿直家住地,故名。
早年罗姓居此,为防匪患筑营垒,取名罗家营,别名罗家冲、营里头,简称罗营。驻地播乐村,故名。
原名迤波落,系彝语,意为高山水流,后该村黄姓居多,改名黄村。驻地黄家村,故名。
彝语,“勺”是杉树,“姑”是箐凹,意为杉树凹子,故名。
龙场至龙山间横亘一山,山上有五里长的平坦大路,称五里坪,故名。
早年村民筑营垒防匪,一次被围,邻村来支援解围,得名救营,后写为旧营,故名。
原名倮倮宁,清末彝族安团首来此,改名兴隆庄,简称隆庄,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