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宣威市文兴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宣威市文兴乡各村社区地名由来

彝语,原为“卓齐”,意为山坡下半部,汉字记为“着期”,故名。
原名着期槽子,1952年设文阁、复兴两乡,1954年两乡合并,各取一字,故名。
意为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故名。
彝语,“马”指兵,“龙”指城,意为驻兵营的地方,故名。
过去此地知了(蝉)较多,后取谐音写为支留,故名。
原名大块塌,传说清初此地的一座小山被洪水冲塌了三分之一,后记为块塔,故名。
过去常有运铜人在此住宿,故名。
彝语,“米科”意为高山上有一大块平底,故名。
彝语,原名余庆底,意为有水流的坝子。驻地西米者,故名。
白药为彝族原始部落小头领的人名,村以人名。驻地中心村,故名。
1939年在村前建桥,取名瑞民桥,得名瑞民,后与鱼庆两村合并,各取一字,故名。
村居一座山的半山腰上,故名。
彝语,原为“火木卡”,意为有山竹子的村,后记为火木,故名。
以安耕坝、乐迤两村各取一字,取人民当家作主,安居乐业之意,故名。
村处白龙山滑坡塌方的下边,故名。